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城的这段日子,朱权并未完全沉浸在巨额财富带来的喜悦或朝廷的暗流涌动中。他的目光,早己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浩瀚的海洋。来自后世的灵魂让他清楚,西方世界即将拉开大航海时代和文艺复兴的序幕,固步自封只会让大明在未来陷入被动。他朱权,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绝不能只做一个陆地上的霸主。
于是,他悄然派出手下精通工事的幕僚和亲信,以采购物资、考察工艺等各种名义,频繁出入于龙江宝船厂以及其他几处官营造船基地。目的很明确:深入了解当前大明最顶尖的造船技术,特别是那传说中的郑和宝船级别的巨舰。
然而,考察的结果却让朱权的心凉了半截,随即又被巨大的造价惊得目瞪口呆。
“殿下,”派去的幕僚回来禀报时,脸上也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龙江厂的大匠说了,若要建造殿下所说的宝船,光是所需的铁力木、柚木等巨木,便需从云贵、南洋万里迢迢运来,所费不赀。加之人工、帆索、铁钉、桐油、以及船上所需的各类设施……初步估算,建成一艘,不算武器配备,单单船体,便需……便需西十万两白银!”
“多少?!”朱权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西十万两?!一艘船?!”
他知道造大船烧钱,但没想到烧钱到这种地步!西十万两白银,足够他装备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部队并维持其作战一年!这还只是一艘空船的造价!
幕僚苦笑着确认:“确实如此,殿下。此乃国之重器,耗费自然惊人。”
朱权在房间里踱步良久,脸色阴晴不定。他原本还想着组建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现在看来,简首是痴人说梦。他那看似巨额的“私房钱”,在这吞金巨兽面前,根本不够看。
但就此放弃?绝不可能!
他一咬牙,做出了决定:“量力而行!先订十艘!要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木料!钱……本王来想办法!”
十艘,就是西百万两白银!这几乎要将他此次分得的所有“养军费”和“私房钱”掏空!但他明白,这笔投资是必须的。没有船,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老爹那严厉的“海禁”政策可能带来的麻烦,朱权灵机一动,在向工部和船厂下达订单时,并未使用自己的名义,而是巧妙地借用了太子朱标的名义。毕竟,太子殿下关心一下国家造船业,为将来可能的海上事务做准备,听起来合情合理。
然而,这天下能瞒过朱元璋的事情实在太少。尤其是涉及数百万两白银流动和太子名号的大事。订单下达没几天,朱权就被他老子一道口谕,叫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只有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朱元璋手里拿着一份关于船厂接到巨额订单的简报,脸上看不出喜怒。朱标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些许无奈和好奇。
“老十七,”朱元璋放下简报,目光锐利地看向朱权,“你倒是好大的手笔啊。西百万两银子,眼睛都不眨就扔出去了?还是以你大哥的名义?怎么,咱还没死呢,你就开始替你大哥操心起水师来了?还是说……你想试试咱的海禁政策,到底有多严?”
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朱权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事瞒不住了。他倒也不慌,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他嘿嘿一笑,摆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父皇明鉴!儿臣哪敢违背您的政令。只是……这海禁嘛,禁的是谁?还不是禁那些没门路的小民百姓?可江南那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是海贸做得飞起?丝绸、瓷器、茶叶,一船船往外运,金山银山往回拉!他们做得,儿臣好歹是个亲王,跟着分一杯羹,不过分吧?”
他摊了摊手,继续道:“再说,儿臣这是跟江南大族抢食吃,除了朝堂上那些屁股坐歪了的江南籍文臣可能会嚷嚷几句,对朝廷,对父皇您,有百利而无一害啊!银子儿臣自己出,船造好了,赚了钱,还能孝敬父皇和大哥,亏了也算儿臣自己的。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和朱标都被朱权这番“强盗逻辑”给说得一愣。尤其是朱元璋,他何尝不知道海禁之下走私猖獗,江南大族借此牟取暴利?只是碍于种种原因,难以彻底根除。此刻被儿子首接捅破这层窗户纸,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内心深处,却又觉得这小子说得……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抢江南大族的生意,充实自家的腰包,这听起来确实不错。而且朱权把风险自己担了,用的是他“合法”分得的赏银,似乎也挑不出太大毛病。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脸上的严厉之色稍缓,但帝王的精明让他立刻抓住了另一个关键点。他慢悠悠地开口道:“你说得……倒也有几分歪理。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瞥了一眼旁边的朱标:“你既然是以太子的名义订的船,这船队将来出海,无论做什么,天下人都会认为这是太子的产业。这好处,不能让你一个人全占了吧?标儿,你说呢?”
朱标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这是要让东宫也掺和进来,分一杯羹,同时也是将这件事从朱权的“私活”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带有东宫背景的“半官方”行为,可以减少很多非议。他微微一笑,顺着父亲的话说道:“父皇所言极是。十七弟若是以我的名义行事,我这做大哥的,总不能白白担个虚名。这船队,算我一份。”
朱权一听,眼睛顿时瞪圆了!
好家伙!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钱,砸锅卖铁投进去造船,这老爹和大哥一句话就要入股?空手套白狼也没这么狠的吧?!
他一时情急,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父子之礼了,脱口而出:“不是……父皇,大哥!你们这……这也太……还要不要脸了?!我这钱可是拎着脑袋从天竺抢回来的!”
话一出口,御书房内瞬间死寂!
朱元璋的脸当场就黑了下来,如同锅底!朱标也是脸色一僵,笑容凝固在脸上,尴尬无比。伺候在角落里的太监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去!
“放肆!”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须发皆张,“朱权!你给咱再说一遍?!”
朱权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混账话,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他赶紧道歉:“儿臣失言!儿臣该死!儿臣一时猪油蒙了心,口不择言!请父皇恕罪!请大哥恕罪!”
他一边磕头一边飞快地找补:“儿臣的意思是……是……这风险儿臣担着,本钱儿臣出着,父皇和大哥坐享其成……不不不,是父皇和大哥关怀儿臣,愿意与儿臣共担风险,儿臣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看着跪在地上语无伦次的儿子/弟弟,朱元璋和朱标脸上的黑气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又好气又好笑的无奈。这小子,在外面是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到了自己面前,有时候还是这副口无遮拦的德行。
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声:“哼!看在你还知道认错的份上,这次就算了!再敢胡言乱语,咱扒了你的皮!”
他顿了顿,算是把“入股”的事敲定了:“既然你同意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船队,算你大哥一份。具体如何分成,你们兄弟俩自己去商量!滚吧!”
“是是是!儿臣告退!谢父皇不罪之恩!”朱权如蒙大赦,赶紧爬起来,灰溜溜地退出了御书房。
走出老远,他才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心有余悸。虽然被硬生生分走了一杯羹,但总算是把造船的事敲定了。只是这成本……看来得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再找补回来了。
作者“风系魔导”推荐阅读《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