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二十二章:南国山林:适应新环境作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抗战,我有一个重装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章节无错乱精修!
 

龙焱师指挥部针对日军战略调整的应对措施迅速下达,各部闻令而动。然而,当先头部队越过浙南,真正进入福建中北部及赣东的连绵群山和密林时,许多来自北方的官兵才真切体会到,李昊强调的“适应新环境作战”意味着什么。

侦察营的一支小分队,由副营长耿彪带领,奉命前出至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区,建立观察哨并侦察日军动向。耿彪是山东汉子,习惯了华北平原的开阔,初次进入这遮天蔽日的原始林区,感觉浑身不自在。

“他娘的,这鬼地方,抬头不见天,低头是烂泥,地图都快成废纸了!”耿彪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雾气,低声咒骂着。脚下的腐殖质层又软又滑,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沉重的装备更是成了负担。茂密的植被不仅严重阻碍视线,连电台信号都变得断断续续。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无处不在的“小敌人”。蚊虫像轰炸机群一样轮番袭击,隔着作战服都能叮出包来。山蚂蟥神出鬼没,不知不觉就吸附在皮肤上吸血。战士小刘晚上站岗,早上醒来发现鞋里盘着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吓得他差点开枪。

“副营长,这地方,咱们的重装备根本展不开啊。”一个老兵看着陡峭湿滑的山路,忧心忡忡地说。他们携带的无后坐力炮和重机枪,在这种地形下机动和架设都极为困难。

耿彪啐了一口:“展不开也得展!司令说了,咱们是龙焱的眼睛和拳头,不能因为环境不好就当了瞎子、软了骨头!都给我打起精神,适应!尽快适应!”

适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付出代价。一次夜间转移中,两名战士因不熟悉湿滑的岩石失足跌落山涧,一死一重伤。还有几名战士因饮用未经彻底净化的溪水,患上严重的腹泻,非战斗减员让耿彪心疼不己。

他们携带的干粮,在潮湿环境下很容易受潮发霉。传统的单兵口粮包装在北方没问题,在这里却难以长时间保存。战士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就地补给,采摘野果、狩猎,但这又增加了暴露风险和不确定性。

与耿彪分队几乎同时行动的,是雷雄派出的一个装甲侦察连,由连长王铁柱率领,试图沿闽江支流向闽中方向进行战术试探。他们装备了数辆轻型装甲车和加装了装甲的越野车。

一开始,沿着河谷地带行进还算顺利。但当他们试图离开河谷,进入丘陵地带时,麻烦接踵而至。

“报告连长,三号车陷进泥潭了!”

“一号车报告,前方桥梁被山洪冲毁,无法通行!”

“注意!两侧山林有冷枪!”

王铁柱从指挥车探出头,看着眼前被暴雨冲得沟壑纵横的红土地,以及那座只剩下几个桥墩的木桥,气得首砸车顶。“这鬼地方,咱们的铁疙瘩真成累赘了!”

茂密的植被为小股日军和土匪提供了绝佳的埋伏点。他们不与你正面交锋,只是用冷枪冷炮骚扰,打几枪就消失在密林中,让你有力无处使。装甲车的装甲能防子弹,却防不胜防那种憋屈。

更严重的是后勤问题。这些喝油的老虎,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油耗倍增。预先设定的补给点因为道路问题无法按时抵达,王铁柱的连队一度面临油料耗尽的窘境。维修保障更是困难,复杂的地形使得故障车辆拖拽极其费力,备件运输也跟不上。

“妈的,在平原上,老子一个连能追着鬼子一个大队打!在这破地方,被几个鬼子散兵游勇搞得寸步难行!”王铁柱憋了一肚子火,却无处发泄。他第一次深切感受到,离开了熟悉的主战坦克和开阔地,龙焱的装甲优势被这恶劣的环境极大削弱了。

这些前线反馈回来的情况,被迅速汇总到宁波指挥部。李昊看着一份份描述着各种不适应和非战斗减员的报告,脸色凝重。

“司令,看来我们之前对南方作战的困难,估计得还是不足啊。”张诚指着地图上标注出问题的区域,“山区密林、水网稻田、潮湿气候、复杂社情这些都在抵消我们的装备优势。”

雷雄也收起了之前的急躁,闷声道:“司令,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抗战,我有一个重装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我的装甲部队在这种地方,确实有点有力使不上的感觉。是不是先缓一缓?”

“不能缓!”李昊斩钉截铁,“日军正在加速向华南调动,我们缓一步,他们就在南方站稳一步,未来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必须克服!不是让环境适应我们,而是我们要主动去适应环境,改造我们的战术,甚至改造我们的装备!”

一场围绕“适应南国山林作战”的全面调整和强化训练,在龙焱师内部紧急展开。

首先是从上到下的思想转变和教育。李昊亲自组织各级指挥员学习南方地形、气候、植被特点及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分析日军及当地游击队在南方作战的成败经验,破除部分官兵中存在的“装备万能”、“平原战思维定势”。

“同志们,我们龙焱师的强大,不仅仅在于装备,更在于我们学习、适应和创新的能力!南方是我们必须征服的新战场,这里的山山水水,将来就是我们埋葬侵略者的坟场!”李昊在动员会上的话,给所有指战员敲响了警钟。

紧接着是针对性的编制和装备调整。以侦察营和部分轻型步兵部队为试点,组建了数个“山地丛林战试验分队”。这些分队适当精简重装备,增加了工兵锹、砍刀、绳索、攀爬工具的比例。单兵装备进行了优化,配发了更适合丛林地带的迷彩服、防蚊面罩、蛇药、净水片、防水背包等。

后勤部门紧急开发了新型的高能量、防潮包装的单兵口粮。军械部门则开始研究将部分重火力,如无后坐力炮、重机枪,进行轻量化改装,或者开发更适合班组携行的肩扛式火箭筒和自动榴弹发射器。

训练场上,出现了模拟南方山林环境的特殊训练区。官兵们在这里练习丛林行军、方位判定、野外生存、攀爬索降、沼泽通过等课目。训练强度极大,要求极高。

“快!再快!鬼子不会给你时间慢慢爬!”

“注意脚下!保持警戒!你以为你是来郊游的吗?”

“电台!想办法架高天线!在这里,通讯就是生命线!”

教官们的吼声在模拟丛林回荡。战士们挥汗如雨,皮肤被荆棘划破,衣服被泥水浸透,但眼神却越来越锐利,动作也越来越敏捷。他们开始学习利用植被掩护,辨别可食用植物和有毒生物,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建立防御和通讯。

王铁柱的装甲侦察连也被拉回了基地,进行强化训练。训练重点不再是平原突击,而是复杂地形的机动、伪装、步坦协同清剿山林目标,以及在没有重装备支援下的步兵作战。工兵部队则加紧演练在南方条件下的架桥、修路、排雷技术。

与此同时,林枫派往南方的特战分队,也不断将他们摸索出的丛林作战经验和搜集到的当地情报传回。这些来自一线、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经验,被迅速整理成教材,下发到各部队学习。

一个月后,耿彪的侦察分队再次进入武夷山区。这一次,他们仿佛脱胎换骨。战士们穿着合体的丛林迷彩,脸上涂着油彩,行动悄无声息。他们熟练地利用地形地物掩护,用砍刀开辟小路,用绳索通过险峻地段。新型的单兵净水器和口粮保证了他们的体力。电台兵找到了架设天线的窍门,通讯顺畅了许多。

他们甚至利用学到的丛林技巧,成功伏击了一股试图袭击他们的日军侦察队,自身无一伤亡。

王铁柱的装甲连也再次出发,他们不再盲目深入,而是采取“跳跃式”前进,优先控制关键路口和制高点,步兵下车进行严密清剿,装甲车提供火力支援和机动保障。遇到难以通行的地段,工兵迅速前出作业。虽然速度不如在平原,但步步为营,扎实了许多。

龙焱师,这支以钢铁洪流著称的现代化部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学习和适应着完全陌生的战场环境。南国的山林水网,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渐渐变成了他们可以利用的屏障和战场。这种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是龙焱师除了先进装备之外,最让敌人感到恐惧的核心战斗力。南下的战略通道,正在被这支不断进化的钢铁雄狮,一寸寸地撬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抗战,我有一个重装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