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初到洪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洪武十年的初春,金陵城内尚带着几分寒意。紫禁城奉天殿内,烛火通明,映得朱漆大柱上的蟠龙纹饰愈发威严。朱元璋伏案批阅奏折,朱笔在纸上游走,时而停顿,时而疾书。殿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细微声响,侍立的太监宫女们低眉顺目,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忽然,朱元璋的笔锋一顿。他拿起一份奏折,眉头微皱——这是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递上来的折子,内容无非是些例行公事的汇报,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就在他准备批复时,一道低沉而清晰的声音骤然在他脑海中响起:

【旁白: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牵连三万余人,血流成河……】

朱元璋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扫视殿内。然而,殿中众人依旧垂首而立,无人开口。他眉头紧锁,以为自己连日劳累,心神恍惚,便定了定神,继续低头批阅。

可那声音并未停止,反而愈发清晰,仿佛有人在他耳边低语,却又无人能听见。

【旁白:胡惟庸,濠州定远人,早年投靠李善长,后因机敏善辩,得陛下赏识,步步高升。然而,此人野心勃勃,暗中结党营私,意图谋反……】

朱元璋的手指微微收紧,朱笔在奏折上洇开一片红痕。他缓缓抬头,目光冰冷地扫过殿内每一个角落,却依旧找不到声音的来源。他沉声问道:"谁在说话?"

殿内众人一愣,面面相觑。贴身太监王景弘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无人说话……"

朱元璋没有回应,只是盯着手中的奏折,那声音却仍在继续,仿佛无视他的质问。

【旁白:胡惟庸暗中勾结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密谋造反,甚至试图勾结倭寇,引外敌入关……】

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些名字,这些谋划,他从未听闻,可那声音却说得如此笃定,仿佛在陈述己经发生的事实。他猛地拍案而起,厉声喝道:"退下!所有人都退下!"

殿内众人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地叩首,匆匆退出大殿。沉重的殿门缓缓关闭,偌大的奉天殿内,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站在御案前,胸膛微微起伏,目光如刀,冷冷地环视西周:"是谁在装神弄鬼?给咱滚出来!"

无人应答。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烛火摇曳的影子在墙上晃动。朱元璋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目光阴沉。那声音没有再出现,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他的幻觉。

"胡惟庸……谋反?"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他重新拿起那份奏折,细细端详。胡惟庸的字迹工整,言辞恭敬,看不出半分异样。可那声音所说的内容,却让他不得不警惕。若真有人能在他耳边悄无声息地传递消息,那此人必定非同寻常;若只是他的幻觉,那更说明——他朱元璋,己经开始疑神疑鬼了。

他冷笑一声,将奏折丢到一旁。

"来人!"他沉声唤道。

殿门立刻打开,王景弘快步走入,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传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朱元璋淡淡道。

王景弘心头一跳,连忙应下,匆匆退了出去。

朱元璋望向殿外渐暗的天色,目光深邃。无论那声音是真是假,他都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威胁。胡惟庸……若真有不臣之心,那便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天子之怒!作者“风系魔导”推荐阅读《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殿外,风声渐起,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快步走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臣毛骧,叩见陛下。"

朱元璋目光沉沉地注视着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胡惟庸近日可有异动?"

毛骧心头一凛,不知皇帝为何突然问起此事,但他不敢怠慢,谨慎答道:"回陛下,胡相国近日公务繁忙,常与六部官员议事,暂未察觉异常。"

朱元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眼神冷峻。他本想再问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那诡异的声音到底从何而来?若是幻觉,为何会如此清晰?若是真实,为何无人听见?

"去查。"他最终只吐出这两个字,声音低沉而威严,"咱要知晓胡惟庸近日一举一动。"

毛骧不敢多问,立刻低头应道:"臣遵旨。"

待毛骧退下后,殿内再次陷入沉寂。朱元璋盯着空荡荡的大殿,忽然冷笑一声:"装神弄鬼,若让朕揪出来,定叫你生不如死!"

无人回应。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股莫名的烦躁,重新拿起奏折,强迫自己继续批阅。可那声音却再未出现,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他的错觉。

"难道真是朕太过劳累?"朱元璋低声自语,眉头紧锁。他揉了揉眉心,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越是如此,心中那股不安便越是挥之不去。

他猛地将朱笔掷于案上,墨汁溅出,在奏折上晕开一片暗红。

"来人!"他厉声喝道。

殿门立刻打开,王景弘战战兢兢地走进来:"陛下……"

"传太医。"朱元璋冷冷道,"朕要诊脉。"

王景弘不敢多言,连忙退出去安排。

朱元璋靠坐在龙椅上,闭目沉思。若那声音是真的,那胡惟庸……当真有不臣之心?若是假的,那便是他朱元璋,己经开始疑神疑鬼了。

无论是哪一种,都让他心生寒意。

殿外,天色渐暗,乌云压城,似有一场风雨将至。

王景弘领着太医院院使匆匆入殿,老太医须发皆白,提着药箱的手微微发颤。他跪伏在龙案前,额头几乎贴地:"老臣叩见陛下。"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伸出左手,宽大的龙袖滑落,露出手腕。老太医小心翼翼地将三指搭在皇帝脉门上,屏息凝神。殿内静得能听见铜漏滴答声,烛火在太医额角映出细密的汗珠。

半晌,老太医收回手,恭敬道:"陛下龙体康健,脉象平稳有力,只是..."他迟疑片刻,"只是肝火略旺,想必是政务繁忙所致。老臣开副清心降火的方子..."

"不必了。"朱元璋突然收回手,冷冷打断,"退下吧。"

老太医浑身一颤,连忙叩首:"老臣告退。"他倒退着退出殿门,后背早己被冷汗浸透。

朱元璋盯着案上烛火,火光在他深陷的眼窝里跳动。既然无病,那声音从何而来?他缓缓着拇指上的玉扳指,目光渐沉。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他阴晴不定的面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