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西章:铁幕鏖战——东西两线防守战次日的拉锯与反击
04:30 西线黎明突袭:盟军的“破晓冲锋”
维也纳方向的晨雾尚未散去,盟军第82空降师的3000名伞兵突然从天而降,目标首指布拉迪斯拉发后方的输油管道枢纽。他们携带轻型反坦克武器,在降落伞落地的瞬间就组成战斗小组,用炸药包爆破管道支架——“轰”的一声巨响,多瑙河沿岸的输油管道被炸开3处缺口,柴油混着河水在冰面上蔓延。
第五集团军的机动防空营立刻反击。自行高射炮对着空降区域猛烈扫射,曳光弹在晨雾中划出红色轨迹;预备役的卡车司机们驾驶着加装了机枪的运输车,从隐蔽山洞冲出,对着伞兵集群碾压冲撞。B级预备役的莉娜背着急救箱,在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将被流弹击中的士兵拖进掩体,止血凝胶在零下温度里凝结得很快,她只能用体温焐热后再涂抹。
“必须在1小时内修复管道!”汉斯的命令传至西线。第八集团军的工程兵带着焊接设备冲至现场,在机枪掩护下跪在冰面上作业,焊枪的火花在晨雾中格外刺眼。35分钟后,临时管道接通,柴油重新开始输送,但这3处缺口己导致西线10%的坦克暂时断油。
西线次日7时数据:
- 盟军:伞兵伤亡1200人,炸毁输油管道3处,控制管道枢纽外围
- 德军:修复管道2处,损失运输车15辆,预备役伤亡500人
- 关键影响:西线装甲机动能力暂时下降10%,迫使第五集团军收缩防御圈
08:00 东线矿道绞杀:苏军的“地下渗透”
奥斯特拉发矿区的地下通道里,苏军派出“矿工突击旅”(由前煤矿工人组成),试图沿废弃矿道迂回至德军核心阵地。他们携带工兵铲和炸药包,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矿道顶部的滴水声与脚步声交织,像死神的倒计时。
第西集团军的地下观察哨发现异常。老兵科斯塔(东线)通过矿道回声判断出苏军方位,立刻下令引爆预设的“悬索雷”——数十枚反步兵地雷从矿道顶部落下,在苏军队伍中炸开,惨叫声在狭窄的通道里回荡。幸存的苏军继续冲锋,与德军士兵在仅容两人并行的矿道里展开白刃战,工兵铲与刺刀的碰撞声、嘶吼声震落顶部的煤渣。
“放他们进来50米!”科斯塔对着通讯器喊。当苏军前锋进入预设区域,德军突然打开侧面的通风口,冰冷的压缩空气喷涌而出,瞬间冻僵了苏军士兵的手指,随后机枪手从暗堡里探出枪管,对着混乱的人群扫射。这场地下绞杀持续了3小时,苏军最终撤退,留下800具尸体堵塞了矿道。
东线次日10时数据:
- 苏军:伤亡1500人(含“矿工突击旅”半数),未能突破地下防线
- 德军:损失机枪巢8个,矿道通风系统部分损毁,伤亡300人
- 战术成果:德军加固矿道防御,增设20处通风口陷阱
12:00 西线装甲对冲:“Pershing”与“虎王”的钢铁碰撞
盟军调整战术,集中剩余的400辆坦克(含150辆“Pershing”),在B-17轰炸机掩护下,对多瑙河防线发起正面强攻。“Pershing”的90毫米炮与“虎王”的88毫米炮在雪原上对射,穿甲弹击中装甲的巨响此起彼伏,一辆“Pershing”被“虎王”的穿甲弹击穿炮塔,弹药殉爆的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而另一辆“虎王”则被3辆“Pershing”合围,履带被打断后瘫在原地,车组成员弃车逃生。
第五集团军的装甲一师实施“楔形反冲击”。马克车长驾驶的“虎王”冲在最前,利用地形优势绕至盟军侧后,穿甲弹精准击毁3辆“Pershing”的发动机,迫使盟军冲锋队形出现缺口。德军的自行火炮随后覆盖缺口,阻止盟军合拢,双方在5公里宽的战场上陷入拉锯,每推进100米都要付出数十辆坦克的代价。
西线次日14时数据:
- 盟军:坦克损失120辆(含“Pershing”50辆),推进至主防线2公里处
- 德军:坦克损失180辆,主防线外层工事损毁加剧,伤亡2000人
- 战略态势:盟军虽未突破防线,但消耗了德军10%的装甲力量
16:00 东线火攻陷阱:喀尔巴阡山的烈焰
苏军为突破矿区边缘的冰坡障碍,集中100门火箭炮覆盖德军阵地,随后派出2个步兵师冲锋。第八集团军的工程兵按下引爆器——冰坡表面的伪装草皮下,浸满柴油的木屑被火焰喷射器点燃,瞬间形成一道5公里长的火墙,冲锋的苏军士兵被火焰吞噬,惨叫声与火焰的呼啸声交织。
火墙熄灭后,冰坡变成焦黑的陡坡,苏军的后续部队踏着灰烬冲锋,却被德军的MG42机枪压制在坡下。此时,第西集团军的机械化师沿铁路机动至苏军侧后,突然发起反击,装甲车的履带碾过苏军的散兵坑,将其分割成两段。苏军被迫后撤,放弃了对矿区核心区的进攻。
东线次日18时数据:
- 苏军:步兵伤亡5000人,火箭炮损失20门,彻底失去矿区核心区进攻能力
- 德军:火焰喷射器消耗柴油50吨,铁路轨道损毁10公里,伤亡800人
- 关键转折:苏军从“全面进攻”转入“局部牵制”,东线压力骤减
22:00 两日战损汇总与战场态势
指挥中心的屏幕上,东西两线的两日战损数据清晰呈现:
方向 盟军/苏军累计损失 德军累计损失 战线变化 战略目标达成度
西线(盟军) 坦克240辆、战机72架、人员1.2万 坦克360辆、战机15架、人员4800 推进至主防线2公里,未突破多瑙河 未摧毁布拉迪斯拉发分基地,损失达20%
东线(苏军) 坦克460辆、火箭炮70门、人员1.8万 坦克400辆、堡垒15座、人员4300 控制矿区边缘,核心区仍在德军手中 未切断资源运输,进攻动能衰竭
汉斯看着数据,指尖在“预备役补充”一栏停顿——两日来,己有8万预备役投入战斗,其中A级老兵的存活率高达85%,远超新兵。“让第二军团从布拉格向西线靠拢,”他对艾琳说,“盟军的装甲力量快见底了,我们该准备反击了。”
西线的多瑙河畔,马克车长的“虎王”正在补充弹药,他看着远处盟军的营地灯火,对装填手说:“明天,该让他们尝尝后退的滋味了。” 东线的矿道里,科斯塔父子正在清理机枪,矿灯的光柱中,漂浮的煤尘像金色的沙粒——这是战争的碎屑,也是防线未垮的证明。
防守战第二天,铁幕虽布满弹痕,却在拉锯中愈发坚韧。当黎明再次到来,攻守之势,或许将悄然逆转。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