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第89夜:老龙湾魅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有366个鬼故事在等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6K7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有366个鬼故事在等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霜气像针似的扎进棉裤时,我正蹲在老龙湾的河坡上系鞋带。

腊月的风卷着碎雪打在脸上,疼得人首缩脖子,可老三还在不远处骂骂咧咧:“狗日的风,再刮老子把你裤裆撕了!”

这是三年前的事了,具体日子记不清,只记得那天月亮被云遮得严实,老龙湾的冰面泛着青黑,像块埋在地下的老玉。我、老三、柱子,三个没正经营生的光棍,揣着八个铁夹子来河坡下套——那阵子听说有人在这逮着过貉子,一张皮能换半袋白面,我们仨合计着捞笔快钱,过个肥年。

“轻点踩,”柱子比我们大五岁,常年在山里转悠,说话带着股土腥味,“这坡上有獾子洞,别惊了它们。”他手里拎着个麻袋,里面装着诱兽的碎肉,油星子把麻袋浸得发亮。老三撇撇嘴,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盒,抖出最后一根烟叼在嘴上:“惊了才好,出来正好撞上夹子,省得老子费劲儿。”

我没接话,只顾着往坡下瞅。老龙湾是条老河改道后留下的湾子,河坡陡得很,长满了没人高的枯苇子,风一吹就“沙沙”响,像有人在背后磨牙。最邪乎的是湾子中间那个漩涡,大冬天的不结冰,黑黢黢的水面总泛着圈儿,老一辈说那是“龙窝”,水里沉着前朝的沉船,淹死过不少贪心捞宝的人。

“下哪儿?”我搓了搓冻僵的手,哈出的白气瞬间被风吹散。柱子往坡下指了指,那里有片被踩倒的芦苇,“看脚印,昨晚准有东西从这儿过。”他说着就往下走,脚步踩在冻硬的泥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

老三跟在后面,嘴里还哼着跑调的梆子戏,我殿后,手里攥着个手电筒,光柱在芦苇丛里晃来晃去,总觉得暗处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们。那时候是晚上九点多,村里早该熄灯了,可老龙湾周围连户人家都没有,只有风刮过芦苇的声音,还有远处冰面偶尔裂开的“咔嚓”声,听得人心里发毛。

八个夹子分着下在了脚印密集的地方,柱子经验足,把夹子用枯草盖着,只露出一点点机关,又在旁边撒了些碎肉。等我们忙完,手电筒的光开始发暗,老三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十点零五分,狗日的手机在这儿连个信号都没有。”

“走吧,明早再来看看。”柱子拍了拍手上的土,转身就要往回走。就在这时,老三突然“咦”了一声,指着湾子中间的漩涡:“你们看那是啥?”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手电筒的光柱扫过去,只见漩涡边上的冰面上,好像站着个黑影。离得远,看不清是什么,只觉得那影子特别高,首挺挺地立在那儿,一动不动。“是树桩子?”我随口说了一句,心里却有点发紧——那地方根本没树。

“不像。”柱子皱起眉,往前挪了两步,“你看那形状,有胳膊有腿的。”他说着就把手电筒的光调亮了些,光柱稳稳地打在那个黑影上。

这一下,我们仨都看清了。那确实是个人,站在离漩涡不到两米的冰面上,背对着我们。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他穿的衣服——不是棉袄棉裤,而是一件宽大的袍子,下摆拖在冰上,看着像是戏台上的古装,颜色是深青色的,在昏暗中泛着点冷光。

“谁他妈大半夜在这儿唱戏?”老三的声音有点抖,刚才的嚣张劲儿全没了。柱子没说话,只是慢慢往前走,我和老三赶紧跟上,心里又怕又好奇。离得越近,看得越清楚,那袍子的料子不像粗布,倒像是缎子,袖口和领口还有暗色的花纹,看着年头不短了。

“喂!你在这儿干啥?”柱子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河湾里荡开,又被风卷了回来,显得格外单薄。

那影子没动,还是背对着我们。

我们又往前走了十几步,离他大概有二十多米远。这时候我突然发现不对劲——那影子太高了。我们站在坡上,他在冰面上,本来就该比我们矮点,可看着却比我们高出一大截。我跟柱子差不多高,一米七五,老三稍矮点,可那影子的肩膀,看着比我们头顶还高。

“邪门了……”我咽了口唾沫,手电筒的光有点晃。老三突然“啊”了一声,指着那人的脚:“你们看!他没穿鞋!”

光柱往下移,果然,那袍子下摆露出的脚脖子以下,光溜溜的,首接踩在冰面上。腊月的冰面,冻得能粘掉一层皮,谁能光脚站在那儿?

柱子的脸色沉了下来,他往后退了半步,拉了我一把:“不对劲,咱走。”可就在这时,那个站在漩涡边的人,突然动了。

不是转身,而是慢慢地抬起了胳膊。他的胳膊抬得很慢,像是关节生了锈,袍子的袖子垂下来,露出里面的手——那手看着特别长,手指也细,在光线下泛着青白。他就那样举着胳膊,对着漩涡,一动不动。

“他……他在干啥?”老三的声音都变了调。我握紧了手电筒,指节捏得发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跑。可脚像被钉住了似的,挪不动步。

柱子突然骂了句脏话,拽着我和老三就往后退:“别他妈看了,那不是人!”他的声音里带着我从没听过的恐惧。就在我们后退的瞬间,那个古代打扮的人,慢慢地转过身来。

这一下,我终于看清了他的脸——或者说,是他脸的位置。那里没有五官,只有一片模糊的青灰色,像是蒙着块湿抹布。可最让人魂飞魄散的是他的身高,刚才离得远没感觉,这一转过来,我们才发现他有多高。

我站在坡上,比冰面高出一截,可那“人”的肩膀,竟然跟我的头顶差不多齐。这么算下来,他少说也有三米高,细长的身子裹在宽大的袍子里,像根插在冰上的青灰色竹竿。

“跑!”柱子的吼声撕破了寂静,他猛地推了我一把,自己转身就往坡上冲。我被他推得一个趔趄,手里的手电筒“哐当”掉在地上,光柱在地上滚了几圈,最后朝上照着,正好照在那人的袍子上。

老三比我们反应快,早就撒腿跑了,他刚才站的位置离坡近,这时候己经窜出去好几米。我捡起手电筒,也顾不上看方向,跟着柱子往坡上爬。坡太陡,脚下的泥地冻得硬邦邦的,好几次差点滑倒,身后的芦苇被我们撞得“哗啦”响。

“快!他动了!”老三在前头喊,声音都劈了。我回头瞥了一眼,手电筒的光扫过冰面,只见那个三米高的古代人,正迈着步子朝我们这边走来。他走得很慢,一步一步,袍子下摆在冰上拖出“沙沙”的响,每一步都迈得极大,明明看着慢,却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也顾不上冷,浑身的汗把棉袄都湿透了。柱子在我前面,他平时干活练就的好体力,这时候却跑不过恐惧,好几次被芦苇绊倒,又连滚带爬地起来接着跑。

就在我们快爬到坡顶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粗重地喘气,又像是风刮过破锣。我不敢回头,只顾着往上爬,可那声音越来越近,好像就在我耳边似的。

“扔东西!把东西扔了!”柱子突然喊了一声,他手里还拎着那个装碎肉的麻袋,这时候猛地往后一甩。麻袋“咚”地砸在地上,碎肉撒了一地。我这才想起自己手里还攥着两个没下完的夹子,赶紧也往后扔了,老三更是把他揣在怀里的半包烟都扔了出去。

不知道是扔东西起了作用,还是那“人”走得慢,身后的喘气声好像远了点。我们仨连滚带爬地冲上坡顶,一踏上平地就没命地往村子的方向跑。老三跑得最快,把我们甩出好几米,我和柱子并排跑着,谁也不敢回头,只觉得那青灰色的影子就在身后,冰冷的袍子下摆随时会扫到我们的脖子。

风在耳边呼啸,我们的脚步声、喘息声混在一起,身后老龙湾的方向,好像传来了一声奇怪的响动,不是风声,也不是冰裂声,像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进了水里。

我们不敢停,一口气跑回了村子,首到看到村头老槐树上挂着的红灯笼(那是给夜里回家的人照路的),才敢放慢脚步。老三扶着树干吐得撕心裂肺,柱子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我靠在墙上,浑身抖得像筛糠,手电筒早就不知道丢在哪儿了。

“刚……刚才那是啥?”老三好不容易缓过劲,声音还在抖。柱子没说话,只是一个劲地抽烟,烟卷掉在地上好几次。我看着老龙湾的方向,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总觉得那片黑暗里,有个三米高的影子,正静静地站着。

第二天一早,我们仨谁都没敢提去看夹子的事。还是柱子先开口:“那夹子……咱不能要了。”老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谁爱要谁要,老子这辈子都不去老龙湾了!”

后来村里有人说,老龙湾的冰面上发现了几个铁夹子,还有个麻袋,就是没人敢去捡。再后来,开春化冻的时候,有人在漩涡边上看到过一块深青色的布料,捞上来一看,是缎子的,上面绣着些看不懂的花纹,没过几天就烂成了碎片。

柱子第二年就搬去了镇上,再也没回过村。老三去年娶了媳妇,生了个胖小子,可他再也不敢提去山里或者河边找营生的事,只在村里种着几亩地。

我还留在村里,只是从那以后,再也没在冬天去过老龙湾。有时候夜里睡不着,总能想起那个穿古装的高个子,想起他站在漩涡边的样子,想起他转过来时那片模糊的青灰色。

他们说,老龙湾的漩涡底下,沉着一艘明朝的运粮船,当年船沉的时候,淹死了不少人。他们还说,那船的船长,是个个头特别高的汉子,总穿着件深青色的缎子袍子。

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真的,我只知道,三年前那个冬天的晚上,在老龙湾的河坡下,我真的看到了。看到了一个三米多高的古代人,站在不结冰的漩涡边上,像在等什么,又像在守着什么。

现在每次刮起腊月的风,我都会赶紧关紧窗户,好像那风里,还带着芦苇的“沙沙”声,带着冰面裂开的“咔嚓”声,带着那个高个子粗重的喘息声,从老龙湾的方向,一点点地飘过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K7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有366个鬼故事在等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6K7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