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苏杭。
烟雨朦胧,小桥流水。
一座临河的茶楼里,二楼雅间,窗户半开着,能看到河上来来往往的乌篷船。
茶是今年的新龙井,水是山泉水,烹茶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茶博士。
雅间里,却弥漫着一股与这江南景致格格不入的紧张气息。
几位穿着绸缎,身材微胖的商人,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是苏杭一带最大的几家丝绸商,平日里在地面上,也是跺一跺脚,西方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可今天,他们在一个年轻人面前,却恭敬得如同见了猫的老鼠。
那年轻人,一身黑衣,面容普通,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
他没有喝茶,只是用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笃、笃、笃……”
每一声,都像是敲在几位丝绸商的心坎上。
“几位掌柜的。”
年轻人终于开口了,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安平侯爷的交代,都办妥了?”
为首的张掌柜连忙躬身,脸上挤出谄媚的笑容。
“办妥了,办妥了。”
“李大人您放心,我们己经按照侯爷的吩咐,中断了对京城靖安侯府的一切供货。”
“不仅如此,我们还放出话去,苏杭地界,谁敢卖一根丝线给靖安侯府,就是跟我们‘锦绣盟’过不去!”
“如今,别说是丝绸了,就是一筐桑叶,都别想从我们这儿流出去!”
年轻人点了点头,似乎颇为满意。
“很好。”
“侯爷说了,此事办成,少不了各位的好处。”
“多谢侯爷!多谢李大人!”
几位掌柜的顿时喜笑颜开,连连作揖。
年轻人站起身,准备离开。
他走到门口,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回过头来。
“对了。”
“那些蚕农,最近可还安分?”
张掌柜立刻答道:“安分,安分得很。”
“那些泥腿子,祖祖辈辈都靠着我们吃饭,离了我们,他们的蚕丝就是一堆废物。”
“我们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
“谅他们也没那个胆子,敢跟我们作对。”
年轻人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就好。”
“看紧了。”
说罢,他推门而出,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的拐角。
雅间里,几位掌柜的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纷纷瘫坐在椅子上,用袖子擦着额头的冷汗。
……
夜,深了。
苏杭城外,一处偏僻的桑林深处。
几间茅草屋,亮着微弱的油灯。
这里是方圆百里最大的蚕农,老刘头的家。
老刘头正蹲在院子里,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的儿子,一个皮肤黝黑的壮硕汉子,在一旁焦急地踱步。
“爹,这可怎么办啊?”
“‘锦绣盟’的张掌柜今天派人传话了,今年的蚕丝,收购价再降一成。”
“再降一成?这……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老刘头的婆娘从屋里走出来,眼圈红红的。
“本来就赚不到几个钱,他们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小伙子一拳砸在旁边的桑树上,震得树叶簌簌作响。
“爹!我们不卖给他们了!”
“我们自己拉到城里去卖!我就不信,这么好的丝,还卖不出去了!”
老刘头猛地吸了一口烟,将烟锅在地上磕了磕。
“胡闹!”
他低声喝道。
“你以为城里的铺子,谁敢收我们的丝?”
“那些铺子,背后都是‘锦绣盟’的人。”
“我们要是敢私自卖,他们有的是法子让我们家破人亡!”
“那……那我们就这么任他们宰割?”
小伙子不甘心地说道。
老刘头叹了口气,满是褶皱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悲凉。
“不认命,又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们的命啊。”
院子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虫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凉。
就在这时。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桑林深处传来。
“谁?”
小伙子警惕地抄起墙角的锄头,护在了老刘头身前。
一个身影,从黑暗中缓缓走出。
来人同样一身黑衣,身材不高,脸上蒙着一块黑布,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
“刘老丈,别紧张。”
来人的声音很沉稳。
“我不是‘锦绣盟’的人。”
“我是来找你,谈一笔生意的。”
老刘头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神秘的夜访者。
“生意?”
“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有什么生意好谈的?”
黑衣人没有多言。
他从怀中,缓缓地掏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块玄铁令牌。
令牌在微弱的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令牌的中央,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
老刘头虽然不识字,但常年与各路商人打交道,也算有些见识。
当他看到那只苍鹰图腾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这……这是……”
“贤王府的信物。”
黑衣人淡淡地说道。
“轰!”
老刘头和他的一家,脑子里都像是有惊雷炸开。
贤王府!
那可是天潢贵胄,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一辈子都仰望不到的存在!
小伙子手中的锄头,“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老刘头的婆娘更是吓得首接跪了下去。
老刘头嘴唇哆嗦着,几乎说不出话来。
“贵……贵人……您……您找小老儿,有……有何吩咐?”
黑衣人将令牌收回怀中。
“我奉王爷之命,前来采购蚕丝。”
“有多少,要多少。”
老刘头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贵人,不是小老儿不卖。”
“实在是……我们不敢啊。”
“这苏杭地界的蚕丝,都被‘锦绣盟’给包了。”
“我们要是卖给您,被他们知道了,我们一家老小,就没活路了。”
“‘锦绣盟’?”
黑衣人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
“一群见不得光的土耗子罢了。”
“刘老丈,你只需回答我,你想不想,把你的蚕丝,卖出一个好价钱?”
老刘头愣住了。
“好价钱?”
黑衣人伸出了两根手指。
“比‘锦绣盟’给你们的市价,再高两成。”
“什么?”
老刘头一家,同时惊呼出声。
高两成!
这……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小伙子激动地搓着手,眼睛里都在放光。
“爹!高两成啊!”
老刘头的心,也开始剧烈地跳动起来。
但他毕竟年长,很快又冷静了下来。
“贵人,您……您不是在说笑吧?”
“而且,就算价格再高,我们也不敢……”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
黑衣人打断了他的话。
“你们担心他们不给钱,担心他们秋后算账。”
他从怀里,又掏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只沉甸甸的钱袋。
他将钱袋扔在地上,发出“叮当”的脆响。
“这里,是五百两银票。”
“是定金。”
“只要你们点头,这钱,现在就是你们的。”
“等货装上车,剩下的尾款,一次性付清,绝不拖欠。”
“至于运输……”
黑衣人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你们不需要担心。”
“我们的车队,有贤王府的旗号。”
“我倒想看看,这江南地界,有谁,敢动贤王府的‘军需’。”
“军需”两个字,他说得极重。
老刘头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地上那袋沉甸甸的银票,又看了看黑衣人那双自信而锐利的眼睛。
他心中的那座名为“恐惧”的大山,正在一点一点地崩塌。
高两成的价格。
一次性付清的全款。
贤王府的信誉。
军队护送的安全保障。
这一个个条件,就像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那颗早己被压榨得麻木的心。
“爹!”
小伙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扑通”一声跪在了老刘头面前。
“爹!干了!”
“这是我们老刘家,几辈子都等不来的好机会啊!”
“有了这笔钱,我们就能给妹妹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还能翻新家里的房子!”
“我们不能再这么窝囊地活下去了!”
老刘头看着自己的儿子,又看了看一旁泪眼婆娑的婆娘。
他那浑浊的眼中,渐渐燃起了一团火。
是啊。
凭什么?
凭什么他们辛辛苦-苦养出来的蚕,吐出来的丝,就要被那些人,用那么低廉的价格收走?
凭什么他们就要祖祖辈辈,都活得像条狗?
他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旱烟杆,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干了!”
他嘶哑着嗓子,吼出了这两个字。
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黑衣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去,把附近信得过的蚕农,都悄悄地叫过来。”
“记住,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是!”
小伙子兴奋地应了一声,转身就向桑林深处跑去。
半个时辰后。
十几户蚕农,悄无声息地聚集在了老刘头的院子里。
当他们听完黑衣人的话,看到那块玄铁令牌和那袋银票时。
所有人的反应,都和老刘头一家,如出一辙。
震惊,怀疑,狂喜,最后,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干了!”
“我们都听贵人的!”
“只要能多赚钱,让我们做什么都行!”
压抑了太久的怒火与渴望,在这一夜,被彻底点燃。
三天后。
一支插着贤王府苍鹰旗号的马车队,从苏杭城外的一处秘密据点,悄然出发。
车上装载的,不是军械粮草,而是一捆捆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顶级的江南蚕丝。
车队一路北上,畅通无阻。
沿途的关卡守卫,一看到那面苍鹰旗,便立刻躬身放行,连盘问一句都不敢。
而此刻。
苏杭城里的张掌柜等人,还在茶楼里,悠闲地品着香茗,做着垄断市场,大发横财的美梦。
他们丝毫不知道。
一张由京城延伸而来的无形大网,己经从他们的脚下,悄然穿过。
一张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信,正随着这支车队,向着千里之外的京城,飞速递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6MA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