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暗影中的眼睛
虎式坦克的威慑行动取得了预期效果——被引诱至沼泽地的苏联侦察部队遭遇伏击,三辆虎式在摧毁对方两门反坦克炮和五辆装甲车后迅速撤离,留下的只有被88mm主炮撕碎的装备残骸和仓皇撤退的苏军士兵。这场短暂的交火像一记警告,让森林周边的武装力量暂时收敛了探查的脚步。
但李默很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想要真正掌握主动,必须摸清周边敌军的虚实。
“组建侦察连。”李默在指挥中心下令,目光扫过士兵名单,“挑选最擅长潜行、精通多国外语的士兵,配备最先进的侦察设备。”
【党卫军侦察兵:造价500资源点/人,配备消音步枪、高倍望远镜、红外探测器、便携式通讯器,具备伪装、潜行、情报分析能力。】
与普通士兵不同,这些侦察兵的制服是深绿色的伪装服,脸上涂抹着油彩,行动时几乎听不到脚步声。他们的步枪加装了消音器,枪口能喷出特制的烟雾弹,便于紧急撤离时制造掩护。
李默一共招募了20名侦察兵,分成西个小队,每队5人,由经验最丰富的老兵卡尔担任连长。
“你们的任务,是成为基地的眼睛。”李默展开覆盖比尔森地区的详细地图,在上面标出美军和苏军的大致控制区域,“一队负责渗透美军第3步兵师防区,查明其兵力部署、装甲单位数量、炮兵阵地位置;二队侦查苏联第5近卫坦克军的动向,重点关注其坦克集群和补给线;三队探查鲁肯瓦尔德废墟周边的散兵游勇,记录有组织的武装团伙;西队留在森林边缘,监控所有进出森林的人员和车辆。”
他顿了顿,指着地图上的红线:“这是你们的安全边界,不得越过盟军与苏军的实际控制线,一旦暴露,立即销毁通讯器,自行突围或潜伏。”
“明白!”卡尔和西个小队长齐声应道,眼神里没有丝毫畏惧。
侦察兵们出发时,选择了不同的路线。一队换上美军的卡其色军装,混在前往比尔森市区的流民中,他们的英语带着地道的美式口音,足以蒙混过关;二队则穿着平民的破烂衣服,装作逃难者,朝着苏联军队控制的城东区域移动;三队和西队则利用森林的掩护,进行短途侦查。
接下来的五天,侦察兵们陆续传回情报,这些信息被汇总到指挥中心的情报面板上,逐渐拼凑出周边战场的全貌:
【美军第3步兵师:总兵力约8000人,部署在比尔森市区及西部郊区,配备M4谢尔曼坦克约40辆,105mm榴弹炮12门,正在进行市区清剿,军纪相对严明,但对可疑人员搜查严格。】
【苏联第5近卫坦克军:兵力约12000人,控制城东及南部工业区,装备T-34坦克近百辆,SU-152自行火炮8门,士兵复仇情绪强烈,对德军残部及疑似合作者采取无差别攻击,补给线较长,存在后勤漏洞。】
【鲁肯瓦尔德废墟周边:活跃着三股较大的武装团伙,最大一股约300人,由前党卫军军官指挥,控制着废墟内的军火库,经常袭击盟军小股巡逻队;另外两股为平民自发组织的自卫队,人数各约100人,主要以搜集物资为生,立场中立。】
【森林边缘:近三日有美军侦察机进行低空盘旋,疑似在寻找之前伏击苏军的装甲单位;苏军在东部丘陵增设了三个警戒哨,加强了对森林的监控。】
李默看着这些情报,手指在地图上轻点。美军装备精良但推进谨慎,苏军兵力雄厚却军纪涣散,废墟里的武装团伙是潜在的威胁,也是可以利用的棋子。
“最危险的是苏联第5近卫坦克军。”他对格奥尔格分析道,“他们的T-34集群数量太多,一旦发现主基地,仅凭我们三辆虎式很难抵挡。必须想办法削弱他们的力量。”
恰在此时,三队侦察兵传回一条关键情报:【鲁肯瓦尔德废墟的党卫军残部计划袭击苏联军队的补给车队,时间就在明天凌晨,地点在城东的213号公路。】
李默的眼睛亮了。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刀杀人,让苏军和党卫军残部互相消耗,同时还能趁机截获补给物资。
“命令三队密切监控,记录双方兵力和交火地点,不要介入。”李默下令,“同时让赫尔曼的虎式装甲排做好准备,一旦双方两败俱伤,我们就去‘捡漏’。”
夜色再次笼罩矿洞主基地,侦察兵们的身影仍在暗影中穿梭,将外界的风吹草动源源不断地传回。李默知道,这些从暗影中带回的情报,将是他制定下一步计划的关键。
而即将在213号公路上演的冲突,或许就是他撬动局势的第一个支点。
指挥中心的灯光彻夜未熄,李默的目光始终停留在213号公路的位置上,那里,一场由情报引发的连锁反应,即将拉开序幕。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