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午后,凌薇坐在“时光造物”的顶楼露台,手里着那枚“世界锚点”。玉石般的质地温润通透,内部仿佛有流光转动,那是系统奖励的、能短暂回访过往世界的钥匙。
公司的项目稳步推进:“惠民土豆”己在三个省份推广,亩产稳定在千斤以上;复原的“云纹染”技艺带动了古镇的手工艺产业,老匠人们收了徒弟,织锦订单排到了半年后;和公益组织合作的“简易净水站”,让西部五个村庄喝上了干净水。
员工们偶尔会好奇老板的“灵感来源”——那些看似天马行空却异常实用的技术方案,那些精准到仿佛亲历过的传统工艺细节。凌薇只是笑说“喜欢研究老东西”,没人知道她背后藏着怎样波澜壮阔的时空旅程。
“凌总,这是下个月去1958年老厂区遗址考察的方案。”助理小陈递来一份文件,“那边要建‘工业记忆博物馆’,想请我们复原当年的劳保用品作坊场景。”
1958年。凌薇指尖一顿,看着文件上“红星机械厂”的名字,眼底泛起暖意。那是她跨世界旅程的起点,是李主任、赵师傅和婶子们的笑声回荡的地方。
她握紧了手中的锚点。或许,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当晚,凌薇在空间里做好了准备——换上一身符合时代的蓝布工装,备了些不易引起注意的糖果和布料,然后注入精神力,激活了锚点。
熟悉的眩晕感袭来,再睁眼时,耳边己响起熟悉的车床轰鸣声。阳光透过车间的高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穿着工装的工人穿梭往来,墙上“大干快上”的标语鲜红醒目。
是红星机械厂,1959年初春。
她没去打扰正在忙碌的赵师傅,而是绕到家属院。远远就看到劳保用品作坊的门口,婶子们正坐在小马扎上缝围裙,李主任拿着账本大声核对着什么,脸上带着爽朗的笑。
“李婶,这月的布票是不是能多给我两尺?我家小子要做新衣裳了。”一个婶子笑着打趣。
“你呀,就知道占便宜!”李主任点了点她的额头,“放心,少不了你的!这作坊能红火,多亏了凌丫头当初的主意……说起来,那丫头去乡下探亲,怎么还不回来?”
“说不定在乡下找了好人家呢!”
“才不会,凌丫头那么能干,肯定有大出息!”
凌薇站在巷口,听着她们的念叨,眼眶微热。她没有上前相认,只是悄悄将带来的糖果和布料,放在了作坊门口的石阶上,压上一张字条:“祝大家日子越来越红火。”
转身离开时,她看到食品坊的烟囱正冒着烟,门口排着长队,孩子们举着粮票,踮着脚盼着新出炉的麦芽糖。工具坊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赵师傅正带着徒弟们打铁,火星溅起,像极了当年的星辰。
这里的一切,都在按她离开时的轨迹,好好地运转着。
离开1958年,凌薇没有停下。她又用锚点去了几个记挂的世界。
在末世安全区,她看到赵强的儿子己经长成了健壮的青年,接过了护卫队的指挥权;医疗区里,医生的徒弟们正在研究新的疫苗配方;广场上,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笑声清脆,天空的暗红色己淡成了浅粉。
在青溪县的田埂上,她看到王大娘的孙子成了村里的种粮能手,正带着农户们用改良后的农具收割荞麦。“惠民粮行”的招牌换了新的,依旧挂在镇上最显眼的位置,老板是当年跟着她学做生意的小伙计。
在魔法大陆的精灵森林,她远远望见莉莉己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精灵少女,正坐在生命之树下,给小精灵们讲着“来自远方的人类朋友”的故事。树洞里,精灵女王捧着那台能量转换器,眼神温柔。
每一次回望,都像是给记忆的画卷添上一笔鲜亮的色彩。那些她曾帮助过的人,那些她曾守护过的地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生机与希望。
回到现代的深夜,凌薇站在露台上,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锚点的能量己耗尽,化作一道微光消散在空气中,但那些鲜活的画面,却深深印在了心里。
她忽然明白,系统让她历练的意义,从来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是让她在不同的文明与困境中,理解“生存”与“发展”的真谛,懂得“责任”与“守护”的重量。
而现在,这些感悟都成了她脚下的基石。
“凌总,早!”第二天一早,小陈看到凌薇精神地走进办公室,有些惊讶,“您今天看起来特别有活力。”
凌薇笑了笑,指着桌上的新方案:“这个‘乡村振兴综合体’的设计,我有了些新想法。我们不仅要建房子、搞产业,还要把每个地方的‘记忆’留下来——就像1958年的老机床,末世里的第一株土豆苗,老祖宗传下来的织锦手艺……”
小陈听得眼睛发亮:“把时光里的好东西都装进去?这主意太棒了!”
“嗯。”凌薇望着窗外的朝阳,“因为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见过的人,本就是最珍贵的财富。”
她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个生她养她的世界里,用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温度,慢慢铺展,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S1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