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5章:一周休整与三线反攻准备(5月10日-5月16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05章:一周休整与三线反攻准备(5月10日-5月16日)

当梅前州的滩涂不再传来密集的枪声,图林根森林的篝火渐渐熄灭,下萨克森的公路上只剩清理战场的工兵时,德军与盟军都进入了短暂的休整期。从5月10日到5月16日的一周里,双方疯狂补充兵力、修复装备、囤积物资,战场暂时的沉寂下,是更汹涌的暗流——德军计划依托布拉格主基地的产能,向荷兰与法国北部发起新的攻势;盟军则在莱茵河沿线构筑防线,等待北美与英国的援军抵达。

一、德军三线兵力补充与装备整备(总兵力恢复至100万人)

北线集群(梅前州方向,35万人)

- 兵力补充:

布拉格主基地调来了2个“帝国掷弹兵师”(合计2万人),兵员多为捷克境内的德裔青年,经3周速成训练后投入战场。同时吸纳梅前州本地适龄男子(1.5万人),编成“梅前州防卫旅”,配备步枪与轻机枪,负责后方警戒。至5月16日,北线集群总兵力达35万人,较之前增加5万人。

- 装备修复与补充:

受损的40辆“虎式H型”坦克被送至布拉格战车工厂,更换履带与炮塔齿轮后重返前线;新增20辆“黑豹G型”坦克(从萨克森州兵工厂调运),配备给第6装甲师。步兵武器方面,补充MP44突击步枪5000支、“坦克杀手”火箭筒800具,确保每个步兵班至少有1挺MG42机枪。

- 物资囤积:

从吕本煤矿运来褐煤5000吨,保障装甲部队的柴油供应;布拉格的罐头厂送来牛肉罐头20万箱、压缩饼干100吨,足够北线集群消耗1个月。在施特拉尔松德港口修建3座临时弹药库,储存88毫米炮弹1万发、手榴弹50万颗。

中线集群(图林根州方向,30万人)

- 兵力补充:

接收勃兰登堡州本土防卫军1.2万人,编成3个“森林猎兵营”(擅长林间作战);从埃尔福特市区征召1万平民(多为工厂工人),经1周训练后担任工兵与运输兵,缓解前线人力短缺。至5月16日,中线集群兵力恢复至30万人,其中战斗人员22万、后勤人员8万。

- 装备整备:

修复在巷战中受损的15辆“费迪南德”坦克歼击车,更换受损的炮管与发动机;从柏林第二主基地调运100门“120毫米GrW42迫击炮”,增强对林间掩体的打击能力。为应对盟军装甲部队,每个步兵师增配30具“铁拳60”火箭筒(破甲厚度200毫米)。

- 防线加固:

在威悉河沿岸修建15座混凝土碉堡(每座配备2挺重机枪、1门反坦克炮),架设带刺铁丝网50公里;在图林根森林的关键通道埋设“Schu-mine42防步兵地雷”10万颗,地雷引信与拉发线连接,触发范围可达10米。

南线集群(下萨克森州方向,35万人)

- 兵力补充:

布拉格调来的3个“装甲掷弹兵师”(3万人)抵达不来梅,配备半履带车与装甲车,增强机动能力;下萨克森州本土防卫军扩编至2万人,负责看守战俘营与补给线。至5月16日,南线集群总兵力达35万人,其中装甲部队占比提升至30%。

- 装备与物资:

第7装甲师接收30辆“西号H型坦克”(从兵工厂新生产),用于支援步兵进攻;修复在追击战中受损的50辆“Sdkfz251半履带车”,加装前装甲板(厚10毫米)防御轻武器射击。在不来梅火车站囤积“V1火箭”20枚、150毫米榴弹炮炮弹5000发,燃料库储备汽油与柴油1000吨。

二、盟军防线构建与援军抵达(总兵力增至90万人)

北线盟军(荷兰边境方向,30万人)

- 兵力调整:

英军第2集团军残部(8万人)退守荷兰鹿特丹,与荷兰流亡部队(2万人)合并,编成“低地防御集群”;美军第82空降师(补充3万新兵)从法国北部调至阿姆斯特丹,负责守卫莱茵河入海口。至5月16日,北线盟军总兵力30万人,多为新兵与溃退残部,战斗力较弱。

- 防线建设:

在鹿特丹至阿姆斯特丹的公路沿线挖掘反坦克壕(深3米、宽5米),每隔10公里修建1座“谢尔曼”坦克掩体;在莱茵河上架设浮桥的同时,部署“巴祖卡”火箭筒小组(每公里5个),防备德军装甲部队强渡。

- 装备补充: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从英国本土运来“丘吉尔”坦克50辆、17磅反坦克炮100门,优先配备给鹿特丹防线;美军补充M1加兰德步枪1万支、勃朗宁重机枪500挺,新兵在靶场进行紧急射击训练,不少人首次摸枪时连保险都不会开。

中线盟军(法国东部方向,35万人)

- 兵力集结:

美军第3集团军(经补充后15万人)退守法国梅斯,与法军第1集团军(10万人)、比利时志愿兵(5万人)组成“莱茵河防线集群”;法军从巴黎调来2个“自由法国师”(5万人),部署在斯特拉斯堡,负责守卫莱茵河上游渡口。

- 防御部署:

依托马奇诺防线的残留工事(虽部分被摧毁,但混凝土碉堡仍可用),加固机枪巢与炮位;在莱茵河沿岸铺设铁路,方便兵力机动——每小时有1列载满士兵的火车从巴黎开往前线,车厢里的新兵们啃着三明治,望着窗外掠过的废墟发呆。

- 装备与物资:

接收美国本土运来的M26“潘兴”坦克80辆、M10狼獾歼击车100辆,部署在梅斯至斯特拉斯堡的公路沿线;囤积76.2毫米炮弹2万发、凝固汽油弹5000枚,准备在德军进攻时实施焦土战术。

南线盟军(法国北部方向,25万人)

- 兵力与防线:

英军第7装甲师(5万人)与美军第28步兵师(8万人)退守加来,利用英吉利海峡的地理优势构建防线;加拿大第1集团军(12万人)从比利时赶来,部署在敦刻尔克,负责支援加来防御。

- 重点防御:

在加来港布设水雷500枚,沉没废弃船只堵塞航道;在海岸线修建混凝土炮位,部署152毫米岸防炮20门,防备德军从海上登陆。

三、德军一周反攻计划制定(5月16日作战会议)

北线目标:突破荷兰边境,攻占鹿特丹

- 主攻部队:第一兵团(15万人)沿公路向鹿特丹推进,第6装甲师为先锋,目标5日内抵达莱茵河;第二兵团(10万人)迂回至阿姆斯特丹南部,切断英军退路;第三兵团(10万人)留守梅前州,保障后勤补给。

- 战术要点:先用“V1火箭”轰击鹿特丹的防御工事,装甲部队趁乱突破反坦克壕,步兵随后肃清残敌;工兵携带浮桥模块,在莱茵河上架设3座临时桥梁,确保装甲部队渡河。

中线目标:渡过莱茵河,威胁法国梅斯

- 主攻部队:第西兵团(15万人)从威悉河出发,向斯特拉斯堡推进;第五兵团(15万人)沿铁路线进攻梅斯,吸引美军注意力。

- 战术要点:利用图林根森林的掩护,夜间穿插至莱茵河岸边,用橡皮艇偷渡建立滩头阵地;“费迪南德”坦克歼击车在岸边构筑防线,掩护后续部队渡河。

南线目标:沿荷兰-比利时边境推进,逼近加来

- 主攻部队:第六兵团(15万人)从不来梅出发,向比利时布鲁塞尔推进;第七兵团(10万人)进攻荷兰南部,策应第六兵团;第八兵团(10万人)留守不来梅,保障补给线。

- 战术要点:装甲部队沿公路快速突击,绕过盟军坚固据点,优先摧毁对方的弹药库与燃料库;用“斯图卡”轰炸机空袭加来港,阻止英军从海上增援。

西、一周尾声:暴风雨前的平静(5月16日黄昏)

5月16日的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德军三线集群的士兵们正在擦拭武器——北线的装甲兵给虎式坦克的炮管涂上防滑漆,中线的步兵将“铁拳”火箭筒扛在肩上练习瞄准,南线的工兵检查浮桥模块的连接处。布拉格主基地的列车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物资,车厢上的铁十字标志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盟军阵地上,新兵们在老兵的指导下挖掘散兵坑,美军士兵给家人写遗书,法军士兵对着巴黎的方向祈祷,英军的厨师正用野战灶煮着豆子汤,香味飘出很远。莱茵河的水面上,巡逻艇来回游弋,探照灯的光柱划破黄昏,照亮对岸德军阵地的轮廓。

德军最高指挥部的电报机里,传来布拉格主基地的最后指令:“5月17日拂晓,全线进攻。” 而在巴黎的盟军指挥部,艾森豪威尔望着地图上的莱茵河防线,对参谋们说:“守住这条河,我们就能等到夏天——那时,大西洋彼岸的援军就到了。”

一周的休整结束了,新的进攻即将开始。战场的沉寂只是暂时的,当黎明再次到来时,枪炮声将重新撕裂这片土地。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