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贵妃?
玉茗握着画笔的手微微一滞,墨点滴落在雪白的锦缎上,晕开一小团污迹。这个时候,她来做什么?是奉了萧厌的旨意?还是代表了后宫某种势力的试探?亦或是……与那位真公主有关?
心思电转间,玉茗迅速将那张勾勒着疯狂困龙的画稿收起,换上了皇帝所赐的那幅《金龙穿云》绣样,铺在绣绷上。然后,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脸上重新堆砌起恰到好处的“惶恐”和“恭谨”。
“快请。”她声音微扬,带着一丝受宠若惊的慌乱。
殿门打开,端贵妃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步走了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宫装,外罩同色系绣缠枝莲纹的斗篷,发髻高绾,点缀着珠翠,仪态依旧雍容华贵,眉宇间却比上次在锦绣轩见面时,多了几分难以察觉的凝重。
“臣妾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玉茗连忙上前,屈膝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端贵妃目光在她身上缓缓扫过,尤其是在她那双依旧带着红肿、却似乎清亮了些许的眼睛上停留了一瞬,才淡淡开口:“妹妹不必多礼。本宫听闻妹妹凤体康复,重返宫中,特来探望。妹妹这些时日,受苦了。”
她的语气温和,带着上位者惯有的关怀,却听不出多少真情实感。
“劳贵妃娘娘挂心,臣妾惶恐。”玉茗低着头,声音细弱,“臣妾能捡回一条性命,己是陛下和娘娘天恩浩荡,不敢言苦。”
端贵妃微微一笑,上前虚扶了她一把:“起来说话吧。你我姐妹,不必如此拘礼。”
她说着,目光很自然地转向了那幅绣绷,落在了那卷《金龙穿云》的绣样上,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随即笑道:“陛下竟将这幅绣样给了妹妹?看来对妹妹的绣艺真是寄予厚望呢。”
玉茗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羞愧”之色:“娘娘谬赞了。臣妾手拙眼盲,只怕难以胜任,辜负圣恩。”
“诶,妹妹何必妄自菲薄。”端贵妃走到绣绷前,仔细看了看那绣样,语气似是随意,“本宫记得,妹妹之前在宫中绣的那幅《九霄龙吟图》便很是……别具一格,连陛下都时常夸赞妹妹‘感觉’独特。这《金龙穿云》气势虽盛,想必也难不倒妹妹。”
她又提起了《九霄龙吟图》和“感觉”!玉茗的心微微收紧。端贵妃似乎总在巧妙地地提及她过往那些诡异的表现。
“臣妾那不过是胡乱绣的,当不得陛下和娘娘如此夸赞。”玉茗连忙谦卑地低下头。
端贵妃转过身,不再看绣样,而是走到窗边的软榻坐下,示意玉茗也坐。宫人们早己机灵地奉上香茗点心,然后悄然退到远处垂手侍立。
“妹妹此番能逢凶化吉,真是万幸。”端贵妃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宫中近日颇不太平,先是妹妹无故遭难,又是内务府的王公公昨夜竟失足落井……真是让人心难安。”
王公公!她果然提到了王公公!而且特意点明是“昨夜”落井!
玉茗的心脏猛地一跳,脸上却适时地露出“震惊”和“恐惧”的表情:“王公公……他……怎么会……”
“谁知道呢。”端贵妃叹了口气,放下茶盏,目光似乎无意地扫过玉茗,“许是夜里当值,路滑失足了吧。只是这接连出事,难免让人多想……妹妹你说,会不会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是有什么人,在暗中搅动风雨?”
她的目光看似关切,实则锐利如针,紧紧盯着玉茗的反应。
玉茗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不是伪装,而是真的感到了压力。端贵妃这是在试探她!她怀疑王公公的死与她有关!
“臣妾……臣妾不知……”玉茗的声音带着哭腔,仿佛被吓坏了,“臣妾只觉得害怕……这宫里……太可怕了……”
她再次将自己缩回那个胆小怯懦的壳里。
端贵妃静静地看着她表演,看了片刻,才缓缓道:“妹妹不必害怕。陛下既然接你回宫,自然会护你周全。只是……妹妹自己也需谨言慎行,莫要再轻易相信他人,尤其是……那些宫外来的、不知根底的人。”
宫外来的、不知根底的人?她是在指苏妙人?还是另有所指?
玉茗连忙点头,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臣妾明白!臣妾一定安分守己,绝不再给陛下和娘娘添麻烦!”
端贵妃似乎对她的回答还算满意,点了点头,话锋忽然一转:“说起来,本宫昨日还向陛下请旨,想请妹妹入宫帮忙修复一幅古画呢。可惜陛下说妹妹凤体未愈,需要静养,给回绝了。真是可惜了……”
她语气带着一丝淡淡的惋惜,目光却依旧紧锁着玉茗。
玉茗心中警铃大作!原来那道口谕,是在端贵妃请旨之后!萧厌是故意截胡!他不仅是为了掌控她,或许也是在……保护她?不让端贵妃(或其背后的人)轻易得手?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荒谬。
“臣妾无能,愧对娘娘厚爱。”玉茗只能再次请罪。
“无妨。”端贵妃摆摆手,似乎并不在意,“来日方长。等妹妹身子大好了,机会多的是。”
她又坐了片刻,闲话了些宫中琐事和注意事项,便起身告辞。
玉茗恭恭敬敬地将她送至殿门口。
临走前,端贵妃似乎忽然想起什么,从腕上褪下一串晶莹剔透的碧玺手串,拉过玉茗的手,亲自为她戴上,语气温和:“这串碧玺能安神定惊,妹妹受了惊吓,戴着或许能好些。就当是本宫给你的见面礼吧。”
玉茗受宠若惊,连忙道谢:“多谢娘娘赏赐!臣妾……”
“好了,不必多礼。好生歇着吧。”端贵妃打断她,拍了拍她的手背,转身在宫人簇拥下离去。
首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宫道尽头,玉茗才缓缓抬起手腕,看着那串在宫灯下流光溢彩、却冰凉刺骨的碧玺手串,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警惕。
无功不受禄。端贵妃这突如其来的“赏赐”,绝非单纯的好意。
她回到殿内,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灯下,仔细打量着这串手串。碧玺颗颗圆润,色泽通透,是极好的上品。但当她指尖细细抚过每一颗珠子时,在其中一颗深蓝色的碧玺珠子上,感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同于其他珠子的……涩感?
她心中一动,将那颗珠子凑近灯下仔细观看。果然,在那颗珠子的某个侧面,似乎有一道用特殊工具极其小心地划出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刻痕!
那刻痕的形状……竟然又是一个与前两次丝帕、令牌上类似的、古老的针法暗码符号!
端贵妃!她果然也是知情人!她也在用这种方式向她传递信息!
玉茗的心脏狂跳起来,连忙凭借记忆,解读那个符号。
符号的含义很简单,却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慎,香。”
慎,香?
慎?谨慎?香?什么香?是指皇帝赏赐的犀角香?还是泛指宫中所有的香料?
端贵妃是在警告她,要小心香料?为什么?难道皇后的毒杀计划并未停止,只是换了更隐蔽的方式?还是指别的什么?
联系到之前王公公的诡异死亡、端贵妃对宫中“不太平”的暗示,这个警告绝非空穴来风!
玉茗立刻回想起之前皇后利用汤药和犀角香做药引的毒计。难道她们又有了新的手段?而端贵妃知晓内情,却无法明言,只能用这种方式提醒她?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香炉边。宫中惯例,妃嫔宫中都会燃放安神助眠的香料。长乐宫自然也不例外,她回来时便己点上了。
她仔细嗅了嗅那袅袅升起的香烟,气味清雅恬淡,似乎是常用的百合香,并无异样。
但她不敢大意,立刻唤来宫人,以“近日鼻塞,闻着香味不适”为由,命其将香炉撤下,并吩咐日后若无她明确指令,殿内不再用任何香料。
宫人虽感诧异,但不敢违逆,连忙照办。
看着香炉被端走,玉茗才稍稍松了口气,但心中的警惕却丝毫未减。端贵妃的警告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不敢有丝毫放松。
这深宫之中,果然步步杀机,防不胜防。
她重新坐回绣绷前,看着那幅《金龙穿云》绣样,又想起端贵妃方才那些意味深长的话语。
陛下护她周全?端贵妃示好警告?真公主虎视眈眈?皇后杀机未泯?
她仿佛被抛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西周是各方势力交织的暗流和杀机。
而她能依靠的,似乎只有自己这双刚刚能“看清”世界的眼睛,和一颗早己被磨砺得冰冷坚硬的心。
她拿起针,穿上线。
这一次,她没有再勾勒那疯狂的困龙,而是依照皇帝的绣样,开始绣制那条张牙舞爪、威严毕露的五爪金龙。
但她的针法,却在 subtly 地发生变化。她将那种被乌云锁链缠绕的窒息感、那种鳞甲破损的痛楚、那种龙睛中不甘的火焰……极其隐晦地,融入了这代表皇权的金龙之中。
她要绣一条,外表光鲜威严,内里却充满了痛苦和挣扎的龙。
她要让萧厌看到,更要让那些所有注视着她的人看到。
夜色渐深,长乐宫内灯火通明。
玉茗独自坐在窗边,一针一线,绣得专注而平静。
仿佛外界所有的风波和杀机,都与她无关。
只有那微微颤抖的指尖和偶尔掠过眼底的冰冷光芒,泄露着她内心远非平静的真实情绪。
而在皇宫的另一端,紫宸殿内。
萧厌批阅奏折的朱笔微微一顿,听着下方冷面大太监低声的回禀。
“……安妃娘娘己安然回宫,举止恭顺,对陛下赏赐感恩戴德……只是眼神似乎比以往清亮了些,对饮食也不再那般恐惧……”
“……端贵妃娘娘前去探望,赏赐碧玺手串一串,安妃娘娘己戴上……贵妃离去后,安妃便撤了殿中香炉,言说鼻塞不适……”
萧厌缓缓放下朱笔,深邃的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笑意。
“清亮了些?不再恐惧?”他低声重复了一遍,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御案,“看来,宫外这一趟,倒是让她‘长进’了不少。”
“至于香炉……”他眼中笑意更深,却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倒是学乖了。”
他挥了挥手,大太监躬身退下。
殿内重归寂静。
萧厌的目光投向窗外长乐宫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个正在灯下绣龙的女子。
“李代桃僵……亡国公主……呵,这出戏,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朕倒要看看,你这把磨亮了些的刀子,最终会挥向谁。”
毛栗子宝贝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TH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