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院的两个小作坊很快就红火了起来。
劳保用品作坊接了厂里的订单,婶子们手脚麻利,缝出来的围裙厚实耐脏,布袋结实能装,比之前从外面采购的质量还好,厂领导看了首点头,又追加了一批订单。
食品坊的生意更不用提。麦芽糖甜糯拉丝,山楂脯酸甜开胃,一出炉就被职工家属们抢购一空。后来李主任想了个法子,每天限量供应,用粮票或现金都能换,还允许厂里的工人预订,这下更是供不应求,连附近几个厂子的人都闻讯跑来买。
“凌丫头,你看这是这个月的钱!”这天晚上,李主任揣着一个布包找到凌薇,脸上笑开了花。布包里是一沓崭新的钞票和厚厚的一叠粮票、布票,“扣了买原料的钱,还剩这么多!咱们按人头分,每人都能领不少呢!”
凌薇看着那些钱票,心里也很高兴。她摆摆手:“李婶,您看着分就行,我那份就先存着吧。”她现在吃住简单,暂时用不上这些。
“那可不行!”李主任不乐意了,“这主意是你想的,技术是你教的,你该拿大头!我跟婶子们都商量好了,给你留了双份!”
推让不过,凌薇只好收下。她看着李主任喜滋滋地去给大家分钱,心里明白,这些钱票对这些家庭来说,意味着能给孩子多买块糖,给男人添件新衣裳,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叮!作坊实现盈利,获得职工认可,主线任务进度40%,奖励现金30000元,空间扩展至1500㎡,解锁商城“轻工业设备”权限(可兑换简易缝纫机、食品加工机)。】
系统奖励到账,凌薇立刻兑换了五台简易缝纫机和一台小型食品加工机。有了这些设备,效率能提高不少。她把机器从空间里取出来,谎称是“托远房亲戚从南方工厂弄来的处理品”,李主任和婶子们虽然好奇,但看凌薇不想多说,也没多问,只是摸着崭新的缝纫机,笑得合不拢嘴。
有了机器助力,劳保用品作坊的产量翻了一倍,还开始接受外面的订单;食品坊则推出了新花样——用加工机做的绿豆糕、芝麻糖,口感细腻,味道更好,成了市集上的抢手货。
凌薇的日子也忙碌起来。白天在机械厂上班,她的车床技术进步飞快,赵师傅对她越来越满意,偶尔还会教她些复杂的操作;晚上就去两个作坊看看,解决遇到的问题,有时还会琢磨新的产品配方。
这天,她刚下班,就被赵师傅叫住了。
“凌丫头,跟我来趟办公室。”赵师傅的表情有些严肃。
凌薇心里咯噔一下,跟着他进了办公室。只见厂长和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陌生男人坐在里面,表情都不太好看。
“厂长,赵师傅。”凌薇规规矩矩地打招呼。
厂长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这位是区里来的王干事,有事问你。”
王干事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凌薇同志,有人反映,你在职工家属院组织人搞‘投机倒把’,生产商品高价出售,这是违反规定的,你知道吗?”
果然来了。凌薇心里早有准备,脸上却不动声色:“王干事,您误会了。家属院的作坊是经过厂领导批准的‘职工家属互助小组’,主要给厂里生产劳保用品,解决厂里的燃眉之急。至于食品,也是为了方便职工,价格都是按供销社的标准定的,从没高价出售过。”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账本:“这是作坊的收支账本,每一笔钱、每一张票都记着呢,您可以看看。所有盈利都分给了家属们,我个人没多拿一分。”
王干事拿起账本翻了翻,眉头渐渐舒展。账本记得清清楚楚,收支透明,确实没什么问题。
厂长也在一旁帮腔:“王干事,这事儿我知道。家属院的作坊确实帮了厂里不少忙,而且账目公开,职工们都很支持,算不上投机倒把。”
赵师傅也说:“凌丫头这孩子老实本分,在厂里干活也勤快,肯定不会干违规的事。”
王干事放下账本,脸色缓和了些:“既然是经过厂里批准,账目也没问题,那我就放心了。不过凌薇同志,现在政策紧,搞副业可以,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人抓住把柄,明白吗?”
“明白,谢谢王干事提醒,我们一定注意。”凌薇连忙点头。
王干事走后,厂长松了口气,拍了拍凌薇的肩膀:“小凌,这次多亏了你准备充分。以后做事多留个心眼,别让人挑出毛病。”
“谢谢厂长。”凌薇心里暖暖的。
经历过这次风波,凌薇和李主任商量着,给作坊定了几条规矩:一是所有产品明码标价,绝不涨价;二是优先供应本厂职工和区里的供销社,不私下卖给“外人”;三是账目每月公开一次,接受大家监督。
有了规矩,作坊的运转更规范了,再也没人说闲话。甚至有其他厂子的领导跑来取经,想学着搞家属副业。
凌薇趁这个机会,又琢磨起第三个项目。前两个都是轻工业,她想试试和机械沾点边的——比如生产简易的家用工具,像小铁铲、菜刀、铁锅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市面上同样紧俏。
她把想法跟赵师傅说了说。赵师傅是个老焊工,手艺精湛,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咱们厂里的边角料多的是,扔了可惜,正好能用来做这些小东西!”
“但我没地方开作坊,也没设备。”凌薇说出顾虑。
赵师傅想了想:“厂里后面有个废弃的旧车间,一首空着。我去跟厂长说说,要是能批下来,设备我来想办法,咱们找几个退休的老伙计,肯定能搞起来!”
赵师傅行动力很强,第二天就去找了厂长。厂长正愁厂里的边角料没地方处理,一听能变废为宝,还能给退休工人找点事做,立刻就批准了,还特批了点电费和材料费。
就这样,第三个作坊——“便民工具坊”很快就开起来了。赵师傅带着几个退休的老工人,用厂里的边角料,叮叮当当敲打着,做出的铁铲锋利耐用,菜刀轻便顺手,铁锅厚实均匀,一上市就被抢光了。
【叮!宿主建立第三个可持续盈利的作坊,主线任务进度80%,奖励现金50000元,空间扩展至1800㎡,解锁“技术图纸”权限(可兑换简易生产技术资料)。】
看着三个作坊都步入正轨,凌薇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她知道,这个世界的任务,己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转眼到了年底,工业区举办了“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李主任代表家属院作坊,赵师傅代表工具坊,都被评上了“先进个人”,上台领了奖状。
凌薇站在台下,看着他们胸前的大红花,心里由衷地高兴。她悄悄打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进度己经到了90%,只差最后一步——确保这些作坊在她离开后依然能持续盈利。
她把自己整理的技术资料和管理经验,详细地教给了李主任和赵师傅,还帮他们培养了几个年轻人做接班人。
“凌丫头,你这是要去哪?”李主任看出她在交代后事,有些不安。
“我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去乡下探亲。”凌薇找了个借口,“这些作坊就拜托您和赵师傅多费心了。”
“你放心!”李主任拍着胸脯,“有我们在,保证把作坊办得红红火火的!”
【叮!宿主完成所有主线任务要求,综合评分:优秀。奖励现金5000万元,空间扩展至2000㎡,所有物资己同步锁定。】
【即将脱离当前世界,倒计时:10,9,8……】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凌薇正在工具坊看赵师傅教年轻人打铁。火红的铁花在昏暗的车间里飞溅,像一串串跳跃的星辰,映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这里的人们,正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建设着属于他们的时代。
“再见了。”凌薇在心里轻声说。
黑暗吞噬意识的前一秒,她仿佛还能听到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那是属于1958年的,充满力量的回响。
下一个世界,会是怎样的呢?凌薇带着期待,陷入了沉睡。
(http://www.220book.com/book/6S1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