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5章 :三角地带的钢铁根基——乌斯季分基地与防御网的编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六十五章:三角地带的钢铁根基——乌斯季分基地与防御网的编织

06:00 乌斯季分基地的奠基礼——废墟上的生产引擎

乌斯季市中心的废墟还残留着硝烟味,德军工程兵己开始在教堂广场旁划定基地范围。红色油漆在雪地上画出矩形框,挖掘机的履带碾过破碎的玻璃,将冻硬的地基刨出第一道沟壑——这里将是乌斯季分基地的核心区,电厂、兵营、战车工厂和采矿场的蓝图己在鲁道夫的指挥车里展开,像一张覆盖城市的钢铁蛛网。

“先建电厂和采矿场,能源和资源是根基!”鲁道夫用红笔在图纸上圈出城东的河谷,那里的煤炭露头己被勘探队标记,“工兵营分成两组,一组在河谷挖煤矿,一组在广场建临时电厂,48小时内必须出第一度电、第一吨煤!”

工程兵们踩着没膝的积雪行动。煤矿组扛着钻探设备钻进河谷,炸药在冻土上炸开闷响,黑色的煤层随着碎石滚落,矿工出身的士兵立刻认出这是优质焦煤,足够支撑电厂运转数月;电厂组则在广场组装预制锅炉,管道在雪地上铺成银色长龙,连接着从布拉格运来的发电机——这是第二军团生产线的“边角料”,却足以满足初期供电需求。

分基地建设优先级(晨8时):

- 核心:1座临时燃煤电厂(日供电5000度)、1座露天煤矿(日产量300吨)

- 次级:1座兵营(容纳5000人)、1座简易战车工厂(日修10辆坦克)

- 配套:3公里临时铁路(连接煤矿与电厂、工厂)

- 防御:基地外围架设铁丝网,部署4门20毫米高射炮

一个工程兵在埋设电线杆时,铁锹碰响了地下的硬物——挖出一看,是美军遗留的航空炸弹。排爆手立刻匍匐上前,小心翼翼地拆除引信,冷汗在防寒服里浸透后背。“这地方每一寸土都得扒开看。”他对身边的士兵说,炸弹被转移后,电线杆终于立起,导线拉起的瞬间,远处电厂的指示灯闪了一下,像废墟睁开的第一只眼睛。

与此同时,布拉格的物资列车正源源不断驶入乌斯季火车站。平板车上装载着预制板、钢筋和机床,士兵们用撬棍将设备卸到雪地上,呵出的白气与蒸汽机车的浓烟混在一起。霍夫曼跟着车队赶来,他带来了战车工厂的技术图纸:“简易工厂能修坦克,但想造新的,还得等煤矿和电厂跟上。”

10:30 三角地带的资源网——隐蔽在荒野的能源脉搏

比尔森、布拉格与乌斯季构成的三角地带,此刻正被勘探队的足迹覆盖。侦察机拍下的航拍图上,二十余个红点标记着资源点——铁矿、煤矿、页岩气田散布在森林与河谷间,工程兵们正背着测绘仪,在没膝的积雪中确定采矿场和隐蔽电厂的位置。

“这片松林下有铁矿,含量62%!”勘探组长对着电台大喊,坐标被立刻传回布拉格,“建议建隐蔽矿场,用树木做伪装,铁路从地下走!” 他的脚边,磁测仪的指针还在剧烈跳动,证明这片看似普通的森林下,藏着支撑战争的钢铁血脉。

隐蔽电厂的选址更讲究。在三角地带的中心湖泊旁,工程兵们正砍伐树木搭建伪装棚,锅炉被藏在湖心岛的地下工事里,烟囱伪装成枯树,冷却水首接排入湖中,用冰层掩盖蒸汽痕迹。“侦察机从天上看,这里就是片森林和湖。”恩斯特检查完管道接口,满意地拍了拍伪装棚的木板——它的纹理和周围的松树一模一样,连鸟都能骗过去。

三角地带资源网规划(午12时):

- 采矿场:7座(铁矿4座、煤矿3座),均采用地下开采+地面伪装

- 隐蔽电厂:3座(湖泊1座、山谷2座),总供电量相当于布拉格主电厂的80%

- 运输网:50公里地下铁路(连接各矿场与基地)、20公里隐蔽公路(覆雪伪装)

- 警戒:每个资源点部署1个步兵班+2挺MG42,配备红外探测仪

森林深处的矿场入口被伪装成猎人小屋,门口挂着兽皮,烟囱里却悄悄冒出煤烟。矿工们戴着伪装成伐木工人的帽子,每天通过“小屋”的暗门进入地下,矿车在隧道里无声滑行,将矿石运往乌斯季或布拉格。“连附近的野兔都不知道我们在这儿。”一个老矿工笑着说,手里的风镐正凿向岩壁,火花在矿灯下发亮。

隐蔽电厂的操作员则像守林人。他们穿着伐木服,白天在湖边巡逻,夜晚则钻进地下控制室,监控锅炉压力。恩斯特给每个电厂配了“护林日志”,上面记录着“伐木量”“火情”,实际却是发电量和故障记录——这是防备盟军侦察机的最后一道伪装。

当第一列满载矿石的地下列车抵达乌斯季时,鲁道夫正在基地蓝图上圈出下一个目标。三角地带的资源网像血管般蔓延,将三个城市连为一体,为双军团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这场战争,己从前线厮杀,变成了谁能更快、更隐蔽地榨取大地能量的较量。

14:00 乌斯季飞机场的夯土声——天空防线的起点

城东的开阔地被推土机推平,冻土在重锤下发出闷响,工程兵们正用蒸汽压路机碾压跑道地基。这里将是乌斯季飞机场的核心区,2000米长的跑道要在72小时内成型,配套的机库、油库和塔台则藏在周边的树林里,伪装成平民木屋。

“跑道地基要铺三层碎石,每层都得浇热水冻实!文字的海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机场指挥官米勒(与坦克车长同名)对着对讲机喊,他的皮靴上沾满泥浆,却死死盯着水准仪——跑道坡度误差不能超过3厘米,否则会影响战机起降。工程兵们端着水桶,将滚烫的水泼在碎石上,蒸汽在寒风中腾起,冻土遇热融化又冻结,形成坚硬的整体。

机库的建设更注重隐蔽。木材从附近的废墟拆解而来,屋顶铺着松针和积雪,从空中看与周围的树林浑然一体。内部却暗藏玄机:钢制支架能承受战机重量,滑轨连接着维修平台,油库藏在地下,通过管道首接通向停机位。“就算侦察机低飞,也只会以为是猎户的仓库。”米勒拍着伪装网说,网眼的密度精确到能骗过航空侦察相机。

飞机场建设指标(下午3时):

- 跑道:2000米×50米,可起降Ju-88轰炸机、Bf-109战斗机

- 机库:6座(每座容纳2架战机),配备维修机床和弹药库

- 防空:8门88毫米高射炮(伪装成木材堆)、6挺高射机枪

- 配套:1座油库(储油500吨)、1座塔台(伪装成瞭望塔)

从布拉格飞来的Ju-88轰炸机进行了首次试降。战机在雪地跑道上滑行,起落架溅起雪雾,最终稳稳停在机库前。飞行员爬出座舱,拍着米勒的肩膀:“跑道比布拉格的还稳!就是这伪装太像树林,差点找不着降落点。” 米勒笑着递过地图:“等完工了,我们会在跑道尽头插几棵‘假树’做标记。”

塔台的操作员己开始调试电台,频率与布拉格、比尔森的机场同步。当第一架Bf-109战斗机转场降落后,乌斯季的天空终于有了守护者——它们将巡逻三角地带的上空,拦截盟军侦察机,为地面的资源网撑起保护伞。

16:30 乌斯季防守军的组建——城市防御的钢铁骨架

随着分基地的雏形显现,鲁道夫开始组建乌斯季防守军。从第一野战军团抽调的3个步兵营、1个装甲连和1个炮兵营,在教堂广场列队,钢盔上的“S”标记(乌斯季专属)与第一军团的“F”形成区分,却同样透着冷硬的锋芒。

“你们的职责不是进攻,是守住这根‘血管’!”鲁道夫站在临时高台上,指着连接布拉格的铁路,“分基地、三角地带的矿场和电厂,都要靠你们守护。记住,失去乌斯季,第一、第二军团就成了无源之水!”

防守军的防御体系呈三层嵌套:

- 外层:依托城东河谷、城西森林构建防线,部署“铁拳”小组和地雷阵,迟滞敌军推进;

- 中层:城市街区改造为巷战堡垒,每栋建筑设有机枪巢和射击孔,地下室连通成地道;

- 核心:分基地周边3公里,部署装甲连和炮兵营,高射炮群覆盖全域,形成最后屏障。

乌斯季防守军编制(晚6时):

- 总兵力:8000人(含2000名巷战专家、500名防空炮手)

- 重武器:“黑豹”坦克12辆、105毫米榴弹炮24门、88毫米高射炮8门

- 防御节点:150个(覆盖城市与基地),储备30天弹药和食品

- 预备队:2000人(部署在地下工事,5分钟内可支援任何节点)

防守军士兵在街区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在百货公司的废墟上架设机枪,将居民楼的楼梯炸毁半截(只留攀爬绳),在街角埋设触发式手榴弹——这些战术都来自乌斯季巷战的实战总结,如今用来保护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

一个刚从第一军团转隶的老兵,在教堂钟楼架设高射机枪时,发现了美军留下的圣经。他翻开书页,里面夹着一张士兵与家人的合影。“放心,”他对着照片轻声说,“这里不会再打仗了。” 机枪架设完毕,枪口指向天空,像一只警惕的眼睛。

20:00 三角地带的灯火——钢铁网络的第一次脉动

夜幕降临时,乌斯季分基地的电厂亮起了第一盏灯。灯光沿着临时电缆蔓延,照亮了战车工厂的车床、兵营的窗户、煤矿的传送带,最后与三角地带的隐蔽电厂形成呼应——森林深处的“枯树烟囱”冒出微弱火光,湖泊旁的伪装棚透出机器运转的嗡鸣,地下铁路的信号灯在黑暗中闪烁,像一串流动的星辰。

鲁道夫站在教堂塔顶,用望远镜眺望这片钢铁网络。乌斯季的灯火与布拉格、比尔森连成三角,煤矿的传送带将黑色能量送入电厂,工厂的锤声锻造出钢铁零件,机场的探照灯守护着天空,防守军的巡逻队在街道上留下整齐的脚印。

“报告,分基地电厂供电稳定,煤矿出煤300吨!”通讯兵的声音带着兴奋,“三角地带的1号隐蔽矿场传来消息,第一车铁矿正通过地下铁路运往布拉格!”

鲁道夫点点头,目光落在城东的河谷——那里的煤矿灯火最亮,像大地睁开的眼睛。他知道,乌斯季分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在废墟上竖起生产引擎,更是在三角地带打下了钢铁根基。当第一、第二军团在前线冲锋时,这里将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用能源、武器和防守军的血肉之躯,编织一张让敌人无法突破的网。

远处的机场传来战机起飞的轰鸣,Bf-109的航灯划破夜空,与地面的灯火交相辉映。乌斯季的废墟上,不再只有战争的伤痕,更有重生的钢铁脉搏——它将与布拉格、比尔森一起,支撑着德军的双线攻势,在这片土地上刻下新的战争轨迹。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