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将计就计反扫荡,虚实结合破囚笼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亮剑:铁血悍将李云龙 http://www.220book.com/book/6RF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平安县城日军司令部的气氛,己经从最初的暴怒转为一种压抑的、近乎凝固的沉闷。筱冢义男面无表情地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发出单调而令人心悸的嗒嗒声。那份来自前线的战报就摊在桌上,字里行间透出的无奈、焦躁甚至是一丝隐晦的恐惧,像一根根钢针,刺穿着他的骄傲和耐心。

“铁壁合围”?现在听起来像个拙劣的笑话。他的重兵像一头笨拙的蛮牛,被一群灵巧的麻雀啄得满头是包,疲于奔命,却连对方的毛都没摸到几根。伤亡数字虽然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士气的低落、后勤的压力和时间的拖延,却是致命的。帝国皇军的威严,正在这片泥泞的山地里被一点点消磨。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筱冢义男猛地攥紧了拳头。必须改变策略!李云龙,你不是能躲吗?你不是会跑吗?我看你能躲到几时!跑得出多大的天!

一个更加恶毒、也更加系统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囚笼政策!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华北地区军事地图前,目光阴冷地扫过那些代表八路军根据地的区域。

“命令!”他的声音嘶哑而决绝,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厉: “一、所有参与扫荡的部队,停止盲目追击!以大队或中队为单位,就地选择交通要道、隘口、村镇,构筑坚固据点、碉堡、炮楼!形成网状控制点!” “二、大力征召中国民夫,加紧修复和加固公路、铁路!将各个据点用交通线连接起来,形成封锁沟、封锁墙!” “三、实施严格的保甲连坐制度!严格控制粮食、食盐、药品等物资流入山区!一旦发现物资流向八路军,整村连坐,格杀勿论!” “西、组织快速机动部队,配备汽车和摩托车,驻扎于核心据点,一旦发现八路军踪迹,迅速反应,多路合击!” “五、悬赏!重金悬赏李云龙的人头,悬赏提供独立团情报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要从内部瓦解他们!”

他要编织一张巨大的、带着铁刺的网,一步步压缩独立团的生存空间,困死他们,饿死他们,让他们无处可躲,无路可逃!最终,要么出来决战被消灭,要么就在深山老林里自生自灭!

日军的策略骤然改变。大批的鬼子伪军不再满山遍野地乱窜,而是开始强征民夫,砍伐树木,加固村镇,修建炮楼。一条条公路被拓宽,一道道壕沟被挖开,一根根电话线架设起来。一座座阴森的碉堡,如同毒蘑菇般,在根据地的边缘和要害地点冒了出来。

气氛变得更加压抑。老百姓们发现,出村的路被控制了,买卖东西受到严格盘查,甚至连走亲戚都变得困难。物资流通几乎陷入停滞。

独立团的分散小队也立刻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团长,鬼子这招毒啊!”张大彪通过临时架设的电话线(利用缴获的电话和电线),向李云龙汇报,“他们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各处要道上,咱们的活动范围被压缩了!前几天二营一个排想打个伏击,刚开枪,不到半小时,鬼子摩托队就从两个方向扑过来了,幸亏撤得快!”

“团长,咱们的粮食快见底了!”后勤处长老王的声音带着哭腔,“老乡们想尽办法送粮,但鬼子查得太严了,好几次都被截住了,还牵连了几个老乡……药品更是快没了,伤员们……”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赵刚的脸色日益凝重:“老李,鬼子这是要困死我们!囚笼政策,这一招非常狠毒!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破局!”

李云龙此刻却显得异常沉稳。他蹲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一个山洞里,嘴里叼着一根草棍,眼睛盯着铺在地上的简陋地图,眼神闪烁不定。

“囚笼政策……嘿,老一套了。”他嗤笑一声,脑海中浮现的是历史上八路军百团大战破袭交通线的辉煌战例,“小鬼子以为修几个乌龟壳,拉几条铁丝网,就能把老子困死?做梦!”

他扔掉草棍,猛地站起身:“他修他的乌龟壳,咱搞咱的破袭战!他拉网,咱就给他把网撕烂!看是他修得快,还是老子破得快!”

“老李,你有具体想法了?”赵刚急忙问。

“想法?早就有腹案了!”李云龙嘿嘿一笑,眼神锐利,“鬼子不是分兵守点吗?好啊!正合老子心意!他兵力分散,每个据点的力量就相对薄弱了!正好给咱们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他开始详细部署他的“反囚笼”作战计划,思路清晰,手段刁钻: “第一,情報先行!段鵬!” “到!” “你的偵察連,給老子變成千眼觀音!把鬼子新修的所有據點、炮樓、公路、電話線,給老子摸得一清二楚!兵力多少,裝備如何,換防規律,補給時間,甚至哪個偽軍愛喝酒,哪個鬼子隊長怕老婆,都給老子搞清楚!” “是!” “第二,繼續發動羣衆!老趙,這還得你多費心!告訴鄉親們,暫時忍一忍,別硬闖關卡。讓民兵和老百姓們,想法子摸清鬼子巡邏隊的規律,給咱們傳遞消息。咱們八路軍和老百姓是魚和水,水暫時被隔開了,但魚還活着,總能想法子把水攪渾!” “沒問題!” “第三,重點破襲!集中咱們的機動兵力,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亮剑:铁血悍将李云龙 專挑鬼子薄弱的地方打!” “比如,專打他的交通線!扒鐵路,挖公路,割電話線!讓他據點之間聯繫不暢,變成聾子瞎子!” “比如,專打他的運輸隊!他知道咱們缺糧缺彈藥,肯定會運!咱們就在半道上等着他!搶他狗日的!” “比如,專打他的小股部隊和巡邏隊!尤其是晚上,摸掉他的哨兵,端掉他的小炮樓!積小勝爲大勝!” “第西,虛實結合,迷惑敵人!咱們可以派小股部隊佯攻一個大據點,弄得動靜大點,把周圍據點的鬼子援兵吸引過來。然後咱們的主力,卻去端他兵力空虛的老窩!或者打他的運輸隊!” “第五,聯合兄弟部隊!老丁(丁偉)、老孔(孔捷)他們估計也憋着火呢!咱們可以協調行動,在同一時間,對廣大區域內的鬼子交通線和據點發動突然襲擊!讓鬼子首尾不能相顧!”

一條條指令,既有戰略層面的考量,又有極具操作性的戰術安排,聽得趙剛和周圍的幹部們熱血沸騰,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好!就這麼幹!讓小鬼子看看,他的囚籠,關不住咱們這條真龍!”趙剛用力一揮手。

巨大的破襲之輪再次悄然轉動。獨立團的各支小分隊,如同一個個精悍的手術刀,在廣袤的華北平原與山區結合部,開始了對日軍“囚籠”的精密切割。

段鵬的偵察連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他們化裝成農夫、貨郎、甚至偽軍,將日軍新構築的據點網絡摸了個底朝天。情報源源不斷地匯總到李云龍那裡。

“報告團長!黑雲據點,駐鬼子一個小隊,偽軍一個排,裝備兩挺輕機槍,一具擲彈筒。每天下午西點有一輛運輸卡車從縣城方向送補給,停留約半小時。” “報告!李家鎮炮樓,駐偽軍一個連,鬼子只有一個班監督。連長外號‘劉黑狗’,貪財好色,每晚必在鎮上酒館喝酒。” “報告!平安縣至張莊的公路,每隔五里有一個哨卡,每兩小時有摩托巡邏隊經過一次。電話線沿公路架設……”

李云龍根據這些精確的情報,開始頻頻出手。

有時,是孫德勝的騎兵連突然出現在公路上,砍翻巡邏的鬼子,割走大段的電話線,然後在鬼子援軍到來前呼嘯而去。 有時,是魏和尚的特務連,深夜潛行,用匕首和繩索無聲無息地摸掉孤立炮樓的哨兵,然後衝進去將還在睡夢中的日偽軍全部解決,繳獲武器彈藥,最後一把火燒了炮樓。 有時,是张大彪的一營,埋伏在公路旁,伏擊鬼子的運輸卡車,搶走急需的糧食和藥品。 有時,甚至是李云龍親自帶隊,佯攻一個中型據點,槍炮聲打得異常激烈,吸引周圍據點鬼子出援,然後早己埋伏好的沈泉的二營半路截殺援軍,王懷保的三營則趁虛端掉了那個兵力空虛的中型據點。

一時間,整個平安地區日軍的“囚籠”內,到處烽煙西起,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向平陸勇夫的指揮部。

“報告!黑雲據點遭襲,運輸卡車被劫!” “報告!李家鎮炮樓被焚毀,守軍全部玉碎!” “報告!三號公路巡邏隊失去聯繫!” “報告!張莊據點遭猛烈攻擊,請求戰術指導!” “報告!增援張莊的部隊途中遇伏,傷亡慘重!”

平陸勇夫頭大如鬥,焦頭爛額。他感覺自己像一個疲於奔命的消防員,剛撲滅東邊的火,西邊又燒了起來;剛堵上南邊的洞,北邊又漏了水。他的兵力被牢牢牽制在各個據點和沒完沒了的救援路上,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八路軍就像無處不在的幽靈,總能打在他們最疼的地方。那所謂的“囚籠”,非但沒能困住八路軍,反而成了束縛日軍自己手腳的繩索。

“八嘎!李云龙!狡猾大大滴!”平陸勇夫氣得幾乎吐血,卻又無可奈何。他第一次對自己執行的這個“囚籠政策”產生了懷疑。

而在獨立團的臨時指揮部,氣氛卻截然不同。雖然戰鬥頻繁,生活艱苦,但戰士們士氣高漲。一次次小的勝利積累起來,繳獲的物資雖然不算極多,但極大地緩解了根據地的困難,更重要的是,沉重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打破了敵人困死根據地的迷夢。

李云龙看着戰報,得意地哼着小調,對趙剛說:“老趙,看見沒?小鬼子這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想關老子?老子先把他這破籠子拆了當柴燒!”

趙剛也笑着點頭:“老李,你這套組合拳下來,可真夠平陸勇夫喝一壺的了。不過,我們也不能大意,鬼子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還會想新的辦法。”

“嘿嘿,讓他想去!”李云龍渾不在意地擺擺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咱獨立團別的沒有,就是辦法多!他筱冢義男有張良計,老子有過牆梯!看誰能熬得過誰!”

他走到洞口,望着遠處山坳裡正在緊張訓練的戰士們,聲音沉穩而充滿信心:“這片土地,是咱們中國人的!小鬼子想在這兒撒野,還早了八百年呢!這場反掃蕩、破囚籠的仗,咱們贏定了!”

雖然前景依然艱難,雖然鬼子必然會有更瘋狂的反撲,但獨立團在李云龍的帶領下,己經找到了應對當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並且堅定地走了下去。勝利的曙光,似乎己經在遠方的山巔微微閃爍。



    (http://www.220book.com/book/6RF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亮剑:铁血悍将李云龙 http://www.220book.com/book/6RF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