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平安格勒?不,是咱老李的“综合训练场”!

小说: 亮剑之烽火铁血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亮剑之烽火铁血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扫荡的硝烟渐渐散去,根据地仿佛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洗礼后的山林,虽然满目疮痍,但生机却在顽强地复苏。独立团声威大震,不仅总部嘉奖,连友邻部队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羡慕和佩服。战士们走路带风,胸膛挺得老高,以前那股子被山本特工队偷袭后的憋屈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嗷嗷叫的锐气。

团部里,气氛却并不像外面那么轻松。李云龙、赵刚、孔捷三人围着那张都快被摸出包浆的地图,眉头依然皱着。

“老李,这一仗咱们虽然赢了,但家底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孔捷指着统计报表,语气沉重,“弹药见底,粮食紧张,药品更是稀缺。伤亡虽然比预想的小,但也牺牲了七十多个好弟兄,重伤员还有几十号躺在卫生所呢。”

赵刚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各连排分散作战期间,虽然锻炼了部队,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协同不畅,通讯时有中断,个别部队战术执行不够坚决,缴获分配也有混乱。我们需要时间休整、总结、补充。”

李云龙没吭声,手指在地图上无意识地敲着,目光却越过代表着敌我态势的种种标记,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他脑子里想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困难,更是如何利用这段难得的相对平静期,让独立团真正脱胎换骨。

忽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点上——平安县城。不过,他脑子里蹦出来的可不是什么“平安格勒战役”,而是一个更大胆、更“超前”的想法。

“老孔,老赵,你们说,小鬼子为啥老能摸到咱们眼皮子底下?咱们为啥老是被动挨打,等着鬼子来扫荡?”李云龙突然开口问道。

孔捷一愣:“为啥?鬼子装备好,兵力足呗!”

赵刚思索着说:“还有情报、训练、后勤,我们确实全面落后。”

“没错!”李云龙猛地一拍地图,“根子就在于咱们的部队,缺乏综合性的、贴近实战的锤炼!光是练拼刺刀、练打靶,不够!远远不够!”

他站起身,眼神灼灼,开始描绘他脑中的蓝图:“老子不想等下次鬼子打上门了再手忙脚乱!老子要搞一个……一个‘综合训练场’!”

“综合训练场?”孔捷和赵刚面面相觑,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对!”李云龙越说越兴奋,“咱们选一块地方,就模拟真实的敌占区环境!搞巷战街区,挖复杂地道,设各种碉堡、铁丝网、雷区(用训练雷)、陷阱!把咱们能想到的鬼子花样都给他复制出来!”

“然后,把各营连拉进去,轮番上去练!攻防转换,昼夜连续!练班组突击,练火力协同,练爆破作业,练战场救护,练通讯联络!甚至可以把骑兵连拉进去练冲击,把孙德胜的刀法在巷子里试试!”

他这套思路,完全是借鉴了现代军队的综合性训练基地(JMRC之类的)模式,强调在高度模拟的真实环境下进行多兵种合成训练。

孔捷听得目瞪口呆:“我的老天爷……老李,你这脑袋里整天都想点啥?这得费多大功夫?得用多少材料?咱们现在穷得叮当响,哪搞得起这个?”

赵刚却眼中放光,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训练模式的巨大价值:“李团长,这个想法非常有前瞻性!虽然困难很大,但如果真能搞起来,对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将是飞跃性的!只是……确实如孔副团长所说,物资、人力都是大问题。”

“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李云龙大手一挥,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头又上来了,“没材料?老子去拆鬼子铁轨!去扒鬼子电线杆!去缴获!人力?全团一起上!就当是土木作业训练了!咱们八路军不就是从无到有,自力更生搞起来的吗?”

他越说越起劲:“咱们还可以搞‘蓝军’!挑一批脑子活、手脚麻利的战士,专门扮演鬼子,就用鬼子的战术来打咱们自己人!这样才能发现真问题!”

“甚至……”李云龙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狡黠,“咱们可以‘邀请’楚云飞的358团来‘观摩交流’一下嘛,让他们也看看咱们八路军的‘土办法’,说不定还能蹭他们点装备弹药啥的……”

孔捷和赵刚都被李云龙这天马行空又胆大包天的计划震住了。这己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训练了,这简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干!”李云龙最终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地方我看好了,就在团部后面那片荒山和废弃的赵庄!那里有破房子,有山地,有沟壑,稍微改造一下就行!老孔,你负责统筹规划和土木作业!老赵,你负责思想动员和后勤保障!老子亲自抓训练大纲和‘蓝军’组建!”

说干就干!独立团这台刚刚经历过战火淬炼的机器,又立刻投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和“大练兵”运动之中。

整个根据地都沸腾了。战士们放下枪,拿起镐头、铁锹、锯子,变成了工程兵。拆旧房、挖地道、亮剑之烽火铁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亮剑之烽火铁血最新章节随便看!筑工事、设置障碍物……李云龙更是上蹿下跳,一会儿指挥这里挖个暗堡,一会儿要求那里拐弯要多加一个射击孔,完全把自己前世在特种部队训练基地的经历照搬了过来,虽然条件简陋,但思路极其超前。

“这里!这里给老子弄个翻板陷阱!下面不用插尖桩,铺上厚稻草就行,摔一下让那帮小子长记性!” “这堵墙太结实了!给老子掏几个射击孔!要交错布置,形成交叉火力!” “地道口别光想着隐蔽!要考虑出击速度!出口多搞几个!真打起来要能迅速钻出去揍他狗日的!”

战士们一边干活一边嘀咕,团长这哪是修工事,这简首是修迷宫兼游乐场啊!不过嘀咕归嘀咕,大家对这种新奇又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楚云飞那边果然接到了李云龙“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信中大肆吹嘘了一番独立团搞的“新型战术对抗演练场”,邀请友军同仁前来“指导观摩”。

楚云飞拿着信,哭笑不得。他对李云龙搞出的名堂也颇为好奇,便真的派了参谋长方立功带了一个军官观摩团过来。

方立功等人一到现场,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荒山野岭之间,被硬生生改造出了一片复杂的“模拟城镇”和“野战工事群”,八路军的士兵们正在里面进行着各种他们看不懂的攻防演练,喊杀声、爆炸声(训练弹)、哨子声响成一片。

虽然装备简陋,但那种贴近实战的紧张氛围,部队展现出的战术灵活性和士兵的主动性,都让这些晋绥军军官深感震撼。方立功回去后向楚云飞汇报,语气凝重:“团座,八路军战术思维活跃,练兵方法奇特,士兵吃苦耐劳,斗志高昂,假以时日,必成劲敌啊!”

楚云飞沉默良久,最后叹了口气,还是让方立功给独立团送去了一批他们急需的工兵器材和药品,算是“友赞助”。

“综合训练场”初步建成后,独立团的训练强度和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部队轮番进入训练场,与专业化了的“蓝军”(由魏和尚和张大彪轮流指挥)进行对抗。一开始,“红军”部队屡屡吃瘪,经常被神出鬼没的“蓝军”打得晕头转向,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有的班冲进一个院子,结果脚下地板突然翻塌,全班掉进“陷阱”;有的排进攻看似空无一人的街道,突然两侧墙壁冒出无数个射击孔,瞬间被“全歼”;还有的连队好不容易突破外围,结果在复杂地道里迷了路,被“蓝军”瓮中捉鳖……

每次演练结束,李云龙都会组织大规模的复盘总结会,让双方畅所欲言,指出问题。他亲自点评,往往一针见血,让干部战士们受益匪浅。

在这种“实战化”的摔打中,部队的成长速度惊人。班组协同越来越默契,单兵战术动作越来越刁钻,干部指挥也越来越灵活。更重要的是,那种畏敌、僵化的思想渐渐被破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敢于挑战、善于动脑的战斗作风。

李云龙甚至抽空,结合现代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技巧,编写了一本薄薄的《巷战地道战要点》,图文并茂(他画的图鬼都看不懂,主要靠嘴说),下发到各班排学习,虽然战士们看得云里雾里,但结合训练场的实践,确实掌握了不少实用技巧。

时间就在这种火热朝天、略带奇葩的氛围中飞快流逝。独立团的实力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质的飞跃。战士们虽然累得脱层皮,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杀气。

然而,李云龙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练兵的兴奋中。他始终保持着警惕,不断派出侦察员,密切关注着日军的动向。

山本一木吃了那么大的亏,绝不可能无声无息。筱冢义男更是睚眦必报。平静的海面下,必然暗流涌动。

果然,这天,负责监听日军电台的侦察兵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日军近期电文往来频繁,频繁提到“特种烟”、“新式装备”、“实验效果”等字眼,似乎正在策划一次新的、不同以往的作战行动。而且,有迹象表明,山本特工队再次活跃起来,其行踪诡秘,目标不明。

“特种烟?”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立刻想到了那令人发指的东西——毒气!

“妈的!小鬼子要玩阴的!要下三滥!”李云龙一拳砸在桌子上,脸色铁青,“立刻把情况上报旅部和总部!通知各部队,尤其是驻地和训练场,立刻开展防毒气训练!准备防毒面具(如果有的话)、湿毛巾、肥皂水!快!”

他意识到,下一场战斗,将不再是简单的枪炮对决,敌人可能使用极端卑劣的手段。独立团刚刚提升起来的战斗力,将面临一场更加严峻和残酷的考验。

平安县城可能暂时不会变成“格勒”,但李云龙为独立团打造的这座“综合训练场”,却即将成为应对未来残酷战争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检验他这套超前练兵理念的试金石。真正的腥风血雨,或许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亮剑之烽火铁血 http://www.220book.com/book/6NP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