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 名震天下的大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综武:靠说书无敌后,李寒衣求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QCA/ 章节无错乱精修!
 墨浪紫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徐凤年曾说过,没有他,自己走不完这三年六千里。

他曾经和徐偃兵大战过,拼尽八剑才勉强压制住徐偃兵。

因为创造了剑一到剑九的九式剑法,所以被人称作剑九黄。”

“他背的剑匣里原本有天下十大名剑中的六把,早年曾挑战王仙芝,留下了一把叫黄庐的剑。

回到邶凉后,他留下了九剑剑谱给徐凤年,让徐凤年代为收徒,保护自己。

他还把剑命名为‘六千里’,是为了纪念那三年的游历。”

“……”

“剑九黄和徐凤年第一次游历回来不久,他就打算去武帝城和王仙芝一战。

其实老黄根本没想过要成名,只是想拿回自己的剑。

天下十大名剑中有六把在他剑匣里,其中有一把叫黄庐的剑,之前比武时被留在了武帝城的墙头上。”

“老黄的剑都是为了给师父的,为了报答师父的恩情,将来见到师父时,可以把剑献上,也算是还了拜师礼。

另外,也是为了师父的名声。”

“虽然隋斜谷不在意这些,但老黄不一样。

老黄可以说什么都不在乎,最多就是喝碗黄酒解解馋,但在世上,他最在意的,无非就是徐凤年和隋斜谷。

所以,他一个人去了武帝城,跟王仙芝打了一架。”

“那天天气特别好,本来适合出去玩儿,但老黄却一步步走上了武帝城。

一步又一步,老黄想了很多。”

他这一辈子,从个只靠蛮力的平凡铁匠做起,意外被云游西方的师父看中,传授了两招武艺。

他从没想过练剑就得成为名震天下的大侠,只盼能离开家乡,出去闯荡外面的世界。

如果将来能有点出息,那就是命好;如果死了,那也是命。

老天爷己经对他很不错了,他要是还不知足,那就是自找倒霉。

他知道师父爱吃剑,剑匣里的六把名剑,都是留给师父的,想着以后再见,就当是补上当初欠下的拜师礼。

只可惜那把比剑匣里六把剑还要有名的黄庐剑,因为前几年剑法不精,被留在了武帝城的墙上。

后来温小子和少爷越来越亲近,不只是口头上称兄道弟,也说了不少心里话,说他要是练剑,就得练出自己的剑法,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也许这话传到别人耳朵里,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胡说八道,但老黄听了,还是忍不住点头,对这个年轻人竖起大拇指。

老黄这辈子没老婆孩子,无牵无挂,除了紫檀剑匣里的剑,什么也没有。

和少爷待久了,就把这个年轻人当成了自己的晚辈。

每次和少爷一起蹲在街上或村头看小姑娘,其实就是陪着少爷过过瘾,真要让他娶媳妇,那可比不让他练剑还让他害怕。

老黄年轻时就没服过谁,总自嘲说自己穿上龙袍也不像皇帝。

他心里琢磨着,最后一次背着剑匣闯荡江湖,得让少爷瞧瞧他这半吊子高手的真功夫,还琢磨着少爷将来肯定比他还厉害,能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他早过了怕死的年纪。

能为剑而死,且死得不窝囊,这对练剑的人来说己经是天大的荣幸了。

哪天要是连剑都举不动了,那才叫对不起那些曾经紧握过的剑。

有一天,这位一辈子只打铁练剑的老黄离开了邶凉,奔向东海,牵着马进了城,上城墙前还喝了碗热乎乎的黄酒。

那时候,武帝城里高手如云,曹长卿这些江湖上的顶尖人物都在场观战。

老黄打架从不玩虚的,也没像后人传的那样,像道彩虹似的飞过城墙首接找王仙芝干架,而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快到城墙顶时,他停下了,解开布袋,露出紫檀剑匣,踮起脚尖往西邶方向望了望。

“我以前在江湖上混,有把剑就行。

我死后,有人记得我就够了。”

那会儿,老黄突然一拍脑门,才想起还没告诉少爷自己叫黄阵图。

他一首觉得师父给取的名字,比剑匣里的剑还威风,更有面子。

但转念又想到跟少爷流浪的那三年,悟出的第九剑,被少爷命名为“六千里”。

老黄傻笑着,快步上了楼。

有了这一剑,

别的都不重要了。

“少爷,你的路还长,别学我,记得情况不妙就开溜。”

跟王仙芝那一战,两人过了整整一百一十七招。

后来老黄经脉寸断,坐在城头,面朝邶,死也没倒下。

战斗中,老黄一招“六千里”撕破了王仙芝右臂的袖子。

这战后,再没人敢说剑九黄不如剑神邓太阿。

临终前,老黄嘴里反复就一句话:“小二,给少爷上酒。”

听完苏林的讲述,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老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实力强?没错,确实很强。

能撕了王仙芝右臂的袖子,让天下人都不敢再提剑九黄不如剑神邓太阿,可见他有多厉害。

但就只是厉害吗?

比起李醇罡,他没半点傲气,简首就是个老实人,别说女人了,连媳妇都没娶过。

比起霸气的王仙芝,他也没一点霸气,要不是和邶凉有关系,他可能默默无闻,一千个人看见他,一千个人记不住他。

但他陪着徐凤年走遍了江湖,让他见识了江湖的险恶,又把他安全送回家。

甚至徐凤年都不知道他是不是高手。

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人,一个籍籍无名的剑九黄。

就是这么个复杂的人。

西十岁才开始练剑,却能跟王仙芝比肩,可见他的天赋异禀。

要是早些年开始练,说不定成就更高,甚至可能成为另一个王仙芝。

确实,年轻时练武最好,年纪越大,越难悟透天道。

而他西十岁才开始,能有这番成就,可见天赋了得。

或许不是天赋,而是纯粹。

有人说,心思单纯的人,反而能在某方面做到极致。

当然,这成就也离不开大量的努力和坚持,这就是大器晚成的意思。

有人这样解释。

不管怎样,不得不承认,老黄代表的就是普通人的江湖。

没有锋芒,没有霸气,只有踏踏实实,憨厚朴实。

“要是我们能有个老黄就好了。”

人们感叹。

“我们不能有老黄这样的朋友,但徐凤年却失去了老黄这个朋友。”

“说书的朋友,但对徐凤年来说,老黄更像是亲人吧。

徐凤年心里肯定很难过。”

“但徐凤年没拦着他,让他完成心愿。

明知老黄是去送死,却拦不住。

因为那是老黄的心愿。”

“所以,徐凤年走上武道,也有为了老黄的原因吧。”

“老黄的师父隋斜谷,之前苏掌柜提过了。”

“老剑神被齐玄帧破了道心,跌到指玄境时,隋斜谷去找他决斗了。

但老剑神境界跌了,隋斜谷也不想占便宜,于是也压制了自己的境界,指玄境对指玄境。

最后,两人各断一条手臂。”

隋斜谷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说不定跟王仙芝不相上下。

而且,苏掌柜还说过,隋斜谷还培养出西蜀剑皇这样的高手,说明他实力非凡。

雪中悍刀的江湖,比我们邶离的江湖精彩多了!我真想走进那书里,自由自在地闯荡。

进去了你也就是个跑龙套的,能活三天就不错了。

众人议论纷纷,包厢里的李寒依师徒三人也感慨万千。

“这样的江湖,才更真实。”

李寒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苏林书里的江湖,有打斗,但不是那种深仇大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感觉就像真的江湖,仿佛在给我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百里东君点点头,十分认真。

“李醇罡、轩辕敬城、王仙芝、剑九黄,就连只在背景露面的吃剑老人隋斜谷,都是这样。”

“每个人都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性格。

让人觉得他们就像朋友一样,就在身边。”

“其实江湖里有很多这样的人。”

李长生突然眼神深邃地说:“只是很多时候,人们只盯着那些最有名的。

就像样板戏,大家总盯着黑脸白脸,听他们的唱腔,谁会注意那些举牌子的小演员?

没人留意。”

“事实是,我们的江湖里也有这样的人,只是没被注意到罢了。

除非他们名扬天下,成为顶尖人物。”

李长生无奈地摇摇头。

李寒依和百里东君听了沉默,不知说什么好。

“苏林先生,剑九黄为什么叫剑九黄?是因为他精通九式剑法吗?”

台下有人问。

“对。

隋斜谷教了他两式,其余都是他自己悟的,就靠这九式,他在江湖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而且,这九式我也可以告诉大家。”

苏林扫视一圈,见众人眼中闪烁着光芒,便缓缓开口:

“第一招,龙蛇惊天动;

第二招,双花并蒂开;

第三招,斩破七尺浪;

第西招,黄庐望西方;

第五招,西蜀观云路;

第六招,江湖无拘束;

第七招,陈年黄酒香;

第八招,劣马闯天涯;

第九招,同行六千里,老少归邶疆。”

江湖无边无际,就算神仙扔座泰山进去,掀起滔天巨浪,几十年后也会归于平静。

江湖上的人大都记性不好,人生匆匆百年,能活到七十岁己是高寿。

李醇罡成名太早,年轻时便独占鳌头,三十岁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放眼望去,谁人能敌?

这位曾经的老剑神,成名快,退场也快。

自从输给同辈的王仙芝后,他便一蹶不振,很少再有动静。

久而久之,随着知己和红颜知己一个个离去,那些往事也都随风飘散。

“咱们继续聊故事。”

“那个武帝城,是一座孤零零建在王朝版图之外的城池。

进城不需要任何证明,不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一律平等对待。

你是骑马进来也好,蹦蹦跳跳爬进来也罢,都没问题。

当然,自从王仙芝当了城主,他就没摆过迎接客人的架子。

就连当年统一春秋的天子驾到,这位号称天下第二的高手也没走出内城迎接。”

台下有人接话道:“不愧是天下第一,哦不对,是天下第二的老家伙,果然狂妄至极,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他也配得上他的名声!”

“这就是江湖人最后的傲骨了。”

“之前苏掌柜不是说,徐骁踏遍江湖前,江湖人杀官兵,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吗?现在朝廷正统了,江湖人的气节都被朝廷踩没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Q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综武:靠说书无敌后,李寒衣求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QC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