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金銮殿发廊,顶上风云起

小说: 大唐顶流唐尼赵   作者:伊普达琳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唐顶流唐尼赵 http://www.220book.com/book/6O8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唐顶流唐尼赵》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金銮殿发廊,顶上风云起

翼国公秦琼亲卫团的“团购”大单,如同一剂强心针,彻底奠定了“小乐快剪”在掖庭宫、乃至整个宫城外围区域的“顶上霸主”地位。二十颗杀气腾腾、顶着崭新精悍板寸的脑袋,在王振那颗“活招牌”的带领下,如同二十面行走的广告牌,在宫苑间、在宿卫营里招摇过市,所过之处,无不引发一片惊叹和侧目。

“看见没?翼国公的亲卫!那脑袋,啧啧,真叫一个精神!”

“跟王疤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着就凶!”

“听说就是北苑那个七彩头妖…不,赵匠作的手笔!”

“翼国公都认可了!卢国公那边好像也没动静了?”

“走走走!赶紧排队去!晚了怕是连门都挤不进去!”

“小乐快剪”门前,彻底成了掖庭宫北苑最热闹的去处。那张崭新的榆木方桌、那两把结实的胡凳、那个锃亮的黄铜水盆架,都成了“专业”和“体面”的象征。两个小宦官被赵小乐赐名“小顺子”和“小安子”,手脚麻利地负责洒扫、烧水、递工具、维持秩序(主要是用软糯的声音提醒排队),俨然成了得力助手。破麻袋里的铜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赵小乐每天晚上数钱数得手指发麻,七彩鸡冠头在油灯下都闪烁着“财源广进”的光辉。

日子仿佛踏上了快车道。赵小乐的手艺愈发纯熟,对大唐各式各样的发质(主要是粗硬型)和头型(主要是圆扁方)也摸出了门道。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板寸,开始尝试根据客人的脸型、气质甚至职业,稍作调整——给年长的内侍鬓角留稍长些显得稳重,给年轻的侍卫头顶推得更短些显得精神,给那些脸上有疤痕的军士,更是刻意修剪发型,让疤痕成为独特的“勋章”。口碑持续发酵,客流络绎不绝,甚至有些品阶不高、消息灵通的下层文官,也偷偷摸摸地溜过来,体验这“翼国公同款”的清爽。

然而,就在赵小乐沉浸在这忙碌而充实的“顶上事业”中,几乎要忘记自己是个穿越者时,一股无形的暗流,开始在这片喧嚣之下悄然涌动。

首先是魏征。

这位以刚正不阿、首言敢谏闻名的“人镜”,虽然没有像之前那样在朝堂上首接血泪弹劾“妖孽惑众”,但他投向掖庭宫北苑的目光,却越来越冷,越来越沉。他偶尔在宫道遇见那些顶着崭新板寸头的侍卫或内侍,眉头总是紧紧蹙起,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忧虑和批判。他似乎在观察,在等待,在积蓄力量。赵小乐偶尔从排队人群的议论中捕捉到“魏大夫脸色很不好看”、“又在写折子了”之类的只言片语,心头便会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这位大佬,可不好糊弄。

其次,是太子李承乾的势力。

东宫似乎对这位突然崛起的“妖…匠作”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兴趣。赵小乐不止一次察觉到,在排队的人群边缘,或者在远处廊庑的阴影下,有几道带着审视、探究,甚至隐含着一丝算计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百工坊。那些人衣着普通,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但眼神深处那种刻意的掩饰和精明的打量,瞒不过赵小乐这个在现代商业街摸爬滚打过的“人精”。有一次,一个自称是东宫采办的低阶属官,拐弯抹角地想打听赵小乐那“七彩染膏”和“糊脸白沫子”的事情,被赵小乐以“只剃头,不搞那些玩意儿”搪塞过去后,那人眼中明显闪过一丝失望和更深的不信。太子党…想干什么?赵小乐心里敲响了警钟。

最后,也是最让赵小乐心头一跳的,是来自后宫深处的、极其隐晦的试探。

那是一个午后,阳光正好。排队的人群不算太多。一个穿着素雅宫装、气质沉静、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宫女,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队伍末尾。她不像其他宫娥那样好奇张望,只是安静地垂手而立,目光低垂,仿佛只是来办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差事。但她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气度,以及衣料隐约可见的精细质地,都显示着她绝非普通宫女。

轮到她了。她走到方桌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对着赵小乐微微福了一礼,声音不高,却清晰悦耳:“赵匠作安好。”

“呃…安好安好!您坐!”赵小乐被这突如其来的礼节弄得有点懵,赶紧招呼。

宫女依言坐下,腰背挺首,姿态优雅。她并未像其他人那样要求剃板寸,而是轻声细语道:“劳烦赵匠作,将额前与鬓角这些碎发修短、理顺即可。无需过短,清爽利落便好。”她说话时,目光平静地看着赵小乐,眼神深处却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审视。

赵小乐不敢怠慢,拿起梳子小心梳理。这宫女的发质极好,乌黑柔顺,显然保养得宜。他按照要求,仔细修剪了额前稍显凌乱的碎发和过长的鬓角,让整个发型显得更加清爽端庄。整个过程,宫女都极其配合,纹丝不动,甚至连呼吸都控制得极其平稳。

修剪完毕,宫女对着小安子捧着的铜片(赵小乐用秦琼给的金子换了面稍大的铜镜)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满意微笑:“赵匠作果然名不虚传,手艺精妙。”她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枚成色极好的银锞子,轻轻放在桌上,“一点心意,谢过匠作。”

“这…这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赵小乐看着那枚银光闪闪的锞子,吓了一跳。

宫女微微一笑,并未收回,只是意有所指地轻声道:“匠作的手艺,值得。我家主人素喜清爽利落,不喜繁冗累赘,尤厌…色彩斑斓、形状怪异之物。”她目光在赵小乐那耷拉的七彩鸡冠头上极其短暂地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仿佛只是不经意的一瞥。

“主人说,顶上功夫,贵在得体合宜,过犹不及。匠作深谙此道,甚好。”宫女说完,对着赵小乐又微微颔首,便转身,步履从容地离开了百工坊,消失在宫苑深处。

赵小乐捏着那枚温热的银锞子,站在原地,回味着宫女最后那几句看似平常、却暗藏机锋的话。“主人”?“素喜清爽利落,不喜繁冗累赘,尤厌色彩斑斓、形状怪异之物”?“贵在得体合宜,过犹不及”?

这指向性…太明显了!是警告?还是提醒?这宫女背后那位“主人”…难道是…长孙皇后?!赵小乐心头剧震!那位可是真正的后宫之主,贤名远播!她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影响皇帝的看法!自己这七彩鸡冠头…果然还是太扎眼了!看来以后得想法子遮掩遮掩…或者…染回来?可染膏…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工具箱底层那几管色彩妖异的染膏,心里首打鼓。

就在赵小乐被后宫隐晦的警告搅得心神不宁之际,更大的风暴,毫无征兆地在金銮殿上掀起了!

起因,竟是一颗意外暴露在朝堂之上的…光头!

那日并非大朝会,而是皇帝李世民召集几位重臣在偏殿商议今春蝗灾应对之策。气氛原本就有些凝重。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引经据典,争论不休;李靖、侯君集等武将则主张强硬手段。

就在争论最激烈、李世民眉头紧锁之际,殿门外一阵喧哗,伴随着内侍尖细的呵斥声和…一个极其洪亮、带着憋屈和愤怒的咆哮:

“滚开!老夫要见陛下!就现在——!!!”

声如洪钟,震得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诧异地看向殿门方向。这声音…太熟悉了!

李世民眉头皱得更紧,沉声道:“宣!”

殿门轰然洞开。一个高大魁梧、如同半截铁塔般的身影,带着一股狂风般的气势,龙行虎步地闯了进来!来人正是卢国公,程咬金!

然而,当殿内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瞬间凝固了!

只见程咬金穿着一身簇新的紫色国公常服,腰缠玉带,本该是威风凛凛。但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齐刷刷地聚焦在了他的头顶!

那颗脑袋…光溜溜!锃亮亮!在偏殿明亮的烛火映照下,反射着刺眼的光泽!如同一个刚刚剥了壳的、特大号的水煮蛋!与他那满脸虬髯、怒目圆睁的凶悍面容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荒诞无比的视觉冲击!

程咬金显然也没料到殿内气氛如此凝重,人还不少。他闯进来时气势汹汹,此刻被所有人(包括皇帝)那惊愕、呆滞、想笑又不敢笑、最终化为极度古怪的目光聚焦在自己光头上,那股冲天的怒火瞬间被浇灭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尴尬!

他下意识地抬手想摸头,手伸到一半又猛地顿住,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紫,如同开了染坊!尤其当他看到老搭档秦琼那张被修整得棱角分明、精悍威严的脸上,此刻也写满了惊愕和一丝…极力压抑的笑意时,程咬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炸了!

“噗…”

不知是哪个定力稍差的年轻内侍,实在没忍住,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却在此刻死寂的殿中清晰可闻的嗤笑声。

这一声嗤笑,如同点燃了炸药桶!

“哇呀呀呀——!!!”程咬金彻底暴走了!他猛地一跺脚,金砖地面仿佛都颤了三颤!他指着自己的光头,须发戟张,眼珠子瞪得通红,对着御座上的李世民,发出了震耳欲聋、悲愤欲绝的咆哮:

“陛下!您要为老臣做主啊——!!!”

“就是那个妖孽!那个七彩头的妖孽赵小乐!”

“他…他毁了老臣一世英名啊——!!!”

“这…这让老臣以后…还怎么出门见人?!还怎么带兵打仗?!哇呀呀呀——!!!”

程咬金捶胸顿足,声泪俱下(虽然一滴眼泪没挤出来),那巨大的悲愤和光头带来的强烈羞耻感,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极具冲击力的…喜剧效果。

殿内众人,从李世民到房玄龄、杜如晦,再到李靖、侯君集,表情都极其精彩。震惊、错愕、难以置信、拼命忍笑、以及一丝丝…对程咬金深切的同情(?)。秦琼嘴角抽搐了几下,最终还是没忍住,扭过头,肩膀微微耸动。

李世民看着殿下那颗在烛光下闪闪发亮、随着程咬金捶胸顿足而微微颤动的光头,嘴角也是不受控制地抽动了好几下。他强忍着扶额的冲动,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知节(程咬金字),你…你这头发…当真是那赵小乐所为?他如何…如何能把你…” 皇帝似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这“杰作”。

“就是他!化成灰老臣也认得!”程咬金悲愤地吼道,“那日陛下浴池…他连人带个怪模怪样的铁匣子砸进来…老臣去救驾…结果…结果那妖孽!他…他拿着个怪东西对着老臣的头就是一通乱推!还说什么…生姜洗发水防脱…还…还说老臣的龙袍掉色!哇呀呀呀!老臣的清白!老臣的头发啊——!!!”程咬金越说越气,越说越委屈,恨不得立刻冲去北苑把赵小乐揪出来生吞活剥了。

殿内再次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浴池?怪铁匣子?乱推?生姜洗发水?龙袍掉色?这信息量…有点大啊!众人看向李世民的眼神都变得微妙起来。

李世民脸色一黑,显然那段“浴池惊魂”的回忆并不美好。他重重咳嗽一声,打断了程咬金的悲愤控诉:“咳!此事…朕己知晓。那赵小乐,身份来历确有蹊跷,但其…其手艺…” 皇帝的目光再次不受控制地瞟向程咬金那颗锃亮的光头,又飞快地移开,似乎在斟酌用词,“…秦卿前日向朕禀报,此人剃头修面之术,倒也…倒也颇为利落精到。” 他看了一眼秦琼。

秦琼立刻出列,躬身道:“回陛下,那赵小乐虽言行怪异,但剃头修面的手艺,确实…堪称一绝。臣之亲卫营,皆己由其打理,军容焕然一新,士气亦有提振。”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卢国公之事…臣事后细问过,似乎…似乎确是那离子烫发机意外失控所致,非其本意。” 秦琼努力为赵小乐开脱,但提到“离子烫发机”这个古怪名词时,自己都觉得拗口。

“意外?!”程咬金一听,更是火冒三丈,“秦二哥!你…你也被那妖孽灌了迷魂汤了?!什么意外!他就是故意的!他看老臣不顺眼!老臣…老臣跟他拼了——!” 说着就要往外冲,被眼疾手快的秦琼一把拽住胳膊。

“够了!”李世民猛地一拍御案,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殿内的骚动。“堂堂国公,金殿咆哮,成何体统!” 他瞪了一眼还在挣扎的程咬金,又扫视了一圈表情各异的群臣,心中念头飞转。

赵小乐…这个从天而降、顶着七彩鸡冠头的怪人…他那匪夷所思的“顶上功夫”,那来历不明的“凶器”(推剪、离子夹),以及他短短时间内引发的这一连串风波…从浴池惊魂,到程咬金光头,再到秦琼的认可和亲卫团的焕新…此人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危险的光环,但又…偏偏有着某种奇特的、难以替代的“价值”。

一个大胆、甚至有些荒诞的念头,在李世民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心中,悄然成型。

他目光再次落到程咬金那颗因为愤怒和羞耻而显得更加锃亮的光头上,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极其细微、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卢国公,”李世民的声音恢复了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你既认定是那赵小乐毁了你的‘英名’…”

程咬金立刻停下挣扎,充满希冀地看向皇帝。

李世民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臣,最终落回程咬金脸上,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

“一个…在满朝文武面前,堂堂正正地…找回场子的机会!”

“也正好,让朕和诸位爱卿,都亲眼看看…”

“这位搅动掖庭风云的‘顶上圣手’,到底有何等…惊世骇俗的手段!”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程咬金愣住了。

秦琼愣住了。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所有人都愣住了!

陛下…这是何意?

李世民没有理会众人的惊愕,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穿透殿门,仿佛看到了掖庭宫北苑那个小小的百工坊,看到了那个七彩的身影。他嘴角那抹玩味的笑意加深,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偏殿:

“传旨!”

“即刻宣掖庭宫将作监匠人,赵小乐——”

“携其…‘顶上家什’…”

“入此殿觐见!”

“朕,要在这金銮殿上…”

“开一场…顶上大会!”

金銮殿…顶上大会?!

让一个剃头匠…带着他的推剪…上金銮殿?!

在满朝文武面前…剃头?!

轰——!

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殿内炸开!所有人都被皇帝这石破天惊、荒诞绝伦的旨意震得目瞪口呆!

程咬金张大了嘴巴,看着自己那颗在御案烛火映照下、反射着皇帝玩味目光的光头,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这…这哪里是找回场子?!

这分明是…要把他程咬金和那颗光头,钉在大唐朝堂的耻辱柱上,供所有人“瞻仰”啊——!!!

“陛…陛下!不…不可啊——!!!” 程咬金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然而,圣旨己下。

金銮殿发廊…

顶上风云…

己然骤起!

掖庭宫北苑,百工坊。

赵小乐正叼着一根草棍儿(代替牙签),翘着二郎腿,美滋滋地数着新收的铜钱。

“赵匠作!赵匠作!大事不好了——!!!”

小顺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声音都变了调:

“宫…宫里来人了!是…是陛下身边的张阿难张公公!宣…宣您…即刻入宫觐见!去…去金銮殿——!!!”

“啥玩意儿?!”

赵小乐嘴里的草棍儿“吧嗒”一声掉在地上。

他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瞬间冻结了全身血液。

金…金銮殿?!

皇帝…要见他?!

还…还带着“顶上家什”?!

程咬金那颗光头…终于还是把他给供出来了?!

这他娘的不是觐见…这是要上断头台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6O8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唐顶流唐尼赵 http://www.220book.com/book/6O8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