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我们过来想请他配合问话,”一个保安脸色惨白,“刚敲敲门,里面就突然发狂了,喊着什么然后就开始拿斧头砍门!”
“爸爸!爸爸!你为什么不爱我!为什么!”里面传来变调的嘶吼,混合着撞击声,“现在好了!现在你永远爱我了!永远!”
“撞开!”赵伟下令。
几个警察合力,几下撞开了并不那么结实的室内门。门开的一瞬,一个身影猛地踉跄出来。
是李哲。二十出头的年纪,头发凌乱,双眼赤红,脸上满是泪水和疯狂的神色。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消防斧,斧刃上沾着新鲜的木屑,还有一些早己干涸发黑的可怕污渍。
警察们一拥而上,迅速将他制服在地。斧头当啷一声掉在地板上。
李哲被反剪双手,脸压在冰冷湿漉的地板上,却还在嘶吼,声音因挤压而变形,却字字清晰,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狂喜:
“哈哈哈死了!死了好!爸爸终于永远爱我了!他只看着我!只属于我了!哈哈哈——”
养子。血斧。疯狂的告白。
赵伟盯着地上扭曲的李哲,又想起密室里的尸体,监控里梦游般挖坑的苏晴,还有那萦绕不散的甜腻香气。
这个家,每一个人都透着不正常。
李哲被押上警车时,那疯狂的笑声和喊叫还在雨夜里回荡,刺痛每个人的耳膜。证据似乎一下子都齐全了——凶器(玫瑰园里的锤子)、可能的第二件凶器(李哲手里带血迹的斧头)、充满杀人动机且行为疯狂的嫌疑人。
但赵伟心里的违和感却越来越重。太顺了,顺得像有人刻意把这一切推到你面前。
李哲的疯狂不似作假,但那狂喜的喊叫“永远爱我了”?这更像是一个长期缺爱、心理扭曲孩子的病态执念,而非冷血谋杀后的炫耀。而且,密室如何解释?苏晴那诡异的行为又如何解释?那丢失的监控信号?
回到市局,审讯立刻展开。但针对李哲的审讯几乎无法进行。他时而亢奋地手舞足蹈,重复着“爸爸永远爱我”的话,时而陷入呆滞,口水首流,对提问毫无反应。局里安排的精神科医生初步判断,他可能处于急性精神障碍发作期,暂时不具备受审能力。
另一间审讯室里,苏晴在律师的陪同下,恢复了镇定,但依旧脆弱。对于监控拍到她挖坑的画面,她表现出极度的震惊和茫然。
“我不知道我完全不记得有这回事!”她双手捂着脸,肩膀颤抖,“我吃了安眠药,睡得很死我怎么可能去花园?还还挖东西?”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赵伟,“警官,你们是不是看错了?或者那不是我?只是长得像?”
她的表演逼真得无懈可击。测谎仪安排上,结果却显示她在关键问题上没有明显说谎迹象。要么她说的是真话,要么她是个极其高明的谎言大师,甚至能欺骗自己。
技术队的报告陆续送来。玫瑰园里发现的锤子,经检验,锤头上的血迹与李振国dna吻合,毛发也是他的。锤柄上提取到的指纹,经过比对,属于苏晴。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精神一振。然而,技术队负责人接下来的话又给浇了盆冷水:“锤柄上的指纹很完整,但太完整了。通常握持工具用力击打,指纹会因为摩擦和压力变得模糊甚至部分缺失,但这个指纹清晰得像是像是有人特意印上去的。”
密室门的插销上,除了管家和保安撞门时留下的新鲜指纹和痕迹外,只有李振国自己的一些陈旧指纹。没有发现任何工具远程操控插销的迹象。书房内没有密道、翻板之类的机关。那扇门,就是唯一进出口,并且确实从内部闩上了。
李哲房中找到的那把消防斧,斧刃上的木屑来自他砍劈的房门,而那些干涸的黑褐色物质,经初步检测,是人血,但血型与李振国不符,具体来源和年代还需进一步化验。斧头上没有提取到清晰的指纹,被擦拭得很干净。
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但每一条路都被一堵无形的墙挡住。
赵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关系图、时间线和证据链发呆。烟雾缭绕。李哲疯狂的脸,苏晴带泪的眼,李振国破碎的头颅,甜腻的香气,雨夜的花园碎片旋转,却拼凑不出真相。
一定有哪里错了。或者,遗漏了什么。
他猛地站起身,拉开办公室门:“小张!去查李振国!所有能查到的!尤其是十年前!他起家之前,或者发家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事故、纠纷,任何异常!”
他几乎是一种首觉。李哲的疯狂执念,苏晴难以捉摸的表现,还有这个家里那种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气氛,都不像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小张的行动很快。几个小时后,他拿着一份薄薄的、纸张己经有些发黄的档案袋回来了,脸色凝重。
“赵队,查到了。十年前,李振国还在经营一家小型建材厂的时候,名下的一处仓库发生过一次重大火灾。报告显示,原因是线路老化,意外失火。但是”小张深吸一口气,“当时仓库里有一名值夜班的老管理员,没跑出来,烧死了。”
赵伟接过档案袋,抽出了里面的文件。是当年的事故调查报告和后续处理文件的复印件。纸张泛黄,字迹有些模糊。
火灾认定:意外。
家属赔偿:一笔当时看来相当优厚的抚恤金,签署了保密协议。
报告附件里有几张现场照片,烧得漆黑的残垣断壁,触目惊心。还有几张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复印件。
赵伟的目光扫过那些询问笔录签名处留下的电话号码和身份信息,又翻到事故遇难者的档案页。老管理员叫周永贵,照片上是一个笑容憨厚的中年男人。档案角落,贴着一张小尺寸的家属登记照,是周永贵的儿子,当时才十五六岁,名叫周启明。照片里的少年眼神清澈,带着一丝怯懦。
赵伟的目光落在少年照片的脖颈处。那里,一个模糊的小点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看去。
是一个吊坠。极其细微,但放大后能勉强辨认出形状——一个银色的十字架。
他的心猛地一跳。
立刻抓起那些询问笔录的复印件,一页页飞快地翻看。当年接受询问的建材厂副经理、安全主管、当晚的另一名保安甚至包括代表厂方去与遇难者家属沟通赔偿事宜的年轻律师
在每份笔录的签名旁,都附有询问时拍摄的现场身份确认照片。像素不高,但足够清晰。
赵伟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放大镜依次滑过那些照片里人物的脖颈。
建材厂副经理——一条银色十字架项链,从衬衫领口露出。
安全主管——西装内侧,若隐若现的银色十字架怀表链。
当晚的保安——工作服里面,挂着一个银色十字架吊坠。
处理赔偿的年轻律师——衬衫第二颗扣子附近,能看到银色十字架领带夹的一端。
甚至甚至包括当年才十五六岁的遇难者儿子周启明,在那张家属登记照上,脖颈处也隐约可见那小小的银色十字架。
形状、材质,几乎一模一样。
冰冷的战栗,瞬间爬上赵伟的脊背。
十年前的一场“意外”火灾,所有关键人物,都佩戴着同款式的银色十字架。
而十年后,李振国被离奇谋杀在密室之中。
他的妻子行为诡异,养子疯狂失控。
赵伟猛地抬起头,看向办公室白板上李哲的照片。放大,放大,再放大李哲的日常照里,脖颈上似乎空空如也。但有一张他参加某个派对的照片,闪光灯下,领口之间,似乎有一道极细微的银光闪过
还有苏晴。审讯时,她穿着高领毛衣,看不到。但技术队从李家主宅提取到的生活合影里,夏天,她穿着低领长裙在那精致的锁骨之间,悬挂着的,正是一个小巧的、熠熠生辉的——
银色十字架。
所有证人都戴着同款银色十字架。
这不是结束。
这仅仅是开始。
赵伟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首冲头顶,手中的放大镜几乎握不稳。那银色十字架,在模糊的旧照片和清晰的新照片里,冰冷地反射着光线,像一只只窥探的眼睛,串联起十年光阴,无声地注视着李振国的死亡,注视着这栋迷雾重重的宅邸,或许,也正注视着他。
它代表什么?信仰?纪念?还是某种契约?某种共谋的标记?
李哲的疯狂呐喊,苏晴的梦游挖坑,密室,血斧,甜腻的香所有这些光怪陆离的碎片,仿佛突然被这根银色的线串联起来,指向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
他抓起外套,冲出门去。
“小张!走!再去李家!立刻!”
他需要再看一眼那个现场,再看一眼那些人。这一次,他要知道,那些十字架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警车再次呼啸着驶向南山路那栋阴森的宅邸。车窗外,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却丝毫照不亮赵伟心中那愈聚愈浓的重重迷雾。
他知道,他刚刚撕开了这桩密室谋杀案最外层的伪装。
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开始。
作者“兜里好多米”推荐阅读《刑侦档案第一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