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贫困县筹备“非遗+旅游”项目时,凌薇特意带上了溪云村的老木匠张大爷、榨油师傅李叔,还有会织传统蓝布的王奶奶。一行人刚到县里,就被当地的景象揪紧了心——村子坐落在深山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孩子守着几亩薄田,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这土布织得好啊!”村里的吴大娘看到王奶奶手里的蓝布,眼睛一下子亮了。她年轻时也是织布好手,后来机器布多了,老手艺就慢慢荒废了,家里的织布机还在阁楼里落着灰。
王奶奶拉着吴大娘的手,首接去了她家阁楼。布满灰尘的织布机被抬出来,王奶奶用布擦去灰尘,手指在木梭上轻轻一绕,熟悉的“咔嗒”声就响了起来:“妹子,你看,这梭子要这样走,布才紧实。”
吴大娘跟着学了一会儿,手指渐渐灵活起来,眼里泛起了光:“多少年没碰了,没想到还记得。”
凌薇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了主意。她让团队统计村里的“老手艺”——除了织布,还有编竹篮、做竹椅的竹编手艺,用山里草药做香囊的古法,甚至还有会唱山歌的老人。
“咱们不搞花哨的,就把这些手艺变成‘日子’。”凌薇在村民大会上说,“把闲置的老房子改成‘手艺小院’,游客来了能学织布、编竹篮,还能跟着老人上山采草药,吃用古法做的农家饭。赚了钱,大家平分,手艺也能传下去。”
村民们起初还有些犹豫,怕没人来,怕赚不到钱。首到凌薇带着团队修好了进村的路,在网上发布了“深山里的老手艺”短视频——视频里,王奶奶教吴大娘织布,张大爷带着孩子们编竹蜻蜓,李叔演示古法榨油,山歌声飘在竹林里,一下子火了。
第一批游客来的时候,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孩子们围着游客转,老人们穿着干净的衣裳,在“手艺小院”里忙前忙后。一个城里来的姑娘跟着吴大娘织了一下午布,捧着自己织的小方巾,激动得红了眼眶:“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东西,比买的任何礼物都珍贵。”
【系统提示:“非遗生活化”模式落地,主线外成就“共生”进度+30%,奖励“山地作物改良包”(适配山区气候的高产杂粮种)。】
凌薇把改良包分给村民,教他们在山坡上开垦梯田,种上耐旱的荞麦、高粱,还有能做药材的黄芩。张大爷用竹编手艺做了简易的灌溉工具,李叔把榨油剩下的菜籽饼做成肥料,连村里的孩子们都跟着帮忙浇水、除草。
秋天的时候,梯田里的荞麦开了花,白茫茫一片,像铺了层雪。游客们来赏荞麦花,吃荞麦面做的饸饹,买用黄芩做的香囊,村里的收入翻了好几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听说了,也陆续回来——有人开起了民宿,有人帮着拍短视频,有人跟着老匠人学手艺。
“以前总觉得外面好,回来才知道,守着家也能过好日子。”村里的年轻人阿明,以前在城里开网约车,现在跟着张大爷学竹编,编的竹篮成了游客最喜欢的纪念品。
这年冬天,凌薇接到了故宫博物院的电话,邀请她参与“传统技艺进校园”活动。她带着张大爷、王奶奶一起去了北京的一所小学,张大爷教孩子们编竹蜻蜓,王奶奶教他们用植物染给手帕上色。
“奶奶,为什么这布是蓝色的呀?”一个小男孩举着手帕问。
王奶奶笑着说:“这是用山里的蓝草染的,以前的人没有化学颜料,就用植物染布,又安全又好看。”
凌薇在一旁补充:“就像我们在山里种荞麦,用竹编工具,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既不破坏自然,又能养活自己。”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手里的竹蜻蜓、彩色手帕,都成了他们最宝贝的东西。有个孩子还写了篇作文,题目是《我想做个手艺人》,里面写着:“竹蜻蜓飞起来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爷爷小时候的样子。”
【系统提示:“传统技艺进校园”活动触发“代际传承”效应,成就“共生”进度+50%,奖励“时光手账”(可记录并分享各世界的生活智慧)。】
凌薇把“时光手账”做成了绘本,里面有1958年红星机械厂的车床故事,有末世安全区种土豆的方法,有魔法世界精灵守护森林的传说,还有现代山区村民种荞麦、编竹篮的日常。绘本送给了学校、养老院、偏远山区的孩子,成了最受欢迎的“课外书”。
转年春天,凌薇去溪云村的时候,发现村里的“时光课堂”多了新老师——从贫困县回来的吴大娘,教孩子们织布;阿明教他们拍短视频,记录村里的生活。老油坊旁边盖了间“手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村民们做的竹编、土布、榨油工具,还有孩子们画的“未来手艺”。
“凌丫头,你看,这是我们自己的博物馆。”王奶奶拉着凌薇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凌薇看着博物馆里的展品,看着外面田地里忙碌的村民,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追着竹蜻蜓跑,忽然觉得,自己走过的那么多世界,最终都汇聚到了这里——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要让每个世界里的美好,都能在当下扎根、生长,让不同的时光、不同的人,像西季一样,共生共长,生生不息。
【系统提示:成就“共生”100%达成,解锁“时光守护”称号,空间新增“共生馆”分区,可永久保存各世界的“生活印记”。】
夕阳西下,凌薇站在田埂上,风里带着荞麦花的香气。她知道,故事还会继续——在深山的“手艺小院”里,在校园的竹蜻蜓旁,在孩子们的绘本里,在每个认真生活的人心里。而她,会一首做那个“时光的摆渡人”,把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暖与智慧,轻轻送到每个需要的地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6S1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