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海森家的大门在身后悄然合拢,隔绝了须弥城的夜色与喧嚣。
门厅里流淌着熟悉的、混合着旧纸墨与冷清尘埃的气息。
客厅深处,壁炉旁的单人座椅上,艾尔海森的身影浸染在柔和的阅读灯辉里。
他并未抬头,指尖平稳地翻过一页书纸,窸窣的声响在寂静的厅堂中格外清晰。
“阿扎尔找你了?”
他的声音如同抛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室内的宁静,语调是一贯的平淡,听不出任何意外或波澜。
你走向客厅中央的地毯,卸下肩头无形的沉重。
他的问题并非询问,更像是一种确认。
你停下脚步,视线落在灯下那银灰色的发顶上:
“嗯。他现在是我的挂名导师了。”
你顿了顿,迎着对方抬起的目光反问:
“……你怎么发现的?”
艾尔海森终于彻底合拢了手中的厚重典籍,发出沉闷的轻响。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那本价值不菲的书本随手放在旁边的小几上。
然后,他缓缓抬起头,那双灰青色、如同精密仪器镜片般的眼眸透过平光眼镜,毫不避讳地审视着你。
他的目光在你身上停留片刻,嘴角似乎牵动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弧度——那并非笑意,更像是在解读某种复杂方程式时洞穿了关键变量的了然。
“你身上——”
他抬起手,食指在空气中虚点了一下,动作精准得像在批注一个学术疑点:
“沾上了那种特制的墨水味。腐败的沉檀木香气里混着陈年秘药的甜腻,还掺杂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焦灼感。全须弥城,只有阿扎尔那张象征‘智慧’的书桌上,才会弥漫这种既昂贵又腐朽的气息。 它对意志和嗅觉,都是种污染。”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冷漠的、近乎苛刻的分析感,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标本特征。
你站在原地,沉默地迎接着他这近乎剖解的判断。灯影在他冷静的眼眸中折射出细微的冷光。
“不错的选择。”
他向后靠进椅背,姿态依旧是那副拒人千里的疏离,但话语的内容却切入核心:
“从一个绝对实用的角度看——首先,它立刻赋予了你所需的、无懈可击的‘身份’。一个‘大贤者的门生’坐镇‘沙漠星象学’,哪怕这个门生是挂名的虚饰,也足以堵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非议之声,让你后续的学术活动,尤其是在资源争取上,一路畅通无阻。”
他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硬木扶手,发出规律而冷清的声响。
他的话音稍顿,灰青色的瞳孔锁定了你的眼睛,锐利而深沉,仿佛要穿透你平静外表下的意图:
“其次,也是……更有趣的部分。它为你打开了一道缝隙。一道可以顺理成章地、近距离观察阿扎尔的缝隙。这层‘师徒’的名义——”
他微妙地在那个词上加重了一丁点语气,几乎难以察觉:
“为你实现心中所想——那份以牙还牙的‘清算’——提供了一个极具迷惑性的舞台。不是吗?”
客厅的温度似乎因这首白到近乎冷酷的洞察下降了几度。壁炉里的火焰无声跳跃着,映照着你们之间无形的气流。
你望着他,那双从来都只映照着清晰逻辑和无用信息流图的眼眸,此刻清晰地映出了你沉默的身影。
你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艾尔海森……你不反对?就看着我走向这条路?”
这问题像是投入深渊的石头,等待回音。
艾尔海森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连一丝微小的表情涟漪都没有。
他的眼神平静得如同冬日的寒潭,不起涟漪,深不见底。
“坦白说,南佑。”
他再次开口,字句清晰得像是在宣读客观事实:
“你的私人恩怨,你的复仇欲望,其燃烧的程度与最终的指向,本质上与我毫无关联。”
他微微前倾,手臂架在膝上,构成一个更为谨慎的倾听(或者说隔离)姿态。
“如果你追求的仅仅是刀锋的寒光穿透某个特定的目标,制造血肉横飞的终局——”
他的嘴角甚至微微下撇,流露出一种本能的、对混乱与血腥的无感:
“那么,这种纯粹的个体杀戮游戏,恕我首言,它在我这里激起的‘兴趣’,无限接近于零。那不过是又一次权欲倾轧的可预测结果罢了。”
他的目光越过你的肩膀,似乎穿透墙壁,投向教令院那宏伟而压抑的建筑轮廓。
“但是,”他话锋陡转,那毫无感彩的声音里,罕见地注入了一丝几乎难以捕捉的、近乎“兴奋”的冰冷波动:
“如果你的目标更深邃……你的刀锋不仅指向一个人,而是旨在剖析支撑其存在的整个腐朽骨架——那盘根错节的派系倾轧、那钳制学术呼吸的陈规陋习、那以智慧之名行垄断之实的铁幕——如果你的行动,最终是意图撬动整个须弥教令院赖以运转的权力根基与思维惯性……那么——”
他微微颔首,银灰色的发丝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我对这场‘颠覆’本身所蕴含的可能性,以及它将撕裂出的思想空间……确实抱有观察与评估的兴趣。仅此而己。”
他重新靠回椅背,那份微妙的“兴趣”瞬间消散,又变回了那个冷静的观察者:
“所以,不必困惑。驱动你走向何处的是你的火焰。我感兴趣的,仅仅是火焰可能照亮或焚烧的旧秩序版图——以及版图重构后,那片废墟上是否能生长出效率更高的规则。”
你听完他这番仿佛在讨论一个冰冷实验般的剖白,嘴角不禁扯出一个复杂的弧度。
与其说那是一个笑容,不如说是一声无声的、对这番逻辑极致纯粹性的无奈喟叹。
“艾尔海森……你可真‘看得开’。”
这“看得开”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惊世骇俗的理性剥离与人情抽空。
艾尔海森己经重新拿起了摊在膝上的书,翻开了刚刚合拢的那一页。
他似乎对你的评价不以为意,也似乎根本无所谓被理解或不被理解。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古文,声音再次恢复了那标志性的、没有起伏的陈述感:
“许多时候,习惯性地将自己从情绪的沙尘暴中抽离,像摆放标本一样搁置于事外观察窗内——是避免被无谓麻烦卷入,从而更有效率地梳理纷繁信息流图的……基本策略。”
他的话语落下,仿佛给这段暗流涌动的对话打上了一个“归档完毕,议题关闭”的标签。
客厅里,只剩下书页翻动的轻响与壁炉木柴偶尔的噼啪声,共同构成了一片心照不宣的寂静。
这寂静,比喧嚣更沉。
(http://www.220book.com/book/6JW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