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食堂操作间的门,一股热气和混合着各种食材香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的空间里,蒸汽缭绕,几位厨师正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动作熟练而有序。
"王主任,李书记来了。"一个年轻的厨工看到他们,连忙招呼道。
正在灶台前指挥的中年妇女转过身来,她穿着干净的白色工作服,腰间系着围裙,袖子卷到小臂,神情严肃,眼神锐利。她就是食堂主管——王主任。
王主任的目光在李伯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转向林晚,上下打量着她朴素的衣着和手中的竹篮,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这位就是林同志?"王主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是的,王主任。"李伯笑着点头,"林同志的手艺不错,今天带了些样品来,想请您和大家尝尝。"
王主任点点头,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对周围的厨工说:"大家先继续忙,注意火候。"
她转向林晚,语气平淡:"把你的东西拿出来看看吧。"
林晚深吸一口气,小心地放下竹篮,揭开上面的布。她先取出装着五香薯角的瓦罐,轻轻打开盖子。
瞬间,一股浓郁而独特的五香味弥漫开来,压过了食堂原本的大锅菜味道。那香气中带着花椒的麻香、姜粉的辛辣和干辣椒的微甜,层次丰富,引人垂涎。
旁边几位正在忙碌的厨工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望了过来。
"这是什么?"一位年轻的厨工忍不住问道。
"五香薯角。"林晚微笑着回答,"用红薯制作,外焦里嫩,口感丰富。"
王主任的目光落在瓦罐中的薯角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那些薯角大小均匀,色泽金黄,表面微微泛光,看起来确实。
"再看看其他的。"王主任不动声色地说。
林晚又取出装着酱香野菜饼的瓦罐,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野菜的清香立刻飘散开来。她最后拿出一小罐泡菜,清脆的色泽和清爽的香气同样引人注目。
"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王主任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
"是的,都是我亲手制作的。"林晚坦然回答,"为了保证口味一致,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
王主任点点头,转向一位年长的厨师:"老刘,把蒸笼和烤炉准备一下。"
"好嘞。"刘师傅应了一声,立刻忙碌起来。
王主任转向林晚:"现场加热一下吧,我们要看看这些东西加热后的口感和稳定性。"
林晚心中一紧,这是真正的考验。现场操作不仅能展示她的技术,还能证明她的产品在批量制作时的稳定性。
"没问题。"林晚镇定地回答,双手己经开始准备。
她先将酱香野菜饼小心地摆放在蒸笼的篦子上,动作麻利而有序。然后将五香薯角放入烤炉,设置好温度和时间。
"烤炉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外皮会焦糊,内里却没热透。"林晚向一旁好奇观看的年轻厨工解释道,"控制在中火,让热量慢慢渗透,这样才能保持外皮的酥脆和内里的软糯。"
年轻厨工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王主任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林晚的每一个动作。她注意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村姑娘动作熟练,对火候的把握精准,说话有条理,完全不像一个普通的小摊贩。
"你以前在食堂工作过?"王主任忍不住问道。
"没有。"林晚微笑着回答,"但我一首在研究如何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她的回答既不卑不亢,又展现了自信。王主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加热过程中,操作间里的香气愈发浓郁。五香薯角的香气和酱香野菜饼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几位原本在忙碌的厨工都不由自主地靠近了一些,显然是被这的香气吸引。
"时间到了。"林晚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小心地打开烤炉。
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伴随着更加浓郁的香气。她用夹子小心地将薯角取出,摆放在白瓷盘中。金黄酥脆的薯角在灯光下泛着的光泽,表面微微鼓起,看起来就令人垂涎欲滴。
紧接着,她又打开蒸笼,取出酱香野菜饼。饼的表面呈现出的金黄色,边缘微微卷起,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野菜的清香立刻弥漫开来。
"王主任,各位师傅,先尝尝薯角吧。"林晚将装有薯角的盘子递了过去。
王主任没有立刻动手,而是示意旁边的刘师傅先尝。刘师傅是食堂的老厨师,口味挑剔,在厂里有"金舌头"的称号。
刘师傅拿起一块薯角,咬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几秒钟后,他睁开眼睛,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好!外焦里嫩,咸香适中,五香味层次丰富,不油腻,回味悠长!"
其他几位厨工也纷纷拿起薯角品尝,一时间赞不绝口。
"确实不错,比我们食堂的炸土豆好吃多了。"
"这红薯选得好,甜度刚刚好。"
"这五香味调得地道,不像外面那些只会放酱油的。"
王主任这才拿起一块薯角,放入口中。她咀嚼得很慢,似乎在仔细分析每一个味道层次。林晚紧张地看着她,手心微微出汗。
"嗯。"王主任终于开口,"味道确实不错,火候也掌握得很好。"
林晚松了一口气,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尝尝泡菜吧。"林晚递上泡菜。
王主任夹起一筷子泡菜放入口中,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操作间里格外清晰。她咀嚼了几下,点了点头:
"清脆爽口,酸度适中,咸度也刚好,没有生涩味。不错。"
几位厨工也纷纷品尝,对泡菜的评价同样很高。
"最后,尝尝这个酱香野菜饼。"林晚将最后一道样品端了上来。
这是她最有信心的产品,也是最适合食堂的产品。成本低,饱腹感强,还能为工人们补充维生素。
王主任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饼,眼中闪过一丝怀疑。她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脸上的表情从怀疑到惊讶,再到满意。
"这饼不错。"王主任难得地露出了笑容,"酱香浓郁,野菜的清香恰到好处,口感丰富,还有饱腹感。最难得的是,成本应该不高吧?"
林晚心中一喜,连忙回答:"是的,主要原料是野菜和少量面粉,成本不高,但营养价值高,饱腹感强。"
"确实比我们的窝头好吃多了。"刘师傅在一旁补充道,"而且更有营养。"
几位年轻的厨工也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王主任,林同志的东西不仅味道好,干净卫生,最重要的是价格绝对划算。"李伯在一旁适时补充道,"她是个实在人,做生意讲究诚信。"
王主任点点头,脸上的冰霜己经完全融化。她转向林晚,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
"林同志,你的手艺确实不错。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我们食堂需要,你每天能供应多少?价格方面怎么算?还有,你能保证每天按时送货吗?"
林晚早有准备,她拿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着详细的产品信息和价格核算。
"王主任,我目前每天可以供应五香薯角50份,酱香野菜饼80份,泡菜30份。如果需要增加产量,我可以请人帮忙,最多可以增加到薯角100份,野菜饼150份,泡菜60份。"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价格方面,我核算过成本。五香薯角每份1.5角,酱香野菜饼每份1角,泡菜每份1角。这个价格比市面上同类产品便宜20%左右,但质量绝对有保证。"
王主任和几位厨工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这个价格确实比他们预期的要低很多。
"至于送货时间,我可以每天上午9点前送到食堂,保证新鲜。"林晚补充道,"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会提前通知。"
王主任满意地点点头
跟随着王主任走出操作间,林晚的心情既激动又平静。激动的是,她的产品得到了认可,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平静的是,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林同志,你做的野菜饼很有创意。"走在走廊上,王主任突然开口,"成本低,营养好,还能为我们食堂增加新菜式。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晚微笑着回答:"我发现工人们工作辛苦,需要有营养又顶饿的食物。野菜在农村很常见,成本低,但营养价值高。加上我特制的酱料,既能增加风味,又能掩盖野菜的苦涩味。"
王主任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不仅会做菜,还懂得思考,这很难得。"
两人来到办公室门口,王主任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http://www.220book.com/book/6QC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