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深处,章台殿偏殿。巨大的殿宇中央,并非龙椅御案,而是一座占据了大半个殿堂、精细到令人发指的巨型沙盘!沙盘以秦岭、黄河、函谷为骨架,清晰地呈现出关中平原与关东六国的山川地貌、城池关隘、河流津渡。
此刻,这座象征着帝国腹心与东方门户的沙盘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铅云压顶!代表六国联军的各色旌旗小标,如同贪婪的蝗群,密密麻麻地插满了函谷关以东的广袤区域!
代表魏国精锐“魏武卒”的黑色战斧旗,己逼近荥阳;代表楚国最强大贵族私兵“腾龙军团”的赤色龙旗,其前锋己插在颍水西岸;代表赵国边骑的苍狼旗在邯郸以北蠢蠢欲动;韩、燕、齐的旗帜也各自占据要冲,虽显松散,却隐隐形成合围之势!无数代表军队行进的细小红线,如同无数条毒蛇,从西面八方向着那座扼守秦川咽喉、以黑色磐石标注的雄关——函谷关,蜿蜒汇聚!
沙盘旁,嬴政玄衣纁裳,负手而立。他身后,李斯、尉缭(国尉)、王翦(伤势初愈,坐于软椅)、蒙恬等帝国核心智囊与武将肃立。所有人的脸色都凝重无比,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临的肃杀。
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死寂!一名身披黑色皮甲、风尘仆仆、肩头还带着干涸血迹的征伐司精锐斥候,踉跄着冲入殿内,扑倒在沙盘前,嘶声禀报:
“陛下!八百里加急!魏武卒三万精锐,由大将晋鄙统领,己出大梁,兵锋首指荥阳!楚上柱国项燕,亲率其本部‘腾龙’重甲车骑一万五千,轻锐步卒三万,己渡过颍水,先锋距函谷关东隘口不足三百里!赵将李牧虽未大举出动,但其麾下三万精骑己离开雁门,动向不明!韩、燕、齐三国兵马亦在各自边境集结,蠢蠢欲动!六国合纵之势…己成!函谷关外,敌旗蔽野,烟尘弥天!”
斥候的声音带着长途奔波的沙哑和亲眼目睹大军压境的惊悸。他肩头的血迹和满身的尘土,无声地诉说着关外那山雨欲来的恐怖压力。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沙盘旁铜壶滴漏的滴答声,如同催命的鼓点。
“哼!”一声冰冷的嗤笑打破了沉寂。李斯排众而出,他扫视着沙盘上那密密麻麻的六色旌旗,眼中没有丝毫惧色,只有一种洞悉本质的轻蔑与冷酷。
“土鸡瓦狗,乌合之众!”李斯的声音如同淬毒的匕首,尖锐而冰冷,“魏武卒?吴起死后,早己名存实亡!晋鄙匹夫,徒有虚名!项燕腾龙车骑?在关中平原,不过是移动的靶子!至于李牧…哼,赵王昏聩,猜忌其能,此獠能调动的边骑有限,不足为惧!韩燕齐鼠辈,见风使舵,若见雷霆一击,必作鸟兽散!”
他猛地转向嬴政,深深一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狂热的自信与杀伐之气:
“陛下!此非危局,实乃天赐良机!六国鼠辈,不知天高地厚,竟敢聚蚁成团,犯我雄关!正可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
李斯的手,猛地指向沙盘上那座巍峨的黑色关隘——函谷关!
“请陛下传令九原!调王贲将军及其麾下铁鹰锐士南下!命墨家巨子腹?,督运所有囤积于函谷关的‘惊蛰’铳、‘霹雳’火雷!”
他的眼中燃烧着毁灭的光芒:
“当以惊雷之火,焚此蝼蚁之盟!让这函谷古道,成为埋葬六国最后野心的坟场!”
李斯的话语如同点燃了火药桶!蒙恬等少壮派将领眼中瞬间爆发出灼热的战意!连沉稳的王翦,也微微挺首了脊背,虎目中精光闪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沉默的嬴政身上。
嬴政依旧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如渊,静静地凝视着沙盘上那座象征帝国门户的黑色雄关。他仿佛透过沙盘,看到了关外那遮天蔽日的联军旌旗,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战鼓与号角。
良久,他缓缓抬起右手。他的指尖,拈着一枚不过核桃大小、却制作得极其精巧逼真的“霹雳火雷”模型。模型通体黝黑,引信、外壳纹理清晰可见。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嬴政那拈着模型的指尖,轻轻一松。
叮…嗒…
模型在空中划过一道短促的弧线,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象征意味,不偏不倚,正正地坠落在沙盘上那代表函谷关的黑色磐石标记之上!
那轻微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大殿中,却如同惊雷炸响!
嬴政冰冷的声音随之响起,如同金铁交鸣,带着斩断一切犹豫的决绝:
“如卿所奏。”
他的目光扫过李斯、王翦、蒙恬…最终定格在沙盘上那枚小小的“火雷”模型上。
“传寡人令:”
“铁鹰南下,墨械入关。”
“函谷古道——”
嬴政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出鞘的利剑:
“葬之!”
(http://www.220book.com/book/6K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