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漫过青禾镇的青石板路时,沈清芷的马车正稳稳停在老祠堂前。车帘掀开,她扶着阿桃的手缓缓下车,素色襦裙勾勒出微微隆起的小腹,鬓边仅簪了支墨玉小钗,是墨景渊特意寻来的暖玉,说是能护着她和腹中孩子。
“王妃,您慢些,这石阶昨儿被雨打湿,滑得很。”守在祠堂门口的李伯连忙上前,手里还捧着块厚厚的棉垫,小心翼翼铺在诊台前的木椅上,“这是镇上绣坊张婶连夜缝的,说您怀着身孕,久坐也能舒坦些。”
沈清芷笑着道谢,指尖触到棉垫上细密的针脚,心里暖融融的。自三个月前墨景渊请太医诊脉,确认她胎相稳固后,她便没再闷在别苑。起初只是听闻镇东头王阿婆的儿媳怀了双胎却总腹痛,她送了两副安胎药过去,谁知竟渐渐传开——如今每月逢三逢八,老祠堂前总会排起长队,全是抱着孩子、摸着孕肚的百姓,等着她来诊脉。
“王妃,您可算来了!”刚坐下,就有个穿粗布短打的妇人抱着孩子匆匆跑来,怀里的小娃不过两岁,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时鼻翼微微扇动,“这孩子从昨儿起就发烧,哭着喊喉咙疼,我给喂了姜汤也不管用,您快救救他!”
沈清芷让妇人把孩子放在膝头,指尖轻轻搭在孩子细弱的手腕上,又俯身用额头贴了贴孩子的额头,眉头微蹙:“是风热上攻,喉咙里起了疱疹。阿桃,取我药箱里的‘清咽散’,再拿两钱薄荷、三钱金银花,用温水煎半盏,分三次喂,每次喂完给孩子含颗梨膏糖。”
阿桃应声去取药,沈清芷又转头叮嘱妇人:“回去后别给孩子裹太厚,用温毛巾擦他的脖颈和手心,多喂些温水。若明早还烧,再来找我。”
妇人接过药包,“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对着沈清芷重重磕了个头:“多谢王妃!您真是活菩萨!我家里穷,没什么能报答您的,等秋收了,我把最好的小米给您送来!”
“快起来,我义诊本就不是为了报答。”沈清芷连忙让阿桃扶起妇人,目光扫过她补丁摞补丁的袖口,又从药箱里取了一小包红枣递过去,“你看着也面黄,这些红枣拿回去煮粥,补补气血。”
妇人捧着红枣,眼圈瞬间红了,哽咽着道谢后,抱着孩子慢慢退到一旁。
一上午的时间,诊台前就没断过人。有怀了五个月却总害喜的妇人,沈清芷便给开了健脾和胃的方子,还细细嘱咐“别吃生冷,晨起喝碗小米粥”;有刚生产完奶水不足的新妇,她便教给对方“用通草炖鲫鱼”的食疗方,再塞过去一小包自己制的通乳草药;还有个老婆婆,牵着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小丫头来,说孩子总喊肚子痛,沈清芷摸了摸孩子的肚子,发现是积滞,便从随身的小匣子里取了些炒过的山楂片,让老婆婆回去给孩子泡水喝。
日头升到正中时,阿桃刚想劝沈清芷歇会儿,就见镇西的陈嫂子提着个竹篮快步走来,篮子里装着刚摘的青菜、几个圆滚滚的南瓜,还有一兜红得透亮的山楂:“王妃,您忙了一上午,快吃点东西垫垫。这青菜是我家后院种的,没打药;山楂是我男人今早去山里摘的,酸甜可口,您怀着身孕,吃点能开开胃。”
话音刚落,又有几个百姓提着东西过来。卖豆腐的王大叔扛着块刚点好的嫩豆腐,说“给王妃补补”;绣坊张婶捧着个绣着莲花的小肚兜,红着脸说“给小世子做的,针脚粗,您别嫌弃”;就连镇上最穷的李二柱,也提着半筐刚挖的红薯,挠着头说“这红薯甜,蒸着吃最养人”。
没一会儿,诊台旁的空地上就堆起了小山似的东西,全是些家常物件,却透着沉甸甸的心意。沈清芷看着眼前的百姓,想起前世在相府时,那些人对她要么是鄙夷,要么是算计,从未有过这般纯粹的暖意,眼眶微微发热。
“诸位的心意我都领了,但这些东西,你们还是拿回去吧。”沈清芷站起身,对着众人深深一揖,“你们日子过得不易,青菜要留着自家吃,红薯要存着过冬,我怎能收?”
“王妃您这是说的什么话!”陈嫂子急了,拉着沈清芷的衣袖不肯松手,“若不是您,我上个月怀相不稳,早就保不住孩子了!您不仅给我开安胎药,还每日让阿桃姑娘送补汤,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记着!这点东西算什么,比起您的好,差远了!”
“是啊王妃,您就收下吧!”百姓们纷纷附和,“您要是不收,我们心里不安稳!”
沈清芷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知道再推辞反倒伤了大家的心。她略一思忖,对阿桃道:“既然如此,这些东西咱们收下。你去把马车上剩下的安胎药和退烧药都取来,分给镇上的三家药铺,让他们往后给贫苦百姓抓药时,少收些钱。”
阿桃连忙应下,百姓们听了这话,更是感动,对着沈清芷连连作揖。老族长捋着花白的胡须,眼里满是赞许:“沈王妃不仅医术高明,心更是菩萨心肠。咱们青禾镇能有您这样的贵人,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午后的阳光渐渐柔和,沈清芷坐在棉垫椅子上,继续为等候的百姓诊脉。偶尔有胆大的孩子凑过来,怯生生地递上一颗刚剥好的糖,她便笑着接过来,温声夸一句“真乖”,惹得孩子红着脸跑回娘身边。
正忙着,就听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马蹄声。阿桃探头一看,惊喜地喊道:“王妃,是王爷回来了!”
沈清芷抬头望去,就见萧逸一身墨色锦袍,骑着高头大马快步而来。他翻身下马时,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她身上,快步走到她身边,伸手扶住她的腰,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眉头微蹙:“怎么坐了这么久?手都凉了。”
“不碍事,百姓们都很照顾我。”沈清芷靠在他怀里,轻声说着今日的事,语气里带着几分轻快,“陈嫂子送了山楂,张婶给孩子绣了肚兜,都很贴心。”
萧逸低头看着她眼底的笑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喜欢便好。不过以后义诊,不许待这么久,我己经让人在镇上找了个懂些医术的姑娘,让她跟着你学,往后你便只需指点,不用事事亲力亲为。”
他话音刚落,老族长就领着几个百姓捧着个沉甸甸的篮子走过来,笑着对萧逸道:“王爷,您可算来了。这是镇上百姓的一点心意,有刚蒸的馒头,有自家腌的咸菜,您和王妃带回去尝尝。”
萧逸看了眼沈清芷,见她点头,便对着众人拱手道:“多谢诸位的心意,本王替王妃收下了。日后若有难处,尽管派人去王府说一声。”
百姓们连忙道谢,看着两人上了马车,首到马车走远,还站在原地挥手。
马车内,沈清芷靠在萧逸怀里,手里把玩着他腰间的玉佩,轻声道:“以前总觉得人心复杂,可来到这里才知道,你对百姓好一分,他们便会还你十分。等孩子出生,我带他来青禾镇,让他看看这些善良的人,好不好?”
萧逸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声音低沉而温柔:“好。等孩子出生,咱们常来。不仅如此,我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的王妃,不仅医毒双绝,更是心善如莲。”
马车缓缓驶离青禾镇,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留下一串平稳的声响。车窗外,秋风带着桂花香飘来,混着百姓们送来的蔬果清香,萦绕在两人身边。而沈清芷的名字,也随着这一次次的义诊,在民间渐渐传开,从青禾镇到周边的村落,再到更远的城镇,百姓们提起她,无不称赞一句“沈王妃是活菩萨”,这份来自民间的声望,也悄然为她和萧逸,筑牢了最坚实的根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医毒双绝:废材嫡女飒爆王府(http://www.220book.com/book/6R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