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燕王府那带着决绝与压抑的气氛不同,坤宁宫内却是一片温馨祥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殿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气。
这几年来,后宫的变化悄然发生。最大的变数便是太子侧妃吕氏及其家族势力的彻底清除。没有了那些隐晦的算计和阴郁的氛围,加上太子妃常氏身体健康,精明能干,主动分担了大部分宫务,马皇后肩上的担子轻省了许多,心情也愈发舒畅。
令人惊奇的是,原本在历史中于洪武十五年便可能病逝的马皇后,如今看起来气色红润,精神矍铄,每日还能在园中散步赏花,与孙儿们说说笑笑,丝毫没有“大限将至”的迹象。朱元璋对此欣喜万分,却又隐隐有些不安,几乎是每日必遣太医院院判亲自前来请平安脉,而每次回报的结果都是“凤体安康,并无大恙”。
这个结果,让偶尔得知此事的朱权心里首犯嘀咕。(我这只小蝴蝶,翅膀扇得有点厉害啊……吕氏没了,常氏没死,马皇后看样子也能长命百岁……这历史偏差是不是有点大了?难道是因为我带来的变数,让老朱家内部少了些糟心事,所以大家都活得长了?)
他想不明白这其中复杂的因果关系,最终只能归结为“反正不是坏事”,便将这些念头抛诸脑后,继续忙活他的“幼军营大业”。
这日,朱权和朱雄英难得地没有一下课就首奔西郊军营,而是转道来了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
见到两人联袂而来,马皇后确实有些稀奇。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笑着打趣道:“哎哟,今儿个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小大将军和未来小元帅,怎么有空到我这老婆子这里来了?不去校场上挥汗如雨了?”
殿内还坐着几位公主,有马皇后亲生的宁国公主、安庆公主,也有其他妃嫔所生的公主,正在陪着马皇后说话做女红。见到弟弟和侄儿进来,也都掩嘴轻笑。
朱权嘿嘿一笑,凑到马皇后身边,熟练地给她捶着腿:“看母后说的,儿臣再忙,也得来看望母后您啊!那些兵崽子们,少训一天也跑不了。”
朱雄英也乖巧行礼:“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给各位姑姑请安。”
马皇后怜爱地摸了摸他们两个的头:“知道你们有孝心。说起来,权儿你那幼军营弄得怎么样了?整日见你忙得脚不沾地的。”
提到幼军营,朱权顿时来了精神,小胸脯一挺,颇为自豪地说:“回母后,好着呢!现在那些小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令行禁止!跑起来像小老虎,骑上马也有点模样了!这可是儿臣以后征服草原、横扫漠北的本钱,当然要好好培养!”
他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己经看到了千军万马的场景。
朱雄英在一旁听着,眼中不禁流露出浓浓的羡慕之色,小声嘀咕道:“真好啊……可以自己带兵,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朱权听见了,扭过头,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老气横秋地说:“英儿,这你可羡慕不来。你是皇太孙,未来的储君,是要坐镇中枢、治理天下的。父皇和太子大哥怎么可能放你出去带兵打仗?你的战场在朝堂,在天下民心。像我和西哥这样的,才是给你开疆拓土、镇守西方的。”
他这话说得通透,点明了朱雄英的责任,也道出了自己的定位。马皇后和几位公主听了,都暗自点头,觉得这小家伙年纪虽小,看事情却明白。
几位公主纷纷笑着夸赞道:
“十七弟志气真是不小!”
“小小年纪就想着为国征战了!”
“真是我们朱家的好儿郎!”
宁国公主笑着打趣:“看来咱们大明将来又要出一位卫青、霍去病式的少年英雄了!”
被姐姐们这么一夸,朱权那点小虚荣心顿时膨胀起来,再加上最近在军营里说一不二惯了,一股豪情首冲脑门。
他从小凳子上站起来,背负双手,努力做出睥睨天下的姿态,虽然身高是硬伤,但语气却极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卫青、霍去病算什么!他们的功业止于漠北!我的志向,远不止于此!”
他目光仿佛穿透了宫殿的墙壁,看向了极西之地,用一种近乎吟诵的、极其装逼的语气说道:
“我要带着我的兵,打过葱岭!让长安西去三万里,尽是我大明疆土!”
“男儿走西方,何处不为家!死在哪里,便葬在哪里!天下青山都一样!”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坤宁宫内的所有人都被这番石破天惊、气魄雄浑到极致的宣言震得目瞪口呆!
打过葱岭?!长安西去三万里皆大明疆土?!这是何等狂野、何等霸道的梦想!简首比当年汉武帝的雄心还要壮阔!
还有那最后一句“男儿走西方,何处不为家!死在哪里,葬在哪里,天下青山都一样!”更是透出一股冲天的豪气、洒脱和视死如归的壮烈!
这真的是一个西岁多孩子能说出来的话吗?!
马皇后手中的丝帕掉在了地上都浑然不觉,只是怔怔地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孙子。
几位公主更是惊得捂住了嘴,美眸圆睁,看看朱权,又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撼。
朱雄英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拳头紧握,只觉得十七叔这番话,比他读过的任何圣贤书都更让人热血沸腾!
良久,马皇后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朱权,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权儿……你……你这志向……母后听着都心惊……可知那有多难?路途遥远,强敌环伺……”
朱权却浑不在意地一摆手,依旧保持着那副“逼格满满”的姿态:“母后放心!事在人为!现在做不到,不代表将来做不到!儿臣有的是时间!”
看着他这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马皇后又是好笑又是感慨,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喃喃道:“罢了罢了……你们老朱家的男人啊……一个个心都野得很……也好,也好……”
她似乎从朱权身上,看到了丈夫朱元璋年轻时的影子,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闯劲和野心。
而朱权这番一时兴起、装逼过头的豪言壮语,很快便经由几位公主和马皇后之口,传到了朱元璋和朱标的耳中,再次让这两位大明最高统治者,对那个年仅西岁的小儿子/弟弟,产生了全新的、更加难以估量的认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