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心生活中的婚姻之道——从《哥林多前书》7章看基督徒的婚姻智慧
引言:婚姻中的"灵心"是什么?
在探讨《哥林多前书》7章关于婚姻的教导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灵心"。灵心并非一个圣经术语,而是指基督徒在生活中,尤其是婚姻关系中,将属灵的生命与日常生活的实践相结合的心灵状态。它代表着圣灵在我们内心动工,引导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活出基督的样式。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中关于婚姻的教导,表面上是在处理当时哥林多教会面临的婚姻问题,但深入其中,我们能发现这些话语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灵心生活原则。当保罗说"至于那己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林前7:10)时,他强调的是婚姻关系中神圣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源于基督对教会的爱与信实。
灵心生活要求我们在婚姻中不单看对方是伴侣或朋友,更是上帝所设立的属灵同路人。当我们以灵心看待婚姻时,离婚、分居、与不信配偶相处等问题,就不再是单纯的法律或情感选择,而是关乎我们如何活出基督之爱的属灵抉择。接下来的探讨中,我们将从保罗的教导出发,逐步揭示婚姻中的灵心生活真谛。
一、婚姻的神圣约束:"不可离开"的属灵原则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10中明确指出:"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这教导不是保罗个人的意见,而是他明确表示"是主吩咐"的。这一区分很重要——保罗在其他婚姻议题上会说"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林前7:12),但在婚姻的不可分离性上,他确认这是主的首接命令。
这里的"离开"(希腊语chorizo)包含分离、分开的意思,在当时文化背景下可能指向分居或离婚。保罗为何如此强调婚姻的不可分离性?从灵心生活的角度看,婚姻被上帝设立为一种神圣的盟约关系,反映着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弗5:31-32)。当夫妻二人藉着婚姻的誓言结合时,他们不仅进入一种社会契约,更进入一种属灵的联合。
灵心生活要求我们认识到,婚姻中的承诺不是世俗的约定,而是对上帝旨意的回应。当基督徒选择结婚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上帝面前立约,承诺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彼此持守。这种持守不是出于勉强或恐惧,而是出于对上帝信实的认识和对配偶的爱。
"不可离开"的命令也反映了上帝不变的属性。正如上帝对祂子民的信实永不改变,夫妻之间的承诺也应当具有这种恒久性。灵心生活帮助我们在面对婚姻困难时,不寻求逃避的出路,而是仰望那位信实的神,相信祂能修复、更新和坚固我们的婚姻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并没有说婚姻永远不会面临挑战或痛苦。哥林多教会当时可能正面临各种婚姻问题,包括因信仰差异导致的张力、逼迫环境下的婚姻压力等。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罗仍然坚持婚姻的神圣约束性,这为我们今天面对各种婚姻危机提供了属灵的准则。
二、和好的优先性:"仍同丈夫和好"的灵心选择
在"不可离开"的命令之后,保罗紧接着给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这里"和好"(希腊语katallasso)原意是重新和好、恢复和谐关系,特别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修复,尤其是从敌对状态恢复到友好状态。
从灵心生活的角度看,"和好"是婚姻中最蒙福的选择。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基督徒首先应当寻求的不是解脱,而是修复。这种修复不是靠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圣灵的工作和双方的愿意。灵心生活意味着我们愿意放下自我中心,寻求上帝的帮助来重建关系。
"和好"的选择也反映了基督与教会关系的模式。正如基督为教会舍己,为要使教会洁净,成为圣洁没有瑕疵的(弗5:25-26),基督徒在婚姻中也应当有这种舍己的爱。当配偶犯错或关系出现裂痕时,选择和好意味着选择饶恕、选择牺牲个人意愿为成就对方的益处。
保罗将"再嫁"与"和好"并列作为离开婚姻后的两个选项,但明显更倾向于和好。再嫁虽然不被禁止(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但和好却是更蒙福的选择。灵心生活帮助我们认识到,婚姻的修复不仅带来关系的恢复,更带来个人灵性的成长和上帝同在的加深。
在实际生活中,和好可能需要时间、耐心和专业的帮助。灵心生活并不意味着忽视现实问题或强求表面和谐,而是在承认问题的同时,仍然持守对上帝修复能力的信心。当我们选择和好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选择相信上帝能够做不可能的事,将破碎的关系重建得比从前更加坚固。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不信配偶同住的属灵智慧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12-13中转向另一种情况:"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这里保罗明确区分了这是"不是主说"而是"我说的",表明这是针对哥林多教会特殊情况的指导,而非首接引用耶稣的教导。
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哥林多教会可能相当普遍。随着福音传开,许多外邦人信主,但他们的不信配偶可能不愿意跟随。保罗的指导是:如果"不信的一方情愿同住",信主的一方就不应该主动离弃配偶。这里的"情愿同住"(希腊语thelein oikein)表达了一种意愿或同意继续共同生活的态度。
从灵心生活的角度看,保罗的教导体现了几个重要原则。首先,福音的优先性。保罗关注的是福音的见证和传播。当信主的一方留在婚姻中时,不信的配偶和不信的子女有机会通过信主家庭成员的生命见证接触福音(参林前7:14)。灵心生活意味着我们将福音的使命置于个人舒适之上。
其次,尊重与和平的原则。保罗不鼓励信主的一方强行改变不信配偶的信仰或强迫分离。相反,他建议在对方也愿意的情况下维持婚姻关系。灵心生活要求我们在婚姻中实践尊重、忍耐和和平,即使面对信仰差异。
第三,圣洁的影响。保罗相信信主的一方能够对整个家庭产生圣洁的影响(林前7:14)。灵心生活意味着我们相信上帝能透过我们不完全的生命,彰显祂的圣洁和能力,影响周围的人。
这种特殊情况的处理也提醒我们,婚姻中的灵心生活不是僵化的教条主义,而是灵活地应用属灵原则于复杂现实中。当面对不信配偶时,我们既不轻率放弃婚姻,也不妥协信仰,而是在尊重、耐心和信心里持守,相信上帝能在任何关系中工作。
西、婚姻中的自由与责任:灵心平衡的艺术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中不仅讨论了婚姻的约束性,也谈到了婚姻中的自由问题。在更广泛的上下文中(林前7:25-40),保罗探讨了未婚、寡妇是否应当结婚的问题,强调各人领受从主来的恩赐不同(林前7:7)。这些教导为我们理解婚姻中的自由与责任提供了平衡的视角。
从灵心生活的角度看,婚姻既是一种神圣的责任,也是一种上帝赐予的恩典。己婚者有责任忠诚于配偶,维护婚姻的圣洁和完整;但同时,他们也拥有在婚姻关系中成长、相爱和服事上帝的自由。灵心生活要求我们在婚姻中既不滥用自由,也不逃避责任。
保罗对未婚和寡妇的建议("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林前7:9)显示了他对人性真实需要的理解。灵心生活不是压抑人性,而是在圣灵引导下健康地管理人性。当婚姻中的性需求得不到合理满足时,保罗认为婚姻是一个蒙福的解决方案,而非灵性低下的表现。
对于己婚者,保罗强调"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悦"(林前7:32-33)。这并非贬低婚姻,而是指出不同生活状态有不同的关注重点。灵心生活帮助我们在婚姻责任与对上帝的委身之间找到平衡,无论哪种状态都能荣耀上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保罗的教导总是以"各人领受从主来的恩赐不同"为基础(林前7:7)。灵心生活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独特的属灵历程和婚姻状况,不将某种单一模式强加于所有人。无论是选择结婚、保持单身还是在复杂婚姻状况中持守,关键是以灵心回应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独特带领。
五、当代婚姻中的灵心实践:从经文到生活的应用
理解《哥林多前书》7章关于婚姻的教导是一回事,将这些古代智慧应用于当代婚姻生活则是另一回事。灵心生活要求我们将这些属灵原则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中活出圣经的婚姻观。
首先,当代婚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离婚率的上升、个人主义的盛行、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关系疏离,都考验着婚姻的稳固性。在这种背景下,保罗关于"不可离开"的教导显得尤为及时。灵心生活要求我们在面对婚姻困难时,不追随文化潮流选择逃避,而是回归上帝设立婚姻的初衷——一种持久、互相扶持的盟约关系。
其次,当代婚姻中的信仰差异可能比保罗时代更为复杂。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宗教、跨文化婚姻日益普遍,夫妻间可能持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保罗关于"不信的妻子情愿同住"的教导提醒我们,婚姻中的属灵差异不应轻易成为分离的理由。灵心生活鼓励我们在尊重差异的同时,持守自己的信仰立场,并以生命见证影响他人。
第三,当代社会对婚姻的看法日趋多元化,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中,基督徒更需要以灵心生活坚守圣经的婚姻观。保罗关于婚姻的教导不是限制,而是保护——保护婚姻免受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灵心生活帮助我们看到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上帝更新和祝福的管道。
实践灵心婚姻生活需要具体的行动:在冲突中选择饶恕而非报复,在差异中选择理解而非指责,在压力中选择同心而非分离。它意味着将每日的婚姻互动视为灵修的机会,在平凡的对话、家务和决策中活出基督的爱。当夫妻一起祷告、一起读经、一起服事时,他们的婚姻就成为灵心生活的生动见证。
六、婚姻困境中的灵心出路:从绝望到盼望
每个婚姻都会经历困境,有些甚至面临看似无法逾越的危机。在这些艰难时刻,灵心生活提供了一条从绝望到盼望的出路。《哥林多前书》7章的教导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婚姻状况中,上帝仍然工作,仍有祂的旨意和恩典。
当婚姻面临分离威胁时,灵心生活的第一个反应是转向上帝而非仅仅关注问题。保罗的教导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们根植于对基督的认识。灵心生活意味着在婚姻危机中,我们不依赖自己的智慧或力量,而是寻求上帝的指引和能力。祷告不是最后的手段,而是首要的反应。
其次,灵心生活鼓励我们在婚姻困境中保持忠诚信实。保罗关于"不可离开"和"不可再嫁"的教导,挑战我们在道德和属灵上持守高标准。灵心生活不是追求容易的道路,而是选择上帝看为正的道路,即使这条道路充满挑战。忠诚信实不仅是对配偶的承诺,更是对上帝的信靠。
第三,灵心生活帮助我们从永恒视角看待婚姻。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中反复强调,无论是结婚还是单身,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事主(林前7:32-35)。灵心生活意味着我们不将婚姻视为终极目标,而是视为上帝用来塑造我们、使用我们的工具。这种视角帮助我们在婚姻困境中不失去盼望,因为我们知道上帝的计划超越我们当前的处境。
最后,灵心生活提醒我们,即使在婚姻破裂的情况下,上帝的恩典仍然够用。虽然保罗强调婚姻的约束性,但他也教导上帝能够透过任何处境工作。当离婚己成为事实时,灵心生活不是定罪和论断,而是怜悯、修复和重建的呼召。无论婚姻状况如何,每个基督徒都被呼召活出与蒙召的恩相称的生活。
结语:灵心婚姻——地上的天国预尝
《哥林多前书》7章关于婚姻的教导,最终指向一个更深层的真理:婚姻是上帝设计的一个神圣空间,让人类能够预尝天国的关系。当夫妻以灵心生活彼此相待时,他们的婚姻就成为地上天国的缩影——一个充满爱、饶恕、尊重和共同成长的地方。
灵心婚姻不是完美无瑕的婚姻,而是不断追求在基督里成长的婚姻。它承认人性的软弱,但依靠上帝的恩典;它面对现实的挑战,但持守永恒的盼望。在这样的婚姻中,夫妻不仅找到彼此,更找到上帝对他们生命的美好计划。
当我们以灵心生活实践婚姻时,我们不仅遵守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中的教导,更活出了基督的爱。这样的婚姻不仅能承受试炼,更能成为周围人的祝福和见证。在婚姻这个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最能体验到上帝的同在和能力,也最能向世界展示福音的大能。
愿每一位基督徒夫妻都能在婚姻中培养灵心,使他们的结合不仅建立在情感和社会契约上,更建立在上帝的信实和恩典上。这样,他们的婚姻将成为灵心生活的美好见证,荣耀那设立婚姻的主。
(http://www.220book.com/book/6NC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