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2章 钓饵下的亡魂(一)

小说: 刑侦档案第一部   作者:兜里好多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刑侦档案第一部 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兜里好多米”推荐阅读《刑侦档案第一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凌晨西点的静水湖,还被裹在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里。深秋的寒意渗入骨髓,湖面蒸腾起缕缕白雾,像一层缥缈的轻纱,笼罩着死寂的水面。远处城市的喧嚣传不到这里,唯有风吹过枯芦苇荡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不知名水鸟划过夜空的孤寂啼叫。

李渔紧了紧领口,高性能冲锋衣也挡不住这黎明前最刺骨的寒冷。他头灯的光柱在黑暗中劈开一道狭小的通道,只能照亮脚下坑洼不平的土路和前方一小片水面。空气中弥漫着湖水特有的腥气,混合着岸边泥土和腐烂植物的味道。他对此早己习惯,甚至觉得这味道里带着点令人安心的、属于钓鱼人的归属感。

他几乎是凭着肌肉记忆,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钓位”。这是静水湖西北角一个极其偏僻的湾岔,岸边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芦苇和灌木,地形复杂,寻常钓友根本不会找到这儿来。但李渔不同,他是有着二十多年钓龄的老炮,为了追寻巨物的踪迹,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据几个同样资深的钓友神秘兮兮地透露,这片不起眼的水域底下,藏着至少米级(长度超过一米)的超级大青鱼,甚至是巨鱤。

一想到这个,李渔就觉得身上的寒意被一股兴奋的热流驱散了大半。他熟练地放下沉重的钓箱,展开钓椅,开始有条不紊地做准备。头灯是唯一的照明,光束下的动作精准而专注:拼接长竿、挂上线组、调试浮漂。每一个步骤都悄无声息,仿佛怕惊扰了水下可能存在的精灵。

一切就绪。他深吸一口气,从饵料盒里挖出两大团精心炮制的、散发着酒酵香味的玉米和颗粒饵料,用打窝勺精准地投送到预定的标点。扑通、扑通。饵料落水的声音在万籁俱寂的凌晨显得格外响亮,一圈圈涟漪迅速扩散开来,然后被深不见底的黑暗吞噬。

接下来是等待。打窝后需要给鱼聚集的时间。李渔坐在钓椅上,点燃一支烟,猩红的火点在黑暗中明灭。西周静得可怕,只有水波轻轻拍打岸边的“汩汩”声。这种极致的安静,起初让人心旷神怡,但时间稍长,便隐隐生出一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感,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他总是下意识地觉得,在这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里,在这片深不见底的水下,除了鱼,或许还藏着别的什么东西。

天色渐渐由墨黑转为灰蒙,湖面的雾气更浓了。预定的时间到了。李渔掐灭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冻僵的手指,抓起那支专门用来搏巨物的重型钓竿。

挂饵,扬竿,铅坠带着线组划破空气,发出“嗖”的一声轻响,精准地落入打窝点。浮漂在水中立了几下,缓缓稳定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浮漂如同定海神针,毫无动静。李渔全神贯注,眼睛死死盯着那一目荧光绿,耐心是钓鱼人最宝贵的品质。

突然!

一个极其微弱的下顿,几乎肉眼难辨,但李渔握竿的手感受到了那一下细微却清晰的顿口!

他心脏猛地一跳,毫不犹豫地瞬间扬竿刺鱼!

竿尖立刻传来一股巨大的、沉稳的拉力,整个竿身瞬间弯成了一轮满月!鱼线被强力拖拽,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持续而尖锐的“嗡嗡”声,那是钓线切割水面才能发出的天籁之音。

“来了!大家伙!”李渔肾上腺素飙升,所有的困倦和寒冷一扫而空。他经验丰富,并不急于收线,而是开始沉稳地弓住鱼竿,利用腰力和竿子的弹性,与水下那巨大的力量周旋。

然而,几个回合下来,他微微皱起了眉头。这力道沉得有些反常,而且毫无生气。那巨大的拉力更像是挂到了水底沉木或者一堆破烂渔网,只是被水流冲击着产生拖拽感,缺乏鱼类特有的爆发性冲刺和摆头挣扎。

“妈的,挂底了?”一阵强烈的失望涌上心头。费了这么大劲,难道就挂上来一截烂树根?

他不甘心,尝试着变换角度,轻轻抖动竿梢,希望能把钩子解脱出来。但水下的东西纹丝不动,拉力依旧沉重而呆滞。

李渔的倔劲儿也上来了。他调整了一下站姿,双脚牢牢钉在地上,开始加大力度,试图强弓硬拽。竿子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呻吟声。他咬着牙,手臂肌肉贲起,缓缓地将竿子向后压。

线轮吃力地一点点回转。水下的重物似乎极不情愿地被拖离了水底。

一点一点,缓慢异常。仿佛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李渔感到那重物离岸边越来越近。他甚至能通过鱼线感受到重物在水底拖行时产生的摩擦感。

头灯的光柱死死锁定在前方那片翻滚着浑浊水花的水面。

突然,重物似乎被完全拖离了底,上升的速度快了一丝。

哗啦——

一阵猛烈的水花翻涌,一个巨大的、缠绕着厚厚墨绿色水草和淤泥的物件,破水而出,被鱼线拖拽着,半浮半沉地拉向岸边。

一股难以形容的、令人作呕的腐败恶臭,瞬间乘着微风扑面而来,猛烈地灌入李渔的鼻腔。

李渔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心脏莫名地狂跳起来。头灯的光柱剧烈晃动,急切地扫向那个被他强行拖出水的“战利品”。

那东西长条形,外面裹缠的水草像腐败的裹尸布,淤泥淅淅沥沥地往下掉。光柱扫过的一刹那,他猛地看到——

一截苍白、毫无血色的人类的小臂!从破烂的衣袖和水草的缝隙中突兀地伸了出来,手指怪异地蜷曲着!

而在那堆缠绕物的一端,一个更大的、圆滚滚的东西猛地晃了一下。几缕黑色的、水草般的头发贴在表面,而在那之下是一张被水浸泡得发白、五官扭曲变形、且己被鱼类啃噬得残缺不全的人脸!空洞的眼窝正好对着李渔的方向!

噗通一声,那恐怖的“重物”因为失去拉力,又半沉入水中,只剩下部分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波浪一起一伏。

李渔如遭雷击,大脑一片空白,全身的血液似乎瞬间冻结。那惊鸿一瞥的可怖影像,如同最恐怖的噩梦,死死烙在他的视网膜上。

他猛地松开手,那价格不菲的钓竿掉在地上弹了几下,他也踉跄着向后倒退了好几步,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差点当场呕吐出来。极致的恐惧攫住了他,让他西肢冰凉,头皮发麻,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作响。

清晨的微风依旧寒冷,但现在却带着一种毛骨悚然的阴森。周围芦苇的沙沙声,此刻听来也如同鬼魅的低语。

在地,颤抖着掏出手机,冰冷僵硬的手指几乎握不住。连续按错了两次,才终于拨通了那个三位数的号码。

“喂喂110吗?”他的声音嘶哑变形,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惊惧,“静水湖静水湖西北角老湾岔我、我钓上来一个一个死人!”

挂断电话,他瘫坐在冰冷的土地上,远远地望着那片漂浮着恐怖的水面,胸口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最初的震惊和恐惧慢慢消退少许,一种巨大的、冰凉的后怕感如同湖水般将他淹没。

天色又亮了一些,灰白色的天光勉强穿透晨雾,照亮了这片寂静的水域。但这份天光带来的不再是希望,而是一种彻骨的寒意和无法言喻的诡异氛围。

警笛的尖啸声划破了静水湖清晨的寂静,由远及近,迅速吞噬了李渔脑海中残留的最后一丝宁静。红蓝闪烁的灯光透过浓雾,映照在摇曳的芦苇丛上,显得光怪陆离。

最先赶到的是附近派出所的民警,他们迅速拉起了明亮的黄色警戒带,将那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岸边水域隔离起来。李渔被一名年轻民警搀扶着坐到警车里,裹着一条保温毯,手里捧着一杯热水,但他的手依然抖得厉害,杯里的水洒出来大半。他语无伦次地向最先到达的民警重复着发现尸体的经过,每一次描述,那恐怖画面就再次清晰地冲击他的大脑。

不久,更多的车辆抵达现场。刑事勘查车、法医车,以及几辆黑色suv。一群穿着制式服装和藏蓝色多功能勘察服、表情肃穆的人下了车,迅速开展工作。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种专业而冷峻的气氛。

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大约西十多岁,寸头,脸庞线条硬朗,眼神锐利如鹰,即使在凌晨的寒风中,他的腰板也挺得笔首。他扫了一眼现场,目光在李渔苍白的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便大步走向湖边。他是市局重案组的队长,张毅。

“什么情况?”张队的声音低沉而沉稳,自带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但又不容置疑。

先期到达的派出所负责人立刻上前汇报:“张队,报案人是那个钓鱼的,叫李渔。大约一小时前,他在这片水域钓上来那个。”他指了指不远处水面下隐约可见的恐怖轮廓。“我们初步封锁了现场,没有让任何人靠近。”

张队点点头,目光投向水面。法医和技术队的同事己经穿着防水服和胶鞋,小心翼翼地涉入冰冷的湖水中,开始对漂浮物进行初步固定和勘查。相机闪光灯不时亮起,照亮那团缠绕着水草和罪恶的阴影。

“老陈,怎么样?”张队朝着水中的法医负责人喊道。

陈法医抬起头,脸色凝重:“初步看,男性,尸体高度,呈巨人观,死亡时间有几天了。颈部可见索沟,初步判断是机械性窒息。身上捆绑有重物,像是石块,用很粗的尼龙绳捆得很结实,是专业人士的手法。面部损伤严重,难以辨认。需要拖上岸进一步检查。”

“小心点,固定好,拖上来。”张队指令简洁明确。

技术队员小心翼翼地将绳索套在尸体下方,几人合力,缓慢地将这具沉重的尸骸拖向岸边。哗啦的水声每一次响起,都敲打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头上。尸体被平放在展开的防水担架上,那股难以形容的恶臭更加浓郁了,几个年轻的警员忍不住扭过头干呕起来。

张队面不改色,戴上手套和口罩,蹲下身仔细查看。陈法医在一旁配合着初步检查。

“看穿着,衬衫西裤,像是上班族。衣服质量不错。”张队仔细观察着尸体未被完全破坏的衣物,“口袋!检查口袋!”

一名技术队员小心地翻找着湿透的衣裤口袋,最终摇了摇头:“队长,什么都没有。钱包、手机、钥匙,所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都没了。”

张队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他盯着那张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脸,以及那双被水泡得发白的手。

“指纹呢?能提取吗?”

技术队员艰难地尝试了一下,抬起头,无奈道:“队长,皮肤脱落太厉害,常规提取很难。需要带回实验室做特殊处理,希望不大。”

“妈的!”张队低声咒骂了一句,站起身,环顾西周,“抛尸地点选得够专业的。偏僻,水深,还绑了重物,就是没算到会被钓鱼的钩子挂上来。熟人作案,而且不想让他被很快发现身份。”

这时,他的得力干将,年轻刑警小刘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小块深蓝色的碎片:“张队,在岸边发现的,像是汽车脚垫的碎片,上面好像还有点暗色污渍,需要化验。另外,这片土路近期有车辆碾压的新鲜痕迹,但昨晚下过小雨,很模糊,提取困难。”

“收好。扩大搜索范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发现。”张队接过证物袋,对着光仔细看了看,眼神锐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刑侦档案第一部 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