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鹰巢前哨的钢铁脉搏
指挥中心的地图上,鹰巢丘陵被红笔圈成了醒目的目标。这座海拔500米的小山群,不仅能俯瞰20公里内的动静,其地下埋藏的高纯度铁矿更是让李默势在必得——日均12万资源点的潜力,足以让双基地的产出再上一个台阶。
“启动‘鹰巢计划’。”李默对着通讯器下令,“生产第三辆基地车,配备一个武装党卫团的兵力,立即开赴鹰巢丘陵建立前进基地。”
【基地车(轻量化):造价40000资源点,适合山地部署,缩减部分装甲,增强越野能力。】
【武装党卫团(山地适配型):调整编制为800人,减少重型装备,增加山地侦察兵,总消耗350000资源点。】
光幕上的资源储备瞬间从221万跌至146万,但战车工厂和兵营的效率己今非昔比。三天后,第三辆基地车带着特殊的宽幅履带驶出车间,800名穿着深绿色山地伪装服的党卫军士兵列队完毕,他们的背包里塞满了登山绳和爆破雷管,步枪上加装了折叠式刺刀,显然是为丘陵地形量身打造的战力。
出发前,李默特意调派了10辆超时空采矿车(其中5辆为山地改装型),并配备了20名工程兵——铁矿的开采需要先清理表层岩石,这些精通钻探的专家是关键。
前进基地的建立比预想中更顺利。鹰巢丘陵的主峰背面有一片隐蔽的凹地,正好容纳基地车展开。工程兵们用炸药在山体上开凿出通道,将发电站和矿石精炼厂的主体嵌入岩石内部,只露出通风口和传输管道,从外部看与山体浑然一体。
【鹰巢前进基地部署完成:
- 核心建筑:轻量化基地车、1座升级型发电站、1座矿石精炼厂(五号)
- 防御工事:3处隐蔽机枪堡、2条贯通山体的应急通道、1个伪装成岩石的弹药库
- 兵力:800名山地党卫军、5只追踪犬、10辆山地采矿车】
当第一辆采矿车的钻头刺入铁矿脉,光幕上的资源点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跳动。五号精炼厂的转化效率惊人,高纯度铁矿几乎不需要二次提纯,首接就能转化为可用资源,仅第一天就贡献了9万资源点,随着开采面扩大,很快就能达到预期的12万。
与此同时,主基地的扩张也在同步进行。李默下令再建造两座矿石精炼厂(六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七号),专门对接鹰巢基地的铁矿输送。矿洞内的空间己经不够用,工程兵们索性在地下河对岸炸开了一片新的溶洞,用钢结构支撑起庞大的精炼设备,蓝色的能量传输管道如同血管般穿过地下河,将三个基地的资源网络紧密连接。
【当前资源数据更新:
- 日均产出:主基地35万 + 分基地22万 + 鹰巢基地12万 = 69万资源点/天
- 现有储备:2,580,000资源点】
资源的暴涨让李默有了更多底气。他在鹰巢基地部署了2辆Panzer IV中型坦克(山地改装版),并在主峰的瞭望塔上架设了两门88mm高射炮——既能防空,又能平射支援山下,将整个丘陵区域打造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侦察兵们从鹰巢基地出发,将探查范围扩大到了70公里外。他们传回的情报显示,比尔森市区的美军正在囤积物资,似乎准备向东南推进;苏军的第5近卫坦克军则在城东工业区增加了巡逻频次,对周边的资源点表现出强烈兴趣。
“鹰巢基地的位置太关键了。”李默站在主基地的地图前,手指点在鹰巢丘陵与城东工业区之间的区域,“这里是美军和苏军势力范围的缓冲区,我们正好卡在中间,进可袭扰,退可隐蔽。”
他给鹰巢基地的指挥官——经验丰富的山地作战专家埃里克下达指令:“保持低姿态开采,避免与任何一方发生首接冲突。一旦发现敌军靠近,立即撤回洞内防御,利用地形消耗他们,主基地会派装甲部队支援。”
“明白,长官!”埃里克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背景里隐约能听到采矿机的轰鸣。
夕阳西下时,鹰巢丘陵的主峰上,伪装成岩石的瞭望塔里,一名山地党卫军正用高倍望远镜观察远方。他的脚下,铁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资源;他的身后,一座隐藏在山体中的钢铁据点正在悄然崛起。
三个基地如同鼎足之势,支撑起李默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根基。而随着资源的持续涌入,那支由红警系统打造的钢铁洪流,正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锋利。
李默知道,平静的开采期不会太久。当美军和苏军的目光最终聚焦到这片缓冲区时,鹰巢丘陵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山,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棋子。
夜色渐深,三个基地的灯光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星辰,在战争的阴霾中,闪烁着属于它们的独特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