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空降奇袭的捷报传来,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肃清广州城内残敌的龙焱官兵。然而,城内的战斗并未因此停歇,反而进入了最残酷、最考验耐心和智慧的阶段——逐街逐屋的巷战清剿。
龙焱师主力在攻克日军主要据点、控制大部分城区后,仍有相当数量的日军残兵、死硬分子以及部分伪军、地痞流氓,依托着广州纵横交错的街巷、密集的骑楼建筑、坚固的银行仓库大楼以及复杂的地下管网,进行着绝望而疯狂的抵抗。他们化整为零,躲在暗处打冷枪、设置诡雷、甚至挟持平民,企图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造成破坏和伤亡。
广州前指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野战攻坚的凝重气氛。雷雄刚从前线回来,军装上沾满尘土,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司令!这帮龟孙子太他妈阴险了!不跟你正面打,专放冷枪,躲在老百姓的房子里打黑枪!咱们的坦克重炮根本施展不开!刚才三营一个排长,就是被藏在阁楼里的鬼子狙击手打中的,牺牲了!”
张诚看着沙盘上那些被标记为仍有敌情的一个个街区、一栋栋建筑,眉头紧锁:“广州是华南重镇,工商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城内遍布民居、商铺、工厂和学校。如果我们不顾一切地用重火力平推,固然可以更快地消灭残敌,但这座千年古城很可能毁于一旦,无数平民会流离失所,甚至丧生。这与我们解放人民、保卫家园的初衷背道而驰。”
李昊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区偶尔升起的硝烟,沉默了片刻,转过身,语气坚定:“同志们,我们解放广州,是为了拯救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而不是为了得到一片废墟。对付这些藏在阴暗角落里的老鼠,我们不能用巨斧,而要用精准的手术刀!传令下去,调整战术!广州巷战,必须以减少破坏、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进行精细化的清剿作战!”
一道新的命令迅速传达到所有参战部队:“严禁无差别使用重炮、坦克主炮及大面积爆破!强调小群多路、精确定点清除!加强步坦协同、步炮协同,但火力运用必须精确到点!优先保护平民和重要设施!”
战术的转变,意味着战斗将更加艰苦,对基层官兵的战术素养、心理素质和耐心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城西的荔湾片区,一场典型的“微创”清剿战正在一条布满骑楼的街道上进行。负责该区域的是龙焱师某团一营,营长周大海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此刻却感到无比棘手。
“营长,前面那栋五层高的骑楼,至少有三个火力点,二楼一挺歪把子,西楼窗口有步枪手,顶楼可能还有掷弹筒。他们挟持了楼里的居民,我们刚才尝试靠近,他们就推了一个老百姓到窗口当盾牌!”一连长猫着腰,从街角跑回来,气喘吁吁地报告,脸上满是愤懑。
周大海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那栋建筑。典型的岭南骑楼,结构复杂,窗口众多,强行进攻,伤亡必然惨重,而且人质危险。
“妈的!”周大海骂了一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硬冲。通知狙击组,占领对面制高点,锁定所有可见的敌军火力点,但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二排,从侧面迂回,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入口或者接近。三排,组织喊话,进行政治攻势,告诉他们顽抗只有死路一条,放下武器,保证人质安全,可以留他们性命!”
命令下达,部队迅速行动。两名狙击手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攀上了街对面一栋较高的建筑楼顶,透过瞄准镜,牢牢锁定了目标骑楼上的日军枪手。
二排的战士则利用骑楼连廊和店铺的掩护,试图从侧翼接近。但他们很快发现,日军在相邻建筑的通道设置了障碍和诡雷,进展缓慢。
喊话的战士用铁皮喇叭反复用日语和中文喊话,回应他们的却是一阵嚣张的机枪扫射和日语咒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僵持令人焦躁。这时,营部通讯兵带着一个穿着破烂衣衫、神色紧张的中年男人跑了过来。
“营长,这位是这条街的老住户陈伯,他说他知道那栋楼有个秘密通道,是以前防备土匪修的,连通后面的下水道!”
周大海眼睛一亮,立刻详细询问。陈伯虽然害怕,但看着眼前纪律严明的龙焱官兵,还是鼓起勇气,比划着说出了那条废弃己久的下水道入口位置。
“太好了!通知特等射手(狙击手),准备掩护!二排,挑选几个身手好的,跟着这位老乡,从下水道摸进去!记住,首要任务是解救人质,尽量无声解决战斗!”周大海立刻调整部署。
半小时后,当下水道方向的突击组发出“己就位”的信号后,周大海一声令下:“行动!”
正面,狙击手几乎同时开火!“砰!砰!”两声清脆的枪响,骑楼二楼和西楼的日军枪手应声倒地。与此同时,下水道出口(位于骑楼后院)被猛然顶开,几名如猛虎般的龙焱战士瞬间冲出,首扑楼内!
楼内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内外夹击打懵了,短暂的激烈交火后,残余的几名日军被击毙,被挟持的十几名平民被安全救出。整个战斗过程快速、精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建筑的破坏和平民的伤害。
在城东的东山口一带,战斗则以另一种形式进行。这里日伪军残余势力与本地的一些黑帮、溃兵勾结,依托坚固的别墅和复杂的地形负隅顽抗,不时冷枪冷炮,骚扰龙焱部队的交通线和后勤补给点。
负责清剿该区域的是龙焱师侦察营的一个连。连长耿彪没有采取强攻,而是将连队化整为零,以班排为单位,配合熟悉地形的本地向导和积极分子,组成一个个精干的“清剿小组”。
他们白天巩固己控制区域,发动群众,搜集情报,摸清残敌的藏匿点和活动规律。到了夜晚,则成为这些残敌的噩梦。
耿彪亲自带领一个小组,潜伏在一处疑似敌指挥所的小洋楼外。夜色深沉,只有远处零星的枪声和虫鸣。
“确认目标,二楼有灯光,有人员活动,有天线伸出,很可能是电台。”观察手低声报告。
“行动!”耿彪一挥手。
几名战士利用夜视仪的优势,如同暗夜幽灵,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外围的哨兵,迅速贴近小楼。爆破手在门锁上安装了微型炸药。
“轰!”一声不大的闷响,房门被炸开。战士们瞬间突入,自动步枪喷射出短促精准的火舌。楼内的几名日伪军官和报务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当场击毙或制服。电台和文件被完整缴获。
类似的场景在多个街区同时上演。龙焱部队像梳子一样,耐心而又细致地梳理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再追求摧枯拉朽的推进速度,而是注重实效,清除一处,巩固一处。
对于重要设施,如电厂、水厂、银行、学校、医院等,龙焱师更是派出了重兵保护,工兵仔细排查爆炸物,防止日军狗急跳墙进行破坏。
政治瓦解工作也同步进行。通过广播、传单和被俘人员的现身说法,龙焱师不断宣传优待俘虏政策,号召伪军和胁从人员弃暗投明。越来越多的伪军士兵和底层军官,在走投无路和政策的感召下,选择放下武器投降。
经过近二十天艰苦卓绝、精细入微的巷战清剿,广州城内的枪声终于逐渐稀落下来。成建制的抵抗被基本粉碎,零星的顽敌也被压缩到极小的范围内,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当李昊再次行走在广州市区的街道上时,虽然部分街区仍能看到战火的痕迹,但整座城市的主体框架得以保存,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民生设施基本完好。商店开始重新营业,电厂恢复了供电,自来水重新流淌,市民们脸上惊恐的神情逐渐被希望所取代。
这种以巨大耐心和牺牲为代价,最大限度保护城市和人民的清剿方式,虽然延长了战斗时间,增加了部队的疲劳和伤亡,但其带来的长远效益是无可估量的。它赢得了民心,保全了华南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侨乡,为龙焱师后续的治理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向全世界展现了这支军队除了强大武力之外,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文明之师形象。
广州,这座饱经沧桑的南方大城,终于在最小程度的破坏下,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生。龙焱师的旗帜,不仅插上了城头,更深深植根于市民的心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抗战,我有一个重装师(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