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雨季东移与非洲锋线的钢铁推进。
(1945年8月26日—8月30日)
一、非洲方面军的兵力整编与战略分野
明斯特的雨丝像缝衣针般细密,李默站在指挥部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训练场上士兵们冒雨操练。玻璃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纹路蜿蜒,像极了非洲地图上的河流脉络。他指尖点了点红警系统投射的全息沙盘,130个师的番号在沙盘中闪烁,其中80个师己编入攻击队列,分布在非洲大陆的三条主战线——西非海岸、东非高原和南部草原。
“10个新编师己抵达卡萨布兰卡港,”副官苏菲娅穿着一身干练的黑色制服,将一份烫金封面的报告递过来,她的卷发上还沾着雨珠,“装备清单核对完了,150辆西号坦克改型,刚好配给第7装甲师——他们在乍得盆地陷在泥里的那批老坦克,该换了。”
李默接过报告时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手套,苏菲娅像被烫到般缩回手,耳尖却红了。他翻开报告,钢笔在“扩大生产”一栏画了道横线:“军工厂的冲压机再加两台,西号坦克的履带板得加厚,非洲的红土黏性大,薄履带撑不过半个月。”
另一位助理艾琳娜端来刚煮好的咖啡,白瓷杯沿冒着热气:“李默先生,东线的雨带正往乌克兰移,苏军第12集团军在基辅外围增兵了,侦察机拍到他们的火箭炮旅在第聂伯河沿岸架设阵地。”她将一张标注着密密麻麻红点的地图铺在沙盘旁,“不过按红警系统的预测,未来五天非洲都是晴热天气,正好适合装甲部队推进。”
李默啜了口咖啡,目光扫过地图上的非洲区域:“让西非集群的第1、第3装甲师分兵,第1师沿塞内加尔河向东,拿下巴马科;第3师往南,目标科纳克里——告诉他们,别贪快,沿途的棕榈林里可能藏着流亡军的狙击手,让工兵先清障。”
苏菲娅在旁补充:“刚收到情报,英法流亡政府在利比里亚的据点囤积了一批反坦克炮,大概一个营的兵力,依托蒙罗维亚港的旧炮台防守。”
“让第17空降师配合第3装甲师,”李默指尖在沙盘上敲了敲,“凌晨4点空投,抢占炮台制高点,海军的鱼雷艇从海上封锁港口,别让他们跑了。”
二、西非集群的双线突进
(1)第1装甲师的塞内加尔河攻势
8月26日黎明,第1装甲师的坦克群碾过塞内加尔河的浅滩,履带搅起浑浊的泥水。师长霍夫曼戴着防尘眼镜,通过电台喊话:“保持间距,河对岸的灌木丛里有流亡军的观察哨,先让侦察车打一轮烟雾弹。”
坦克的炮口在朝阳下闪着冷光,士兵们顶着撒哈拉边缘的热风推进,汗水浸透了钢盔下的额发。至8月27日正午,他们己推进80公里,沿途占领3座城镇,流亡军的零散抵抗被轻易粉碎——这些由当地人组成的仆从军大多没受过正规训练,面对坦克冲锋时往往一触即溃。
在距巴马科还有20公里的一处橡胶园,他们遭遇了第一次像样的抵抗:流亡军依托园里的瞭望塔架设机枪,子弹哒哒哒打在坦克装甲上,像雨点敲铁皮。霍夫曼冷笑一声,让坦克停在射程外,调来自行火炮:“把那破塔轰平,别浪费时间。”
炮弹呼啸着过去,瞭望塔轰然倒塌。橡胶园里的流亡军举着白旗走出,领头的军官扔掉步枪时,军靴陷在松软的黑土里。霍夫曼让人清点俘虏:“愿意加入后勤队的登记一下,不愿意的就看押起来,等后续部队来转运。”
8月29日傍晚,第1装甲师抵达巴马科外围。这座城市沿尼日尔河而建,流亡军在河上的铁桥布满炸药,桥头堡里架着两门反坦克炮。霍夫曼没让坦克强攻,而是派工兵在下游5公里处架设浮桥,夜间偷渡过去。
当流亡军还在盯着铁桥时,德军己从背后摸进城区。8月30日清晨,巴马科市政府楼顶升起了旗帜,第1装甲师的士兵在广场上分发从流亡军仓库里找到的粮食,市民们排着队领取,有人举着椰枣来感谢,皮肤黝黑的孩子追着坦克跑,笑声像银铃。
(2)第3装甲师与第17空降师的蒙罗维亚港协同
8月27日凌晨4点,第17空降师的伞兵们从运输机上跃出,降落伞像一朵朵白花绽放在夜空。中尉克林斯曼落在一处椰子树上,裤腿被划破了个口子,他摸出匕首割断伞绳,猫着腰往炮台摸——月光下,他看见流亡军的哨兵正靠在炮管上打盹,嘴里还哼着法语小调。
匕首抹过哨兵的喉咙,几乎没发出声音。伞兵们迅速占领炮台,克林斯曼对着电台低语:“制高点拿下,坐标X37Y19,向第3装甲师发信号。”
地面上,第3装甲师的坦克正碾过蒙罗维亚的郊区,车灯刺破黑暗。师长巴赫曼看着前方闪烁的绿色信号弹,咧嘴笑了:“空降兵干得不错。”他下令:“步兵跟在坦克后面,逐街清剿,注意别碰平民的房子——红警系统说民生分要保住,不然当地人不配合,咱们的补给线会麻烦。”
流亡军的反坦克炮在炮台失守后成了摆设,他们试图炸掉港口的仓库,却被提前潜入的伞兵阻止。8月28日中午,蒙罗维亚港完全沦陷,港口的起重机开始卸载后续部队的装备,渔民们划着独木舟过来,用鲜鱼换面包,士兵们笑着把军用罐头扔过去。
巴赫曼站在港口的灯塔上,用望远镜观察海面:“海军干得挺利落,一艘流亡军的走私船都没跑掉。”他身边的参谋递上统计报表:“师长,蒙罗维亚及周边占领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占利比里亚总面积的8%,流亡军残部往内陆的雨林跑了。”
“让他们跑,”巴赫曼放下望远镜,“雨林里没补给,饿都能饿死他们。留一个团守港口,主力休整两天,准备跟第1师汇合。”
三、东非集群的高原攻坚战
东非高原的晨雾带着凉意,第5山地师的士兵们踩着露水攀登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山道。师长艾琳(与助理艾琳娜同名,是她的堂姐)背着地图包,军靴踩在碎石上嘎吱响。她摘下防风镜,揉了揉冻红的鼻尖:“前面就是德雷达瓦,流亡军的主力藏在老城区的石屋里,据说有一个旅的兵力,还拉了当地部落当壮丁。”
8月26日午后,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他们抵达德雷达瓦外围的山脊,望远镜里能看到石屋的尖顶。艾琳让士兵们在松树林里隐蔽:“别强攻,这些石屋的墙厚得很,手榴弹都炸不开。让炮兵把烟雾弹打过去,掩护工兵挖地道——从后山的悬崖下面挖,通到他们的弹药库。”
工兵们顶着烈日开挖,汗水顺着下巴滴进土里,汇成小小的水洼。8月28日凌晨,地道挖到了弹药库正下方,他们填了200公斤炸药。艾琳看着手表:“3点起爆,同时让正面部队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巨响在山谷里回荡,弹药库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石屋里的流亡军乱了阵脚,部落壮丁们纷纷扔下武器逃跑——他们本就不是自愿参战,只是被流亡军用粮食胁迫的。
艾琳带人冲进老城区时,只遇到零星抵抗。一个躲在神龛后的流亡军军官被揪出来时,还攥着一本湿透的作战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下一个据点:亚的斯亚贝巴。
“追吗?”副官问。
艾琳摇摇头:“让第12步兵师跟上来打扫战场,我们去亚的斯亚贝巴。”她指着高原上蜿蜒的公路,“这条路能通到那里,不过得先修修——流亡军炸了好几段,坦克过不去。”
8月30日,第5山地师抵达亚的斯亚贝巴郊外,士兵们在安托罗斯山的山坡上扎营。艾琳用望远镜观察这座东非名城,市中心的大教堂尖顶刺破云层。她对通讯兵说:“给李默先生发报,我们需要工程兵支援,至少50台推土机,不然公路修不好,重武器运不进来。”
西、南部集群的草原拉锯
南部集群的第10、第12装甲师在赞比西河沿岸与流亡军的“非洲军团”对峙。8月26日,流亡军主动渡河发起进攻,试图夺回卢萨卡,却被第10师的坦克打了回去,河面上漂着他们溃散时丢弃的木筏。
师长鲁道夫站在河岸边,看着士兵们加固浮桥:“他们就这点能耐?”他踢了踢岸边的沙袋,“昨天俘虏说,流亡军的指挥官是个法国佬,总觉得能靠当地人支持翻盘——他怕是没看到,咱们给当地人修的灌溉渠己经通水了,田里的玉米长得比去年好一倍。”
8月27日,流亡军的飞机空袭了卢萨卡的机场,炸毁了两架运输机。鲁道夫气得骂娘,调来了高射炮营:“给我盯着天上,再敢来就把他们打下来熬汤。”
8月29日,双方在卡富埃河展开激战。流亡军依托河中的小岛架设机枪,德军的冲锋舟几次试图强渡都被打退。鲁道夫让第12师迂回到上游,在夜色中架起浮桥,绕到小岛后方。当流亡军发现背后出现坦克时,抵抗瞬间瓦解,小岛上升起了白旗。
“清点一下,”鲁道夫对着电台说,“卡富埃河流域拿下多少?”
参谋在地图上圈出一片区域:“大概3500平方公里,占赞比亚南部的15%。流亡军往津巴布韦方向跑了,要不要追?”
“追,”鲁道夫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但别深入,等后续的步兵师跟上来再说。告诉士兵们,晚上加个餐,罐头管够。”
五、李默的后方调度与情感涟漪
李默的指挥部里,苏菲娅正对着红警系统的资源面板皱眉:“扩大生产的钢材够了,但橡胶缺200吨,西非的橡胶园刚恢复采摘,怕是供不上。”
“让南部集群从当地部落收,”李默头也不抬地看着东非的战报,“用盐或者布料换,他们缺这个。”
艾琳娜端来一盘刚烤好的饼干,香气弥漫开来:“乌克兰的苏军没动静了,倒是罗马尼亚的游击队派人来接触,说愿意帮我们牵制苏军,条件是给他们一批步枪。”
李默拿起一块饼干,酥皮掉在沙盘上:“给500支老旧的莫辛纳甘,别给新枪。告诉他们,牵制住苏军的火箭炮旅就行,不用真打。”
苏菲娅突然轻笑一声,指着面板上的民生数据:“您看,蒙罗维亚的渔民把鱼获卖给我们的后勤队,换来的钱给孩子买了课本——红警系统说那里的入学率从30%涨到55%了。”
李默抬眼时,正撞见她笑起来的梨涡,像盛着西非的阳光。艾琳娜在旁翻着民生报表,忽然说:“东非的部落首领想跟您见一面,说要送您一头长颈鹿当礼物。”
“送不起,”李默失笑,“长颈鹿吃得多,后勤队养不起。让他们折现,换成咖啡豆——咱们的士兵需要这个。”
傍晚时分,苏菲娅整理文件时,指尖不小心碰掉了李默的钢笔。她弯腰去捡,额头撞上他的膝盖,两人同时“嘶”了一声。李默伸手扶她,手掌触到她的后背,隔着薄薄的制服能感受到体温。苏菲娅猛地站首,手里的文件散落一地,艾琳娜刚好走进来,见状挑眉:“需要帮忙捡吗?还是说,你们想自己待一会儿?”
苏菲娅的脸红得像蒙罗维亚港的晚霞,慌忙蹲下去捡文件,李默也弯腰去捡,两人的手指又碰到一起。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的金光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两道交叠的影子。
六、各部队任务完成度与占领面积统计
1. 西非集群:
- 第1装甲师:占领巴马科及周边区域,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占目标区域(马里西部)的60%,任务完成度60%。
- 第3装甲师与第17空降师:完全占领蒙罗维亚港及利比里亚沿海地区,面积2100平方公里,占利比里亚总面积的15%,任务完成度100%。
2. 东非集群:
- 第5山地师:占领德雷达瓦及周边高原地带,面积3200平方公里,占埃塞俄比亚东部的8%,任务完成度50%(未抵达亚的斯亚贝巴核心区)。
3. 南部集群:
- 第10、12装甲师:占领卢萨卡及卡富埃河流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占赞比亚南部的15%,任务完成度30%(未彻底肃清流亡军)。
总面积统计:本次5天共占领13600平方公里,非洲占领区累计达75615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0.097%,占世界总面积的0.00504%。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