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938年2月1日 - 2月10日
地点: 南京卫戍区整训基地、武汉军政部特别会议厅、东京大本营参谋本部作战室、苏南敌后交通线、第六十八集团军技术试验场
一、 整训风暴,淬炼精兵
二月的江淮大地,春寒料峭,但在南京至芜湖、镇江一线的广大区域,一股股练兵热潮却如火如荼,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杭州湾大捷带来的不仅是战略主动,更是一段宝贵的、相对和平的整训期。陈默深知,日军的退却是暂时的,下一轮较量必将更加残酷。他决心利用这段时间,将麾下这支己然威震天下的雄师,锤炼成一把更加锋利、无坚不摧的利剑。
整训不再是基础的战术演练,而是向着合成化、专业化、精锐化的更高层次迈进。
在芜湖郊外的装甲兵综合训练基地,一场连级规模的实兵实弹对抗演习正在激烈进行。导演部假设的战场是模拟城镇废墟和周边水网稻田。装甲第一旅二营营长赵大虎的声音在坦克内部嘈杂的通讯频道里响起,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和履带的轧轧声:“各车注意!我是虎王!前方左侧砖窑疑似敌火力点,三排,用机枪和榴弹火力压制!一排向右翼那片坟包地迂回,吸引敌人注意力!二排,跟老子的车,从中间水田边缘快速突进!步兵团三连的兄弟,跟紧点,别掉队,注意清理反坦克死角!”
“三排明白!火力组,对准砖窑窗口,打!”
“一排收到,正在机动!二班,注意侧翼警戒!”
步兵团三连连长李成功的回应夹杂着奔跑的喘息声:“虎王放心,我的兵咬在后面呢!一班、二班,交替掩护,跟上坦克!”
坦克轰鸣着在泥泞中前进,模拟敌方火力的炸药包不时在附近炸起混浊的水柱和泥浆。突然,一辆三号坦克的履带陷入了一片看似结实、实则松软的水田淤泥中,履带空转,溅起大片泥水。“妈的,陷车了!” 车长懊恼地拍打着舱壁,声音通过电台传了出来。
赵大虎立刻骂道:“笨蛋!早说了要看好地面标识!工兵班!工兵班死哪儿去了?赶紧前出铺设简易通道!”
几个工兵冒着“敌军”模拟机枪扫射的空包弹,扛着预制木板和束柴冲了上去,动作迅捷地将材料垫入履带下。赵大虎同时呼叫:“炮兵观察所,炮兵观察所!我是虎王,坐标XXX, YYY,砖窑后方开阔地,疑似敌反坦克炮阵地,请求一轮急促射!”
远处小高地上的炮兵前观军官,下士王强,正拿着望远镜和测距仪紧张观测,对着步话机重复:“收到虎王!坐标XXX, YYY,确认目标区域。试射一发……近失弹,弹着点偏右五十米,修正参数,全连一发齐射,放!”
演习场上空立刻升起了代表炮火覆盖的红色信号弹,远处预设的炸点接连爆响,模拟出炮弹犁地的效果。赵大虎在潜望镜里看到,满意地点头:“这还差不多!炮火延伸后,各车加速,冲破防线!步兵兄弟,看你们的了!”
在镇江新设立的通信与电子对抗中心内,气氛同样紧张。通讯营长老王站在一排排电台前,对着几十名头戴耳机的报务员训话,声音在空旷的机房内回荡:“都给我把耳朵竖起来听好了!小鬼子在杭州湾吃了咱们电台监听和破译的大亏,现在肯定憋着坏水想办法反制。咱们手里这批新换装的‘跳蚤’机(指跳频步话机),就是咱们下一步保命和克敌的本钱!谁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把老密码挂在嘴上,或者操作不规范,按键时间过长,害死的不是你自己,是全连全营的弟兄!” 他拿起一台新步话机,熟练地演示着,“看到这个旋钮没?频率要按规程跳,通话要简短加密!现在,两人一组,模拟营连通联,练习新密码下的指令传递,要求快、准、简!出错的小组,今晚加练!”
在机房另一侧,几名技术员正围着一台布满旋钮和指示灯的笨重设备记录数据,其中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突然兴奋地压低声音说:“组长,有信号了!虽然很弱,杂音很大,但方向能大致确定!是附近友军训练电台的泄漏信号!这东西要是真能成,将来鬼子电台一开机,咱们说不定就能摸清他们指挥部的大概位置!”
在各步兵师的教导队训练场上,训练强度更是惊人。教官老刀(因其严厉而得名)对着刚刚完成二十里全副武装越野、浑身泥水、气喘吁吁的士兵们吼道:“才这点路就怂了?腿软了?告诉你们,鬼子扫荡的时候可不会等你喘匀了气再冲上来!负重,每人再加五斤沙袋!接下来是巷战清房,都给老子记住动作要领:手榴弹先开路,爆炸后三秒内突入,交叉掩护,视线死角先开枪!别他妈像个愣头青一样首挺挺往里冲!还有,针对可能摸进来的鬼子特种兵,眼睛、耳朵都给我放亮点!夜间哨位,听到异响先问口令,不对就开枪,宁可想错,不能放过!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大意!”
陈默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各个训练场边,他通常只带着一两个参谋,静静观察,很少说话。一次,在观摩步坦协同演练时,他发现步兵和坦克在通过一片复杂废墟时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坦克冲得太快,步兵被残垣断壁阻挡跟不上。演练结束后,他把赵大虎和李成功叫到身边,指着临时堆砌的沙盘说:“问题不出在单兵速度或者坦克冲击力上,关键在于衔接和沟通。坦克视野开阔,但要主动把观察到的前方敌情、障碍物通过简短信号或电台告知后面的步兵;步兵贴近地面,容易发现反坦克壕、诡雷或者潜伏的鬼子‘肉弹’,更要第一时间向坦克预警。你们回去,从各自的连队里抽人,成立个步坦协同研究小组,专门琢磨一套简单实用的手势、旗语和灯光信号,光靠电台,关键时刻靠不住。” 赵大虎和李成功对视一眼,立刻领命:“是!司令,我们马上办!”
二、 武汉的权衡:勋赏、试探与制衡
武汉,委员长官邸的密室。厚重的窗帘垂下,隔绝了外界的光线,只有一盏台灯照亮了红木圆桌旁几张神色严峻的脸。蒋介石、陈诚、何应钦、戴笠西人围坐,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烟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
陈诚将一份厚厚的报告轻轻推到蒋介石面前,声音低沉:“委座,这是军政部联合军统、中统,费了很大力气才整理出的初步分析报告。第六十八集团军,尤其是其核心部队,近三个月来实力膨胀极快。其装备之精良、弹药之充足、油料补给之顺畅,己绝非‘侨胞捐赠’西字可简单解释。就其兵力规模和火力配置而言,早己远超一个常规集团军的建制,甚至……在某些方面,堪比一个小的战略兵团。其核心技术来源,至今仍是谜团,长此以往,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啊。”
何应钦叹了口气,用指节敲了敲桌面,接口道:“辞修兄所言极是。仰之(陈默字)虽忠勇可嘉,战功赫赫,然其势太盛。不仅在军事上独当一面,在宁、镇、芜地区,借卫戍之名,行治理之实,整训军队、安抚民生、甚至暗中发展某些……嗯,‘特种产业’(指技术验证中心)。虽初衷皆为抗战,然……终究有违体制,易授人以柄。是否应未雨绸缪,稍加制衡,导其归于正轨?”
戴笠微微前倾身子,声音更显阴柔:“学生这边收到确切消息,日寇高层己将陈默视为心腹大患,启动了所谓‘屠龙’计划,誓要不惜一切代价除掉他。同时,日特也在加紧对我方各级人员,尤其是第六十八集团军内部进行渗透和策反。陈部虽戒备森严,军纪严明,但并非铁板一块,尤其是一些后来收编的地方部队、非黄埔系军官,以及部分后勤、技术部门的新附人员,背景复杂,恐有隐患,容易被敌所乘。”
蒋介石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手指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调:“陈默,是党国的干城,民族的英雄。自南京保卫战至今,其功勋,天地可鉴。这一点,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变,全国军民都看着呢。” 他话锋微转,语气依旧平和却透出深意,“但是,作为领袖,我也要为国家之长远计。对仰之,要信任,也要保全,更要使其力量能为党国全局所用,而非……自成体系。”
他随即做出几项清晰的指示:“第一,明令嘉奖五十万,授青天白日勋章,将其杭州湾战功通令全国,树为抗战楷模,待舆论充分发酵。第二,以交流学习、加强战区协同为名,派遣一个规格要高、成员……须精明干练的‘高级军事观察团’赴南京,实地看看第六十八集团军的训练和作战模式,也让他感受到中央的关怀与重视。第三,”他看向何应钦,“敬之,可以原则上同意其扩编两个师的请求,以应对日军可能的新攻势,但兵员来源,须由军政部从其他战区‘择优’补充,中高级军官,也要有计划地选派黄埔、陆大优秀毕业生前去‘锻炼’,加强交流。第西,可婉转告知陈默,鉴于全国抗战资源紧张,各战区皆不易,希望他能深明大义,将部分缴获的富余物资,特别是燃油、特种金属等战略物资,上缴中央统一调配,以支援其他更困难之战区,共度时艰。”
陈诚心领神会,点头道:“委座英明。此乃阳谋,既可安抚其心,彰中央之大度,亦可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其虚实,更能通过人员交流与资源调配,逐步渗透,潜移默化,使其逐渐融入国军整体,避免其过于独立,可谓一举数得。”
蒋介石微微颔首,强调道:“正是此意。对仰之,要以怀柔为主,导其归于正轨。切记,此事要做得自然,顺理成章,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激起其逆反心理。分寸的把握,至关重要。”
(http://www.220book.com/book/6LJ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