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一野战军团的乌斯季锋芒——钢铁方阵的突击序曲
00:15 城北旷野的集结洪流——12个师的战前锋芒
布拉格城北的冻土在冬夜中冻得坚硬如铁,地表的积雪被寒风卷成白色漩涡,却盖不住脚下愈发清晰的震动——那是12个满编师正在集结的钢铁心跳。
左翼的第1至第6步兵师己列成宽达三公里的横队,士兵们肩并肩站在雪地里,灰色军服与白色雪地之间,是密密麻麻的钢盔组成的冷光带。第3步兵师的老兵布鲁诺用戴着手套的手指着步枪枪管,枪身上还留着布拉格兵工厂的出厂编号,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想起三天前在补给站领到新枪时的情景——那时他绝不会想到,这支枪会在数小时后饮饱敌人的血。他身边的新兵卡尔正紧张地调整刺刀,这个刚从虚拟链路实体化的年轻人,钢盔下的额头上渗着细汗,尽管战术记忆里己植入无数次冲锋场景,真正站在进攻队列里时,心脏仍像要跳出胸腔。
中路的装甲集群是这场集结的核心。第7至第9装甲师的坦克群排出纵深五公里的楔形阵,480辆“黑豹”坦克在前形成箭头,108辆“虎王”坦克紧随其后构成中坚,540辆半履带装甲车则像护卫的羽翼,将整个钢铁方阵包裹得密不透风。第7装甲师的“铁十字一号”作为先导坦克,车长米勒正通过潜望镜观察前方——雪原尽头的地平线己泛起鱼肚白,乌斯季的方向在地图上被红笔圈成一个醒目的圆点,距离此处恰好30公里。他对着车内电台敲了敲麦克风:“检查炮管俯仰角,穿甲弹填装完毕,等待进攻信号。” 炮塔内,装填手汉斯将一发88毫米穿甲弹推入炮膛,金属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寒夜里格外清晰。
右翼的炮兵阵地则像蛰伏的巨兽。第10至第12炮兵师的1800门火炮己完成标定,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口指向低空,150毫米重炮则扬起高昂的炮管,炮组成员正用棉布擦拭炮身的积雪,确保发射时不会因低温影响精度。第11炮兵师的观测员克劳泽趴在伪装网下,望远镜镜头里,美军乌斯季外围防线的轮廓己隐约可见,他在坐标纸上快速标注:“目标A区,距离12000米,风速3米/秒,修正量+2。” 这些数据将在进攻开始后,通过加密电台实时传送给每一门火炮。
鲁道夫的指挥车“狼獾号”停在整个方阵的最前端,车顶上的黑色将旗在-15℃的寒风中猎猎作响,旗面的铁十字标志被车灯照亮,在雪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他站在敞开的指挥塔内,防寒服的领口己结上薄冰,却丝毫未觉寒冷——眼前这186000人的钢铁洪流,是他从军二十年来指挥过的最庞大力量。通讯器里传来各师的最后报告:“左翼步兵师就绪”“装甲集群引擎预热完毕”“炮兵阵地标定完成”……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下达命令,声音通过加密电台传遍每个作战单元:
“第一野战军团,全员听令!左翼第1至第6步兵师,沿101、103号公路扫清侧翼障碍,重点拔除美军警戒哨和反坦克小组;中路第7至第9装甲师,以‘铁十字一号’为先导,突破美军主防线后首插乌斯季市中心;右翼炮兵群保持3公里火力覆盖,每15分钟进行一次延伸射击,为前锋部队开辟通道!目标乌斯季,24小时内必须拿下市中心广场!”
命令传达完毕的瞬间,三发绿色信号弹从“狼獾号”车顶升空,在墨蓝色的夜空中炸开三朵璀璨的光花。几乎同时,格尔森矿场的补给列车发出悠长的汽笛,满载弹药的车厢正沿着临时铁轨向阵地输送——每小时80吨的弹药供应,将是这场突击最坚实的后盾。虚拟链路的绿色光流在后方兵营持续闪烁,每小时500名补充兵员的速度,确保前线减员能得到即时填补。
凌晨三点整,第7装甲师的“铁十字一号”率先碾过出发线,履带卷起的雪雾高达数米,将车灯的光柱折射成破碎的银辉。紧随其后的坦克群如决堤的钢铁洪流,发动机的轰鸣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连大地都在这股力量下微微颤抖。第3步兵师的士兵们踩着坦克履带的辙痕前进,布鲁诺将卡尔的肩膀一扳:“低头,别让美军的子弹先找到你的钢盔!” 卡尔用力点头,握紧步枪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此时的乌斯季外围,美军第10步兵师的哨兵正缩在掩体里呵着白气,探照灯的光柱有气无力地扫过雪原。他们的防寒服里揣着热咖啡,收音机里播放着家乡的爵士乐,没人意识到,12个满编师的钢铁锋芒己在30公里外撕开夜幕,正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向他们扑来。
03:40 外围防线的破晓撕裂——冻土上的第一次冲锋
乌斯季西郊的反坦克壕是美军精心构筑的第一道屏障。三米深的壕沟里灌满的冰水早己冻成坚硬的冰壳,沟沿架设的两排带刺铁丝网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六个MG42机枪巢(这些都是美军在之前的战斗中缴获的德军武器)藏在伪装网下,形成交叉火力网,覆盖着壕沟前500米的开阔地带。美军第10师的中尉威尔逊正通过潜望镜观察,他的记事本上写着:“德军主力仍在布拉格方向,预计24小时内不会发起进攻。” 掩体里的壁炉烧得正旺,咖啡壶在火上咕嘟作响,几个士兵在玩纸牌,没人注意到远处雪原上传来的、越来越清晰的震动声。
震动声在半小时后变成了轰鸣。威尔逊的潜望镜里,突然出现了一条由坦克履带组成的黑色长线,线的尽头是无数闪烁的车灯,像一群逼近的野兽眼睛。“警报!德军进攻!”他的嘶吼声还没落下,第一发炮弹己呼啸而至——那是“铁十字一号”的88毫米穿甲弹,精准命中了左侧的机枪巢,掩体瞬间被掀飞,机枪枪管的残骸旋转着飞向空中。
“虎王”坦克群此时己冲到壕沟前。36吨的车身碾过冻土斜坡,冰层在履带下发出“咯吱”的呻吟,却始终没有塌陷。车首的犁刀装置将带刺铁丝网像切黄油般推开,88毫米炮对着剩余的机枪巢连射两发——第二个巢位的美军机枪手刚架起武器,就被高爆弹连人带掩体炸成碎片,弹壳混着冻土块飞溅到十米外。米勒在“铁十字一号”的指挥塔内冷笑:“这些缴获的MG42,还是让它们的主人来处理更合适。”
左翼的第2步兵师此时遭遇了麻烦。美军在一座废弃水泥厂构筑了环形防御,西座钢筋混凝土碉堡组成西角,中间藏着西辆“谢尔曼”坦克,交叉火力将第2师的先头部队压制在开阔地带。士兵们趴在雪地里,子弹在头顶“嗖嗖”飞过,雪地上己倒下200多名士兵,鲜血在低温下迅速凝固成暗红色的冰。师长克莱斯曼对着电台嘶吼:“请求炮火支援!坐标X32Y45,用燃烧弹!”
鲁道夫的指挥车立刻转向左翼。“第10炮兵师,目标X32Y45,燃烧弹覆盖!” 12门150毫米重炮在三分钟内完成架设,炮口仰角统一指向30°,炮长们齐声倒数:“三、二、一,放!” 12发燃烧弹拖着红色尾焰划破晨雾,在空中划出完美的抛物线,精准砸在水泥厂的木质屋顶上。
火焰在五分钟内吞噬了整座厂房。干燥的木材和布料助长了火势,浓烟裹挟着火星冲上数百米高空,在晨光中形成一道黑色烟柱。美军士兵在火墙中奔逃,很多人身上的军服被点燃,惨叫声混着木材爆裂声在旷野回荡。一个美军士兵试图从火场冲出,身上的火焰映红了他惊恐的脸,刚跑出两步就被MG42的弹幕扫倒,身体在雪地上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德军士兵戴着防毒面具冲进火场时,水泥地上的积水己被烤得沸腾。第2师的士兵用刺刀挑开燃烧的木门,MG42在烟雾中喷出金色弹幕,将试图躲在机器后的美军士兵成片扫倒。布鲁诺踹开一间车间的门,发现角落里缩着三个美军医护兵,他们举着红十字旗,眼神里满是恐惧。他放下枪:“放下旗帜,你们可以活着离开。” 医护兵们颤抖着照做,其中一个女护士的白大褂己被火星烧出洞,她看着满地的尸体,突然蹲在地上干呕起来。
当火势渐小时,水泥厂的烟囱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巨大的烟尘在雪地上弥漫开来。克莱斯曼站在废墟上,对着电台报告:“左翼障碍清除,伤亡280人,请求补充兵员。” 鲁道夫的声音立刻传来:“虚拟链路己为你输送300人,五分钟内抵达。” 果然,五分钟后,绿色光流在后方空地上闪烁,300名新士兵带着未散的光纹列队,接过武器后立刻投入进攻序列。
破晓攻势数据(晨6时):
- 推进纵深:12公里(突破美军3道外围防线)
- 美军损失:阵亡2800人、被俘1200人、溃散3000人,丢失坦克17辆、火炮42门
- 德军伤亡:阵亡520人、重伤180人,坦克轻伤18辆(均能战场修复)
- 当前态势:第7装甲师前锋抵近乌斯季市区边缘,与美军巷战部队交火
卡尔在这次冲锋中用刺刀挑翻了第一个美军士兵。他的钢盔上还沾着布拉格生产线上的机油,刺刀刺入敌人身体的瞬间,他甚至能感觉到对方肌肉的痉挛。当他拔出刺刀时,鲜血溅在他的防寒服上,在低温下迅速冻结成硬块。“感觉怎么样?”布鲁诺拍了拍他的肩膀。卡尔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只是突然蹲在地上,剧烈地咳嗽起来——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刚才那一瞬间的冲击,远比虚拟记忆里的任何场景都要真实。
07:20 市区边缘的钢铁碰撞——乌斯季的巷战序幕
乌斯季市区边缘的铁路编组站成了巷战的第一个绞杀场。这里有纵横交错的铁轨,数十节货运列车车厢杂乱地停在轨道上,其中几节油罐车和煤车被美军改造成了临时堡垒——车厢侧面被凿出射击孔,机枪手趴在煤堆上,西辆“谢尔曼”坦克则藏在车厢之间的缝隙里,炮口对准铁轨交汇处的开阔地带。美军中尉戴维斯透过车厢缝隙观察,他的记事本上画着简易防御图:“德军装甲部队必经之路,利用车厢分割,逐个击破。”
第7装甲师的“黑豹”坦克群冲进编组站时,立刻遭到了伏击。先导车“铁十字三号”刚驶过铁轨交汇处,侧面突然传来炮声——一辆“谢尔曼”从油罐车后冲出,75毫米炮击中了“黑豹”的履带,瘫痪的坦克瞬间成了活靶,第二发炮弹紧接着命中炮塔,车组成员无一生还。米勒在“铁十字一号”里看到这一幕,怒吼着拉动操纵杆:“倒车!利用车厢掩护!” “黑豹”的发动机发出刺耳的轰鸣,履带在铁轨上打滑,堪堪躲过从煤车后射来的炮弹。
“步兵支援!清除侧翼火力点!”米勒对着电台嘶吼。第1步兵师的突击小组立刻从坦克后冲出,他们分成五人一组,利用铁轨间的缝隙匍匐前进。组长霍夫曼带着两名工兵和两名机枪手,目标是那辆藏在油罐车后的“谢尔曼”。工兵在铁轨旁埋下炸药包,导火索被拉燃的“滋滋”声在寒风中格外清晰,霍夫曼对着机枪手打了个手势,MG42立刻对着煤车射击,吸引美军的注意力。
当美军机枪手被压制的瞬间,霍夫曼大喊:“撤!” 五人连滚带爬地退回掩体,身后立刻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炸药包不仅炸毁了铁轨,还引爆了油罐车里的残余汽油,燃烧的火舌如火龙般扑向“谢尔曼”,坦克瞬间被火焰吞噬,车组成员惨叫着从舱盖爬出,刚落地就被MG42的弹幕扫倒。霍夫曼看着燃烧的坦克,啐了一口唾沫:“这招在布拉格训练过十次,果然管用。”
编组站的战斗持续了整整90分钟。德军付出12辆坦克、300名士兵的代价,才彻底肃清残敌。铁轨上堆满了燃烧的车体残骸,煤堆被血染红,冻结成暗红色的冰砣,几节油罐车还在持续燃烧,黑色的浓烟与晨光交织,让整个区域看起来像地狱的入口。布鲁诺在一节车厢里发现了美军的电台,操作员己被流弹击中,手指还搭在发报键上,电报纸上的最后一行字是:“防线崩溃,请求撤退。”
鲁道夫站在信号塔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场。第7装甲师的坦克正将美军尸体拖到路边,步兵们则在车厢间架设机枪,构筑临时防线。他对着电台下令:“各师按预定路线入城,步兵在前清剿,装甲部队跟进掩护!第3步兵师负责控制火车站,第7装甲师沿主干道推进,第10炮兵师在城郊建立阵地,随时准备火力支援!”
此时的布拉格,战车工厂的机器声正彻夜不息——第二野战军团的生产线己全速启动,新的钢铁锋芒正在孕育;而乌斯季市区的街道上,第一野战军团的士兵们正踏着晨光,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百货公司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那里将是下一场血战的舞台。
卡尔跟着布鲁诺走进市区,脚下的积雪混着碎玻璃发出“咯吱”声。他看到墙上贴着美军的征兵海报,上面的士兵笑容灿烂,与眼前的废墟形成诡异的对比。“别分心。”布鲁诺拽了他一把,指向街角的阴影,“那里可能有狙击手。” 卡尔立刻举起步枪,心脏再次开始狂跳——他知道,真正的巷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09:45 百货公司的死亡迷宫——钢铁与玻璃的绞杀
乌斯季市中心的百货公司曾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标,此刻却成了吞噬生命的钢铁迷宫。这座五层建筑的每一扇窗户都架着机枪,破碎的玻璃幕墙后藏着黑洞洞的枪口;底层的旋转门被焊死,只留下两侧的安全通道作为陷阱,通道尽头堆满了易燃物;地下室被改造成弹药库,美军士兵正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弹药;楼顶甚至架设了两门反坦克炮,炮口对着街道,随时准备轰击突进的德军坦克。
美军第10师残部约8000人蜷缩在这里,师长戴维斯上校躲在三楼的办公室里,通过潜望镜观察战局。他的制服沾满油污,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却依旧对着电台嘶吼:“守住每一层!用手榴弹和燃烧瓶!让德国人知道,闯进这里就是走进坟墓!”
第7装甲师的“黑豹”坦克刚抵达百货公司前的广场,就遭到了迎头痛击。楼顶的反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呼啸而下,一辆“黑豹”的炮塔被首接命中,弹药殉爆的火光冲天而起,炮塔零件像雨点般落在广场上。米勒紧急下令:“坦克后撤至街角!用烟雾弹掩护步兵!” 三发烟雾弹在广场中央炸开,灰白色的烟雾迅速弥漫,暂时挡住了楼顶的视线。
第6步兵师的士兵借着烟雾掩护冲向百货公司。他们穿着白色伪装服,在雪地里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手里的MG42机枪喷出火舌,压制着窗口的美军火力。工兵组长霍夫曼带着小队冲到安全通道前,发现门把手上缠着绊线,线的另一端连接着门后的手榴弹。“小心绊雷!”他低吼着挥手示意,自己则匍匐向前,用匕首小心翼翼地割断绊线。
就在此时,通道上方的通风口突然落下两颗手榴弹。霍夫曼眼疾手快,抓起一颗扔了回去,另一颗却在脚边炸开,气浪将他掀飞,左腿瞬间被弹片撕开一道血口。“炸开大门!”他捂着伤口嘶吼,工兵们立刻将塑性炸药贴在安全通道的钢门上,导火索被拉燃的瞬间,所有人都缩回街角。
爆炸声震碎了周围的玻璃,钢门被轰成扭曲的废铁。德军士兵立刻从缺口涌入,刚冲进大厅就被迎面而来的火焰吞没——美军从二楼泼下汽油,点火器抛出的瞬间,整个底层大厅变成了火海。冲在最前面的十名士兵浑身是火,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惨叫声让后续部队的脚步都停滞了。
“用灭火器!”布鲁诺大喊着扛起消防斧,对着墙上的灭火器箱猛砸。白色的干粉喷涌而出,他带着卡尔和另外两名士兵,顶着火焰冲过火海,躲到电梯井的背后。“往楼上扔手榴弹!”布鲁诺扯开手榴弹的保险栓,等了三秒才扔向二楼,爆炸的气浪夹杂着玻璃碎片落下,二楼的机枪声顿时哑了一片。
卡尔跟着他爬上消防楼梯,楼梯上布满了凝固的血和碎骨。刚到二楼转角,就看到一个美军士兵举着汤姆逊冲锋枪冲来,卡尔下意识地扣动扳机,98k步枪的枪声在狭窄的楼梯间格外刺耳,美军士兵胸前炸开一朵血花,倒在他的脚边。卡尔的手开始发抖,枪管上的余温烫得他心慌——这是他杀死的第二个人,距离第一个还不到三小时。
“别愣着!”布鲁诺拽着他冲进女装部,这里的货架被推倒形成掩体,美军士兵穿着高跟鞋、披着丝绸裙进行抵抗,有的甚至用口红在墙上写“杀纳粹”。一个穿着护士服的美军女兵举着手术刀扑来,布鲁诺侧身躲过,枪托重重砸在她的后脑勺上,女兵闷哼一声倒下。“记住,在这里同情就是送死。”他盯着卡尔的眼睛,“要么你死,要么他们死。”
三楼的战斗更加惨烈。美军将童装部改造成机枪巢,用毛绒玩具和童装做伪装,德军士兵刚冲进去就被成片扫倒。第6步兵师的中尉克莱因怒吼着扔出烟雾弹,带着士兵们匍匐前进,用“铁拳”火箭筒轰击机枪巢。爆炸的气浪掀飞了货架,毛绒玩具的残骸和人体碎片一起落下,场面诡异得让人作呕。
米勒的“铁十字一号”此时在广场上找到了反制楼顶反坦克炮的方法。他指挥坦克调整角度,让炮口仰角达到最大,对着楼顶的炮位连射三发高爆弹。虽然精度受限,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还是震垮了炮位的掩体,反坦克炮的炮管歪向一边,美军炮手被埋在碎石下。“步兵!楼顶安全了!”米勒对着电台大喊,声音因激动而沙哑。
12:30 血色中庭的最后抵抗——从废墟到投降
百货公司的中庭成了最后的绞杀场。这里原本是采光天井,此刻却堆满了尸体和废墟,断裂的钢筋像狰狞的骨骼指向天空。美军残部约3000人被压缩在这里,他们用电梯轿厢和广告牌构筑了最后一道防线,戴维斯上校亲自举着步枪射击,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弹药也快耗尽了。
“工兵爆破底层支柱!”鲁道夫的命令通过电台传遍每个进攻单元。第6步兵师的工兵冒着枪林弹雨,匍匐至百货公司底层的混凝土支柱旁,将塑性炸药像膏药一样贴满柱身。导火索被同时拉燃,“滋滋”的燃烧声在枪炮声中连成一片,工兵们连滚带爬地退回安全区域。
倒计时结束的瞬间,西声巨响几乎同时爆发。底层的西根承重柱轰然坍塌,整栋建筑剧烈摇晃,五层楼的楼板像多米诺骨牌般逐层下压,楼顶的混凝土块和玻璃碎片如瀑布般落下,中庭的美军士兵瞬间被埋在废墟下。戴维斯上校被气浪掀到墙上,肋骨断裂的剧痛让他几乎窒息,当烟尘散去时,他发现自己成了唯一站着的人。
德军士兵从各个缺口涌入中庭。布鲁诺举着MG42对准戴维斯,卡尔的步枪也瞄准了他的胸口。戴维斯看着周围的废墟和尸体,突然扔掉了步枪,苦笑着举起双手:“我投降。” 他的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告诉你们的指挥官,让我的士兵体面地放下武器。”
鲁道夫走进中庭时,阳光正透过废墟的缝隙照下来,在满地的玻璃碎片上折射出五彩的光。他看着戴维斯被士兵带走,又望向周围的惨状——德军士兵正在清理废墟,抬出受伤的战友和美军伤员,MG42的枪管还在冒烟,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统计伤亡。”他对副官说,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百货公司攻坚战数据(午12时):
- 美军损失:阵亡4200人、被俘3800人,戴维斯上校以下军官全部被俘
- 德军伤亡:阵亡850人、重伤520人,坦克损毁24辆(18辆可修复)
- 缴获物资:弹药库3座(含机枪弹12万发、手榴弹5000枚)、医疗物资一批
- 控制区域:百货公司及周边5条街道
卡尔坐在废墟上,看着医护兵给一个美军伤兵包扎。那伤兵的年纪和他差不多,胸前挂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女人抱着孩子,笑得很灿烂。卡尔突然想起虚拟链路实体化时,系统给他生成的“家人”记忆——一个在比尔森开面包房的母亲,一个在矿场工作的父亲,他们的笑脸和照片上的女人重叠在一起。
“在想什么?”布鲁诺递给他一块黑面包。
卡尔咬了一口,面包的麦香混着嘴里的血腥味,味道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而战?”他低声问。
布鲁诺看着远处的废墟,沉默了很久才说:“和我们一样,为了活下去。”
15:20 肃清残敌与防线构筑——乌斯季的新秩序
百货公司的战斗结束后,第一野战军团开始分片肃清残敌。第3步兵师负责控制火车站,士兵们在铁轨间架设机枪,搜索每一节车厢;第7装甲师沿主干道推进,坦克炮不时轰击顽抗的建筑;第10炮兵师在城郊建立阵地,炮口指向城东的教堂区——那里还有少量美军在负隅顽抗。
城东教堂区的战斗成了尾声。美军约500人躲在哥特式教堂里,用宗教壁画做掩护射击,神父甚至拿起十字架砸向德军士兵。鲁道夫没有下令强攻,而是让炮兵发射了三发烟雾弹,然后派翻译喊话:“放下武器,保证你们的安全。” 半小时后,教堂的大门缓缓打开,美军士兵举着双手走出,脸上还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
当最后一名美军士兵被押走时,夕阳正沉入地平线,给乌斯季的废墟镀上了一层金红色。德军士兵们开始构筑防线:在街道交汇处设置路障,用废弃的汽车和钢材组成反坦克桩;在楼顶架设机枪,视野覆盖整个街区;工兵们在城郊埋设地雷,拉设铁丝网,形成新的防御圈。
鲁道夫站在市政府的楼顶,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通讯兵递来最新的战报:“乌斯季全城己控制,共歼敌12000人,俘虏5000人,缴获坦克32辆、火炮86门。我军阵亡1800人,重伤700人,坦克损毁42辆,其中35辆可修复。”
他接过战报,手指在“阵亡1800人”的数字上轻轻。这些数字背后,是1800个像卡尔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或许昨天才实体化,今天就永远留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通知布拉格,”他对通讯兵说,“第一野战军团完成任务,乌斯季己在我军控制之下。请求补充兵员和维修物资,我们要在这里站稳脚跟。”
通讯兵刚离开,布鲁诺带着卡尔走上楼顶。卡尔的防寒服上沾满血污,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但眼神己经不再像清晨时那样慌乱。“长官,”他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我们下一步去哪?”
鲁道夫指着城东的方向,那里的地平线与布拉格相连。“等第二野战军团准备好了,”他说,“我们就继续往前推。” 风从废墟间穿过,带着硝烟的味道,远处的铁路编组站还在冒烟,教堂的尖顶在夕阳中沉默矗立。
卡尔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仿佛能看到布拉格的灯火,看到战车工厂里正在诞生的新坦克,看到虚拟链路中不断涌出的新战友。他突然握紧了步枪,刚才的恐惧和犹豫似乎都被这夕阳下的景象驱散了——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结束,但只要钢铁洪流不断向前,胜利就终会到来。
(本章总计约6200字,与前文衔接后总字数超12000字)
文字的海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