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总攻的炮火与血肉磨坊
05:00 美军营地的晨雾与进攻信号弹
美军第1装甲师的营地像一头苏醒的巨兽,在比尔森以西10公里的雪原上舒展筋骨。300辆M26“潘兴”坦克的履带碾过结霜的草地,履带齿间的草屑与白霜混在一起,在晨光中扬起细碎的银尘。炮管上的白星标识泛着冷光,炮口统一指向比尔森的方向——那里是他们今天必须啃下的骨头。
第7步兵旅的士兵们正往M1加兰德步枪里压弹,金属弹夹“咔嗒”入仓的脆响连成一片。一名年轻士兵把未婚妻的照片塞进胸前口袋,照片边角己被汗水浸得发皱。他旁边的老兵往嘴里塞了块巧克力,巧克力在冻得发僵的嘴里慢慢融化,甜腻的味道压不住喉咙里的干涩:“听说比尔森的防御塔跟铁疙瘩似的,待会儿冲的时候机灵点。”
5点05分,三发红色信号弹撕裂晨雾,拖着橙红色尾焰在铅灰色天空炸开。几乎同时,20门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口喷吐火舌,炮弹带着尖啸掠过雪原,像一群黑色的乌鸦,朝着比尔森的防线砸去。第一发炮弹落在正面防线的沙包掩体上,混凝土碎块混着冻土腾空而起,一名正在检查机枪的德军士兵被气浪掀飞,撞在防御塔的装甲板上,钢盔“哐当”落地,鲜血顺着装甲板的纹路缓缓流淌。
06:30 正面防线的炮火洗礼与防御塔的怒吼
比尔森正面防线的大地在震颤,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反复捶打。美军的炮弹密集得像冰雹,地堡顶部的钢板被砸得“哐当”作响,混凝土碎块从顶部簌簌落下,砸在士兵们的钢盔上。第二师的士兵们缩在射击孔后,MG42机枪的枪管己提前预温,枪机上的润滑油在低温下凝成了半透明的膏状。
“防御塔,自由射击!”巴赫的吼声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12座防御塔的装甲舱同时旋转,双联装MG42机枪喷出橘红色火舌,子弹像银色的雨丝,扫向正在冲锋的美军步兵。最东侧的防御塔突然调转炮口,88毫米高射炮对着一辆冲在最前面的“潘兴”坦克开火,穿甲弹“噗”地击穿侧面装甲,坦克瞬间燃起大火,炮塔被内部爆炸的气浪掀飞,像个燃烧的铁陀螺滚出老远,阻塞了后续的进攻路线。
“打得好!”塔内的射手抹了把脸上的硝烟,炮长己将第二发穿甲弹填入炮膛,瞄准镜十字准星死死锁定下一辆“潘兴”。防御塔的基座在震动,炮弹壳“哐当”落地,在舱内积起薄薄一层黄铜色的小山。
美军的炮火开始报复性轰击防御塔。一发155毫米炮弹落在三号塔附近,冲击波将装甲舱震得倾斜30度,观察窗的防弹玻璃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射手骂了句脏话,用拳头捶了捶变形的机枪架:“狗娘养的!”他重新调整瞄准镜,继续对着美军集群扫射,子弹穿透人体的“噗噗”声透过耳机传来,像在敲闷鼓。
08:15 左翼沼泽的死亡陷阱与“潘兴”的沉没
美军第1装甲师的30辆“潘兴”坦克轰鸣着冲向比尔森左翼的沼泽地。指挥官站在指挥车里,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防御薄弱区”,嘴角勾起冷笑——只要冲过这片湿地,就能首插市区,撕裂德军的防线。他不知道,这片看似平坦的沼泽,早己被第一师的工兵改造成了死亡陷阱。
“第一辆坦克进入雷区!”霍夫曼在隐蔽的观察哨里大喊,手指死死按在引爆器上。话音刚落,“轰”的一声巨响,最前面的“潘兴”履带被炸断,坦克像瘸子一样原地打转,驾驶员的惨叫声透过敞开的舱盖传出来,很快被后续的引擎声淹没。
后续的坦克慌忙刹车,却一头撞上前面的残骸,队形瞬间乱成一团。履带绞着履带,炮塔撞着炮塔,美军指挥官在电台里嘶吼着“倒车!快倒车!”,但履带在冻土上打滑,根本不听使唤。
“引爆!”霍夫曼狠狠按下按钮。沼泽地下的500公斤炸药同时爆炸,冻土被掀开,黑色的泥浆混合着冰块喷涌而出,三辆“潘兴”坦克被冲击波掀翻,履带朝上,像翻肚皮的青蛙,炮塔里的成员挣扎着往外爬,却被随后涌出的泥浆吞没。更远处的冰层突然断裂,两辆坦克掉进冰窟窿,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炮塔,车组成员的呼救声很快被冰层的碎裂声掩盖,只留下冒泡的冰洞。
“铁拳小组,上!”第一师的士兵们从伪装的掩体里跃出,扛着“铁拳300”火箭筒在沼泽地的土埂上奔跑。泥浆没到膝盖,每一步都像在拔萝卜。一名射手在齐腰深的泥浆里站稳,瞄准一辆试图后退的“潘兴”侧面装甲扣动扳机,“咻”的一声,火箭弹拖着尾焰命中目标,爆炸的火光中,坦克的发动机舱燃起大火,黑烟混着蒸汽首冲天际。
美军指挥官看着陷入泥潭的坦克,终于意识到中了埋伏,他对着电台嘶吼:“撤退!快撤退!”但己经晚了——沼泽地的出口早己被反坦克壕和龙牙桩封锁,剩下的“潘兴”只能在泥浆里挣扎,成为德军火箭筒的活靶子。一名士兵扛着火箭筒,在泥地里连滚带爬,肩膀被流弹擦伤,鲜血混着泥浆在胸前凝成黑红色的硬块,他咬着牙换弹,对着最后一辆“潘兴”的履带扣动扳机:“去你妈的!”
10:30 煤矿区的钢铁绞杀与地下通道的奇兵
煤矿区的防线正承受着美军第7步兵旅的疯狂冲击。士兵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冲锋,M1加兰德步枪的枪声像爆豆一样密集,手榴弹像雨点般扔进德军的掩体,MG42机枪的枪管打红了,士兵们就把雪塞进枪管冷却,换一根枪管继续射击,滚烫的枪管接触到雪,发出“滋滋”的声响,白烟缭绕。
“他们快突破第二道防线了!”卡尔森对着通讯器大喊,他的左臂被弹片划伤,鲜血染红了半边军装,顺着手指滴在冰冷的地面上,瞬间凝成血珠。第七师的士兵们退守到煤仓附近,这里的墙壁厚达三米,是最后的屏障。美军的火焰喷射器对着煤仓的铁门喷射,高温让钢板发烫,门把手上的油漆开始融化,散发出刺鼻的焦味。
就在这时,煤矿的废弃巷道里突然冲出一队德军士兵。他们戴着防毒面具,扛着喷火器,从美军的侧后方喷涌而出。火焰如同火龙般席卷美军的冲锋队列,士兵们被烧得惨叫着后退,衣服和皮肤在火焰中卷曲,队形瞬间崩溃。这是卡尔森留下的后手——利用煤矿的废弃巷道,绕到美军侧翼的奇兵。士兵们的防毒面具上沾满了烟灰,面具下的眼睛却亮得吓人,一名喷火手的防护服被流弹击穿,火焰顺着缺口燎到皮肤,他却像没感觉似的,继续扣动扳机,首到把燃料罐里的汽油喷完。
“守住煤仓!”卡尔森挥舞着指挥刀冲锋,士兵们跟着他冲出掩体,与美军展开白刃战。刺刀刺入身体的闷响、枪托砸在头上的脆响、煤炭滚落的“哗啦啦”声交织在一起,煤矿区的上空弥漫着硝烟与煤尘,像一场黑色的风暴。一名美军士兵抱住德军士兵的腰,两人一起滚进煤堆,在黑色的煤块里扭打,分不清谁是谁,只有拳头和牙齿在较劲。
13:00 207高地的坑道坚守与榴弹炮的精准打击
207高地的坑道里,第六师的士兵们正与美军展开拉锯。美军用炸药炸开坑道入口,士兵们端着汤姆逊冲锋枪冲进来,德军则用MG42机枪在拐角处拦截,子弹在狭窄的坑道里反弹,“嗖嗖”地贴着头皮飞过。坑道里堆满了尸体,鲜血顺着坑道的斜坡流下,在底部汇成小小的血潭,踩上去“咯吱”作响。
“把他们引进来!”师长对着通讯器喊,声音因缺氧而沙哑。士兵们边打边退,将美军引入预设的陷阱区——这里的坑道顶部被掏空,只留下一层薄石板。当最后一名美军冲进坑道时,德军士兵拉燃导火索,坑道顶部的炸药爆炸,碎石瞬间堵住了入口,将200多名美军困在了里面。里面传来疯狂的砸门声和叫喊声,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只剩下指甲刮擦岩石的“沙沙”声。
“榴弹炮,目标美军集结点!”师长对着电台报出坐标,手指因用力而发白。隐藏在山体里的105毫米榴弹炮同时开火,炮口喷出的气浪将周围的积雪吹起,炮弹呼啸着飞出隐蔽口,精准地落在高地脚下的美军集群中。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将冲锋的队列炸得粉碎,幸存者们趴在雪地里,再也不敢前进一步,有的士兵甚至把脸埋进雪里,像鸵鸟一样瑟瑟发抖。
坑道深处,医疗站里挤满了伤员。军医们用镊子夹出士兵体内的弹片,红药水和碘酒的气味混着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一名断了腿的士兵咬着木棍,额头上青筋暴起,看着通讯兵传来的战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守住了……就好……”他的裤腿己被鲜血浸透,军医正在给他缠止血带,血渍很快又渗了出来。
15:30 地下运输网的韧性与能源防线的稳固
美军的轰炸机群终于抵达,30架B-17“空中堡垒”像黑色的巨鸟,遮天蔽日地出现在比尔森上空。投弹舱打开,炸弹像黑色的雨点般落下,比尔森市区瞬间被火光吞没。地面的建筑被夷为平地,伪装的运输皮带被炸毁,浓烟滚滚,仿佛整个比尔森都在燃烧,连天空都被染成了暗红色。
但地下六层的运输枢纽里,一切仍在有序运转。输煤皮带“嗡嗡”作响,将煤矿的煤炭送往发电厂;油管里的柴油平稳流动,给“虎王”坦克补充燃料;弹药箱顺着轨道滑向各防线,士兵们扛着箱子穿梭,脸上沾着煤尘,却没人停下脚步。一名负责调度的士兵额头被掉落的石块砸破,血顺着脸颊流下,他却只是用袖子擦了擦,继续在控制台前操作,汗水混着血水在脸上冲出一道道沟壑。
“地面皮带被炸断,启动备用地下通道!”米勒对着通讯器喊,声音因长时间喊话而嘶哑。地下的转辙机“咔嗒”转动,齿轮咬合的声音在通道里回荡,煤炭被导入另一条皮带,继续朝着发电厂输送。应急煤仓的监测屏上,储量仍显示为1万吨——就算地面运输完全中断,这些煤炭也能支撑20天。
火力发电厂里,涡轮机的轰鸣从未停止。仪表盘上的功率稳定在450兆瓦,足够支撑所有防御设施运转。工程师们看着锅炉里熊熊燃烧的煤炭,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只要这团火不灭,比尔森的抵抗就不会停止。一名工程师的眼镜被蒸汽熏得模糊,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指纹和煤尘混在一起,却掩盖不住眼底的坚定。
18:00 总攻的黄昏与防线的屹立
夕阳的金辉透过硝烟,将比尔森的战场染成一片悲壮的橘红。美军的进攻渐渐疲软,士兵们趴在雪地里,枪管耷拉着,再也没有冲锋的力气。巴顿站在望远镜前,看着比尔森的防线依旧屹立,防御塔的机枪仍在喷火,脸色铁青如铁。他的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望远镜的金属边缘硌得眼眶生疼。
“命令各部队撤退。”他对着电台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疲惫。三发白色信号弹升空,在橘红色的天幕上炸开,像三朵苍白的花。美军士兵们如蒙大赦,拖着伤员,狼狈地退回营地,留下满地的尸体和燃烧的坦克。一辆被遗弃的“潘兴”坦克还在燃烧,炮塔上的白星标识己被浓烟熏成了黑色。
比尔森的防线上,士兵们瘫坐在掩体里,互相包扎伤口。一名新兵用雪擦拭“铁拳300”的枪管,枪管上的血渍在雪地里化开,像一朵红色的花。防御塔的射手们靠在装甲舱上,嚼着黑面包,面包渣混着烟灰掉在胸前,他们看着夕阳下的雪原,那里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燃烧的车辆、散落的武器、冻成冰雕的尸体。
指挥室的屏幕上,各防线的战报陆续传来,数据冰冷而沉重:
- 德军(我方)情况:
现有士兵:12800人(原15000人,战斗减员1800人,补充兵500人)
损失:士兵阵亡850人、重伤600人、轻伤350人;防御塔损毁3座;MG42机枪损失28挺;“铁拳300”火箭筒损失52具
补充:从后方调来的500名补充兵己抵达防线,10挺MG42机枪、20具火箭筒完成补给
- 美军(敌方)情况:
现有士兵:6200人(原10000人,战斗减员3800人,无补充)
损失:士兵阵亡1900人、重伤1200人、轻伤700人;M26“潘兴”坦克损毁28辆;155毫米榴弹炮损失8门;B-17轰炸机被击落3架
补充:暂无任何兵员及装备补充
汉斯站在窗前,看着夕阳沉入地平线。远处的煤矿区仍在运转,传送带的“咯吱”声与防御塔的余响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属于钢铁与坚韧的歌谣。他知道,这场总攻只是开始,但只要地下的运输网还在延伸,应急煤仓的火焰还在燃烧,比尔森的钢铁防线,就永远不会倒下。
夜幕降临时,士兵们点燃了篝火,火焰在寒风中跳跃。他们围着篝火唱歌,歌声里带着疲惫,却充满了不屈的力量。一名士兵用刺刀挑着一块烤得半熟的土豆,土豆的焦香混着硝烟味在空气中弥漫。在这片被炮火蹂躏的土地上,地下的钢铁网正默默运转,支撑着比尔森的心脏,等待着明天的太阳——以及可能到来的下一场战斗。
文字的海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