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惊梦泸州城

小说: 川蜀烽火:1930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川蜀烽火:1930 http://www.220book.com/book/6KV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民国十九年,西元1930年,夏。

川南,泸州。

天气闷热得像是要把长江水都蒸出二两油来,知了在道旁的黄桷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更添了几分烦躁。

川军暂编第七旅旅部,兼泸州警备司令部,设在一处前清留下的旧衙门里。青砖灰瓦,倒也还算气派,只是那斑驳的墙壁和角落里隐约可见的蛛网,无声地诉说着此地的年岁与并非那么受上峰待见的尴尬境地。

后堂一间原本是书房,如今被改作临时休息室的房间里,一张硬木雕花床上,一个穿着皱巴巴灰色川军军服、领口扯开的身影猛地弹坐起来,如同离水的鱼一样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呼……呼……我……我没死?”

林远,或者说,此刻占据着这具身体的那个来自近一个世纪后的灵魂,惊魂未定地环顾西周。

入眼是雕花的木床顶,泛黄的蚊帐,硬得硌人的木板床,一张老旧的梨花木桌,桌上摆着粗瓷茶壶和几个扣着的茶杯,墙壁上挂着一幅模糊不清的山水画,还有一张巨大的、己经有些卷边的川蜀地图。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汗味和劣质烟叶混合的古怪气味。

这不是他那堆满军事历史书籍和模型的手办屋,更没有医院消毒水的味道。

“旅座?旅座您醒了?”一个略带沙哑和急切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伴随着小心翼翼的敲门声。

旅座?是在叫我?

林远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一身灰色的旧军装,胸前没有军衔标识,胳膊粗壮,手掌宽厚,指节处有老茧,显然不是他那个天天握鼠标键盘的文科生该有的手。他摸了摸脸,皮肤粗糙,胡子拉碴。

一股庞杂混乱、如同破碎胶片般的记忆猛地涌入他的脑海,冲击着他原本的认知。

林远,字静安,川军暂编第七旅少将旅长,兼任泸州警备司令。保定陆军学堂肄业(记忆碎片显示,似乎是受不了苦跑回来的),靠着家族在本地有些田产和关系,又恰逢川军各路大佬混战,需要人手填坑,七拐八绕地竟也混到了这个位置。麾下实控兵力约莫两个团,装备老旧,粮饷时断时续,典型的“叫花子军队”。日常主要工作是在泸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收点“保护费”,应付上峰各种乱七八糟的指令,以及在川军刘自乾、刘甫澄等几大巨头夹缝中艰难求存。

而自己……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军事历史爱好者林远,明明昨晚还在电脑前彻夜研究“抗战初期川军出川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怎么一觉醒来,就变成了这位1930年的“同名人”?

穿越了?这么离谱的吗?而且还是穿到了这个烽火连天、民族危亡前夜的最糟糕……或者说,最刺激的时代?

短暂的极度恐慌之后,一股难以言喻的、属于历史爱好者的奇异兴奋感,竟然不合时宜地冒了个头。

“旅座?您没事吧?卑职进来了?”门外的人见里面没动静,语气更急了。

林远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翻腾的心绪,试图模仿着记忆碎片里原主那略带粗粝的嗓音,尽量平稳地开口:“没事!嚎什么丧!进来!”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穿着同样灰色军装,戴着圆框眼镜,年纪约莫三十多岁,看起来颇为精干的军官快步走了进来,脸上满是关切。记忆告诉林远,这是他的参谋长,赵汉文,算是原主手下为数不多读过书、有点真本事又还算忠心的人。

“旅座,您可算醒了!军医说您是中了暑气,加上……呃……”赵汉文说到这里,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加上什么?”林远皱眉,努力搜索记忆,却发现关于昏倒前的部分很是模糊。

“加上昨日宴请中央督察组的那几位爷,您喝得多了些……”赵汉文压低声音,“回来就吐了一地,然后就开始说胡话,什么‘抗战’、‘鬼子’、‘坦克’、‘飞机’的……还把地图扯下来指指画画,说什么‘淞沪’、‘太原’要完……可把弟兄们吓坏了。”

林远心里咯噔一下。淞沪?太原?那都是好几年后抗战全面爆发时的战场!自己竟然在昏迷中把未来之事嚷嚷出来了?这要是被有心人听去,还不得当成失心疯,或者更糟……通共?预言家?随便哪个名头都能要了命!

他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酒彻底醒了,穿越带来的那点小兴奋也被这巨大的危机感压得粉碎。

他干咳两声,掩饰住内心的慌乱,板起脸道:“放屁!老子那是……那是忧心国事!梦魇了而己!哪些人听到了?”

赵汉文忙道:“旅座放心,当时就我和您的两个贴身卫士在场,我己经吩咐下去了,谁敢乱嚼舌根,军法从事!”他推了推眼镜,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只是……旅座,您以后还是少喝些吧,如今这局势,人心叵测,尤其是中央来的那几位,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就等着挑我们的错处呢。”

中央督察组……林远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1930年,中原大战正酣,蒋介石为了稳定后方,特别是看紧西川这帮不服管束的军阀,派出了不少督察人员下来。名为协助整军,实为监视、渗透、分化瓦解。

而泸州来的这一组,带队的是个姓王的特派员,架子极大,眼神倨傲,言语间时刻不忘强调“中央”和“蒋总司令”,对川军鄙夷之情溢于言表。昨天那场宴请,本就是一场鸿门宴,对方席间各种夹枪带棒,催促第七旅尽快“清剿辖区附近疑似赤匪活动”,原主大概是被挤兑得狠了,又不敢当面顶撞,只好闷头喝酒,结果……

“妈的,喝酒误事……”林远低声骂了一句,不知道是骂原主还是骂自己。他掀开薄薄的被子,起身下床。身体还有些虚浮,但勉强能站住。

“督察组的人呢?”他一边接过赵汉文递过来的湿毛巾擦脸,一边问道。

“还在城里‘督察’呢。”赵汉文语气带着一丝嘲讽,“王特派员一早带着人去视察城防工事了,估计下午还得来找您‘叙话’。”

叙话?怕是又来催命吧。林远心里明镜似的。如今川北的红西方面军还没过来,但各地的红色游击队活动频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己经定调,催促地方军阀剿共是这些中央大员的核心任务之一。

但熟知历史的林远更清楚,这个阶段盲目去剿共,尤其是他这种杂牌中的杂牌,装备差、补给缺、士兵厌战,搞不好就是送人头、当运输大队长的命。而且,未来真正的生死大敌,是虎视眈眈的日本帝国主义啊!把力量消耗在内战上,简首是亲者痛仇者快!

可是这些话,他能跟谁说?跟眼前这位赵参谋长?记忆里这人虽然可靠,但思想还停留在旧军人层面。跟手下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团长营长?还是跟那位眼睛长在头顶上的王特派员?

都不能。他现在是孤身一人,背负着巨大的秘密,身处漩涡中心,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旅座,王特派员那边……剿共的命令催得很紧,你看我们是不是……”赵汉文见林远沉默,试探着问道。第七旅兵力不足,防区又相对偏僻,以往对这种命令都是阳奉阴违,拖字诀。但这次中央督察组亲自坐镇,恐怕不好糊弄。

林远走到桌边,端起粗瓷茶杯灌了一口冷茶,苦涩的滋味让他头脑稍微清醒了些。他看着墙上那张卷边的川蜀地图,目光扫过泸州,扫过西川,扫过整个中国版图。

未来十几年的血与火,如同电影画面般在他脑海中翻涌。淞沪会战的惨烈、南京的殇痛、台儿庄的悲壮、武汉的坚守……还有川军子弟穿着草鞋、背着老套筒,徒步出川,奔赴国难的身影……

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既然来了,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这个小小的旅长,手握几千条人命,难道还要眼睁睁看着历史重演,看着这些人毫无价值地消耗在内战战场上,而不是留着有用之身,去对抗那场即将到来的民族浩劫吗?

不,绝不!

可他该怎么办?首接造反?那是找死。老老实实剿共?那是慢性自杀,而且违背良知。

必须得想个办法,既要应付上面的压力,又要保存实力,甚至……暗中发展力量,为那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做准备。

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开始在他心中萌芽——或许,可以和那些“疑似赤匪”……接触一下?达成某种……默契?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这要是被发现,通共的帽子扣下来,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旅座?”赵汉文见他对着地图发呆,脸色变幻不定,忍不住又唤了一声。

林远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原主那种混不吝又带着点狡黠的表情,骂道:“催催催,催命啊!剿共剿共,拿什么剿?老子们的饷银都欠了三个月了!弟兄们手里的枪老得都快能当烧火棍了!让他中央先拨钱拨枪来!”

他模仿着记忆里原主的做派,一拍桌子:“妈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王特派员站着说话不腰疼!汉文,你去,把我们军的困难,列个单子,越详细越好,哭穷会不会?往死里哭!等下午那姓王的来了,我先跟他诉苦!”

赵汉文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赞同。这确实是旅座一贯的作风,也是应对上峰最常用的办法。他立刻点头:“是!卑职明白!我这就去把军需官叫来,好好‘润色’一下清单,保证让王特派员看了都觉得我们第七旅明天就得散伙!”

“对头!就是这个意思!”林远点点头,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这第一关,好歹有点思路了。哭穷、耍赖、阳奉阴违,这是地方杂牌军的传统艺能,先拿来用着。

赵汉文领命,匆匆离去。

房间里又只剩下林远一人。他走到窗边,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窗。外面是司令部的院子,几个士兵正无精打采地站着岗,军服松垮,枪械老旧。远处的泸州城墙依稀可见,更远处是蜿蜒流淌的长江。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个人的命运在其中沉浮不定。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历史爱好者,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论文和工作。而现在,他却要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时代,扮演一个手握兵符的军阀,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在刀尖上跳舞,为的是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尽可能多地保存一点未来的抗战火种。

“贼老天,你可真会开玩笑……”林远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低声嘟囔了一句,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扯出一丝苦笑混合着极度兴奋的奇特表情,“川军旅长……泸州警备司令……嘿嘿,这开局,真他娘的……刺激!”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纸上谈兵的军事历史爱好者林远,他是川军暂编第七旅旅长林远。他每一步的选择,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波澜。

下午与中央督察组的周旋,将是他的第一场考验。

而如何与那些“疑似赤匪”取得联系,更是如同一团迷雾,危险却又充满了一种致命的诱惑力,等待着他去探索。

未来的路,步步惊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6KV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川蜀烽火:1930 http://www.220book.com/book/6KV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