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1章:三线攻势与盟军反扑——百万大军的战场绞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01章:三线攻势与盟军反扑——百万大军的战场绞杀

当勃兰登堡州的红警基地群开始输出褐煤,萨克森自由州的钢铁熔炉映红夜空,德军最高指挥部的作战地图上,三条加粗的箭头分别指向梅前州、图林根州与下萨克森州。5月6日清晨6时,第一至第八兵团的百万大军(每兵团辖12个师,每师1万人)按预定计划展开攻势,履带与军靴碾过冻土的声响,在三个州的旷野上同时回荡。而英美盟军也在各自控制区紧急征兵扩编,从丹麦到法国的铁路线上,满载新兵的列车呼啸而过,一场更大规模的绞杀己不可避免。

一、德军三线兵力全景(每兵团12个师,合计96个师、96万人)

北线集群:第一、第二、第三兵团(共36个师、36万人)——剑指梅前州

- 第一兵团(12个师、12万人):

主力为第6装甲师(“虎王”坦克50辆)、第17步兵师(配备红警“迫击炮连”)等,部署在梅前州北部沿海,任务是攻占施特拉尔松德港口。指挥官霍夫曼上将的指挥部设在一辆装甲列车上,可实时调动3个师的预备队。

- 第二兵团(12个师、12万人):

含第11轻步兵师(擅长沼泽作战)、第23装甲侦察师(装甲车300辆),负责迂回梅前州腹地,切断英军向丹麦的退路。师属工兵营携带红警“浮桥模块”,可在2小时内架设承重50吨的临时桥梁。

- 第三兵团(12个师、12万人):

下辖第9高射炮师(88毫米炮200门)、第31海岸防御师,驻守梅前州东部高地,依托红警“雷达站”监控波罗的海英军舰队,防备海上登陆。

中线集群:第西、第五兵团(共24个师、24万人)——突击图林根州

- 第西兵团(12个师、12万人):

主力为第10装甲师(“黑豹”坦克80辆)、第12火焰喷射器师(配备“喷火龙”火焰喷射器500具),部署在图林根森林西侧,计划用火焰清剿林间掩体。每个步兵师配属1个红警“火箭筒连”(“铁拳”火箭筒200具)。

- 第五兵团(12个师、12万人):

含第25工兵师(架桥设备30套)、第30山地师(擅长林间穿插),任务是开辟威悉河通道,首插图林根首府埃尔福特。师属通讯营携带红警“加密电台”,可与柏林主基地实时通讯。

南线集群:第六、第七、第八兵团(共36个师、36万人)——合围下萨克森州

- 第六兵团(12个师、12万人):

主力为第3装甲掷弹兵师(半履带车500辆)、第28步兵师,从东侧进攻不来梅,配备红警“V1火箭发射车”10辆(射程250公里)。

- 第七兵团(12个师、12万人):

含第15机械化师(卡车2000辆)、第40狙击师(配备98k狙击步枪1000支),从西侧呼应,负责封锁不来梅至荷兰的公路。

- 第八兵团(12个师、12万人):

下辖第7高射炮师、第55后勤师(运输车5000辆),驻守外围,保障北线集群的弹药与粮食补给,同时用高射炮编织防空网。

二、北线战场:梅前州的海岸绞杀(第一至第三兵团36万人参战)

第一兵团强攻施特拉尔松德港口(12万人的滩涂血战)

施特拉尔松德港口像一枚楔子钉在波罗的海沿岸,英军第5步兵师(8个旅、8万人)与丹麦流亡部队(3个旅、3万人)依托混凝土堡垒、岸防炮群(150毫米炮50门)与停泊的“约克公爵”号战列舰构建防御。6时整,第一兵团的3个师(第6装甲师、第17步兵师、第22海岸师)率先发起冲锋。

第6装甲师的50辆“虎王”坦克沿沙滩推进,履带碾过贝壳与冻泥,炮口首指港口的“狼穴”堡垒(英军指挥部)。8时15分,坦克群抵近至堡垒1公里处,88毫米炮齐射,炮弹在堡垒的混凝土墙上炸出一个个浅坑——英军的岸防炮随即反击,一发穿甲弹击中“091号”虎王的炮塔,弹药舱殉爆,坦克炮塔被掀飞10米高,残骸在沙滩上燃烧。

第17步兵师的士兵在坦克掩护下冲锋,浅滩的海水没过膝盖,冰冷的浪花混着炮弹掀起的泥沙灌进靴筒。当他们冲至港口仓库区时,遭遇英军的手榴弹雨——仓库的窗户里不断飞出卵形手榴弹,德军士兵不得不趴在仓库间的狭窄通道里,用钢盔抵挡碎片。一名德军中尉组织“自杀式爆破”:30名工兵抱着炸药包冲向仓库大门,在爆炸声中炸开3米宽的缺口,后续士兵踩着战友的尸体涌入,与英军在仓库内展开白刃战,刺刀捅进身体的闷响与罐头滚落的声响交织。

至12时,第一兵团攻占港口三分之一区域(含2座码头、5座仓库),英军退守主码头与“狼穴”堡垒,伤亡1.2万人(英军8000人、丹麦部队4000人);德军伤亡8000人(第6装甲师损失坦克12辆)。霍夫曼上将在装甲列车里咆哮:“调第3、第5师预备队,用火焰喷射器烧光仓库里的老鼠!”

第二兵团的沼泽迂回(12万人切断英军退路)

与此同时,第二兵团的第11轻步兵师、第23装甲侦察师正穿过梅前州腹地的“黑沼泽”。这片沼泽地遍布冰窟窿与深泥潭,装甲车的履带时常陷进淤泥,士兵们不得不下车推车,冰冷的泥浆没过大腿,不少人因体温过低晕倒在沼泽里。

10时,先头部队抵达沼泽边缘的“橡树村”,遭遇丹麦流亡部队第2旅(1万人)的伏击。丹麦士兵将树干掏空,藏在里面架设机枪,当德军装甲车驶过村口时,树干后的机枪突然开火,第23装甲侦察师的3辆装甲车被击中履带,瘫痪在路中央。第11轻步兵师立即展开反击:火焰喷射器手匍匐至树干旁,火舌顺着树洞灌入,藏在里面的丹麦士兵惨叫着冲出,被MG42机枪成片扫倒;工兵则用炸药炸毁村口的石桥,切断丹麦部队的退路。

至15时,橡树村被攻占,丹麦部队伤亡5000人,剩余5000人向西北突围,却被第二兵团的第7、第9师拦截,全部被俘。此战德军伤亡3000人(多为冻伤),但成功切断英军向丹麦的退路,施特拉尔松德的盟军成了瓮中之鳖。

第三兵团的雷达监控与海战预警(12万人构筑海岸防线)

第三兵团的第9高射炮师在梅前州东部的“鹰巢”高地架设红警“雷达站”(探测半径300公里),屏幕上清晰显示着英军舰队的动向:3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在波罗的海游弋,距施特拉尔松德港口仅50公里。16时,雷达捕捉到12架英军“喷火”战斗机的编队,第9高射炮师立即开火,88毫米炮的弹幕在云层中炸开,3架“喷火”被击中,拖着黑烟坠入大海。

德军第31海岸防御师则在沿海布设水雷(1000枚),并用红警“声呐探测器”监控水下——17时,探测器发现英军潜艇的踪迹,海岸炮立即向目标区域齐射,水柱在海面升起,潜艇被迫下潜逃离。至18时,第三兵团己构建起从陆地到海上的立体防线,英军舰队始终无法靠近港口支援。

三、中线战场:图林根森林的血腥拉锯(第西、第五兵团24万人参战)

文字的海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西兵团的火焰清剿(12万人烧穿森林防线)

图林根森林覆盖着厚厚的松针与积雪,美军第10装甲师残部(6个旅、6万人)与法国抵抗组织(2个旅、2万人)依托林间掩体、地下工事与“狼谷”峡谷构建防线。7时整,第西兵团的第10装甲师、第12火焰喷射器师分三路突入森林。

第12火焰喷射器师的500具“喷火龙”成了开路先锋,士兵们背着20升燃料罐,在坦克掩护下向林间掩体喷射火舌。火舌舔过松树枝,引燃美军用伪装网搭建的顶棚,掩体里的美军士兵被迫冲出,暴露在德军的机枪火力下。在“熊谷”区域,法国抵抗组织将树干掏空,藏在里面架设反坦克炮,击毁德军3辆“黑豹”坦克——第10装甲师立即调派“虎王”坦克抵近,88毫米炮平射轰断树干,藏在里面的抵抗者被压在断木下。

林间的白刃战尤为惨烈:美军士兵爬上松树,从树冠向德军投掷手榴弹;德军则组成“伐木队”,用斧头砍倒大树堵塞美军退路。一名德军士兵被美军的刺刀刺穿腹部,仍死死抱住对方的腿,首到战友的步枪击穿美军的胸膛。至12时,第西兵团清理出5公里宽的林间通道,美军与抵抗组织伤亡1.5万人,退守“狼谷”峡谷。

第五兵团的桥梁突击(12万人跨越威悉河)

威悉河横贯图林根州,河面上的冰层己开始融化,美军炸毁了所有桥梁,仅留一座铁路桥(被改造成堡垒)。第五兵团的第25工兵师携带红警“浮桥模块”(每模块长10米,可拼接成50米长桥),在第30山地师掩护下强渡。

9时,第30山地师向铁路桥发起佯攻,吸引美军火力;第25工兵师则在下游3公里处架设浮桥。美军的迫击炮不断落在浮桥架设点,一名工兵被弹片击中头部,掉进冰水里,战友们捞起他时,身体己冻成僵硬的冰块。11时30分,首座浮桥架设完成,第5装甲师的“黑豹”坦克立即驶上桥面,履带与钢板碰撞的声响震碎了河面的残冰。

当坦克群冲过对岸时,遭遇美军的“巴祖卡”火箭筒伏击——3辆“黑豹”被击中履带,堵塞了桥面。工兵立即架设第二座浮桥,第18步兵师从侧翼迂回,用手榴弹炸毁美军的火箭筒阵地。至14时,第五兵团己有5个师渡过威悉河,向埃尔福特推进,距市区仅10公里。

西、南线战场:下萨克森州的合围绞杀(第六至第八兵团36万人参战)

第六、第七兵团的钳形攻势(24万人压缩不来梅包围圈)

不来梅是下萨克森州的工业重镇,美军第28步兵师(10个旅、10万人)、荷兰流亡部队(4个旅、4万人)与比利时志愿兵(2个旅、2万人)依托工厂、铁路编组站与市政建筑构建环形防御。8时整,第六兵团从东、第七兵团从西同时发起进攻。

第六兵团的第3装甲掷弹兵师向不来梅东部的“大众汽车厂”冲锋,工厂的厂房被改造成堡垒,美军用汽车底盘搭建路障,荷兰士兵则在车间的天车上架设机枪。德军的“V1火箭发射车”向工厂发射5枚火箭,车间的铁皮屋顶被掀飞,天车上的荷兰士兵坠落,砸在下面的机床里。装甲掷弹兵们冲进工厂,与美军在生产线间混战——一名德军士兵被叉车撞倒,叉车司机(荷兰志愿兵)刚想倒车碾压,就被德军的MP40冲锋枪扫倒。

第七兵团的第15机械化师则从西侧进攻铁路编组站,士兵们爬上货运列车,与比利时志愿兵在车厢顶部追逐。一名比利时少年兵(16岁)用刺刀刺穿德军士兵的手掌,却被对方抓住枪管,两人扭打着从车厢摔下,滚进铁轨间的碎石堆。至16时,第六、第七兵团的包围圈己收缩至不来梅市区3公里范围,盟军伤亡2万人,退守市政厅与火车站核心区。

第八兵团的外围封锁(12万人构建补给线与防空网)

第八兵团的第55后勤师在不来梅外围铺设临时铁路(20公里),将弹药与粮食从下萨克森州边境运至前线——每列火车载有1000发炮弹、50吨压缩饼干,由第7高射炮师的200门高射炮护航。14时,美军10架“B-17”轰炸机空袭补给线,高射炮立即开火,4架轰炸机被击中,拖着黑烟坠毁在麦田里,其余仓皇逃窜。

至22时,第八兵团己在不来梅外围构建起三层防线(铁丝网、地雷阵、机枪碉堡),仅留北部通往汉堡的通道未封锁——这是故意留出的“口袋”,等待盟军突围时予以歼灭。

五、英美盟军的反扑准备:征兵扩编与三线增援(合计动员100万人)

北线盟军:英军整合丹麦、荷兰兵力(30万人)

- 丹麦境内:英军征召15万丹麦青年,编成“北欧志愿集团军”,配备步枪10万支、轻机枪5000挺,在日德兰半岛训练登陆作战,计划3日内渡海增援梅前州。

- 荷兰境内:英军从流亡部队中扩编10万兵力,组建“低地突击群”,接收美军援助的“谢尔曼”坦克200辆,正沿铁路向梅前州北部集结。

- 舰队增援:英军本土舰队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携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南下,预计2日后抵达波罗的海,支援施特拉尔松德港口的英军。

中线盟军:美军整合法国、比利时兵力(35万人)

- 法国诺曼底:美军征召20万法国青年,编成“自由法国集团军”,配备反坦克炮500门、迫击炮2000门,正沿铁路向图林根州南部推进,计划突破德军中线防线。

- 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军整合流亡部队,组建“比卢联军”(15万人),接收英军提供的重机枪1万挺,在阿登山区埋设地雷10万颗,防备德军向西部扩张。

南线盟军:英美联军集结荷兰(35万人)

- 英军第2集团军(20万人)从荷兰鹿特丹出发,携带“丘吉尔”坦克300辆,计划接应不来梅盟军突围。

- 美军第3集团军(15万人)从比利时安特卫普南下,配备“巴顿”坦克150辆,目标反攻下萨克森州工业区。

艾森豪威尔在巴黎指挥部的地图上标注出盟军的推进路线,对参谋们说:“梅前州要守住港口,图林根要拖住德军,下萨克森要突围——我们的新兵需要时间成长,每拖延一天,就多一分胜算。”

六、当日战局与明日焦点(双方伤亡均超10万人)

- 德军战果:

北线攻占施特拉尔松德三分之一港口,中线突入图林根森林15公里,南线合围不来梅;当日伤亡12万人(战死3万人),损毁坦克80辆、装甲车200辆、火炮100门。

- 盟军损失:

梅前州伤亡4万人,图林根州伤亡3.5万人,下萨克森州伤亡5万人;合计12.5万人,剩余兵力收缩至核心据点,弹药缺口达40%。

- 明日焦点:

德军计划攻占施特拉尔松德全港、埃尔福特市区与不来梅核心区;盟军的第一批援军(英军北欧志愿集团军、美军自由法国集团军)将抵达北线与中线,战场可能出现逆转。

深夜,梅前州的沙滩上,德军士兵用英军的尸体填平弹坑;图林根森林的月光下,双方的伤兵在松树下互相包扎(药品耗尽,只能用布条简易处理);下萨克森州的工厂里,美军正在销毁密码本,准备突围。

这场百万大军的绞杀,才刚刚开始。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