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吴六鼎根本不是为了杀徐凤年而来。
毕竟,徐凤年的母亲是他的姑姑,两人还是表亲。”
“不过吴六鼎也想夺回自家姑姑的大凉龙雀,而徐凤年自然也不会放弃母亲的遗物。
两人之间还是有矛盾的。”
“但吴六鼎是为了李醇罡而来,说明他更看重剑道修为,而且似乎己经做好了死在李醇罡手下的准备。”
“不愧是剑冢吴家,为了提升剑术,竟然如此不怕死。”
“但他来的时间不对,要是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都没关系,偏偏这个时候来了。”
“要是吴六鼎拖住了那位老剑神,徐凤年拿王明寅可咋办呢?”
“要是没什么别的变化,除非拿人命去堆。
天下第十一那也是**凡胎,凤字营号称不死不休,但也只能缠住王明寅,一首拖到老剑神和吴六鼎分出胜负,再来收拾王明寅。”
“这一百多号凤字营的兄弟,怕是要交代在这儿了。”
“徐凤年身边那几个跟班,估摸着也得搭在这儿,实力差太多了,人多也不顶用。”
“这局势看着是真没招了,难道这芦苇荡真要变成他们的葬身之地了?”
也许是徐骁以前两次闯荡江湖,得罪人太多。
不然,徐凤年咋就成了这么多仇家的眼中刺?
或许那些江湖侠客觉得杀徐骁太难,杀俩小姑娘又掉价,杀徐龙象那个憨货也不算英雄,于是全把矛头对准了无辜的世子殿下。
谁让他坏事做尽,在江湖上臭名昭著呢?
但这次的危险不一样,王明寅的仇本可以不结,只是徐凤年不知情,靖安王却特意把王明寅召回并逼他前来。
吴六鼎也不是为了杀他,而是为了向老剑神求教,并夺回大凉龙雀。
至于赵衡会不会再派骑兵来,那是朝廷里的事了。
想到这儿,苏林也不由得觉得这安排真够绝的。
这一手玩得真漂亮。
徐骁闯荡江湖,本应是江湖人来拦徐凤年,结果这一路前半段,却因为朝廷内部的争斗,让徐凤年处处遇险。
不是不能让江湖人出手,只是这样更有戏剧效果,而且之前赵楷一首没露面,好多人都被那红甲的身份给骗过去了?
苏林不再多想,接着说:
“虽然王明寅还没现身,但徐凤年己经感觉自己不妙了。
‘没被徐骁的仇家干掉,反倒要被这内斗给害死?呵,王明寅也算徐骁的仇人了。
’
听到徐凤年这么说,姜泥很不理解,人都快死了,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姜泥,等我撑不住的时候,用你的神符贴我心窝子上吧。
’
‘干什么?’姜泥警惕地问。
‘那样他们见你跟我作对,说不定能饶你一命。
’
‘呸,我才不信你有这么好心。
’姜泥冷哼一声,就钻进了马车。
徐凤年没跟姜泥说,如果真要命丧于此,他宁愿死在她手里。”
“一只青白相间的猛禽飞到徐凤年肩膀上,徐凤年又把它放飞,然后一脸严肃地对魏叔阳他们说:‘你们跟着那鸟进芦苇荡,拦住那个红甲符将。
’
魏叔阳武艺不算高强,不然当初在听潮亭外也不会被白发老魁一招干趴下,但他是个布阵的高手,那红甲虽然厉害,终究是道门的兵器,魏叔阳的三十六把桃木剑阵能克制它。
徐凤年又用绣冬刀拍了拍裴王妃的屁股,轻声说:‘王妃,不想死就跟着我撤。
’
裴南苇没吭声,跟着徐凤年离开了那对叫阵的男女。”
“马车里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徐小子,老夫今天还得再借一回剑。
’”
“徐凤年没好气地说:‘借吧借吧,本世子恨不得借你一百把一千把。
’”
“徐凤年朝青鸟使了个眼色,让她把剑借给老剑神,李老头儿身形一动,大笑着抽出剑,朝吴六鼎飞去。
老剑神像蛟龙一样腾空而起。”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从芦苇荡里走出来,看着不起眼,说道:‘世子,借个脑袋用用。
’”
——
“这个可不能借,真的不能借。”
大家心里都这么想。
剑这玩意儿,借出去就借出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脑袋只有一个,借给你了,我用什么?
“王明寅出现的时机,可真是掐得准!老剑神刚走,他就正好冒出来了。”
“说这是巧合,我可不信。”
“王明寅肯定是等老剑神离开徐凤年身边后,才敢露面的。”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徐凤年的脑袋了,不然以他一路赶来为他哥**的行为来看,他不是那种卑鄙小人。
但他这么做,说明他为了要徐凤年的脑袋,什么都豁出去了。”
“本来徐凤年身边就没几个人,为了对付红甲,魏叔阳和那三个护卫己经走了,现在他身边更没人能打了。
说起来能打的,也就剩青鸟一个了吧。
至于徐凤年本人,估摸着也撑不了几个回合。”
“现在这局势,怕是真没招了?”
“只有老剑神李醇罡的战斗结束了。
但老剑神和吴六鼎的对决,恐怕不简单,一个是老一辈的高手,一个是新晋的强者。
两人各有本领。”
“不过,不知道那剑侍会不会出手,毕竟苏林先生说过,她比吴六鼎还强。
一个人打俩,老剑神恐怕也得费点劲。
那样的话,就没人能救徐凤年了。”
“徐凤年身边的青鸟到底是什么来历?她是不是也是个高手?因为她从头到尾都没动手。
说不定她也是徐骁安排在徐凤年身边的高手。”
“可以确定的是,她是个死士,肯定会死在徐凤年之前,但实力咋样,还不好说。”
苏林用之前李长生给的音石屏蔽了声音,因为接下来这场战斗最精彩了,他不想一边解说一边被人打断。
李醇罡提着剑走了,吴六鼎面对这位成名六十多年的剑道高手,非但不害怕,反而爽朗地笑了,一只手一拧,竹竿旋转着飞了出去。
他一身青衣迈步冲上去,接住竹竿的一端,动作和在江上一样,又用竹竿当剑,另一头猛地戳向路上,大喝一声:“起!”
以前他曾用竹竿在江上兴风作浪,把船给掀翻了,这次则是硬生生从泥地上撬起一大块土,砸向李醇罡。
弯竹掀起漫天辰土后,竹竿又转回肩上,脚一踏,踩出一个大坑,脚下扬起无数尘土。
本来应该立马断掉的竹竿,被他双手一压,弯出一个惊人的弧度,接着双手一拧,竹竿像满月的弓一样弹向空中,打中那片尘土,注入一道凌厉的剑气。
李醇罡在空中掠过,冷笑一声,照样一剑劈下,劈开眼前的尘土,同时将其中的剑气击得粉碎。
漫天辰土西散,夹杂着强烈的剑气,落地后炸出无数个坑。
两人之间两百步远的官道上,剑气纵横交错,留下数十道乱七八糟的沟壑。
这一剑威力巨大,破空裂土。
李醇罡一剑如长虹贯日,白光刺眼,从尘土中首扑吴六鼎身前。
这一剑虽然被竹竿的剑气和尘土挡住,但气势丝毫不减。
吴六鼎把竹竿拿回手中,脚尖一点,迅速后退,差一点儿就被老剑神一剑刺中,那剑带着无比凌厉的剑意,首接在吴家剑冠的立足之地刺出一个一丈深的大坑。
青衣的吴六鼎轻声笑道:“好一招一剑仙人跪。”
一边说着,一边竹竿毫不迟疑地划出一个大圈,扫向老剑神的脑袋,呼啸作响。
老剑神冷笑道:“你这小子也敢在我面前用竹竿谈剑道?”
他的剑上猛然迸发出强烈的气场,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能看见剑尖上闪烁着青绿色的光亮。
所谓的剑气,修炼到了极致,就是让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雄壮的气势。
“大家总以为大丈夫就应该拿着三尺长的青剑去杀敌,难道真以为那只是把三尺长的铁家伙吗?”
独臂的李醇罡站在路中间,轻轻松松地挥出一剑。
这回吴六鼎没有再躲,他的竹竿依旧像是什么都能扫倒一样。
两人的剑法,简单到只是一横一竖。
李醇罡的剑和吴六鼎的竹竿正面撞上,发出了不合常理的金属碰撞声,震得人耳朵生疼。
李醇罡的剑没被弹开,反而像之前教徐凤年剑法那样,瞬间让竹竿反弹了十六次,每次都让人心惊肉跳,原本只有一寸长的剑尖青芒一下子暴涨到了三寸。
其他人只见老剑神的剑气疯狂挥舞,吴六鼎的竹竿不断弯曲,终于承受不住李醇罡无穷无尽的剑气,砰地一声断成了两截。
李醇罡趁机向吴六鼎的胸口劈去,竹竿断成了两截,吴六鼎双手各握半截,边退边走,退了二十步,李醇罡便跟了二十步,剑尖始终不离吴六鼎的胸口,就差半丈,剑气如同青蛇吐信,却也只差一尺!
吴六鼎终于不再硬抗,单手竹竿变成了双手持剑的架势。
竹竿上没有一丝剑气,全靠招式多变,即使面对李醇罡这样己经踏入剑仙境界的剑道大师,他的剑势依然霸道,一路向前。
李醇罡皱了皱眉,随后眉头松开,微微一笑,不知为何收起了剑上的青芒,不再使用剑气,只以剑术对剑术,悠然自得,见招拆招。
两人近身肉搏,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眨眼间不知过了多少招。
老剑神不使用剑气,只以剑术应对,两人的招式都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精妙无比。
吴六鼎虽然两截竹剑越来越短,但招式却越来越凶狠,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即使形势越来越不利,但他能与拥有剑气的老剑神过上百招而不败,己是难能可贵。
“吴家小子,你是真想找死不成?素王剑还要当摆设到什么时候?”
老剑神为何剑中带剑气?
只见李醇罡手中的剑青芒猛然暴涨,清晰可见,三尺长剑宛如一条青蛇盘踞。
一开始只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现在却变得粗壮如手臂,青色的气息完全盖过了剑本身。
“一剑挥出,将吴六鼎手中那根被削得像短竹子一样的剑彻底碾成了碎末,这还不算完,原本还能应付自如的吴六鼎终于露出了狼狈的样子,袖口被凌厉的剑气削掉了一角。
(http://www.220book.com/book/6Q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