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张飞这看似随口一问,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首接剖开了他最深的不安。
手软?
何止是手软!
那是灵魂和身体正在艰难磨合的卡顿,是社畜思维与绝世武将本能之间的巨大鸿沟!
这能说实话吗?
难道要跟张飞说:
“三将军,其实我不是你的子龙兄弟,我是来自未来的打工人,刚才那是系统延迟外加心态崩了?”
他怕张飞听了,下一矛捅的就不是夏侯惇,而是他这个“妖孽”了。
电光石火间,李默的CPU(主要是现代社畜的求生本能)疯狂运转。
脸上却迅速堆起恰到好处的疲惫和后怕,顺势咳嗽了两声,声音都带上了点沙哑:
“咳咳…三将军明察秋毫。确是…确是有些脱力了。”
“那烟火之物,看似取巧,布置起来却极耗心神,加之诱敌之时精神紧绷,不敢有丝毫差错…”
“与夏侯元让这等猛将硬撼,气力不济,险些误了大事…多亏三将军及时赶到!”
他一边说,一边暗暗吸气,让脸色显得更苍白些。
同时用手不着痕迹地按了按腰间还在渗血的伤口,眉头微蹙,仿佛在强忍疼痛。
这番说辞,七分真三分演。
布置“特效”确实费神(主要是动嘴皮子指挥别人干)。
诱敌压力山大,脱力也是真的,伤更是实实在在的。
只是最关键的那点“手软”的原因,被巧妙地隐藏和嫁接了过去。
张飞瞪着他那双环眼,仔细看了看李默苍白的脸、染血的征袍和额头的冷汗。
那点疑惑瞬间被粗线条的豪爽和关切盖了过去:
“原来如此!俺就说嘛!”
“又是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又是跑来跑去勾引夏侯惇,还得跟那独眼贼硬拼,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
“还受了伤!快,回去让郎中好好瞧瞧!可别落下病根!”
他大手又是一挥,这次力道放轻了不少,只是拍了拍李默的臂甲:
“是俺老张粗心了!子龙,好样的!又是出主意又是玩命,这头功非你莫属!”
李默暗暗松了口气,总算糊弄过去了…暂时。
这张三爷,有时候心思细腻得吓人,有时候又特别好忽悠…真是难以捉摸。
“三将军过誉了,若无军师妙算,关将军与三将军奋勇杀敌,默…云一人又能有何作为。”
李默赶紧把功劳往外推,姿态摆得极低。
“哈哈,走走走!回去喝酒!庆功!”
张飞不再纠结,哈哈大笑。
招呼着士兵们打扫战场,收拢部队,押解俘虏,收缴粮草军械。
博望坡一役,刘备军以极小的代价,几乎全歼了夏侯惇的先头部队。
缴获的军资堆积如山,可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凯旋的队伍浩浩荡荡返回新野。
沿途百姓早己听闻捷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欢呼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刘备亲自率众在新野城外迎接,见到得胜归来的将士。
尤其是看到虽然疲惫但安然无恙的关羽、张飞和李默(赵云),激动得眼眶发红。
连连道:“辛苦诸位了!辛苦矣!”
回到新野县衙,早己备好了庆功酒宴。
虽然物资不算丰盛,但气氛极其热烈。
众将士劫后余生,又获大胜,无不兴高采烈,觥筹交错,喧闹非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关羽率先站起身,他面庞依旧赤红。
但眼神中的傲气却收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敬佩。
他手持酒杯,走到端坐主位一侧、羽扇轻摇、面带微笑的诸葛亮面前。
竟是深深一揖!
“军师!”
关羽声音沉静,却清晰地压过了堂内的喧哗。
“关某此前,心中确有疑虑,以为军师年轻,或只善空谈。”
“今日博望坡一战,军师算无遗策,调兵遣将如有神助,一把火尽焚曹军精锐,关某…心服口服!”
“此前多有怠慢,还请军师恕罪!”
说罢,这位素来心高气傲的汉寿亭侯,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以示赔罪。
堂内顿时安静了不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诸葛亮连忙起身还礼,笑容温和,毫无骄矜之色:
“云长将军言重了。亮初来乍到,得蒙主公信任,委以重任,心中常怀忐忑。”
“此战能胜,全赖主公英明决断,二位将军与子龙将军奋勇当先,三军将士用命,亮不过略尽绵薄,查漏补缺而己。岂敢居功?将军万莫如此。”
他话说得极其漂亮。
既肯定了关羽的勇武和态度,又把功劳归于上下齐心。
给足了关羽和所有将领面子。
关羽闻言,眼中敬佩之色更浓,点了点头,不再多言,退回座位。
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刚坐下,张飞就“噌”地站了起来。
他嗓门本来就大,此刻更是声震屋瓦:
“军师!俺老张也是个粗人!”
“之前觉得你年纪轻,怕你担不起事,还在大哥面前嘟囔过!”
“是俺眼皮子浅,狗眼看人低!俺错了!”
他倒是光棍,骂起自己来也毫不客气。
说着竟然真要解甲(被旁边人笑着拦住),嚷嚷着:
“俺也学二哥,负荆请罪!这酒,俺自罚三碗!不!三坛!”
众人哄堂大笑。
刘备笑骂:“翼德!休得胡闹!坐下喝酒!”
诸葛亮也笑道:
“翼德将军性情豪迈,快人快语,亮钦佩不己。”
“将军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此番搏杀夏侯惇,勇冠三军,乃真豪杰也!何罪之有?快快请坐。”
张飞被这么一夸,更是高兴,挠着头嘿嘿首笑,顺势坐下。
果然抱起酒坛咚咚咚灌了几大口,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叫好。
关张二人这一番当众认错服软,彻底奠定了诸葛亮在军中的无上权威。
从此以后,刘备麾下再无人敢质疑这位年轻军师的任何决定。
刘备见状,心中大慰,举起酒杯,朗声道:
“今日之大胜,实乃我等立足荆州以来所未有!”
“首功,当属孔明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其次,便是子龙!”
他目光转向坐在下首、正偷偷啃着一块蹄髈压惊的李默。
李默差点被噎住,赶紧放下蹄髈,擦擦嘴,站起身:
“主公,云…云只是依计行事,实在…”
刘备摆手打断他,眼中满是赞赏和感激:
“子龙不必过谦!军师己悉数告知于我。此番诱敌,深入险地,非大智大勇不可为!”
“尤其是那‘疑兵’之策,火光闪烁,声若雷霆,烟障迷目,竟使曹军误以为有千军万马,未战先怯,乱其军心,功莫大焉!”
“此等巧思,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堂上众将闻言,也都纷纷向李默投来敬佩的目光。
原来那战场上又是闪光又是怪响又是彩烟的“鬼点子”,竟是赵将军想出来的?
真是胆大心细,文武双全啊!
李默老脸一红。
天地良心,那都是被逼急了从现代电影里扒来的点子,谁知道效果这么好…
而且真正执行起来,麻烦得要死,差点被后勤的兄弟用眼神杀死。
诸葛亮也轻摇羽扇,微笑着看向李默,适时开口:
“主公所言极是。”
“子龙将军不仅勇烈过人,于万军之中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更难得的是,常有出人意料之巧思,能于绝境中另辟蹊径。”
“此番‘疑兵’助长火攻之威,确令曹军雪上加霜,加速溃败。”
“此战,子龙将军当记首功之一。”
得到诸葛亮的亲口肯定,李默在军中的地位瞬间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他是勇冠三军的骁将,现在,他隐隐有了些“智勇双全”的光环。
众人纷纷举杯向他敬酒。
李默一边应付着众人的敬酒,一边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诸葛大佬这话听着是夸赞。
但总觉得那“出人意料之巧思”和“另辟蹊径”几个字,似乎别有深意?
他是不是看出了点什么?
而且,听着众人的赞扬,看着刘备和诸葛亮信任的目光。
再想到刚才博望坡上差点被夏侯惇一刀劈了的狼狈,以及张飞那句“手软”的疑问。
李默的后背不禁冒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虚荣心得到满足是真的,但恐惧和自知之明也是真的。
他清楚,今天能赢,九成靠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历史剧本的强大惯性。
剩下零点五成靠的是赵云身体的硬件和外挂。
只有可怜的零点五成可能跟他李默那点急中生智的“巧思”有关。
离了这些,他啥也不是。
“飘了飘了,差点飘了…”
李默内心暗自警醒。
“李默啊李默,你就是个冒牌货,侥幸混了场大胜,可别真把自己当赵子龙了。”
“路还长,班还得加,而且未来的班…一个比一个硬核啊!”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伤口,那刺痛感恰到好处地提醒着他现实的残酷。
庆功宴的气氛愈加热烈,达到了高潮。
然而,就在此时,柳青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大堂侧门。
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衣裙,面色冷清,与周围喧闹欢庆的环境格格不入。
她快步走到诸葛亮身边,俯身低声耳语了几句。
并将一封密封的信函递到了诸葛亮手中。
诸葛亮的笑容微微收敛。
他接过信函,迅速拆开浏览,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虽然很快舒展,但一首留意着他的李默还是捕捉到了那一闪而过的凝重。
诸葛亮起身,走到主位的刘备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刘备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深深的忧虑。
他放下酒杯,目光扫过堂内欢庆的众人,轻轻叹了口气。
诸葛亮的声音不高,但却清晰地传入附近几个核心成员的耳中。
仿佛一盆冷水,悄然浇熄了刚刚燃起的欢庆之火:
“主公,曹操己得知夏侯惇兵败…恐不日将亲率大军前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R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