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饺子馆的前厅飘着刚出锅的韭菜鸡蛋饺香气,蒸汽在玻璃窗上凝出一层水雾,林母正拿着抹布擦玻璃,指尖划过水雾时,隐约能看见街上往来的人影。李婶蹲在灶台边,手里攥着个掉了瓷的搪瓷碗,正把剩下的饺子汤倒进泔水桶,动作慢得有些反常。
“李婶,怎么了?汤洒手上了?”林母擦完玻璃走过来,看见李婶的手背泛红,赶紧拉过她的手,往上面抹了点护手霜,“跟你说过多少次,倒汤的时候慢点,你总急着收拾。”
李婶摇摇头,眼神有些发首,目光落在灶台角落的一个旧布包上。布包是蓝色的,边角磨得发白,上面绣着的小老虎图案只剩下半只耳朵——那是她儿子小宇被拐前,她亲手绣的书包。“刚才收拾柜子,翻出这个包,”李婶的声音有点发颤,她伸手拿起布包,指尖在绣纹上轻轻摸了摸,“突然想起小宇小时候,最喜欢玩铁皮青蛙,一拧发条就‘呱嗒呱嗒’跳。”
林晓玥刚从前厅走进来,听见“铁皮青蛙”西个字,脚步顿了一下。她记得老张之前说过,在老鬼废品站附近的垃圾桶里,见过一个生锈的铁皮青蛙,当时没当回事,现在想来,说不定是线索。“李婶,您还记得小宇的铁皮青蛙是什么样子吗?有没有特别的标记?”
李婶抬头看向林晓玥,眼眶慢慢红了。她放下布包,伸手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里的小男孩抱着个绿色的铁皮青蛙,青蛙背上画着红色的圆点,“你看,就是这个样子,背上有三个红点,是小宇自己用红笔涂的。”
林晓玥接过照片,指尖在铁皮青蛙的图案上划了划。她拿出手机,翻出老张之前拍的垃圾桶照片,递到李婶面前:“李婶,您看这个,是不是和小宇的铁皮青蛙一样?”
照片里的铁皮青蛙锈得厉害,但背上隐约能看见三个红点。李婶的手猛地抖了一下,照片从指尖滑落,林晓玥赶紧伸手接住。“是、是这个!”李婶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抓住林晓玥的胳膊,力道大得让林晓玥皱眉,“晓玥,这是不是说明小宇去过废品站?他是不是还活着?”
“李婶您别激动,”林母赶紧扶住李婶,给她递了杯热水,“这只能说明废品站附近有这个青蛙,不一定就是小宇的,但至少是个线索。”
林晓玥把照片和手机收好,指尖在口袋里捏了捏——她得赶紧让陈默查一下,废品站附近的监控有没有拍到拿着铁皮青蛙的人。“李婶,您还能想起其他和小宇有关的东西吗?比如他常去的地方,或者认识的小朋友?”
李婶喝了口热水,情绪稍微平复了些。她坐在小板凳上,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在回忆:“小宇被拐前,常去巷口的小卖部买糖,那个小卖部的老板姓刘,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还有,他喜欢在院子里种向日葵,说等花开了就摘给我……”
“刘老板我认识!”林母突然开口,她擦了擦手,“前阵子我去巷口买酱油,还看见他了,现在开了家水果店。”
林晓玥眼睛一亮,这又是个新线索。“妈,您知道刘老板的水果店在哪吗?我明天去问问他,看能不能想起小宇的事。”
“就在东巷口,离这儿不远。”林母点头,又看向李婶,“李婶,明天我陪你一起去?说不定刘老板还能认出你。”
李婶摇摇头,指尖在布包上又摸了摸:“我就不去了,看见他,我怕忍不住哭。晓玥,你帮我问问他,小宇被拐那天,有没有见过陌生人跟着他,或者有没有看见面包车。”
“您放心,我一定问清楚。”林晓玥把布包递给李婶,“这个包您收好,说不定以后还能用到。”她转身要走,又想起什么,回头看向李婶,“对了李婶,您还记得小宇被拐那天,穿的是什么衣服吗?”
“记、记得,”李婶的声音又低了下去,“穿的是黄色的外套,袖口有个补丁,是我用蓝色的布补的。”
林晓玥点点头,把衣服特征记在心里。她走出后厨,拿出手机给陈默发消息,让他调取废品站附近近一个月的监控,重点找拿着绿色铁皮青蛙的人。手机刚放下,老张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张寻亲启事,脸上带着点兴奋:“晓玥,刚才在菜市场,有个大妈说见过这个女孩,说她在找一个绣着小老虎的蓝色书包!”
林晓玥猛地抬头,看向老张手里的寻亲启事——上面是苏晴的照片。她快步走过去,抓住老张的胳膊:“张叔,大妈有没有说这个女孩在哪?什么时候见的?”
“就在昨天下午,在郊区的公交车站。”老张把寻亲启事递给林晓玥,“大妈说女孩手里拿着个蓝色的布包,绣着小老虎,还问她知不知道‘归途饺子馆’怎么走。”
蓝色布包、小老虎绣纹——和李婶的旧布包一模一样!林晓玥的心跳突然加快,她拿出手机,翻出李婶的布包照片,递给老张:“张叔,大妈说的是不是这个包?”
老张凑过来看了看,用力点头:“对!就是这个!连磨破的边角都一样!”
林晓玥握紧手机,指尖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苏晴不仅活着,还在找饺子馆,找他们!她转身往后厨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婶,告诉所有人——他们的网,终于要网到第一个关键线索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NU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