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货忧
清晨的布料市场像被撒了把彩色的星星,各色布料在摊位上铺开,红的像烈火,蓝的像深海,粉的像桃花瓣,连空气里都飘着棉线和染料混合的味道。林晚秋攥着布包站在入口,指尖被里面的钱硌得有点发麻 —— 这是昨天赚的八十多块,加上之前攒的钱,一共两百三十块,是她们目前能拿出来的全部流动资金。
“晚秋,你看那块碎花布咋样?颜色真鲜亮,改连衣裙肯定好看!” 赵春燕拽着她的胳膊,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不远处的摊位,语气里满是兴奋。
王丽也凑过来,指着一块浅灰色的灯芯绒:“这块料厚实,改短款外套刚好,冬天穿暖和。”
林晚秋顺着她们指的方向看,心里却犯了难。碎花布一尺要八分钱,灯芯绒一尺一毛二,要是每种布料都进个十尺,光这两样就得花二十块,再加上做演出服需要的绸缎和亮片,剩下的钱根本不够进其他布料。可要是进少了,回头顾客要改衣服没料子,生意就得黄;进多了,钱不够不说,万一卖不出去,布料堆在手里就是浪费 —— 前世她就吃过囤货的亏,一堆卖不出去的布料最后只能当废品处理。
“先逛逛再说,别急着买。” 林晚秋把布包往怀里紧了紧,拉着她们往市场里面走。江辰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空篮子,时不时帮她们挡开拥挤的人群,眼神里满是留意。
她们逛了半个多钟头,手里的纸条记满了布料的价格和款式,可还是没定下来。走到一家熟悉的摊位前,摊主刘叔笑着迎上来:“姑娘们又来了?今天想进点啥?上次给你们的碎花布,卖得咋样?”
“刘叔,您家布质量好,卖得还行。” 林晚秋勉强笑了笑,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布包的边缘,“就是…… 想多进几种,又怕钱不够。”
刘叔是个实在人,看出了她的难处,指了指摊位角落堆着的布料:“那堆是去年的存货,颜色有点旧,但料子都是好的,一尺五分钱,你们要是要得多,还能再便宜点。”
林晚秋眼睛一亮,赶紧走过去翻看。那些布料多是深灰色、藏蓝色的粗棉布,虽然颜色不鲜亮,但质地厚实,适合改男士外套和棉袄,而且价格比新布便宜一半还多。
“刘叔,这布我要二十尺!” 林晚秋咬了咬牙,心里算了笔账 —— 二十尺才一块钱,够改西五件外套,就算卖不出去,也亏不了多少。
赵春燕和王丽也凑过来,翻着布料小声说:“这布虽然颜色老点,但改衣服没问题,还便宜。”
“嗯,男士穿刚好,咱们之前都没男士的料子。”
刘叔见她们愿意要,笑得更开心了,赶紧帮她们量布、打包:“姑娘实在,我再送你们两尺碎花布,下次多来照顾生意就行。”
林晚秋心里一暖,赶紧道谢。刚付完钱,就看见江辰拿着一块深蓝色的布料走过来:“晚秋,你看这块布,做演出服的裤子刚好,比绸缎结实,价格还便宜。”
林晚秋接过布料摸了摸,确实厚实耐磨,一尺才一毛,比绸缎便宜一半。她心里一动,演出服的裤子用这种布刚好,能省下不少钱。
“江辰,你真会挑!” 林晚秋笑着说,眼里的愁云散了些,“刘叔,这块布也来二十尺!”
刘叔手脚麻利地打包好,算完账,林晚秋一看,光是粗棉布、灯芯绒和演出服的布料,就花了三十五块,再加上之前看好的绸缎和亮片,一共要花六十五块,手里的钱瞬间少了近三分之一。
“还得进点针线和纽扣,上次的快用完了。” 王丽小声提醒。
“还有画粉,昨天剪布料的时候断了两根。” 赵春燕也说。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却更沉了 —— 这些小东西看着不贵,加起来也得五六块,剩下的钱要留着给爷爷买药,还要应付日常开销,根本没法再进更多布料。
她们买完针线,提着沉甸甸的布料往回走,赵春燕和王丽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新布料能改什么款式,林晚秋却没怎么说话,脑子里一首在想怎么解决布料不够的问题。
回到集市摊位,刚把布料摆好,就有老顾客过来了。张大妈提着个布包,笑着说:“晚秋,上次你给我改的棉袄穿着真暖和,我那老姐妹都羡慕,让我帮她们也改几件。”
她身后跟着两个大妈,手里也都提着旧衣服:“我们想改你上次穿的那种短款外套,不知道有没有料子?”
林晚秋心里咯噔一下,刚进的灯芯绒只够改三件,这一下子来了三个顾客,就算都接了,下次再有顾客要改就没料子了。她张了张嘴,刚想说 “暂时没料子”,就看见大妈们期待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这些都是老顾客,要是拒绝了,以后说不定就不来了。
“有料子,不过得等两天。” 林晚秋硬着头皮说,心里却在飞快地想办法,“我刚进的料子还没整理好,您要是不着急,先把衣服放这儿,我改好给您送过去?”
张大妈笑着说:“不急不急,能改就行!多少钱?我先给你定金。”
“不用定金,改好再说。” 林晚秋赶紧摆手。
“那哪行!” 张大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塞给她,“拿着,定金必须给,不然我不放心。”
林晚秋推辞不过,只好接过钱。看着大妈们离开的背影,她心里更急了 —— 要是再有人来订衣服,没料子可怎么办?
江辰看出了她的心思,递过来一杯热水:“别着急,总会有办法的。”
“能有啥办法?钱不够,料子也不够,总不能让顾客等着吧?” 林晚秋叹了口气,喝了口热水,心里却还是冰凉的。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学生装的姑娘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件旧毛衣:“晚秋姐,我想把这件毛衣改成开衫,下周要去参加同学聚会,能赶出来吗?”
林晚秋看着那件毛衣,又看了看剩下的毛线,心里更犯难了 —— 改开衫需要额外加毛线,她手里的毛线根本不够。
“同学聚会很重要吗?” 林晚秋问。
“嗯!” 姑娘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好久没见同学们了,想穿得好看点。”
林晚秋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想起了前世自己因为没新衣服,不敢去参加同学聚会的委屈。她咬了咬牙:“能赶出来,不过你得等三天,我需要先买些毛线。”
“好!我等!” 姑娘高兴地说,从兜里掏出一块钱,“这是定金,改好我再来拿。”
林晚秋接过钱,心里却更焦虑了。送走姑娘,她蹲在地上,看着手里的定金,突然眼睛一亮 —— 对啊!顾客愿意交定金,她可以先收定金,再用定金去进布料,这样既不用担心钱不够,也不用担心布料卖不出去!
“我有办法了!” 林晚秋猛地站起来,眼里满是兴奋,“咱们可以让顾客先交定金,预订衣服,然后根据预订的数量去进布料,这样就不用担心钱不够,也不用担心布料囤在手里了!”
赵春燕和王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对啊!这样咱们就不用一下子进很多布料了,还能知道顾客想要啥款式!”
“太好啦!晚秋,你太聪明了!”
江辰也笑了:“这个办法好,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能精准进货,不会浪费。”
林晚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赶紧找了张硬纸板,用红笔写上 “旧衣改造预订,交定金两块,三天取货”,放在摊位最显眼的位置。
刚放好,就有顾客过来问:“姑娘,预订是啥意思?交了定金就能改衣服?”
“对!” 林晚秋赶紧解释,“您要是想改衣服,先交两块定金,告诉我您想要的款式,我根据您的需求进布料,三天就能改好,到时候您再来取,补剩下的手工费就行。”
顾客想了想,觉得划算:“行!我这件旧棉袄想改短款,交两块定金。”
“好嘞!您登记一下,三天后来取。”
有了第一个预订的顾客,后面的人也跟着预订起来。有的预订改外套,有的预订改连衣裙,还有的预订做新衣服,不到一个小时,就接到了八个预订,收了十六块定金。
“晚秋,这办法太管用了!” 赵春燕一边登记一边兴奋地说,“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料子了!”
王丽也笑着说:“是啊,有了定金,咱们就能放心进布料了,还能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货,不会浪费。”
林晚秋心里也很高兴,手里攥着刚收的定金,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刚才的焦虑,觉得自己刚才真是钻了牛角尖,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早没想到 —— 前世开服装厂时,她也用过先收预付款再生产的办法,怎么重生后反而忘了。
“等会儿收摊,咱们再去趟布料市场,用定金进点顾客需要的料子。” 林晚秋说。
“好!”
接下来的生意格外顺利,不仅有预订的顾客,还有不少人来买现成的改好衣服,到中午的时候,又赚了西十多块,还接到了六个预订,收了十二块定金。
江辰去买午饭的时候,特意多买了个肉包子,递给林晚秋:“今天你立了大功,这个给你吃。”
林晚秋接过包子,心里暖暖的:“咱们一起吃。”
西个人坐在摊位旁边,分享着肉包子,阳光洒在身上,连粗硬的馒头都觉得格外香。
“晚秋,你说咱们用这个预订的办法,以后是不是就不用愁资金和料子了?” 赵春燕咬着包子问。
林晚秋点点头:“嗯,只要咱们手艺好,顾客信任咱们,预订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咱们不仅能进更多布料,还能扩大生意,说不定真能开个店。”
王丽眼里满是憧憬:“要是开了店,咱们就不用在这儿风吹日晒了,还能雇两个人帮忙,咱们就能专心设计衣服了。”
江辰也说:“等你们开了店,我就来帮你们看店,保证把生意打理得好好的。”
林晚秋看着身边兴奋的伙伴,心里满是希望。她知道,这个预订的办法只是第一步,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但只要她们一起想办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下午的时候,县文化馆的王设计师来了,说是来看看演出服的进度。
“晚秋,你们的速度真快,这才几天,就做好一半了。” 王设计师看着做好的演出服,赞不绝口,“尤其是这件蓝色的中山装,做工太精细了,比我们厂里做的还好。”
林晚秋笑着说:“谢谢王设计师夸奖,我们会继续努力,保证按时完成。”
王设计师又看了看摊位上的预订登记本,好奇地问:“你们还搞预订?这个办法不错啊,能提前知道顾客需求,还能解决资金问题。”
“是啊,” 林晚秋点点头,“之前资金不够,进不了太多布料,只好用这个办法,没想到效果还挺好。”
王设计师笑了笑:“你这姑娘不仅手艺好,脑子还灵活,以后肯定能有大出息。对了,我们文化馆还有几个下属单位,也需要做演出服,我把你推荐给他们了,要是他们有需求,会来找你。”
林晚秋心里一喜:“真的?谢谢王设计师!”
“不客气,” 王设计师摆摆手,“这是你应得的,你们的手艺和人品都值得信任。”
送走王设计师,林晚秋心里满是激动。要是能接到更多单位的演出服订单,不仅能赚更多的钱,还能提高她们的知名度,以后开了店,肯定会有更多顾客。
收摊的时候,她们又接到了五个预订,收了十块定金。林晚秋数了数今天赚的钱,加上定金,一共一百二十八块,比昨天还多。
“太好了!晚秋,咱们今天赚了一百二十八块!” 赵春燕兴奋地跳了起来,“照这个速度,咱们很快就能攒够钱开个店了!”
王丽也笑着说:“是啊,等开了店,咱们就不用在这儿风吹日晒了,还能招几个员工,把生意做得更大!”
江辰也为她们高兴:“我就知道你们能行!以后我还来帮你们,等你们开了店,我给你们看店!”
林晚秋看着身边兴奋的伙伴,心里满是憧憬。她想起了早上在布料市场的焦虑,想起了想到预订办法时的兴奋,想起了顾客们信任的眼神,想起了王设计师的推荐,心里像打翻了蜜罐,甜丝丝的。
她们提着布料和工具往回走,江辰帮她们提着最重的篮子,赵春燕和王丽在前面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店要怎么装修,林晚秋跟在后面,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
路过爷爷家时,林晚秋特意进去看了看。爷爷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穿着她上次给买的棉袄,手里拿着她送的糕点,看见她来了,眼睛一亮:“晚秋来了?快进来坐。”
“爷爷,我过来看看您,” 林晚秋坐在爷爷身边,帮他掖了掖棉袄的领子,“最近身体咋样?还咳嗽吗?”
“好多了,不咋咳嗽了,” 爷爷笑着说,“你给我买的药真管用,王秀莲那女人也不敢来烦我了。”
林晚秋心里一暖,从兜里掏出十块钱递给爷爷:“爷爷,这钱您拿着,买点好吃的,别舍不得。”
爷爷赶紧摆手:“不用不用,你上次给我的钱还没花完,你自己留着吧。”
“爷爷,您就拿着吧,” 林晚秋把钱塞到爷爷手里,“我现在能赚钱了,以后会经常给您送钱来的。”
爷爷犹豫了半天,终于接过钱,眼里满是感动:“晚秋啊,你真是个好孩子,爷爷没白疼你。”
林晚秋笑了笑,又跟爷爷聊了会儿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到宿舍,她们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开始赶制演出服和预订的衣服。林晚秋负责裁剪,赵春燕和王丽负责缝制,江辰负责整理布料和递工具,宿舍里只有缝纫机的嗡嗡声和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温馨而忙碌。
“晚秋,你看这件预订的外套,做得怎么样?” 王丽拿着做好的外套,兴奋地说。
林晚秋走过去一看,眼睛一亮:“太好了!针脚又细又匀,领口也很平整,顾客肯定会喜欢。”
赵春燕也拿着一件预订的连衣裙过来说:“晚秋,你看这件,我在裙摆上绣了几朵小花,是不是更好看了?”
“好看!” 林晚秋点点头,“你们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以后咱们开了店,肯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大家都笑了起来,疲惫的脸上满是希望。
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她们又做好了两件演出服和三件预订的衣服,都做得格外精致。
林晚秋看着做好的衣服,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只要她们继续努力,就一定能按时完成文化馆的订单,也一定能实现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的梦想。
躺在床上,林晚秋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平静。她想起了今天在布料市场的焦虑,想起了想到预订办法时的兴奋,想起了顾客们信任的眼神,想起了王设计师的推荐,想起了爷爷温暖的笑容……
她知道,创业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不再是一个人,她有朋友,有伙伴,有支持她的人,还有自己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
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年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自己的人生像那些被改造的旧衣服一样,焕发出新的光彩。
想着想着,林晚秋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看到自己开了一家宽敞明亮的服装店,店里摆满了她设计的衣服,赵春燕和王丽在店里忙碌着,江辰在旁边帮忙,张队长、李馆长和王设计师也来店里参观,还有很多顾客在店里挑选衣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爷爷坐在店里的摇椅上,看着她,眼里满是骄傲和喜悦……
重生八零:从地摊西施到商业女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八零:从地摊西施到商业女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TG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