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程表旁的槐果串还沾着晨露,小远指尖划过“津门锐脉队”旁的槐叶,纸上的叶脉被晕开一点墨痕:“昨天看录像,他们的‘锐脉穿刺’专挑两层防守的缝隙扎,像槐枝上的尖刺,快得根本躲不开。”
训练场上,阿杰把槐枝折成小段,摆成三列:“这是咱们的‘韧层’,他们的前锋就像这尖枝,专找段与段之间的空当插。”说着他把另一段槐枝往缝隙里捅,“你看,只要两层贴得不够紧,一下就穿过去了。”
李伟蹲在旁边,手里捏着片槐叶,叶边的锯齿蹭过指腹:“上次我扑太急漏了空当,这次我跟陈阳的‘填脉’得像槐叶缠枝,他往左我就往右,别给他们留扎进来的缝。”
林晓星抱着一摞战术板过来,板上贴着津门队的进攻路线图,红笔标着“锐脉三快”:快传、快插、快射。“他们的核心是10号(锐脉前锋),每次进攻都从边路快插,等咱们的‘转脉’贴过去,他突然回传,中路的‘辅脉’再跟上远射——就像槐刺先晃一下,再扎进来。”
“那咱们就用‘韧层缠护’。”小远把槐叶铺在战术板上,“阿楠、小磊的‘转脉’外层缠,贴住他们的边路;我跟李伟的‘填脉’中层护,不让中路的‘辅脉’插空;阿杰的‘护脉’在后场补,就算他们扎进来,也得把球缠下来。”
比赛当天,赛场边的老槐树上新抽了些嫩叶,风一吹,叶子“沙沙”响,落在省队的球衣上。津门队一开场就亮出了“锐脉穿刺”——10号前锋带着球往边路冲,速度快得像阵风,阿楠刚贴过去,他突然把球往回勾,传给中路的“辅脉”;“辅脉”抬脚就射,阿杰扑过去用身体挡住,足球撞在他的护腿板上弹开,小远赶紧把球断走:“缠紧!别让他们晃开!”
可津门队的“快”远超预期。第十五分钟,他们的“锐脉三快”又发动了:边路“边脉”快传,10号快插,等小磊想拦,他己经突到禁区,突然把球推给后插的“辅脉”——“辅脉”推射空门,1-0!
津门队的教练在场边喊:“再快些!把他们的‘韧层’晃散!”小远蹲下来,捡起地上的槐叶,叶子还缠着根细枝:“刚才小磊跟阿楠的‘转脉’没缠紧,他一快插就漏了空当——咱们的‘韧层’不是硬挡,是像槐叶缠枝,他动咱们也动,别被他的速度带偏。”
重新开球后,省队的“韧层”开始转紧。第二十八分钟,10号又往边路冲,这次阿楠没急着贴,反而跟着他往禁区带,像槐叶慢慢缠上枝桠;等10号想传球,小磊突然从后面贴上来,一脚把球断走,首接传给小宇(前锋)!小宇带着球往中路冲,津门队的“韧层”还没回防,他突然推射——足球擦着门柱内侧,滚进球网!1-1!
下半场刚开场,津门队换了战术,把“锐脉穿刺”换成“双锐齐插”:10号和另一名前锋从左右两路同时快插,想把省队的“韧层”拉开。“别分!”小远喊着,让阿楠跟10号,小磊跟另一名前锋,“中层我跟李伟缠,别让他们的‘辅脉’插进来!”
第西十五分钟,津门队的“双锐齐插”又发动了:左右两路同时快传,10号突到禁区左侧,另一名前锋突到右侧,眼看就要形成双射——李伟突然往中路扑,用身体挡住10号的射门,陈阳则贴住另一名前锋,把球断走!“缠住了!”李伟从地上爬起来,槐叶粘在他的球衣上,“就像这样,他射我就挡,别给他们留机会!”
机会在第六十分钟来了。津门队的“辅脉”想从中路快传,小远贴过去,像槐叶缠枝一样跟着他,等他想抬手传球,小远突然断下,首接传给小宇!小宇带着球往前冲,津门队的门将想出来拦,他突然把球往旁边推,阿楠跟上来一脚推射——2-1!
终场前五分钟,津门队孤注一掷,全员压上,想再用“锐脉穿刺”扳平。10号带着球往禁区冲,速度快得几乎要甩开阿楠;阿楠咬着牙跟在后面,伸手抓住他的球衣(裁判没吹犯规),等小磊赶过来,两人一起把球缠下来,传给阿杰!阿杰一脚长传,小宇插空接住,转身射向空门——3-1!
终场哨响时,槐叶落在津门队10号的肩膀上,他捡起叶子,递给小远:“你们的‘韧层’像槐叶一样,缠得太紧,我们的‘锐脉’根本扎不进去。”
小远把叶子分给队友们,每人手里捏一片:“之前咱们以为韧是硬扛,现在才知道,韧是缠护,是层跟层的不放手。”林晓星走过来,把新摘的槐枝插在赛程表旁,下一场对手的名字旁,她画了个缠在一起的槐叶:“下一场的对手更会‘拆层’,但只要你们的‘韧层’缠得够紧,就没人能拆得开。”
月光洒在槐枝上,队员们把槐叶夹在战术板里,叶子的锯齿印在纸上,像给下一场的“韧层”,提前刻上了不放手的劲。
(http://www.220book.com/book/6R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