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方的援助请求与交易试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龙焱师高层内部激起了比美军观察团到来时更为深层的思考和波澜。与美国人打交道,更多是现实利益和战术层面的博弈,而与苏联的接触,则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意识形态、发展道路和未来国家命运的宏大命题。
在海口龙焱师总部那间悬挂着巨幅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龙焱师乃至未来中国方向的高级战略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召开。参会者除了李昊、张诚、雷雄等核心军事将领外,还包括了负责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志。
张诚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当前龙焱师面临的国际环境:“……综上所述,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三方关注的焦点。日军视我们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美国人想利用我们牵制日军,同时又对我们的力量和背景充满疑虑,试图摸清底细并加以影响甚至控制;而苏联人,一方面基于意识形态可能将我们视为潜在的‘同志’,但更现实的,是将我们看作一个可以提供特殊技术援助的、值得交易的对象,其对我国东北和外蒙的领土野心和历史包袱,我们更不能忘记。”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李昊,提出了核心问题:“司令,随着我们力量的增长和影响力的扩大,外界,尤其是苏联方面,必然会更加关注我们的政治属性和未来走向。我们是否要明确打出某种旗号?是否要更紧密地向某一方靠拢,以换取更多的支持和承认?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战略。”
雷雄性子最急,率先嚷道:“靠拢?靠拢谁?老毛子(指苏联)吗?他们自己还在跟德国人打得焦头烂额呢!再说,咱们凭啥要靠他们?咱们的飞机大炮坦克,哪一样不比他们的强?靠自己拳头硬才是真道理!”他的观点简单首接,代表了军队中一大批依靠自身力量打出一片天地的将领的普遍心态。
负责经济建设的同志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老雷说得有道理,自力更生是我们的根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实的困难。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石碌铁矿才刚刚起步,洋浦船厂还在打地基,许多关键的设备、原料,比如高级机床、特种钢材、石油、橡胶,都极度依赖外部输入。完全关起门来搞建设,速度太慢了。苏联人开出的物资清单,对我们确实很有吸引力。如果能在不损害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技术交换获得这些急需的物资,可以大大加快我们的建设步伐。”
另一位负责政治和宣传的干部则从意识形态层面提出了考量:“从理论上讲,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国际共运的灯塔。我们龙焱师的许多理念,比如官兵平等、为人民服务、重视群众工作,与社会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如果能够获得苏联的认可和支持,至少在道义上和政治上,对我们是有利的,可以增强我们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合法性。”
会议室内,几种不同的意见相互碰撞,各有各的道理。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静静倾听的李昊。他的选择,将决定龙焱师这艘巨轮未来的航向。
李昊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前,目光深沉地凝视着这片饱经沧桑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他没有首接回答是否要靠拢谁的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同志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龙焱师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难道仅仅是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吗?是,但这不够。难道是为了建立一个依附于某个大国的、看别人脸色行事的政权吗?不,绝不是!”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奋斗的目标,是要让这个古老的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要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这个新中国,必须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能够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能够让她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借鉴一切先进的经验,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各方进行务实的合作和交换。但是,”李昊的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我们的根基,必须牢牢扎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我们的道路,必须由我们中国人民自己来选择!我们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就是——独立自主!”
他走到世界地图前,手指划过中国辽阔的疆域:“看看我们的国家,北方面临着苏联的复杂影响和关东军的威胁,东部沿海被日军封锁和侵扰,南方有西方列强的殖民遗留和利益纠缠。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如果我们轻易地倒向任何一方,都无异于将自己绑在别人的战车上,成为别人博弈的棋子!最终牺牲的,必将是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前途!”
“苏联的道路,有其成功之处,但未必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美国的模式,有其先进的地方,但也充满了资本的逻辑和霸权的心态。我们龙焱师来自未来,我们见识过更多的可能,也深知盲目照搬的教训。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各方长处,但最终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李昊的阐述,如同拨云见日,让在场所有人的思路都清晰起来。
“所以,对于苏联的援助请求和交易提议,”李昊做出了最终决断,“我们的方针是:友好接触,谨慎合作,守住底线,互利共赢。”
“具体而言:第一,坚持意识形态上的独立性。我们不公开宣称隶属任何国际派别,保持自身在思想、理论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与苏联的交往,定位为‘反法西斯战友’和‘平等合作伙伴’,而非‘上下级’或‘附庸’。”
“第二,技术交换严格遵循‘以我为主,对我有利’的原则。只提供那些经过严格筛选、不会暴露我们核心机密、甚至可能带有‘技术误导’性质的次级技术或简化版装备。重点换取我们急需的、能够夯实我们自身工业基础的设备、原料和技术资料(指这个时代苏联己有的工业技术)。绝不出卖核心技术和未来发展的种子。”
“第三,军事上保持绝对自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军事顾问团对部队的指挥和控制,不加入任何可能损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军事同盟。我们的军队,只听命于中国人民和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领导核心。”
“第西,大力发展自身力量。这才是独立自主最根本的保障!要加速石碌铁矿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洋浦、秀英造船厂的建设,建立我们自己的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和国防工业体系。要深化根据地建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有底气对任何不合理的要求说‘不’,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游刃有余。”
李昊的选择,为龙焱师乃至未来新生政权的对外政策定下了基调——一条充满挑战却前途光明的独立自主之路。这条道路,意味着他们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需要以超然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美、苏、日等大国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同时坚定不移地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迈进。
会议结束后,龙焱师按照李昊确定的方针,开始了与苏联方面更加细致和针锋相对的谈判。他们像最精明的商人,又像最坚定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也努力从外部获取着成长的养分。
独立自主的旗帜,己经在龙焱师的心中高高飘扬。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却是通往真正强大和尊严的必由之路。南海的波涛,见证着这支力量对自身命运的牢牢把握。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