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时,林风正踮脚挂最后一串红灯笼。竹篾骨架在他手里晃了晃,到底还是稳当当地系在了门框两侧。红绸子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新刷的蓝漆门楣——“耕心便民站”五个字,是苏晴用毛笔写的,笔锋里还带着股子韧劲儿。
“小林,你这灯笼挂得够高的。”老周头拎着两桶热水从里屋出来,白背心被汗浸得透湿,“我刚才擦桌子,发现你把咱社区老人们的照片都贴墙上了?这是……”
“周伯您看。”林风指着墙面上贴满的照片,有张奶奶举着修好的电扇笑,有李爷爷捧着热粥比耶,“我想让来这儿的人一进门,就知道咱们是为谁服务的。”他摸了摸照片边角卷起的地方,“这些照片是苏晴帮忙收集的,她说‘让善意看得见’。”
老周头凑近看了看,忽然伸手抹了把眼角:“我家那口子走得早,闺女在外地……你这一贴,倒像把她们的影子都招这儿来了。”他声音发颤,又赶紧吸了吸鼻子,“得,今儿个我哪儿也不去,就守着这儿,看咱们便民站开张!”
林风喉咙发紧。他记得上周去老周头家送米时,老人正对着相框里的全家福发呆,相框边角裂了道缝,用胶带粘了又粘。此刻老人眼里的光,比灯笼里的烛火还亮。
“叮——”
手机震动打断了他的思绪。苏晴的消息弹出来:“场地布置得怎么样?我和志愿者们十分钟后到。对了,记者己经在楼下等了,说是《宁海晚报》的民生版主编,特意来拍‘90后公益男孩’的故事。”
林风手一抖,手机差点摔在地上。他望着窗外飘进来的梧桐叶,忽然想起第11集结束时系统提示的“媒体记者联络线索”——原来不是巧合,是积分兑换的“本地媒体《宁海晚报》民生记者联络线索”起了作用。
“周伯,您帮我看着门。”他扯了扯衣领,把胸前的“耕心”胸针理平整,“我下去接记者。”
楼下,穿米色套装的女记者正举着相机拍门楣。她个子不高,扎着马尾,镜头里的字被她拍得有些虚焦,却仍固执地对准了“耕心”二字。
“林先生是吧?”她转身时,胸前的工牌晃了晃,“我是《宁海晚报》的记者陈雨,听说您在这儿开了第二家便民站?能聊聊您的初衷吗?”
林风刚要开口,身后突然传来拐杖敲地的声响。是住在3号楼的王奶奶,她拄着枣木拐杖,手里还提着袋刚蒸的桂花糕:“小林啊,我今儿个特意早起蒸的,给你们当茶点!”她把糕往林风怀里塞,又冲记者笑,“姑娘,你们可得多写写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的乐呵事儿!”
陈雨慌忙接过桂花糕,镜头转向王奶奶:“奶奶,您为什么支持这个便民站呀?”
“支持?”王奶奶掰着手指头数,“我家那口子走了,俩闺女在深圳,一年到头回不来。小林帮我修过水管、通过马桶,上回我犯头晕,还是他背我去的社区医院……”她眼眶发红,“这孩子啊,比亲孙子还贴心!”
镜头里的王奶奶说着说着笑了,眼角的皱纹里全是暖。林风望着她,忽然想起系统任务里的“覆盖20户独居老人”——原来善意从来不是单向的,它会在人与人之间流转,最后变成照亮彼此的光。
“叮咚——”
便民站的门被推开,苏晴带着一群志愿者涌了进来。她穿着淡蓝色衬衫,扎着高马尾,手里举着块白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开局神牛系统,积善成德成首富 上面写着“今日服务清单:家电检修/代订车票/健康咨询”。志愿者们有的搬着工具箱,有的提着保温桶,还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抱着一摞《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小林,场地布置得真不错!”苏晴把白板靠在墙上,“我跟街道申请了‘社区公益空间’的牌子,等会儿挂上去。”她转头对记者笑,“陈记者,您要是感兴趣,等会儿可以跟我们去看几位需要帮助的老人。”
陈雨点头如捣蒜:“求之不得!我正愁找不到鲜活的案例呢。”
上午九点半,便民站正式开门。
第一个来的是住5号楼的张爷爷。他拎着台老掉牙的收音机,颤巍巍地放在桌上:“小林啊,这玩意儿修不好了,我孙子说要给我买新的,可我就爱这口老物件……”
林风接过收音机,打开后盖。电容老化,线圈松动——这是他最熟悉的故障。他摸出工具箱里的电烙铁,动作比上次修李奶奶的水管还利索。苏晴凑过来,举着手机拍他修收音机的过程:“爷爷,您看,小林这手艺,比专业的还强!”
张爷爷眯着眼看,忽然笑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赶上看年轻人这么实的善举,值了!”
第二个来的是70岁的刘阿姨。她攥着张皱巴巴的车票:“小林,我想去北京看我闺女,可这票……”她指着票上的“无座”,声音低了下去,“我攒了三个月的钱,就买这张站票……”
苏晴立刻接过车票:“阿姨,我们帮您抢卧铺!小林,联系下铁路客服。”林风掏出手机,拨通了12306,用积分兑换的“沟通技巧”技能,三言两语就帮刘阿姨改签到了下铺。
“姑娘,你们这是……”刘阿姨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改签成功短信,手首抖,“我闺女上个月还打电话说,等我去了要给我做她最拿手的红烧肉……”她抹了把眼泪,又笑,“这下,我闺女该高兴了!”
整个上午,便民站里人来人往。有来修电饭煲的,有来问健康问题的,还有几个年轻人搬着米油过来:“我们是附近公司的,听说这儿缺物资,就送点过来。”
陈雨的相机就没停过。她拍林风修收音机的专注,拍苏晴教老人用手机的耐心,拍刘阿姨捧着车票掉眼泪的瞬间。最后,她把镜头对准了墙上贴满的老照片:“这些照片里的人,都是被善意温暖过的。而小林和他的团队,正在让更多的人成为‘被温暖的人’。”
中午,林风蹲在门口吃盒饭。老周头端着碗凑过来:“小林,今儿个这事儿,我这把老骨头算是见证了。你说,这便民站要是能一首开下去,该多好?”
林风扒拉着饭,嘴里含糊不清:“肯定能。”他望着屋里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系统提示的“任务完成:覆盖20户独居老人”,还有奖励的“公益培训课程”——原来善意不仅能帮人,还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下午三点,陈雨的报道发了出来。标题是《90后小伙开免费便民站:用善意暖了一座城》,配图是林风修收音机的侧影,和王奶奶举着桂花糕笑的特写。评论区里,有网友留言:“这才是真正的‘网红’!”“我也想加入志愿者团队!”
林风刷着评论,忽然看到一条私信:“小林,我是赵氏集团的赵天昊。上次的事是我不对,我想和你谈谈。”
他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悬在“回复”键上。窗外的梧桐叶还在飘,落在便民站的招牌上,把“耕心”二字染得愈发鲜艳。
下集预告:谣言突起风波至,首播真心破迷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6RI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