七月十二日的晨光带着实验室特有的清透,落在苏晓冉摊开的 “酸奶小蛋糕课堂流程表” 上。她用荧光笔在 “奶油裱花教学” 旁画了个星号,笔尖刚离开纸面,手机就震动起来 —— 屏幕上 “林建军” 三个字跳出的瞬间,连恒温箱运转的节奏都仿佛变得轻快,像在为这份云端牵挂伴奏。
消息是早上六点五十八分发的,附带了两段小视频:第一段里,张桂兰正坐在缝纫机前,给浅褐色的烘焙手套绣 “蛋糕” 图案,针脚细密地绕着边缘;第二段里,小雨蹲在社区广场,用彩色粉笔在地上画蛋糕轮廓,旁边写着 “苏姐姐课堂,不见不散”。“晓冉,早上好!我妈说要给参加课堂的老人做烘焙手套,怕她们做蛋糕时沾到面粉;小雨昨天画海报到半夜,说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要回来。”
苏晓冉点开视频,反复看了两遍,指尖划过屏幕里的手套图案,仿佛能触到布料的柔软。她回复:“早上好!阿姨的手艺也太好了,手套绣得真好看;小雨的粉笔字比上次工整多了,肯定练了好久。对了,我昨天整理了蛋糕课堂的工具清单,分了‘必备’和‘可选’两类,比如打蛋器是必备的,裱花袋可选,发给你,你跟王书记核对下,看看社区有没有缺的。”
“太及时了!” 林建军秒回,还加了个 “收到” 的表情包,“我刚把清单打印出来,给王书记送过去,她正在社区超市对账,说要把缺的工具列出来,让超市老板提前准备。对了,张大爷刚才来警务室,说要给课堂送新鲜的小番茄,放在蛋糕上当装饰,比买的圣女果甜。”
苏晓冉看着 “小番茄装饰”,想象着蛋糕上缀满红番茄的样子,回复:“张大爷太贴心了!小番茄当装饰既好看又健康,老人们肯定喜欢。对了,我昨天跟酸奶厂王总说,让他准备点原味酸奶,做蛋糕时用,他说会提前送到社区,还说要派个技术员来帮忙,怕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技术员来帮忙?太好了!” 林建军的消息来得飞快,还附带了张他手写的笔记照片 —— 纸上写着 “蛋糕课堂分工:晓冉教裱花、技术员教搅拌、我妈教戴手套、小雨发小番茄”,每一项后面都画了个对勾,“我先把分工记下来,等下跟大家说,免得当天乱。我妈在旁边说,你这安排比书法班还细致,连技术员都想到了,肯定不会出岔子。”
上午九点,苏晓冉准备进行菌株解冻实验时,手机又响了 —— 是林建军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里,他正站在社区活动室门口,身后几位老人正帮忙搬桌子:穿蓝布衫的李阿姨抱着刚洗好的碗,碗上印着 “福” 字;张阿姨手里拿着块刚熨烫好的桌布,浅粉色的布面上绣着月季图案。“晓冉,你看,活动室都收拾好了,桌子摆成了圆形,方便大家一起做蛋糕,” 林建军把镜头转向桌子,“王书记说桌布是按你喜欢的浅粉色买的,跟蛋糕的颜色配在一起肯定好看。”
苏晓冉看着屏幕里的场景,笑着说:“桌子摆得真整齐,浅粉色桌布也太好看了!对了,李阿姨的碗洗得真干净,等下装蛋糕刚好。我昨天想了个主意,教大家用小番茄和奶油画‘福’字,既简单又喜庆,李阿姨她们肯定喜欢。”
林建军立刻把镜头转向李阿姨,她凑到屏幕前,手里还拿着碗:“晓冉啊,画‘福’字好啊!我昨天还跟张阿姨说,想在蛋糕上写‘福’字,送给我家老伴,你教我,我肯定能学会。” 苏晓冉笑着点头:“肯定能学会!我们先在纸上画一遍,再在蛋糕上裱,慢慢来,不着急。”
挂了视频,苏晓冉心里满是暖意,连菌株解冻的动作都格外轻柔。她将菌株从 - 80℃冰箱取出时,特意多拿了一管,想着下次回去带给社区,让居民们看看 “酸奶的原料”;整理实验台时,把裱花袋和奶油霜的配方贴在显眼位置,怕下次忘记比例。
中午吃饭时,张萌凑过来看她的课堂流程表,手指点着 “画‘福’字” 的环节:“你现在真是‘社区烘焙老师’了,连蛋糕上画什么都想好了。林警官对你也太贴心了,连桌布颜色都按你的喜好来,这不是喜欢是什么?” 苏晓冉脸颊微红,低头扒了口饭:“别胡说,桌布是为了大家看着开心,不是为了我。” 张萌笑着撞了撞她的胳膊:“行,你就嘴硬吧,下次见面,看你还能不能这么淡定。”
下午两点,林建军发来社区的筹备照片 —— 张桂兰正将烘焙手套分装进布袋,每个布袋上都绣着 “望溪巷蛋糕课堂” 的字样;小雨在旁边给手套系红绳,绳子上还挂着小小的蛋糕挂饰;王书记拿着工具清单,正在核对打蛋器的数量。“我们在给明天的课堂做准备呢,” 林建军的消息附在后面,“我妈说每个手套都要检查一遍,怕有脱线的地方,让老人们用着不舒服。对了,酸奶厂的王总刚才联系我,说技术员明天上午十点到,还会带点酸奶样品,让大家先尝尝。”
苏晓冉看着照片里的手套,回复:“阿姨太细心了!明天我肯定早点回去,跟技术员对接下搅拌的细节,比如酸奶和面粉的比例,别太稀也别太稠。对了,我昨天买了点樱花形状的模具,明天带回去,教大家做樱花蛋糕,跟望溪巷的花呼应。”
“樱花模具好啊!” 林建军回复道,“小雨肯定喜欢,她昨天还跟我说,想做个樱花蛋糕送给你,说‘苏姐姐喜欢樱花,肯定会开心’。对了,明天去车站接你,我骑电动车,咱们先去巷尾的糖水铺,老板说要给你留着刚熬好的绿豆沙,加冰的,你肯定喜欢。”
苏晓冉笑着回复:“好啊!绿豆沙加冰的最好喝,上次回去没喝够,这次一定要多喝两碗。你不用太早去车站,我十点的车,十一点半到,你十一点出门刚好,别耽误你休息。”
“不耽误!我明天十点就能起,” 林建军的消息带着急哄哄的认真,“我妈说让我早点去车站,占个能晒到太阳的位置,省得你出来冷。对了,我还准备了个小毯子,你坐电动车时盖在腿上,早上的风有点凉,别冻着。”
傍晚六点,苏晓冉收拾好实验室,准备去食堂吃饭时,收到了林建军发来的晚餐照片 —— 白瓷盘里装着西红柿炒蛋和一碗绿豆沙,旁边放着块刚烤好的小饼干,“我妈试做了你的饼干配方,加了点小番茄碎,说让你看看样子,明天做蛋糕时也可以加。绿豆沙是巷尾老板送的,加了冰,跟你明天要喝的一样甜。”
苏晓冉回复:“饼干看起来就好吃!加了小番茄碎肯定更甜。你跟阿姨说,别太累了,明天还有好多事要忙,今天早点休息。”
晚上九点,苏晓冉躺在床上,翻着白天的聊天记录,手机突然震动,是林建军发来的夜景照片 —— 望溪巷的路灯亮着暖黄的光,社区活动室的窗户里还亮着灯,石桌上摆着碗绿豆沙,旁边放着副烘焙手套,“我刚巡逻结束,在活动室门口坐了会儿,想象着明天大家一起做蛋糕的样子,肯定特别热闹。晓冉,我有点紧张,怕明天帮你打鸡蛋时洒出来,你别笑话我。”
苏晓冉看着 “有点紧张”,忍不住笑了,回复:“我也有点紧张,怕教大家裱花时手抖。其实没关系,就算洒了鸡蛋、裱歪了花,大家也会开心的,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做事的过程。明天见,我等你带的绿豆沙。”
“明天见!绿豆沙肯定加冰,甜到你心里!” 林建军的回复带着雀跃。屏幕两端的人,都在心里倒数着见面的时间 —— 还有十几个小时,就能从微信里的 “明天见”,变成面对面的 “好久不见”。这份因微信结缘的情谊,像烘焙手套一样温暖,像绿豆沙一样清甜,悄悄浸润着每个日常,让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即将在蛋糕课堂的欢声笑语里,迎来更甜蜜的交集。
默默的小猪猪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