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的校园,远比林栋想象中更为广袤且规整。那红砖砌就的教学楼,饱经岁月的洗礼,带着一种古朴而厚重的韵味,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伫立,见证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青春与梦想。宽阔的操场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周边的图书馆、实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布局井然有序。校园里,随处可见捧着书本、全神贯注的学生,或是三两成群、低声探讨学术问题的身影,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却又浓烈的专注与紧张交织的学术气息,犹如一张细密的网,将每一个置身其中的学子紧紧包裹,激励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勇前行。
考虑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着实遥远,坐公交车单程便需一个多小时,林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住校。宿舍是略显质朴的八人间,铁架床搭配着木质桌椅,虽无奢华之感,但收拾得一尘不染,整洁有序。室友们来自全市的各个角落,性格各异,有的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如痴如醉;有的活泼开朗,仿佛自带光芒,周身散发着无尽的活力。林栋向来言语不多,却以温和友善的态度,很快便与大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集体生活。
高中的课程,在难度与深度上相较于初中,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的授课节奏犹如疾风骤雨,知识点如密集的雨点般纷至沓来,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课后的消化吸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对于早早便开启预习之旅,且历经重生磨砺的林栋而言,这一切恰似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挑战盛宴。他宛如一块极度渴望知识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全新的知识养分,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上,更是彰显出显著的优势。
高中的生活节奏,并非如初三那般时刻如紧绷的弓弦,令人神经高度紧张。课程安排中预留了更为充裕的自习时间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空间。但这绝非意味着轻松闲适,实则是从“被动填鸭式”学习向“主动探索、汲取知识”的深刻转变,压力更多地源自内心深处对自我提升的强烈渴望,以及对高远目标的执着追求。
晨练的习惯,林栋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住校并未成为他放弃的理由。薛老爷子那句“功夫一日不可废”的谆谆告诫,犹如洪钟般时常在他耳畔回荡。学校操场无疑是绝佳的锻炼场所。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三清晨,天光刚刚破晓,淡淡的薄雾宛如轻纱般在校园中缭绕,尚未完全消散。林栋如往常一样,准时现身于空旷的跑道之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热身活动。他深深地呼吸着校园清晨那清冷且夹杂着青草与泥土芬芳的空气,清新的气息瞬间沁入心肺,让人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远处山峦的轮廓在晨曦的映照下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卷,透着一种朦胧的美感。
热身结束后,他开始沿着跑道稳步慢跑。这不仅是他保持体能的方式,更是他让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的秘诀。跑了大约三圈后,身后传来一阵轻盈且富有节奏感的脚步声,逐渐靠近。起初,林栋并未太过在意,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然而,那脚步声却始终与他保持着一段相对固定的距离,似乎同样在匀速奔跑。
又跑了两圈,身后传来一个略带惊讶与迟疑的清亮女声:“林栋?”
林栋听闻,缓缓放缓脚步,转过头去。在柔和的晨光中,一位身着白色运动短袖、蓝色运动短裤,扎着高马尾辫的女生正跑在他的侧后方。她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脸颊因运动而泛起红润的光泽,呼吸均匀而平稳。竟是袁姗姗!
“袁姗姗?”林栋同样感到颇为意外,停下脚步,“你也在一中?”
“果然是你!”袁姗姗也跟着停了下来,她用手背轻轻擦拭着额角的汗珠,露出一个明朗而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林栋所熟悉的自信与洒脱,“我当然在一中啊。倒是你,中考考得那么出色,不来一中才奇怪呢。你在哪个班?”
“三班。你呢?”林栋一边调整着呼吸,一边问道。眼前的袁姗姗似乎比上次比赛时又长高了些许,一身运动装扮更显阳光活力。
“我在一班。”袁姗姗微微一笑,“看来这次没分到一个班。不过没关系,反正都在一层楼。”她的语气自然而随意,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厉害。”林栋由衷地赞叹道。他深知一中的分班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梯次,一班通常汇聚了分数最为顶尖的那批学生。
“彼此彼此,你709分更让人惊叹好不好?”袁姗姗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对了,你也习惯晨跑呀?”
“嗯,跑跑能让精神更好。作者“地图好陌生”推荐阅读《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林栋点头回应。
“挺好!以后早上咱们可以搭个伴儿,一个人跑有时候挺无聊的。”袁姗姗很自然地发出邀请,眼神中满是坦荡,纯粹是运动爱好者遇到同好时的那种欣喜。
“行啊。”林栋没有拒绝。有个水平相当的跑友,确实能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那就说定了!我一般就这个点来。今天差不多了,我先去拉伸啦,回见!”袁姗姗挥了挥手,动作利落地跑到跑道旁的草坪上开始做拉伸运动,她的身影矫健而优美,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长期锻炼所形成的专业与自信。
林栋看着她熟练的拉伸动作,心中暗自思忖,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长期坚持锻炼养成的习惯。这个女孩,不仅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在其他方面同样自律且优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个清晨的操场上,时常能看到林栋与袁姗姗并肩跑步的身影。他们彼此话并不多,只是默契地保持着相近的配速,静静地享受着跑步带来的愉悦。偶尔,他们会交流一下呼吸的节奏,或是分享一些长跑的技巧。跑完后,各自在一旁认真地进行拉伸,有时也会简单地聊几句刚学的课程内容,或是学校里的新鲜事儿,随后便各自返回宿舍洗漱,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学习。
这种相处模式简单而惬意,无关风花雪月,更像是两位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与相互陪伴。袁姗姗思维敏捷,性格大方开朗,与她交流总能让人感到轻松自在。而林栋沉稳内敛,虽然话语不多,但偶尔发表的见解却总能让袁姗姗眼前一亮,为之赞叹。
通过日常的闲聊,林栋了解到袁姗姗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医生,家境优渥。她从小便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视野开阔,见识不凡。她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是校游泳队的主力队员,在泳池中如鱼得水,甚至钢琴也弹奏得行云流水,令人陶醉。她无疑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却丝毫没有骄矜之气,努力与自律早己深深烙印在她的骨子里。
林栋也坦然地向袁姗姗讲述了自己家住厂区,父母经营着一个小维修铺的情况,语气平静而从容。袁姗姗听后,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便化作了更深的欣赏:“靠自己的努力考上来,这才更了不起!”她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轻视,只有纯粹而真挚的敬佩。
除了晨跑,高中生活的主旋律依旧紧紧围绕着学习展开。高一(3)班的竞争氛围异常浓厚,丝毫不亚于其他班级。吴小燕果然不负众望,很快便在学习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几次小测验都与林栋的成绩不相上下,两人轮流占据班级第一的宝座。他们之间那种良性竞争的关系依旧稳固,每当讨论问题时,依旧会争得面红耳赤,但似乎因为来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见识到了更多优秀的同学,彼此之间少了几分初中时那种微妙的情绪,多了些纯粹的学术较量与思想碰撞。
林栋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以及高中课程的预习之中。对于维修铺的电脑业务,他并未完全搁置,但仅在周末回家时,处理一些紧急的预约,或是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客户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他深知,在高中这个关键阶段,学业才是重中之重,是决定未来方向的根本。
周末回家,己然成为他调节生活节奏、维系亲情的重要时刻。每次回到家中,他都能欣喜地看到小店又有了新的变化:货架上的二手电器种类日益丰富,父亲的脸上笑容愈发灿烂,母亲在念叨家里的开销时,语气中也多了几分轻松与满足。他会把一周积攒下来的脏衣服带回家,还会用自己赚的钱精心挑选一些水果零食,带给父母,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充实且规律有序的节奏中稳步前行。晨跑、上课、自习、偶尔与袁姗姗或吴小燕热烈地讨论问题、周末回家与家人温馨相聚。林栋仿佛一颗精准无误的齿轮,高效且平稳地融入了一中这台高速运转的学习机器之中。
他并未因踏入一中而有丝毫的懈怠,相反,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以及众多优秀的同龄人后,他变得更加清醒与奋进。薛老爷子的谆谆告诫、父母饱含期望的目光,以及前世心中那份不甘的执念,都化作了他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动力。
站在一中宽阔的操场上,望着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朝阳,金色的光辉洒在他的身上,林栋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但他己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迈进。身边的跑友、对手,乃至这所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都将成为他漫漫新征程上的独特风景与强大动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