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宁海城,蝉鸣裹着桂花香钻进领口。林风站在城西社区那间旧仓库门口,仰头望着门楣上刚挂好的“耕心公益物资站”铜牌。阳光穿过锈迹斑斑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得“免费领取”“爱心捐赠”八个红漆大字格外醒目。
“小林!”苏晴拎着两箱矿泉水从卡车上跳下来,发梢沾着仓库里的灰尘,“赵总派了三个搬运工,把二楼的旧办公桌全搬下来了!”她指了指堆成小山的物资,“还有这些旧电脑,我找人修好了,能给老人们视频通话。”
林风搓了搓手,掌心还留着刚才搬箱子时蹭的木屑。他望着仓库里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们正蹲在地上分类旧衣物,老人们搬着纸箱往墙角码,赵天昊系着条蓝布围裙,正踮脚往货架顶层放儿童绘本。
“赵总,这箱是给留守儿童的书。”赵天昊转身时,围裙口袋里掉出张皱巴巴的便利贴,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小林哥哥”——是前天在社区义诊时,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塞给他的。
林风弯腰捡起便利贴,指腹蹭过铅笔印的毛边。他想起三天前在市一院,赵天昊攥着他的手说“我爸说,善举不分你我”时,对方眼底的释然。那时的赵天昊,西装皱巴巴的,领带松垮垮的,像只被雨淋湿的孔雀;可现在,他正认真地给志愿者示范怎么打包捐赠的衣物:“这件毛衣领口破了,得缝补一下;这双鞋底开胶,不能给老人穿。”
“叮——”
系统提示音在林风脑海里响起:“【任务完成:整合天昊集团闲资资源,建立公益物资站。奖励:1000耕心积分+技能‘中级资源整合(能更高效匹配捐赠与需求)’。】 【佛家慈悲:无差别救赎,方显善念本真。更新积分+200。】”
林风望着仓库里堆成山的物资——旧书、玩具、过冬的棉被、还能用的小家电,突然想起上周在城南社区遇到的张奶奶。老人攥着他的手说“小林啊,我那台老收音机修好了,可我家孙子想要台新电脑”,当时他只能拍着胸脯说“我帮你想办法”。现在,仓库里那台刚修好的红色笔记本电脑,或许就能圆了孩子的梦。
“小林!”李奶奶拎着一篮子鸡蛋从社区里走出来,银发在风里几缕,“听说仓库开业了,我给大伙儿带了点自家下的蛋。”她把篮子塞给林风,手指蹭过他手背上的木屑,“你手咋这么糙?搬箱子磨的吧?”
“不碍事,李奶奶。”林风把篮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您要吃啥,尽管跟我说,我让苏晴给您送。”
“我要吃你煮的长寿面!”李奶奶眯着眼睛笑,“上回你煮的面,我吃了两大碗。”
林风刚要应,仓库门口突然挤进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个穿工装的中年男人,扛着台旧打印机:“小林同志,我们厂淘汰了一批办公设备,听说你们这儿收旧物?”
“收!”林风眼睛一亮,“您把东西放那边,我们登记一下。”
“不用登记!”男人把打印机往地上一放,“我姓王,是天昊集团下属印刷厂的。赵总说你们这儿缺设备,我自作主张拉了批旧电脑、打印机过来。”他挠了挠头,“这些设备还能用,就是落灰了,你们擦擦就能用。”
苏晴蹲在地上拆打印机包装,抬头时眼睛发亮:“小林,这台激光打印机还能用!咱们便民站正缺这个,给老人们打印药单、车票方便多了!”
林风望着王师傅离去的背影,想起系统提示里“中级资源整合”的描述——“能更高效匹配捐赠与需求”。他突然明白,善举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像根线,一头牵着需要的人,一头连着愿意付出的人。
下午三点,物资站正式对外开放。
林风站在门口,看着第一位受助者——是住在隔壁社区的刘爷爷。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盯着货架上的棉被看了好久:“小林啊,我那床老棉絮漏风,能给我换床新的不?”
开局神牛系统,积善成德成首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开局神牛系统,积善成德成首富最新章节随便看!“能!”林风上前扶住老人,“您挑床喜欢的,我帮您搬回家。”
刘爷爷摸着新棉被的被角,眼眶泛红:“我儿子在外地打工,三年没回家了……”他吸了吸鼻子,“这床被子,比我儿子买的还软和。”
旁边的小女孩拽了拽林风的衣角:“叔叔,我能要那个粉色书包吗?”她指着货架最上层的儿童书包,眼睛亮晶晶的,“我妈妈说,等我考上小学,就用这个装课本。”
林风踮脚把书包拿下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当然能,这是给你的。”
“谢谢叔叔!”小女孩抱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跑出去,发梢的蝴蝶结一颠一颠的。
苏晴举着手机记录这一幕,镜头里闪过赵天昊的身影——他正帮一位盲人奶奶挑选收音机,手指在按键上慢慢摸索:“奶奶,这个按钮是调音量的,您按这里……”
“咔嚓——”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善举获社会认可,新增志愿者5名,物资发放覆盖23户困难家庭。奖励:700耕心积分+‘公益先锋’荣誉称号(可在社区公示)。】”
林风望着手机屏幕上的提示,又看了看仓库里忙碌的人群——李奶奶正给志愿者们煮绿豆汤,王师傅蹲在地上教新手怎么打包旧衣物,赵天昊的手机响个不停,是集团员工发来的“明天再送一批物资”的消息。
他突然想起第1集被裁员时,在出租屋里啃冷馒头的自己。那时的他,总觉得“善”是遥不可及的事;可现在,善举像这仓库里的阳光,照得人心里暖烘烘的。
“小林!”陈静玄道长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拎着个布包,“我给你带了点东西。”
林风接过布包,打开一看,是本翻得发旧的《道德经》,扉页上写着“上善若水”西个大字,旁边还贴着张便签:“治大国若烹小鲜,行善事亦如是。”
“道长,您怎么来了?”
“我听说你开了物资站。”陈道长捋了捋白须,“昨天我去城南社区,看见孩子们围着新电脑学写字,眼睛里全是光。”他指了指货架上的书,“这些书,比我讲经说法管用。”
林风笑了:“道长,您上次说‘行善像种地’,现在我这‘地’,总算是长出苗了。”
陈道长拍了拍他的肩:“好好守着,别让杂草盖了苗。”
傍晚时分,林风蹲在仓库门口吃晚饭。苏晴端来一碗绿豆汤,里面浮着半颗冰糖:“今天发了12床棉被,8台旧电脑,还有20个书包。”她翻着登记本,“有个农民工大哥,领了棉被后非要留200块钱,说‘这是给物资站买水的’。”
“我让他收着了。”林风喝了口汤,“他说等工地完工,要给我们捐水泥。”
苏晴笑了笑:“你看,善举从来不是单向的。”
林风望着天边的晚霞,想起系统提示里的“儒释道思想融合”——儒家的“仁”是服务社区,道家的“守真”是不放弃,佛家的“慈悲”是给人希望。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做善事,而是成了根线,串起了无数颗愿意向善的心。
“小林!”赵天昊从仓库里跑出来,手里举着张报纸,“《宁海晚报》来采访了!说要写咱们的物资站!”
林风接过报纸,头版标题赫然是《90后小伙建公益仓库,旧物焕发新生机》。他望着照片里自己搬箱子的侧影,突然想起第8集被赵天昊砸店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以为善举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可现在,他身边站着苏晴、陈道长、赵天昊,还有无数素不相识的志愿者。
“走,接受采访去!”苏晴拽了拽他的胳膊,“让更多人知道,善举不是‘装好人’,是真的能帮人。”
林风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灰。他望着仓库里亮起的灯,突然明白,所谓“耕心”,不过是把每一份善意都当作种子,用心耕耘,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下集预告:假站招牌挂街头,首播镜头揭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6RI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