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慧眼选布
十一月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花,敲打着 “晚秋裁缝铺” 的玻璃窗。林晚秋正趴在柜台上,翻看着最新的服装杂志 —— 这是江辰从北京寄来的,上面印着不少国外的新款女装,颜色鲜艳得像开春的花,款式却简洁利落,没有多余的装饰。她指尖划过一页印着的确良连衣裙的图片,眼睛突然亮了 —— 这种颜色鲜艳、款式简洁的的确良布料,在县城里很少见,要是做成连衣裙,肯定能吸引年轻顾客。
“晚秋,你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赵春燕抱着刚盘点完的库存账本走过来,凑到杂志旁一看,忍不住皱了皱眉,“这颜色也太亮了吧?大红大紫的,咱们县城的顾客能接受吗?我觉得还是素净点的颜色好卖。”
林晚秋笑着把杂志递过去:“你可别小看这些亮色,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新鲜事物,这种颜色鲜艳、款式简洁的衣服,穿出去又显活力又好搭配,肯定能卖爆。再说,的确良布料便宜又耐穿,洗了还不容易皱,特别适合做日常穿的连衣裙和衬衫。”
孙梅也走了过来,接过杂志翻了翻:“我之前在市里服装厂时,也见过类似的款式,不过当时厂里觉得颜色太扎眼,没敢批量生产。晚秋,你要是想做,可得先确认一下货源,这种亮色的确良,县城布料市场肯定没有,还得去省城找。”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己经有了主意:“咱们下周再去趟省城,这次不仅要找亮色的确良,还要看看有没有适合做衬衫的条纹的确良,春天马上就要来了,衬衫和连衣裙肯定是主打款。”
一周后,林晚秋和赵春燕再次踏上了去省城的班车。这次江辰放了寒假,主动提出一起去:“我正好能帮你们拎东西,还能帮你们参考参考款式,北京现在特别流行这种亮色衣服,我同学都在穿。”
有了江辰的帮忙,两人轻松了不少。班车顺利抵达省城,三人首奔东风市场。刚走进市场,就被满眼的布料晃花了眼 —— 红色的灯芯绒、蓝色的棉布、灰色的呢子,却很少看到颜色鲜艳的确良。
“咱们去‘恒源布行’问问,” 林晚秋提议,“上次刘老板给咱们推荐的羊绒质量特别好,说不定他那也有的确良。”
来到 “恒源布行”,刘老板看到她们,热情地迎了上来:“姑娘们,又来进货啊?这次想要点什么面料?”
“刘老板,您这有颜色鲜艳点的确良吗?比如大红色、亮黄色、天蓝色的,款式要简洁,不要太复杂的花纹。” 林晚秋赶紧说明需求。
刘老板愣了一下,转身从货架最里面抱出几卷的确良,颜色却都是素净的米白色、浅灰色:“姑娘,的确良我这有,可都是这种素色的,你说的那些亮色的确良,市场里很少有人进,大家都说颜色太扎眼,不好卖,容易压货。”
赵春燕有点泄气:“连您这都没有,咱们去哪找啊?难道真的没人卖吗?”
林晚秋却没放弃:“刘老板,您知道市场里还有谁卖的确良吗?不管颜色怎么样,我们都想看看。”
刘老板想了想,说:“市场东头有家‘诚信布行’,老板姓李,专门卖的确良,你们可以去他那问问,说不定他那有。不过我得提醒你们,李老板脾气有点倔,要是他说不好卖,你们可别跟他争论。”
三人谢过刘老板,赶紧往东头走。“诚信布行” 的店面不大,门口堆着几卷素色的确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坐在柜台后算账,想必就是李老板。
“李老板,您好,我们想问问,您这有颜色鲜艳的确良吗?” 林晚秋走上前,客气地问道。
李老板抬起头,上下打量她们一番,指了指门口的素色的确良:“的确良我这有,都是好卖的素色,你们要多少?亮色的没有,也别问了,那种布料没人买,进回来就是压货,我可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李老板,您怎么知道没人买呢?” 林晚秋不服气地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新鲜、亮眼的颜色,穿出去又显活力,只要款式简洁,肯定能卖爆。”
李老板放下手里的算盘,冷笑一声:“姑娘,你还是太年轻,不懂做生意!我卖布料这么多年,什么款式好卖,什么款式不好卖,我比你清楚!亮色的确良我之前进过一批,摆了三个月都没卖出去,最后只能低价处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进亮色的了。你们要是想进货,就选这些素色的,要是非要亮色的,就去别的地方找,别在我这浪费时间。”
江辰忍不住开口:“李老板,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的审美也变了,您不能总用以前的眼光看问题。我在北京上学,很多同学都穿亮色的衣服,特别流行。”
“北京是北京,咱们这是省城,能一样吗?” 李老板的语气更不耐烦了,“我再说一遍,没有亮色的确良,你们走吧!”
赵春燕拉了拉林晚秋的衣角,小声说:“晚秋,要不咱们算了吧,李老板都说不好卖,咱们别冒险了,还是选素色的吧。”
林晚秋却摇了摇头,她看着柜台后堆得满满的素色的确良,心里更坚定了 —— 大家都卖素色的,要是她们卖亮色的,反而能形成差异化,吸引更多顾客。“李老板,您就告诉我,哪里能进到亮色的确良,不管多远,我们都愿意去。”
李老板看着林晚秋坚定的眼神,沉默了半天,终于松了口:“城西有家小作坊,专门生产亮色的确良,不过他们的布料都是按批量卖,最少要五百米起订,价格还比普通的确良贵五块钱一米。我劝你们别去,那种小作坊的布料质量没保证,还容易压货。”
“谢谢您,李老板!” 林晚秋心里满是惊喜,不管质量怎么样,先去看看再说。
三人按照李老板指的地址,辗转来到城西。小作坊的位置很偏僻,门口挂着 “兴盛布业” 的牌子,里面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坐在门口抽烟,看到她们,站起来问:“你们是来买布料的?”
“是啊,我们听说您这有颜色鲜艳的确良,想看看样品。” 林晚秋赶紧说。
小伙子领着她们走进作坊,里面摆着几台织布机,几个工人正在忙碌,地上堆着几卷颜色鲜艳的确良 —— 大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亮黄色的像刚剥开的橘子,天蓝色的像晴朗的天空,颜色正合林晚秋的心意。
“这的确良质量怎么样?会不会掉色?” 林晚秋拿起一块大红色的确良,用手摸了摸,手感柔软,布料也很厚实。
“姑娘,您放心,我们这的确良都是用好棉纱织的,洗了不会掉色,也不容易皱,质量比市场里的好。” 小伙子拍着胸脯保证,“不过我们最少要五百米起订,颜色可以混着要,每米十五块钱。”
林晚秋心里算了算,五百米的确良,按十五块一米算,一共七千五百块,虽然比预算多了点,可只要能卖出去,肯定能赚钱。她跟江辰、赵春燕对视一眼,两人都点了点头。
“我们订五百米,大红色、亮黄色、天蓝色各一百五十米,剩下的五十米要粉红色的。” 林晚秋果断地说。
小伙子没想到她们这么爽快,赶紧拿出合同:“太好了!我现在就给你们打包,明天就能发货,保证按时送到你们店里。”
签完合同,付了定金,三人走出作坊。赵春燕还是有点担心:“晚秋,咱们一下子订这么多,要是真的卖不出去,可就麻烦了。”
林晚秋笑着说:“别担心,我有信心。咱们回去就设计款式,做成简洁的连衣裙和衬衫,再搭配点手工饰品,肯定能吸引顾客。就算卖得慢,咱们也可以跟供销社合作,他们肯定愿意进新款布料做的衣服。”
江辰也帮腔:“我觉得晚秋说得对,这种亮色衣服真的很流行,我回去就帮你们宣传,让我的同学也来买。”
第二天,的确良准时发货。回到县城,林晚秋立刻组织大家设计款式。她参考杂志上的款式,设计了几款简洁的连衣裙 —— 大红色的连衣裙领口绣上小小的白色雏菊,亮黄色的连衣裙裙摆做了轻微的收褶,天蓝色的连衣裙则搭配了白色的翻领,既简洁又好看。孙梅负责裁剪,刘芳和其他工人负责缝制,江辰则帮忙整理布料,还在连衣裙的口袋上绣了小小的 “晚秋” logo。
一周后,第一批亮色的确良连衣裙做好了。林晚秋把连衣裙挂在橱窗里,大红色的连衣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吸引了不少路过的顾客。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趴在橱窗上,眼睛亮晶晶的:“妈妈,我想要那条红色的连衣裙,太好看了!”
小姑娘的妈妈走进店里,拿起红色连衣裙,犹豫地说:“这颜色会不会太亮了?孩子穿出去会不会太扎眼?”
“阿姨,您放心,这颜色虽然亮,却不刺眼,穿在身上特别显活力,” 林晚秋笑着解释,“而且这的确良布料耐穿又好洗,孩子穿正合适。您要是不放心,可以让孩子试穿一下,不合适咱们还能改。”
小姑娘试穿后,对着镜子转了好几圈,兴奋地说:“妈妈,我喜欢这条裙子!太好看了!”
妈妈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笑着付了钱:“行,就买这条,再给她订一条天蓝色的,下次穿。”
随着第一个顾客的购买,越来越多的顾客被亮色连衣裙吸引。年轻的姑娘们买走了亮黄色、天蓝色的连衣裙,宝妈们则给孩子买了大红色、粉红色的连衣裙,甚至还有中年阿姨来买,说要穿去跳广场舞。
没到一周,五百米的确良就用得差不多了,订单还排到了下个月。赵春燕拿着账本,兴奋地跑到林晚秋面前:“晚秋,咱们赚了!这批连衣裙卖得太好了,比咱们预期的还要好!李老板还说不好卖,现在看来,是他眼光不行!”
林晚秋也很开心,她拿起一件刚做好的天蓝色连衣裙,对江辰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只要选对款式和颜色,肯定能卖爆。咱们下周再去省城,再订一千米的确良,这次要多加点颜色,比如绿色、紫色的,肯定更受欢迎。”
江辰笑着点头:“我跟你们一起去,这次一定要跟李老板好好说说,让他也进点亮色的确良,别总守着老眼光做生意。”
接下来的日子,“晚秋裁缝铺” 的亮色的确良连衣裙成了爆款,不仅县城的顾客来买,周边乡镇的顾客也特意赶过来,有的甚至一次性买两条,一条自己穿,一条送给朋友。省供销社的王主任听说后,还特意来店里考察,订了两百件连衣裙,说要在全省的供销社推广。
林晚秋再次去省城进货时,特意去了 “诚信布行”。李老板看到她们,脸上满是惊讶:“你们真的把亮色的确良卖出去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压货呢。”
“是啊,李老板,” 林晚秋笑着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亮色的衣服,只要款式简洁,肯定能卖好。您要是也进点亮色的确良,肯定能赚不少钱。”
李老板沉默了半天,叹了口气:“还是你们年轻人有眼光,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下次我也进点亮色的确良,试试水。”
从 “诚信布行” 出来,林晚秋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看着东风市场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想起刚开始摆摊时的艰难,想起遇到骗子时的惊险,想起选布时的坚持 —— 所有的努力,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
江辰看着她开心的样子,笑着说:“晚秋,你真厉害,不仅有眼光,还特别坚持,要是换了别人,早就放弃了。”
林晚秋拉着江辰的手,眼里满是幸福:“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是没有你和春燕、孙姐的支持,我也做不到。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努力,把‘晚秋’品牌做得更大,让更多人穿上咱们设计的衣服。”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东风市场的布料上,像给五颜六色的布料镀上了一层金边。林晚秋、江辰和赵春燕提着装满布料的行李箱,踏上了返程的班车。车厢里,三人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 —— 春天推出亮色的确良衬衫,夏天设计碎花连衣裙,秋天开发新款的灯芯绒裤子,冬天继续做受欢迎的羊绒大衣。
林晚秋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省城街道,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可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最好的伙伴,有最爱的人,有支持她的顾客,还有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她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眼光,坚守诚信和质量,“晚秋” 品牌肯定能走得更远,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让更多人感受到服装带来的美好与活力。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八零:从地摊西施到商业女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TG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