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阁里人潮涌 琉璃光下情丝动
【春香阁的朱漆大门快被人潮挤得脱了漆。门楣上“京华珍宝展销”的锦幡被风鼓得猎猎响,金粉描的字在日头下闪着光,檐下挂着的羊角灯笼晃来晃去,光落在青石板路上,碎成一地金箔似的亮斑。前堂里早挤得插不下脚,南头玻璃球展台被梳双丫髻的小丫头们围得水泄不通,红的、绿的、蓝的玻璃球在竹筐里滚来滚去,光映在她们花布裙上,像落了满地萤火虫;北头玻璃镜前站着位穿石青褙子的夫人,正对着镜子拔鬓角的白发,丫鬟蹲在旁边举着银镊,镜里镜外的人影叠在一处,连夫人耳坠上的珍珠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借过!劳驾借过!”
清脆的女声从人群后挤进来,像根浸了蜜的银簪子,一下子划破了嘈杂。紫微穿着件月白绣折枝梅的罗裙,裙摆扫过地上的碎光时,梅影跟着晃,倒比真花还多了几分活气。身后跟着的丫鬟青禾拎着个小藤篮,篮沿挂着串银铃,挤得铃儿“叮铃叮铃”响,却死死护着篮里的油纸包——那是给赵洐带的椒盐核桃,是今早天不亮就守在灶房烤的。
青禾(踮脚往里头瞅,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的葡萄):小姐您瞧!那玻璃灯架真跟肖章哥说的似的!梨木枝桠上嵌着玻璃球,风一吹光都在地上滚呢!还有那镜子——方才路过绸缎庄,掌柜的婆娘说九殿下这镜子能照见头皮上的碎发,比西洋来的琉璃镜还神!
紫微(用素色帕子按了按额角的薄汗,目光刚越过人头,就见一道身影带着笑凑了过来):你倒机灵,知道在这儿等我?
【赵洐哪还蹲在观音像旁递茶?早揣着手靠在展台柱子上,见紫微过来,慢悠悠首起身,指尖还故意蹭了蹭袖口沾的灶灰——偏是那点烟火气,衬得他眉眼更带了几分漫不经心的俊朗。】
赵洐(往她身边凑了凑,正好替她挡开挤过来的人潮,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笑):闻着椒盐核桃的香味就知道是你来了。青禾这小丫头,拎着篮子走半条街,银铃响得比戏班的锣还清楚。
青禾(脸一红,嘟囔道):殿下就会打趣我!小姐特意给您烤的核桃,烤焦了三个才凑满这一篮呢!
赵洐(接过来掂了掂,顺手捏出一颗剥开,递到紫微嘴边,眼神里的笑快溢出来):我家紫微就是疼人。不像前几日户部李大人的千金,送我盒蜜饯,里头竟混着颗石子——哪比得上这核桃,颗颗都带心意。
紫微(没张嘴,用帕子轻轻拍开他的手,眼尾却弯了):少油嘴滑舌。我问你,方才进门瞧见有太太在问玻璃镜的价,你怎么不雇两个人帮着招呼?
赵洐(顺势把核桃塞自己嘴里,嚼得嘎嘣响):雇人哪有你在身边得劲?你往这儿一站,太太小姐们瞧着你这模样,都乐意多问两句——不信你瞧。
说着往旁边努了努嘴,果然有个穿绯红裙的小姐正偷偷往这边瞟,见紫微看过去,连忙红着脸低下头。
紫微(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就你歪理多。
【嘴上嗔着,脚却没动,自然地站到玻璃茶具展台旁,帮着招呼起一个拿不定主意的老嬷嬷:“嬷嬷瞧瞧这盖碗?玻璃透亮,沏茶时能瞧见茶叶在里头舒展,喝着都舒心。” 说话时条理分明,既没刻意疏远赵洐,又把茶具的好处说得明明白白,落落大方的样子落在赵洐眼里,像春日里的阳光落在心尖上。】
赵洐靠在旁边的柱子上瞧着,手里还慢悠悠剥着核桃,偶尔插一句:“嬷嬷要是喜欢,我让伙计给您包套带托的,防烫。我家紫微用的就是这种,她说握着趁手。”
老嬷嬷(眼睛一亮,拉着紫微的手笑):姑娘瞧着就面善,九殿下有福气喽。
紫微(脸微红,刚要说话,就见赵洐递过来一瓣剥好的核桃,指尖擦过她的手,带着点刻意的痒意):别捣乱。
赵洐(低笑一声,声音压得更低):哪儿是捣乱?是怕你站累了,给你补点力气。等会儿忙完了,我带你去瞧个好东西。
【前堂的人潮还在涌。西边的玻璃酒具展台围了群公子哥,有个穿宝蓝袍的公子举着描金玻璃盏喊:“九殿下!这酒盏卖不卖?我出十倍价!”】
赵洐(扬声应道):不卖。这是给我家紫微留的,她瞧着这金纹像游鱼,说倒酒时好看。
宝蓝袍公子愣了愣,瞧见紫微时才讪讪地放下酒盏。周围几个太太都笑了,穿绛红裙的太太打趣道:“九殿下这嘴,甜得能化了糖。”
赵洐(挑眉笑):对着心上人,自然得甜些。不像前几日在宴会上,三皇兄夸吏部尚书的千金“眼睛像葡萄”,结果人家姑娘当场哭了——葡萄哪有我家紫微的眼睛亮?
紫微(没忍住,用帕子按了按嘴角,却故意板起脸):再胡说我就走了。
赵洐(连忙凑过去,语气带着点哄):别走别走。我带你去瞧玻璃戏台,我照着《长坂坡》雕的,赵云的枪都是玻璃磨的,透亮着呢。特意给你留了最好的位置看。
【说着就自然地伸手想扶她的胳膊,紫微没躲,任由他引着往东边走。路过玻璃摆件摊时,几个小姐正抢一个玻璃雕的小鸳鸯,赵洐随手拿起旁边一个玻璃雕的海棠花,塞到紫微手里:“那鸳鸯俗气,这个给你。你上次说喜欢海棠,我让肖章照着你窗下那棵雕的。”】
紫微捏着海棠花,玻璃凉丝丝的,花瓣上的纹路竟真跟自己窗下那棵一模一样,心里软了软:“花了不少心思吧?”
赵洐(漫不经心似的):也还好,就雕碎了三块玻璃。不过比起上次给你雕木簪时强多了,那会儿笨手笨脚,磨破了手指头都没雕好。
青禾在后面跟着,翻了个白眼——上次雕木簪明明是赵洐故意磨破手指头,好让紫微给涂药膏,这会儿倒说得像无心之失。
【到了玻璃戏台旁,赵洐拉着紫微站到最前面的小凳旁,自己则半靠在旁边的展台沿上,正好把她护在怀里的位置。戏台不大,却雕得精细,赵云护着阿斗的样子栩栩如生。】
紫微(指尖轻轻碰了碰戏台的栏杆):这小人儿雕得真像。
赵洐(低头看着她的发顶,声音带着点笑意):我雕了三夜呢。原先雕不好人脸,磨碎了七块玻璃片才成——你要是喜欢,我再给你雕个《穆桂英挂帅》?就雕你上次说的那个“辕门斩子”的场面,保证把穆桂英雕得跟你似的,又英气又好看。
紫微(嗔道):又拿我打趣。
话虽这么说,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赵洐看着她眼尾的笑纹,心里暗暗攥了攥拳——从前逗那些姑娘,不过是图个乐子,唯有对着紫微,才想把所有的心思都给她,让她眼里的笑永远这么亮。
【正这时,后堂突然传来一阵震耳的喝彩声,“好!”“再来一个!”的喊声响得差点掀了屋顶,连檐下的灯笼都跟着晃。】
伙计(慌慌张张从后堂跑出来):殿下!文艺大厅那边太热闹了!戏班的苏老板拿您做的玻璃片当道具,唱得人都疯了!
赵洐(眼睛一亮,转头对紫微道):准是玻璃片透光的法子成了!我带你去瞧瞧,保管你喜欢。青禾,你在这儿盯着戏台,别让人碰坏了。
紫微(点头):你先去,我帮你跟老嬷嬷说一声,免得她等会儿找不着人。
赵洐(却没动,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指尖故意在她耳后蹭了蹭):不行,得带着你一起。这么好看的景致,少了你可不成。
说着就拉着她的手往后堂跑,紫微被他拽得踉跄了一下,却没挣开,任由他拉着穿过人潮。阳光透过玻璃球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亮堂堂的,像把满厅的热闹和情丝,都揉进了这一瞬的暖意里。
青禾站在原地,看着两人的背影忍不住笑——自家小姐嘴上说殿下油嘴滑舌,可那被拉住的手,分明没往后缩半分呢。
【赵洐拉着紫微穿过月亮门,文艺大厅的喝彩声更响了,震得梁上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厅里没摆半件展销的玻璃物件,只戏台中央悬着道半透的素纱帘,帘后设了张梨花木案,案上烛火明明灭灭,映得帘上兰草纹影影绰绰。京都花魁苏绾绾就坐在帘后,看不见模样,只听声音从帘后飘出来,柔得像浸了夜露的丝:“方才上联是‘柳影摇风春入户’,哪位公子能对下联?对得工稳的,小女子便以亲手绣的荷包装赠。”】
话音刚落,台下就举着胳膊喊成一片。有个穿青衫的书生挤到前排朗声道:“我来!‘梅香傲雪月盈窗’!”
帘后静了片刻,才又传出苏绾绾的笑,轻得像落雪:“公子这联对得雅致,梅柳相对,风雪相衬,当赏。” 旁边丫鬟从帘侧绕出来,手里托着个绣兰草的荷包递过去,指尖刚碰到书生的手就缩回来,转身又轻悄地躲回帘后。台下顿时更热闹了,有公子哥喊着“苏姑娘露个面”,却被旁边人按住——谁都知道这位花魁向来只以纱帘遮面,凭才思会人,偏是这份神秘,让京里多少人魂牵梦绕。
赵洐(低头凑在紫微耳边笑,热气拂得她耳尖发烫):瞧见没?这才叫会勾人。藏在帘后不露脸,倒比那些抛头露面的更让人惦记。原先还怕你嫌前堂吵,这儿倒清净又热闹,正合你心意。
紫微(目光落在素纱帘上,烛火晃得帘影轻轻动,像有人在里头抬手拂了拂案上的纸):苏姑娘这法子倒是巧。凭声音凭才思留人,比单靠容貌体面多了。方才那“柳影摇风”的上联,我琢磨半天才想出“荷香逐水”,倒被这位公子抢了先。
赵洐(指尖蹭了蹭她的发梢,语气带点打趣):你是没上心。真要较劲儿,京里哪有姑娘能比过你?上次荣国公府诗会,你一首《咏菊》,不是让太傅都捋着胡子夸“后生可畏”?
紫微(没看他,却轻轻拍开他的手,眼尾却泛着笑):又拿陈年旧事说笑。再胡闹我就回前堂帮青禾了。
【正说着,帘后又传出苏绾绾的声音:“再出一联吧——‘烟锁池塘柳’。” 这联子五个字嵌了五行,台下顿时静了静,方才喊得最欢的几个公子都皱起了眉。过了片刻,才有个老秀才颤巍巍拱手:“老朽试试……‘炮镇海城楼’?”】
台下“轰”地炸开喝彩声,帘后烛火晃了晃,苏绾绾的声音里带了点真笑意:“老先生这联太妙了!五行相对,气势又足。这方端砚请您收下——是小女子托人从端州带回来的,磨墨最是细腻。” 丫鬟又从帘侧出来,捧着砚台递给老秀才,老秀才捧着砚台满脸红光,周围的人还在喊“再对一个”,厅里的气氛像烧滚的水,咕嘟咕嘟冒热气。
紫微看得入神,没留意身后有人挤过来,后腰撞到了案角,疼得她“嘶”了一声。赵洐眼疾手快揽住她的腰往自己这边带,掌心贴着她的后腰轻轻揉了揉,声音沉了些:“没事吧?早说让你往我身边站站。”
紫微被他圈在怀里,鼻尖蹭到他衣襟上的灶灰味——是他蹲在杂院烧玻璃时沾的,混着点松木香,倒比那些熏香好闻。她刚想挣开,就听赵洐在她耳边低笑:“别动,再动就被人挤着了。等会儿散了场,我带你去后巷瞧个东西。”
周围的喝彩声吵得厉害,可他的声音偏偏像缠了蜜的线,轻轻绕在耳边,痒得人心头发颤。紫微没再动,任由他半抱着,只是脸颊悄悄红了,连耳根都染了点粉。
【苏绾绾又连着出了几个上联,台下你来我往对得热闹,有对得巧的,丫鬟就从帘后递出笔墨、香囊,偶尔还能听见帘后传来拨弦声,三两声脆生生的,像玉珠落盘,混着喝彩声,倒比戏文还动听。赵洐松了手,胳膊却还搭在她身后的栏杆上,像圈了个小小的角落,不让旁人挤着她。】
紫微(清了清嗓子岔开话):苏姑娘倒会笼络人心。凭这帘后神秘感,往后京里的书生公子,怕是天天都要往春香阁跑了。
赵洐(指尖敲着栏杆笑):跑就跑呗。只要你肯来,别人来不来我才不管。对了,方才那“烟锁池塘柳”,你要是对,会怎么对?
紫微(想了想):或许……“灯深村寺钟”?虽没嵌五行,倒也合着那点静意。
赵洐眼睛一亮:“妙!比那‘炮镇海城楼’多了几分柔气!回头我跟苏绾绾说,让她把那方端砚给你送来——就说是九殿下赏的。”
紫微刚要说话,赵洐眼角的余光却突然顿住了——人群后,有个穿藏青布袍的老者正背着手站着,身边只跟着个小太监,不是皇帝是谁?他脸上的笑“唰”地收了,下意识往紫微身后缩了缩,手还悄悄拽了拽她的袖子。
紫微(察觉他不对劲,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也瞧见了那抹熟悉的身影,连忙压低声音):陛下怎么也在这儿?
赵洐没说话,只飞快地给她使了个眼色,拉着她往侧门挪——他可不想让老东西瞧见自己正跟紫微腻歪,万一又扯出“皇子当以国事为重”的话头,指不定要怎么敲打他。
两人刚躲到侧门后,就听皇帝的声音隐隐传来,带着点笑:“这苏绾绾倒有意思,藏在帘后不露脸,凭几句联子就引得满堂喝彩,比宫里那些只知描眉的嫔妃强些。李德全,回头赏她些锦缎。”
李德全连忙应着。赵洐拉着紫微的手,悄悄往后退,首到出了文艺大厅的月亮门,才松了口气,拍着胸口道:“吓我一跳……老东西怎么也来凑这热闹?”
阳光透过巷口的树影洒下来,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织成碎金似的网,文艺大厅的喝彩声还在隐隐传来,却远得像另一个世界的声响了。本章完。
(第三十三章:对诗的高朝一浪高过一浪,正在这时,台上的美女……主持人用清凉的嗓音,抬手示意大家静一静……,,苏小姐亲自出了三副对子,如果谁能对出,可与苏小姐单独相见,苏小姐会亲手奉茶并抚琴一曲,陪聊一个时辰,于是会场在此掀起高朝,)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RJ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