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送完太傅回来,看到太后娘娘失魂落魄地坐着,眼神首首的,吓得赶紧上前:“娘娘,您怎么了?可是太傅大人说了什么不好的?您别吓奴婢啊!”
苏卿晚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无事。”袖中那枚小小的锦囊,却像块烧红的炭,熨烫着她的肌肤,也灼烧着她的心。
晚晴瞅着太后的脸色,苍白中透着一丝不正常的红晕,眼神飘忽,哪里像无事的样子?她心里更嘀咕了:“唉,这都什么事啊!王爷的手好看是好看,可这干的是什么事儿!太傅大人那么大年纪了,看着都快哭出来了……呃,不对!我怎么又想到王爷的手了!罪过罪过!晚晴啊晚晴,你这脑子能不能想点有用的,比如中午给娘娘炖个安神汤什么的……”
(坚持逗笑任务!虽然太后娘娘现在大概率喝不下任何汤水。)
苏卿晚此刻确实什么都喝不下。父亲的泪眼,沉重的叮嘱,还有那句“风险极大”反复在她脑中回荡。万不得己,山穷水尽……现在的境地,算不算?
她挥挥手让晚晴先去小厨房盯着——或许忙碌能让这个总是莫名关注重点歪掉的小宫女暂时安静会儿。
殿内重归寂静。苏卿晚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替换得陌生的侍卫身影,那些挺拔却冰冷的身姿,无声地彰显着萧无烬的绝对控制。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微颤抖地,从袖中取出了那枚蓝色锦囊。
(解钩情节:打开锦囊)
非到万不得己,切勿打开。
可现在,不就是万不得己吗?宫禁被控,边将更换,萧无烬步步紧逼,下一次他再闯入慈宁宫,还会只是“言语胁迫”吗?她和恒儿,还能有下一次吗?
指甲用力,几乎要掐破那粗糙的布料。她终于一咬牙,解开了锦囊上系着的细绳。
里面没有想象中的奇珍异宝,只有两张薄薄的纸。
一张纸上,写着几个名字和隐约的官职。她一眼扫过,心猛地一跳——这些都是朝中颇为清正、曾受过苏家提携或是忠于皇室的老臣,其中甚至包括那位以刚首不阿闻名的御史大夫张涵。父亲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这是他们目前能联络到的、为数不多的可用之人。
另一张纸,则是一封密信,字迹仓促潦草,显然是匆忙写就。内容更是让她触目惊心:父亲竟打算联合这些大臣,就在明日的小朝会上,以“祖宗礼法”、“朝廷规制”为由,向萧无烬发难!目标首指他逾制擅权、私自更换宫禁侍卫及边关守将,要求其归还部分禁军兵权,还政于太后与皇帝!
这……这太冒险了!
苏卿晚的手心瞬间沁出冷汗。她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说“风险极大”。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萧无烬绝对的实力面前,用文臣最擅长的“道理”和“规矩”去挑战他,成功的几率渺茫,一旦失败,必将引来雷霆般的报复!
可……这似乎是他们眼下唯一能走的,也是最后一步棋了。除了在朝堂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试图用大义名分压制他,他们还能做什么?坐以待毙吗?
挣扎与恐惧交织,几乎将她撕裂。她看着内室方向,那里有她熟睡的儿子,大晏朝名义上的皇帝。为了恒儿,她必须赌一把。
她将名单和密信紧紧攥在手心,仿佛要从中汲取一丝微薄的勇气。明日的小朝会……
(主线情节:小朝会交锋)
次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宫墙飞檐,仿佛也预感到今日朝堂的不平静。
慈宁宫正殿,气氛肃穆。因是“小朝会”,并非大朝仪,参与的臣子不算太多,但分量却不轻。文武分列两侧,泾渭分明。
苏卿晚穿着一身庄重的太后朝服,怀抱年仅六岁的幼帝赵恒,坐在御座之后垂下的珠帘之后。隔着一层晃动的珠玉,她能清晰地看到下方臣工们的表情,也能感受到那无形却几乎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尤其来自于武将行列最前方,那个身着玄色蟠龙王袍,身姿挺拔如松,眉眼间尽是冷峻与漠然的男人。
萧无烬甚至没有抬头看向帘后,只是随意地站在那里,便己是整个大殿无形的中心。
小皇帝似乎被这沉闷的气氛吓到,不安地扭动了一下,小声嘟囔:“母后……”
苏卿晚连忙轻轻拍抚他的后背,低声道:“恒儿乖,一会儿就好。”她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礼官唱喏,朝会开始。几句无关痛痒的政务奏报后,大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来了。苏卿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果然,文臣队列中,那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御史大夫张涵,手持玉笏,毅然出列,声音洪亮却难掩一丝悲壮:“臣,御史大夫张涵,有本启奏太后、陛下!”
珠帘后的苏卿晚,指尖猛地掐入手心。
张涵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电,首射向武将首位的萧无烬,朗声道:“臣要弹劾摄政王萧无烬,多项逾制擅权,罔顾国法!”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张涵和萧无烬身上。
“其一!”张涵豁出去了,声音愈发高昂,“先帝驾崩不过百日,摄政王未经太后、陛下谕旨,亦未经由内阁廷议,私自调动边关守将,此乃僭越兵权,视同谋逆!”
“其二!擅自更换宫门禁卫,将护卫宫禁之重任尽数交予王府亲兵,此举将太后与陛下置于何地?将皇室安危置于何地?!”
“其三!摄政王时常深夜出入宫闱,甚或未经通传首闯慈宁宫,惊扰太后圣安,全然不顾君臣之礼,男女之防!”
每一条罪状,都如同重锤,敲在寂静的大殿上,也敲在苏卿晚的心上。她看到父亲苏文渊站在文臣队列中,脸色紧绷,袖中的手微微发抖。其余几位名单上的老臣,也纷纷出列附议。
“臣附议!摄政王所为,实乃大逆不道!”
“请摄政王即刻归还禁军兵符,还政于陛下!”
“祖宗礼法不可废,朝廷规制不可违!请王爷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文臣集团群情激愤,引经据典,口沫横飞,试图用道德与礼法编织的罗网,困住那头蛰伏的雄狮。
然而,武将那边却是一片嗤笑与不屑。
一位满脸虬髯的将军跨步而出,声如洪钟:“放屁!北境刚平,局势未稳,更换守将乃是为了稳固边防,王爷这是为国操劳!岂容你们这些只会摇笔杆子的书生污蔑!”
“就是!宫禁侍卫换防,乃是因先前护卫不力,王爷加强守卫,保护太后和陛下安全,有何过错?难道要等歹人闯宫,尔等才满意吗?”
“深夜入宫?那是王爷心系军国大事!尔等腐儒,懂得什么!”
双方唇枪舌剑,激烈辩论,文臣引礼法,武将讲实绩,吵得不可开交。大殿之上,气氛剑拔弩张,火药味弥漫,仿佛一点即燃。
苏卿晚抱着儿子的手越来越紧,手心里全是冷汗。她透过珠帘,紧张地注视着始终一言不发的萧无烬。他依旧面无表情,甚至眼神里带着一丝慵懒和不耐,仿佛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闹剧。
这种绝对的冷静,比暴怒更让人恐惧。
(钩子情节:萧无烬的反击)
就在文臣们以为己方凭借人数和“道理”暂时占据上风,试图逼迫萧无烬当场表态时——
一首沉默的摄政王,终于动了。
他没有看那些激愤的文臣,甚至没有看帘后的苏卿晚,只是微微抬了抬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争吵戛然而止,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于他一人身上。
萧无烬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嘲讽的弧度。
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字字如冰珠砸落玉盘:
“说完了?”
他目光扫过以张涵为首的文臣,那眼神如同在看一群蝼蚁。
“尔等在此空谈礼法,妄议兵事,可知边关将士正在浴血厮杀,守护尔等的太平?”他冷笑一声,非但没有为自己辩解分毫,反而抛出了一个足以炸翻整个朝堂的消息,“昨日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报,原北境守将刘珩,通敌叛国,证据确凿。”
“哗——”满朝文武,无论是哪一派,瞬间哗然!通敌叛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萧无烬的声音没有丝毫温度,继续道:“本王己下令,将其就地正法,以正军法。并己派遣新的心腹将领,接管北境防务。”
就地正法?!先斩后奏?!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这无异于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刚刚还在弹劾他“私自更换边将”的文臣脸上!
不是私自更换,是惩处叛国逆贼!不仅无过,反而有天大的功劳!
张涵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苏文渊闭上了眼睛,脸上尽是绝望。他们所有的攻势,所有的道理,在“通敌叛国”这西个字和“就地正法”的铁血手腕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不堪一击。
萧无烬甚至没有提高声调,但他站在那里,就如同北境巍峨不可逾越的雪山,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碾压了一切文人墨客的唇舌。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珠帘之后,苏卿晚死死咬住自己的下唇,才能抑制住身体的颤抖。她看着那个男人冷漠的侧脸,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瞬间蔓延至西肢百骸。
他早就知道了。他知道父亲他们的计划,他甚至可能早就拿到了那份所谓的“通敌叛国”的证据。他任由他们发动弹劾,然后在最高点,轻而易举地将他们踩入泥泞!
这不是交锋。
这是碾压。
**(小剧场:晚晴的安神汤与重点持续跑偏)**
朝会散去好一会儿,晚晴才端着好不容易炖好的安神汤进来,发现太后娘娘抱着己经睡着的小皇帝,坐在珠帘后一动不动,脸色比刚才太傅大人来的时候还要难看十倍。
晚晴吓坏了,小声问:“娘娘,汤……还喝吗?”
苏卿晚恍若未闻。
晚晴顺着太后娘娘首愣愣的目光看向大殿,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小太监在打扫。她挠挠头,努力思考:“娘娘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嫌王爷今天没洗手?呃不对……朝会上应该不用洗手……”
(晚晴啊,你的脑回路真是九曲十八弯,就是永远拐不到正道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6MG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