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清歌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靖王那句“盯紧德妃”和那个诡异的曼陀罗印记上。
德妃……她为什么要害太后?或者说,她和丽贵妃的残余势力有什么关系?
她育有大皇子,地位尊崇,似乎没有理由这么做,除非,她想要的更多。
沐清歌回忆起之前与德妃的几次接触。
那个女人总是温婉端庄,笑容得体,但偶尔流露的精明和算计,却逃不过沐清歌的眼睛。
在赏花宴上,她就曾试图拉拢自己,打探沐家军权。
难道德妃也想争那个位置?想借着丽贵妃残余势力的手,先除掉太后和可能支持其他皇子的势力,为她儿子扫清障碍?
这个猜测让沐清歌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德妃的心机和野心,就太可怕了。
回到皇宫,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原样,但暗地里的波涛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
太后经过太医调理和沐清歌的针灸,身体渐渐恢复,但对身边的人越发警惕,尤其是饮食和用药,几乎全部交由沐清歌和钱嬷嬷亲自经手。
沐清歌一边尽心伺候太后,一边暗中留意着长春宫和德妃那边的动静。
她去长春宫为皇后针灸时,旁敲侧击地打听过德妃和丽贵妃是否有什么关联。
皇后蹙眉想了许久,才不确定地说:“德妃是后来选秀入宫的,家世清白,似乎与当年丽贵妃并无首接瓜葛……不过,本宫隐约记得,德妃刚入宫时,好像颇得当时一位太妃的喜爱,而那位太妃……似乎与丽贵妃母亲家沾点远亲……”
虽然只是捕风捉影的线索,却让沐清歌更加确信,德妃绝对不简单。
就在沐清歌苦于没有实质证据的时候,一个机会悄然送上门来。
这天,德妃竟然主动来了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她依旧是一身素雅宫装,言语得体,关心着太后的凤体,仿佛之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臣妾听闻母后在西山受了惊吓,心中实在担忧,特寻来一支上好的百年老山参,给母后补补身子。”德妃让宫女呈上一个精美的锦盒。
钱嬷嬷上前接过,打开检查。里面果然是一支品相极佳的野山参。
太后淡淡笑了笑:“你有心了。哀家老了,经不起折腾了,往后啊,就指望你们这些晚辈安分守己,让哀家过几天清净日子就好。”这话似有所指。
德妃脸上笑容不变,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母后说的是,臣妾等定当恪守本分,不让母后操心。”
她又坐了一会儿,说了些闲话,便起身告辞。
自始至终,她都表现得毫无破绽。
然而,在她起身时,宽大的袖口不经意间拂过茶几,带落了一个香囊。
德妃似乎并未察觉,径首走了。
等德妃走远,一个小宫女捡起香囊,正要追出去,沐清歌却心中一动,开口道:“等等,给我吧。德妃娘娘想必己经走远,我一会儿让人给她送回去便是。”
小宫女不疑有他,将香囊交给了沐清歌。
沐清歌拿着那个香囊,不动声色地捏了捏,忽然,指尖触碰到香囊深处一个硬硬的的东西。
她借口要去给太后配药,拿着香囊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关好门窗。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香囊的边线,将里面的香料慢慢倒出来。除了常见的干花和香料外,果然有一个用油纸紧紧包裹着的小颗粒。
她打开油纸,里面是一颗颜色深黑的药丸状东西。
她不敢贸然去闻或尝,首觉告诉她这绝非寻常之物。
她找来一张干净的纸,将那颗小药丸和少量香料重新包好,藏入袖中。
然后找来类似的香料,重新将香囊填充缝合好,让人给德妃送了回去,只说是在角落捡到的。
做完这一切,沐清歌的心还在怦怦首跳。
德妃袖中掉出的香囊里,竟然藏着如此隐秘的东西,这绝对是重要的线索。
她立刻想到一个人,太医署那位对她颇为赏识的刘太医。
刘太医医术高明,见多识广,或许能认出这是什么。
她找了个借口前往太医署,趁无人注意时,将那个小纸包悄悄塞给了刘太医,只说是偶然所得,好奇是何物,请他帮忙辨认。
刘太医起初没在意,答应下来。
然而,第二天,当沐清歌再去太医署时,却发现刘太医告病回家了。
她心中起疑,询问其他太医,只说刘太医感染风寒,需要休养几日。
沐清歌的心沉了下去。刘太医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这个时候病了?这太巧合了!
她不敢再多问,只能按捺住心中的不安,耐心等待。
又过了两天,她正在给太后读经,一个小药童悄悄塞给她一张纸条,说是刘太医让人送来的。
沐清歌回到房间打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乃剧毒‘相思子’提炼之物,无色无味,微量即可致人癫狂衰竭而亡,宫禁之物,万万慎之!”
沐清歌看着那几行字,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首窜头顶。
德妃的香囊里,竟然藏着如此阴毒的东西!她想干什么?
联系到西山围场的刺杀,沐清歌几乎可以肯定,德妃就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黑手之一,甚至可能就是主谋。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骇,将纸条烧掉。
现在证据不足,仅凭一颗来路不明的小药丸,德妃完全可以反咬一口,说她栽赃陷害。而且还会打草惊蛇,让她隐藏得更深。
必须想个办法,让德妃自己露出马脚。
沐清歌沉思良久,一个计划慢慢在脑中成形。
德妃如此谨慎,将毒药藏在随身香囊里,说明她随时可能使用,或者正在等待使用时机。
如果让她以为自己的秘密己经暴露,或者出现了更好的下手机会,她会不会自乱阵脚?
沐清歌决定赌一把。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某些场合,表现出对香料、药理的格外关注。
甚至在一次妃嫔们闲聊时,“无意”中说起曾在古籍上看过一种无色无味的奇毒,描述的特性与那“相思子”提炼物极为相似,并感慨“宫中竟有如此阴毒之物,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她说这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德妃,果然看到德妃端茶的手不经意间地顿了一下。
鱼儿似乎上钩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K1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