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最后的意识,还停留在扬州运河桥头那道裹挟着琼花香的金色光晕里——挂坠的暖意尚未散尽,身体便被一股蛮横的力量拽着,穿过层层流光,下一秒,不是熟悉的落水冰凉,而是结结实实砸在硬地上的钝痛。
“噗通!”
没等他揉着腰爬起来,铺天盖地的声浪己先一步将他吞没。“让让!西域宝石刚到的!错过今日再等三月!”“骆驼!牵紧点!别蹭着客官!”“胡麻饼!刚出炉的胡麻饼!一文钱两个!”“这位客官,看看这蜀锦?皇家贡品的料子!”各种腔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混着骆驼的闷哼、马的嘶鸣、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咕噜”声,还有不知哪来的丝竹声,像无数根琴弦在耳边同时震动,吵得他脑仁发疼。
更浓烈的是气味。波斯香料的馥郁、新丰酒的醇厚、烤羊肉的焦香、牲畜的淡淡膻味、人群的汗气,还有胡姬发间脂粉的甜香,一股脑钻进鼻腔,复杂得让他下意识地打了个喷嚏。
马骥摇摇晃晃地站定,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忘了疼——他正站在一条宽得能并排走十辆马车的街道中央,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木质的门脸漆得鲜亮,挂着五颜六色的幌子:“波斯邸”“胡商肆”“绫罗庄”“金玉阁”……每一家都敞开着门,里面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晶莹的琉璃盏在阳光下折射出彩光,雪白的象牙雕刻成飞天模样,绯红的蜀锦垂在架上,风一吹便如流云飘动。
最让他目瞪口呆的是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的唐人提着货篮匆匆走过;卷发深目的波斯胡商正用羊皮账本记账,手指上的红宝石戒指闪得晃眼;皮肤黝黑的昆仑奴扛着沉重的木箱,脚步稳健,耳垂上的铜环叮当作响;还有几个穿着窄袖袍、头戴进贤冠的人,看打扮像是东瀛遣唐使,正对着一匹丝绸啧啧称赞。甚至有个高鼻深目的大食人,正牵着一头双峰骆驼走过,骆驼背上的皮囊鼓鼓囊囊,不知装着什么珍奇。
“这……这是把世界博览会搬来了?”马骥张大了嘴巴,下意识地原地转了一圈,结果差点撞在骆驼的后腿上。牵骆驼的胡商立刻皱起眉,嘟囔了句带着浓重口音的波斯语,甩了甩手里的皮鞭,眼神里满是不满。
“Sorry!不好意思!实在对不住!”马骥赶紧往后退,慌乱中现代词和半生不熟的唐音混在了一起。胡商愣了愣,大概没听懂“Sorry”,但看他态度诚恳,又嘟囔了两句,牵着骆驼走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马骥定了定神,终于想起该问路。他拉住一个路过的老者,老者穿着青色襕衫,手里拄着拐杖,看起来面善。“老……老伯,请问此地是……何处?”他努力模仿着长安口音,舌头却有些打卷。
老者捋着山羊胡,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马骥身上的粗布短褂还带着扬州的风尘,头发也有些凌乱,确实像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此地?此乃长安西市啊!”老者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长安腔,清晰有力,“郎君是第一次来京城?”
长安!西市!
马骥的心脏“咚咚”狂跳,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他不是在做梦!他真的到了长安——那个万国来朝、盛极一时的世界之都!他强压着激动,又问:“那……今夕是何年号?”
老者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拐杖往地上点了点:“开元廿年啊!郎君莫不是摔坏了脑子?方才从哪冒出来的?”
开元年间!唐玄宗在位的鼎盛时期!马骥感觉自己幸福得快要晕过去,连忙拱手道谢:“多谢老伯!晚辈……晚辈赶路太急,一时糊涂了。”
老者摇摇头走了,嘴里还嘟囔着“怪人”。马骥站在原地,看着眼前摩肩接踵的人群、琳琅满目的货物、各式各样的面孔,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他沿着街道往前走,手指几乎要碰到店铺里的琉璃盏;路过一家酒肆,门口的胡姬穿着艳丽的纱裙,露出纤细的腰肢,见他看过来,还抛了个媚眼,用生硬的官话喊:“郎君,进来喝杯酒?”
他慌忙移开目光,又被一家乐器铺吸引——里面摆着琵琶、羯鼓、横笛,还有他叫不出名字的胡乐乐器,店主正拿着一支曲颈琵琶弹奏,旋律奔放热烈,引得不少人驻足倾听。“这哪里是古代?这简首是国际化大都市!比现代的商业街还热闹!”马骥心里疯狂刷屏,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那玩意儿从他落地那一刻起,就一首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温度比在扬州时高了不少,像揣了个发烫的小暖炉。光芒在粗布衣衫下隐隐流动,忽明忽暗,仿佛一个饿极了的孩子闯进了美食街,正疯狂吸收着空气中的“盛世”“开放”“多元”之气。马骥能感觉到,挂坠在这儿格外“兴奋”,像是找到了最合心意的能量场。
“开元廿年的长安……”马骥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的酒香和香料味似乎都变得可爱起来,“李白!杜甫!吴道子!我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S9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