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和香港殖民当局的初步让步,并未让李昊感到丝毫轻松。他深知,这些老牌殖民者骨子里的傲慢与投机性,绝非一纸照会或几次军事演习就能彻底驯服。暂时的退缩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算计和观望。要想真正让这两块飞地不再成为日军的潜在庇护所和掣肘龙焱师行动的隐患,必须施加持续而有效的压力,让他们从心底里认识到保持中立、不触怒龙焱师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光是口头承诺和有限度的调查限制,远远不够。”李昊在广州前指的作战室里,对张诚、雷雄等核心将领说道,“我们必须让他们清晰地看到,违背承诺、或者试图在暗中搞小动作,将面临他们无法承受的代价。这种威慑,必须超越外交辞令,落到实处,让他们能时时刻刻感受到。”
雷雄摩拳擦掌:“司令,你说怎么干?是不是再搞几次更大规模的演习?把咱们的远程火箭炮也拉过去,让洋鬼子们也尝尝‘钢雨’的滋味,哪怕不打到他们头上,吓唬吓唬他们也成!”
张诚则相对谨慎:“军事威慑是必要的,但过度刺激也可能适得其反,尤其要避免擦枪走火,给外界留下我们穷兵黩武的印象。我认为,除了军事,还应在经济、舆论和情报层面同步施加压力,形成一个立体的、无形的牢笼。”
李昊赞许地点了点头:“老张说得对。威慑,不仅仅是秀肌肉,更是一门综合艺术。我们要的,不是把他们逼到狗急跳墙,而是让他们在清醒的权衡后,自己选择对我们最有利,也是对他们伤害最小的那条路——老老实实保持中立。
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持续性威慑”方案迅速形成并付诸实施。
军事层面,威慑升级,更具针对性和压迫感。
龙焱师的演习并未停止,反而变得更加频繁和贴近实战。演习区域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边界,更扩展到了邻近澳门和香港的水域。
在珠江口靠近香港的方向,几艘经过进一步改装、加装了新型对海搜索雷达和更多火箭发射巢的“龙焱”江防支队炮艇,开始进行常态化的巡逻和反潜、反小型目标演练。它们有时会故意靠近港英政府管辖水域的边缘,其雷达波束毫不客气地扫过维多利亚港的方向。虽然没有越界,但那冰冷的科技感和若隐若现的炮口,足以让停泊在港内的英军舰艇和商船感到脊背发凉。
更让港英当局神经紧绷的是,龙焱师偶尔会进行夜间演习。当香港岛陷入沉睡,北面新界边境的山丘后,会突然升起几颗耀眼的照明弹,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是模拟炮火准备的隆隆声响,虽然炮弹都落在无人区,但那声势足以惊醒许多浅眠的殖民官员和商人,提醒他们龙焱师的钢铁洪流近在咫尺。
针对澳门,龙焱师则采取了更灵活的方式。一支由侦察营精锐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的快速反应分队,被部署在紧邻澳门的拱北一带。他们装备精良,机动性极强,经常进行城市巷战和快速突击演练,其假想目标不言而喻。这种“手术刀”式的武力展示,让澳葡当局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旦龙焱师决定动手,他们的那点警察和象征性的守备部队,连几个小时都撑不住。
经济与舆论层面,无形的绞索开始收紧。
龙焱师通过控制下的沿海地区和活跃的地下渠道,开始对澳门和香港实施更加精准的“经济影响”策略。并非全面的封锁禁运(那会伤害普通市民且容易授人以柄),而是有针对性的限制和引导。
以往,内地是港澳许多生活物资、原材料的重要来源地。现在,龙焱师加强了对出口港澳物资的管控,特别是粮食、副食品和某些工业原料。审批流程变得“缓慢而严格”,一些敏感物资的供应量出现“不正常的波动”。这种并非断绝,但却充满不确定性的供应状态,很快在港澳市场上引发了物价的轻微上扬和商界的焦虑。商人们开始向殖民政府施压,要求稳定与龙焱师控制区的关系,确保供应链安全。
同时,龙焱师掌控的广播电台和秘密流入港澳的印刷品,加大了宣传力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战争恐吓,而是侧重于宣传龙焱师在收复区的建设成就、对工商业的保护政策、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共同维护民族利益的主张。这些宣传,巧妙地避开了首接攻击殖民政府,却潜移默化地在港澳同胞,尤其是工商界和知识界中,塑造了龙焱师“强大、文明、负责任”的形象,无形中削弱了殖民当局的权威和合法性,使得他们任何可能激怒龙焱师的决策,都会面临内部更大的阻力。
情报与外交层面,保持高压与信息透明。
林枫的特战和敌工人员,在澳门和香港的活动更加深入。他们不仅持续监控日军残部的动向,也开始有选择地收集殖民政府官员、驻军指挥官以及有影响力的商人的信息和把柄。一些“不经意”泄露的消息,会通过特定渠道传到相关人员的耳中,暗示龙焱师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例如,一位与日军有暗中贸易往来的英国洋行经理,某天清晨发现自己书房的书桌上,多了一份他最近与日军代理人秘密交易的货物清单复印件,吓得他魂飞魄散,立刻切断了与日方的所有联系。
又如,澳葡当局一位负责治安的官员,收到了几张清晰拍摄到他手下警察偷偷放行可疑人员(疑似日军联络员)进入澳门的照片,附言只有一句:“望阁下恪守中立承诺。”这位官员惊出一身冷汗,立刻加强了内部整顿和边境管控。
这种“点对点”的精准警告,比公开发出威胁更令人胆寒。它让殖民当局的中下层官员意识到,龙焱师的眼睛无处不在,任何阳奉阴违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个人无法承受的后果。
在外交层面,龙焱师的代表(由张诚指派的外事干部担任)与澳葡、港英当局保持着“非正式但频繁”的接触。在这些接触中,龙焱师代表态度明确而坚定:重申要求对方保持中立的核心立场,对任何疑似违背承诺的行为提出“关切”和“询问”,并时不时“透露”一些龙焱师最新的军事进展或装备情况(当然是经过选择的),不断强化对方对龙焱师强大实力的认知。
面对这套“军事高压、经济扰动、舆论渗透、情报精准、外交紧逼”的组合拳,澳门和香港的殖民当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并非来自一两次激烈的冲突,而是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从西面八方缓慢而坚定地涌来,渗透到行政、经济、社会的每一个缝隙,让他们窒息,让他们无力,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强大的邻居面前,任何投机和侥幸心理都是危险的。
澳门总督府率先做出了进一步的实际行动,他们以“维护治安”为名,加强了对境内所有外籍人员(特别是日籍)的管控,公开驱逐了几名被龙焱师点名、证据确凿的日军情报人员,并私下向龙焱师传递消息,表示将严格约束属下,绝不参与任何针对龙焱师的行动。
香港殖民政府虽然依旧保持着表面的矜持,但其内部指令己经明确要求驻军和警察部队“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与北面中国军队发生任何形式的摩擦”,并开始悄悄清理一些过于明显的、与日军有牵连的商业和人员。
龙焱师通过持续而有效的立体威慑,成功地在不诉诸武力的情况下,迫使澳门和香港的殖民者基本保持了中立,初步达到了孤立日军、稳定华南侧翼的战略目标。这场无声的较量证明,强大的武力是后盾,但精准运用力量和智慧,往往能取得比单纯军事征服更深远、更稳固的效果。珠江口的风浪,似乎暂时平息,但水面之下,力量的格局己然彻底改变。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