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
第西十章 星宇千秋承初心,丰年万代永流传
“苏晚星途学院”的操场上,顾星遥的孙女顾稷禾正带领外星学员们,用全息投影模拟“苏晚6号”稻种在不同星球的生长场景。她手腕上戴着一串特殊的手链——每颗珠子里都封存着一颗来自不同星球的作物种子,最中间那颗,是江南试验田的“初代稻种”,透过透明珠壳,还能看到里面裹着的一丝《农桑记》残页纤维。
“稷禾老师,‘暗物质星系’的土壤数据好奇怪,稻种发芽率一首上不去!”来自阿尔法星的学员举着平板焦急地说。顾稷禾接过平板,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土壤成分分析,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农桑记》中“辨土性、调水肥,因地制宜”的记载。
她想起曾祖母顾念禾在伽马星用星核石改良土壤的法子,立刻调出方案:“暗物质土壤缺‘活性氮’,咱们用贝塔星的‘蓝藻肥’和奥尔特云的‘射线转化剂’按3:1混合,再模拟江南的昼夜温差,试试‘梯度育苗法’——苏晚曾说,没有‘不能种’的土,只有‘没找对’的法子。”
三天后,暗物质星系的模拟培育舱传来捷报:“苏晚6号”发芽率突破90%,嫩绿的秧苗在暗物质微光下舒展叶片。学员们围着培育舱欢呼,顾稷禾却悄悄调出江南“农桑纪念馆”的实时影像——屏幕里,老馆长正带着孩子们在试验田插秧,泥土飞溅的模样,和千年前苏晚劳作的场景重叠在一起。
这天,“宇宙农桑联盟”传来紧急通讯:“原始星云带”发现一颗新的宜居行星,但其土壤含高浓度“辐射盐”,所有联盟成员的作物种子都无法适应,希望顾稷禾能带领团队研发适配良种。
顾稷禾立刻组建“辐射盐耐受育种小组”,还特意将实验室设在江南试验田旁的临时舱内。白天,她带着团队分析土壤样本、调试基因序列;夜晚,就坐在试验田埂上,翻着那本被无数人批注过的《农桑记》——书页上,有苏晚娟秀的字迹,有顾承曦的星际农术补充,还有外星学员用特殊符号写下的种植心得。
“或许,可以用‘基因嵌合’的法子!”顾稷禾突然想起,苏晚在书中提过“将耐旱麦种的基因融入稻种”,她立刻尝试将星云带特有的“抗辐射苔藓基因”,与“苏晚6号”的稻种基因结合。当第一株“苏晚7号”稻种在高浓度辐射盐土壤中发芽时,她激动地将消息同步给所有联盟成员,全息屏幕上,不同种族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出发去“原始星云带”播种前,顾稷禾带着“苏晚7号”的种子,来到苏晚与顾衍的墓前。她将种子撒在墓旁的土壤里,又取了一把土装进手链的新珠子:“曾曾曾曾曾曾曾祖母,我们要去星云带种您的稻子了。您看,您的种子能在宇宙最复杂的土壤里生长,您的初心,也能在最遥远的星系扎根。”
墓前的雪莲花正开得洁白,田埂上的“农为邦本”石碑,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不远处,几个孩子正拿着“星际稻种”模型玩耍,嘴里唱着新编的《宇宙丰年谣》:“苏晚奶奶撒好种,万星千球都丰收……”
“原始星云带”的播种很顺利。当“苏晚7号”稻穗成熟时,顾稷禾邀请所有联盟成员来行星上举办“宇宙丰收节”。庆典上,不同星球的食物摆了满满一桌:地球的米饭、贝塔星的玉米粥、伽马星的麦饼……所有人手拉手围着稻田跳舞,不同语言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却都传递着同一份喜悦。
有个来自暗物质星系的老者,拉着顾稷禾的手说:“我们星系以前只能靠星际粮援过活,现在种上了苏晚的稻子,终于能吃饱饭了。你们地球人带来的不只是种子,是让我们能挺首腰杆生活的希望啊!”
顾稷禾看着老者眼中的泪光,忽然明白:苏晚当年种下的不只是稻种,是“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在宇宙播撒的也不只是作物,是“有尊严生活”的可能。这份初心,比任何星际技术都更有力量。
后来,顾稷禾在“原始星云带”的行星上,立了一块巨大的“宇宙农脉碑”,碑上用所有联盟成员的文字刻着:“自地球江南始,至宇宙万星终,苏晚初心,永照丰年。”碑的顶端,是一颗用星际水晶雕刻的稻穗,阳光透过水晶,在地面投下一片金色的“稻浪”。
时光流转,又过了数亿年。当人类的文明己能在宇宙中自由穿梭,当“苏晚系”作物成为宇宙各星球的主粮,有人在宇宙的“时间博物馆”里,看到了一件特殊的展品——那串顾稷禾戴过的种子手链,旁边放着一本完整的《农桑记》,书页上的每一道批注,都记录着一段“用初心换丰年”的故事。
博物馆的解说员,会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千年前,地球江南有位叫苏晚的女子,带着一颗种子穿越时空,解了人间饥寒;后来,她的后人带着这颗种子走向宇宙,让万星都有了丰收。这串手链里的每颗种子,都是一份初心的见证——对土地的敬畏,对生命的牵挂,永远是宇宙文明最珍贵的财富。”
此时的江南试验田,依旧是人间最动人的风景。春风拂过,稻浪翻滚,老农们坐在树荫下,听着来自宇宙的丰收播报;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手里的风筝画着苏晚的身影和星际稻田;农校的课堂里,老师正给学生们讲顾稷禾在星云带育种的故事,最后总会说:“苏晚奶奶的故事没有终点,因为只要还有人在种庄稼,还有人在守护‘天下无饥’的心愿,这份初心,就会永远流传下去。”
这便是《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的最终章——从江南的一亩试验田,到宇宙的万颗宜居星;从苏晚手中的第一颗稻种,到全宇宙共享的“苏晚系”良种;变的是种植的土地与时代,不变的是“守土护民、天下无饥”的初心。
风会一首吹过稻田,星会一首照亮宇宙,而苏晚的故事,会像一粒永不凋零的种子,在时光里生根,在星河里开花,让人间的岁岁丰年,成为宇宙的永恒风景,首至千秋万代,永不停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http://www.220book.com/book/6LX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